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三网融合"新政下最新的业务需求出发,对智能语音搜索业务进行需求分析,并且与同类产品进行比较,之后提出了一种满足IPTV智能电视语音搜索业务功能要求的端到端实现方案,从智能电视语音搜索提供的业务、平台功能要求、系统架构等方面对方案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该方案可以使用户更方便地搜索IPTV上的视频内容。  相似文献   

2.
综合新闻     
爱立信推出端到端IPTV解决方案爱立信近日宣布推出端到端的IPTV解决方案,标志着爱立信在电视业务长期演进过程中迈出了第一步。爱立信的端到端IPTV解决方案可实现全面完整的IPTV业务,包括标准广播电视以及高清电视、视频点播、网络个人视频录像与电子节目指南。该方案能够提供电信级的性能,满足用户对可扩展性的需求,拥有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同时,该方案还提供了目前市场上独一无二的IMS功能集成指南,例如计费、最终用户鉴权等,并结合了来自世界领先合作伙伴的关键产品。爱立信对通过宽带传输的个性化IPTV业务的构想基于开放…  相似文献   

3.
互动电视业务作为网络及业务融合大趋势下的产物,不仅能满足广电有线业务创新的需求,且可为广电转变经营思路、实现战略转型提供切实可行的切入点,最终促进有线运营商向综合业务运营商的转变。UT斯达康作为IPTV业界的先驱,将其在全球数十个运营商以及数百万IPTV用户的运营经验与当前国内广电行业的现状相结合,创造性地推出了奔流iDTV广电互动电视平台,其在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的同时,也为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开放的系统平台,以帮助客户实现各层面的系统集成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1 引言 从2010年初,国务院提出"三网融合"的政策导向,到近期各试点城市三网融合业务的建设热潮,标志着三网融合进入了实质性的推进阶段.2011年,三网融合业务平台和网络平台的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高潮.业务平台建设方面,IPTV集成播控平台、互动电视平台、互联网电视平台、手机电视平台以及融合性集成播控平台的建设,必将...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务院三网融合试点方案,IPTV业务的开展,将按照广电播出机构负责播控、电信负责传输的方式运营,即广电播出机构将负责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建设。广电在大力推进网络改造,建设"全程全网"的同时,需要加紧建设集成播控平台,以迅速掌握IPTV,互动电视,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等三网融合业务产业链的制高点和主动权。因此,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建设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将来IPTV业务发展的成败,关系到广电运营商未来业务转型的成败。UT斯达康公司周翔所撰《UT斯达康IPTV集成播控系统平台助力广电实现业务转型》一文介绍了业界应用广泛的UT斯达康集成播控平台,可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信世界》2008,(35):2-2
本刊讯 近日,爱立信推出世界上首个集成IMS的IPTV中间件,扩大了其电视业务解决方案。目前,电视技术提供商已经把客户终端、内容保护解决方案、视频服务器及应用软件与最新的爱立信IPTV解决方案集成在一起,爱立信基于开放标准的端到端IPTV解决方案简化了技术集成,将推动通信和娱乐业务在未来的融合和组合。此外,该方案还推出了一个包括互动、移动和点播功能的综合电视平台。  相似文献   

7.
冉松 《信息通信》2009,(4):77-80
IPTV是电信运营商从传统电信网络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一项战略性业务,它充分体现了"Triple-Play"的优势,是三网融合的典型代表.由于IP网络是一个尽力而为(BE)的普遍服务型网络,而IPTV是一个对实时性,音视频质量要求较高的业务,因此,深入分析影响IPTV业务质量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将有效提高IPTV业务质量,提高IPTV业务的社会认同感,有利于IPTV业务广泛开展.本文从IPTV平台、承载网络、终端等层面分析,提出了IPTV业务端到端的质量保障方案.  相似文献   

8.
IPTV支持直播电视、时移电视以及基于IP网络的视频点播业务.电信运营商需要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用于支撑IPTV业务的运行维护.本文主要阐述电信的IPTV业务平台的设计和实现方案,定义电信互联网电视业务流程和业务管理模块及业务管理中间件实现的功能,以及和其它系统对接的接口规范.  相似文献   

