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显微镜观察、燃烧法、溶解法、红外光谱分析法研究了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外观形态及各项物理、化学特征,得出简单快速的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定性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芳族聚酰胺、凝胶纺丝高性能聚乙烯纤维、熔体纺丝全芳香族聚酯纤维(DB)、PBO和相关聚合物(RTY和CLS)、PDPI或“M5”硬杆聚合物(DJS)、芳香族俄罗斯纤维(KEP)等线性聚合物制高性能纤维的基本特征和性能的分析入手,对高性能纤维的纺丝工艺步骤和特点作简要的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Cocona纤维是一种将火山灰粉末纳米高温处理后,聚合于聚酯纤维高分子中的功能性纤维。本文采用红外光谱法证实Cocona纤维的主体结构是聚酯纤维,借助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证实Cocona纤维中确实含有火山灰成分,然后参照纺织行业标准FZ/T 01057—2007,采用常规纤维定性鉴别方法对Cocona纤维的燃烧状态、纤维纵横截面形态、溶解性等物理和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合扫描电镜图像分析,建立了Cocona纤维的定性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以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和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为依托单位,实验室面积约3220平方米;以对位芳纶、芳香族液晶聚酯纤维(LCP)、聚甲醛(POM)纤维、聚苯硫醚(PPS)纤维等高技术纤维的制备、加工及应用为研究对象,以芳纶纤维高性能化、高技术有机纤维熔法纺丝技术、高技术有机纤维应用技术、高技术有机纤维工程化技术等为重点研究方向,涉及聚合、纺丝、后处理、应用加工等重点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5.
聚乳酸纤维与聚酯纤维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乳酸纤维与聚酯纤维都可由熔体纺丝法制得,是合成纤维中性能较为相近的两类纤维。文章简要介绍了聚乳酸纤维及面料的特性,阐述了鉴别聚乳酸纤维与聚酯纤维的意义,并着重分析了燃烧法及显微镜法鉴别两类纤维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为制备高强高模的芳香族共聚酯纤维,本文研究了低分子量芳香族共聚酯的固相聚合,分析了固相聚合前后芳香族共聚酯的流变性能,并进行了熔融纺丝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固相聚合可以大大提高芳香族共聚酯的分子量。其熔体为非牛顿流体,呈现明显的切力变稀行为,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表观粘度下降,非牛顿指数变大。固相聚合后所制备的初生纤维力学性能较固相聚合前有大幅度的提高。SEM照片显示芳香族共聚酯纤维由5μm左右的大原纤和1μm左右的原纤构成。  相似文献   

7.
聚酯纤维是合成纤维中产量最大的品种。聚酯纤维产品回收、加工、再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资源的依赖,而且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压力,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主要探讨了循环再利用聚酯(PET)纤维在环保和循环经济中的作用,分析了循环再利用聚酯(PET)纤维鉴别方法研究现状,并对循环再利用聚酯(PET)纤维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近期西德 Trevira 研制成功的几种具有特殊性能的聚酯纤维作了介绍。特别提到HMLS(高模量低收缩)纤维,这种纤维已大量应用于轮胎帘线及 V 形传送带。另外对西德Hoechst 公司最新开发的 F154型高强聚酯纤维也作了介绍.聚酯家族现在又出现一种其强度可与现有的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相媲美的极高强纤维,应  相似文献   

9.
新型聚酯PTT纤维的结构和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前言 尽管涤纶纤维因其优良性能和低廉的价格一直高居合成纤维的霸主地位,但开发新型聚酯纤维、拓宽聚酯纤维新应用的研究从未停止过。迄今为止,已经商业化生产的新型芳香族聚酯纤维主要有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正准备开始商业  相似文献   

10.
《产业用纺织品》2001,19(2):29-29
《高科技纤维概论》是上海普通高校“九五”重点教材之一,由中国纺织大学王曙中、王庆瑞、刘兆峰编著而成,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介绍近三十年来采用高技术新工艺研制生产的高性能纤维、在仿真仿生技术基础上开发的超真纤维、高感性纤雏以及特殊功能纤维,具体有高感性纤维、防护功能纤维、分离功能纤维、医疗保健功能纤维、传导性纤维、生物高分子活性纤维材料、甲壳质与壳聚糖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芳香族聚酯纤维、芳香族杂环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和其它高强柔性链高分子纤维、碳纤维及高性能无机纤维。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了解芳香族聚酰胺纳米纤维的研究现状,总结了近年来芳香族聚酰胺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去质子化法,静电纺丝法以及自组装合成法。重点评述了基于芳香族聚酰胺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独特性能,其中特别关注了芳香族聚酰胺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过滤膜材料以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领域的研究进展。相关研究为实现这类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和结构调控提供理论参考。最后提出芳香族聚酰胺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目前存在的挑战,认为芳香族聚酰胺纳米纤维材料作为新型的纳米“建筑模块”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同属于芳香族聚酯纤维,传统纺织品检测方法对两者难以鉴别。利用核磁共振仪对PTT、PET混合物的含量比,对不同面料进行验证,该定量方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纺织品面料中不同聚酯纤维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3.
苏米 《中国纤检》2012,(13):17-19
3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东华大学、国家纺织化纤产品开发中心在北京联合发布2012/2013中国纤维流行趋势报告。报告发布的未来十大流行纤维品种有:异型细旦吸湿排汗聚酯纤维,异收缩复合聚酯纤维,PTT、PBT聚酯纤维,阻燃粘胶纤维,全消光细旦聚酰胺6纤维,原液着色聚酯纤维,再生长丝聚酯纤维,聚苯硫醚纤维,竹浆纤维,  相似文献   

14.
运用红外光谱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芳香族聚酯纤维进行鉴别。首先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了两种纤维的红外光谱,对它们的特征峰进行了详细的解析,然后利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仪得到了两种纤维裂解后产物的结构和分布。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氨纶、聚烯烃弹性纤维、弹性聚酯复合纤维和二烯类弹性纤维的组成和弹性机理,并采用常规的纺织纤维鉴别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别,试验发现燃烧法易鉴别二烯类弹性纤维,显微镜法易鉴别弹性聚酯复合纤维,溶解法易鉴别氨纶和弹性聚酯复合纤维,红外光谱法对四种纤维都可有效鉴别。  相似文献   

16.
以应用前景较好的两种新型聚酯纤维(聚乳酸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纤维)和普通涤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纤维作样品,用显微镜观察法、燃烧试验法、化学溶解试验法、熔点试验法、红外吸收光谱试验法进行分析测试,最后得出上述两种新型聚酯纤维的具体鉴别.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空(单孔、四孔、七孔)聚酯纤维和非中空(无孔)聚酯纤维的纵横截面形状特征的了解,探讨采用显微投影仪法的根数比法和质量比法分别对多组不同孔数和混合比例的中空聚酯纤维、非中空聚酯纤维试验样品进行纤维含量检测,研究确定检测中空聚酯纤维混纺、中空聚酯纤维和非中空聚酯纤维混纺产品纤维含量最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综述生物质化学纤维、循环再利用纤维和原液着色纤维3类绿色纤维的研发现状和发展前景。生物质化学纤维包括生物质再生纤维、生物质合成纤维;循环再利用纤维的制备工艺包括物理回收法和化学回收法;原液着色纤维的常见品种包括原液着色再生纤维素纤维、原液着色聚酯纤维、原液着色腈纶纤维等。通过分析各纤维的优势与研究现状,为纺织企业提供更多从原料到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尤其是Kevlar,随着其在高性能复合材料中用作增强组分重要性的增加,促进了纤维表面化学改性的研究,以提高纤维对基质树脂的粘合力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界面键合强度。由于Kevlar的全芳香族刚性链和高度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造纸》2015,(2):19-22
主要介绍了几种高科技纤维的结构和物化特性及其在特种纸和功能纸生产中的应用。这些纤维有芳纶纤维、芳香族杂环类纤维、聚乙烯醇纤维、纤维素纤维及碳纤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