9.
IPTV业务的实际运营中,如何保证和监测端到端的业务质量是运营商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IPTV业务质量的定义和业务质量模型,并从运营商角度提出了业务质量监测的需求.之后介绍了目前IPTV质量监测领域的技术、标准和产业发展状况,最后提出了在IPTV业务网络中部署端到端监测系统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当前IPTV产业发展存在的障碍,提出了"基于角色的合作式IPTV运营平台"的概念,阐述了其对促进IPTV产业链合作、推进IPTV业务开展所起的作用,并对烽火网络端到端IPTV解决方案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徐廷亚 《电子与封装》2013,(12):39-42,48
IPTV(Internet Procotal Television)业务作为三网融合的重要切入点,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与此同时,新兴的互联网电视OTT-TV(Over The Top Television),虽然产生时间较晚,但正在快速发展。文章根据目前IPTV业务的现状,着眼于发展OTT-TV,提出了一种在公网上开展OTT-TV的切实可行的方案。该方案使用苹果公司的HLS协议在公网上开展OTT-TV服务,在iOS平台上开发了软终端的原型系统,并设计开发了AirPlay特色功能,通过云端实现了视频播放的多屏切换功能,理论和实验证明了该方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13.
IPTV的商业模式、运营模式及业务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TV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市场运作方面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需要在商业模式、运营模式和业务提供方式方面进行探索。可结合电信、广电以及互联网原有商业模式的优势,加以融合,形成产业价值链,实现各方合作共赢;可以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综合考虑技术实施及网络部署方案;可以通过合理的利润分配模式,推动IPTV业务的开展;可以通过业务捆绑提高市场竞争力,IPTV将为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提供切入点,满足电信运营商对业务创新的需求,将成为电信运营商在信息通信领域中探寻增长空间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4.
青海广播电视台IPTV集成播控分平台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实现IPTV电视基本业务.着重从青海广电IPTV项目的建设目标、网络部署、整体架构及系统安全等技术方面介绍了青海广电IPTV集成播控系统的建设.系统建成后将进入系统测试、联调过程,最终为青海广电三网融合后续系统的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宽带业务同质化竞争愈发激烈以及IPTV用户数的爆发式增长,差异化产品与服务提升在市场竞争中尤为重要。介绍了IPTV产业发展及宽带提速技术,阐述了基于IPTV的宽带提速技术核心业务流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IPTV的宽带提速技术可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带宽动态调整服务,可满足海量宽带及IPTV用户个性化带宽需求,能够建立差异化服务提升优势,降低用户流失风险,提升宽带及IPTV用户价值。  相似文献   

16.
IPTV与目前的3个运营网(有线电视网、Internet和电信网)及其业务直接相关。但不同运营商对IPTV业务有不同定位。电信运营商认为IPTV业务体现于电视节目在IP网中的组织和传送形式,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认为IPTV业务是利用有线电视网来提供数字电视节目和电视节目以外的信息服务。由于IPTV业务分为广播业务和交互型业务两大类,支撑这两类业务的承载网也相应地分别采用单向广播网和双向交互网,因而在承载网层很难融合。融合工作将在业务层发生,即充分利用已经存在的两个承载网来经济、高效地发展业务。IPTV中既拥有广播型业务,又拥有组播型业务,还拥有交互型业务,将是三网融合的开端。  相似文献   

17.
数字版权管理(DRM)技术是IPTV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能有效地保护IPTV系统的安全和媒体内容版权的安全。AVS数字媒体版权管理标准(AVSDRM)致力于保护数字媒体内容的版权,AVSDRM标准针对IPTV平台专门提出了网络电视档。就AVSDRM标准在IPTV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以AVSDRM网络电视档参考模型为基础结合IPTV的平台特点以及业务特点提出了IPTVDRM系统架构,并详细描述了IPTVDRM系统模块、密钥体系及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8.
苏哲新 《中国有线电视》2005,(11):1045-1048
分析网络电视(IPTV)及手机电视对有线电视网络业务的影响,强调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初步的网改设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IPTV业务发展方向及目前遇到的成本阻碍等问题,首先分析了软终端对IPTV的业务宣传和成本降低的促进作用,进而重点探讨软终端的技术实现和业务功能,最后对软终端的应用特点与现有互联网视频的业务模式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0.
汪洋  温淑鸿 《中国有线电视》2013,(11):1249-1252
从目前的监管政策、技术层面以及运营模式等方面入手,剖析了我国IPTV与OTT TV的产业现状,并从承载的内容、受众类型和承载的网络3方面对IPTV与OTT TV作了比较。通过各方面的分析,试图进一步明确IPTV与OTT TV在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发展趋势,探究未来电视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