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Linux下IPv4向IPv6过渡隧道技术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春岩 《电力学报》2006,21(1):31-33
讨论了隧道技术中IPv4向IPv6过渡的使用,IPv6协议的使用给计算机网络带来了新的问题。本文主要考查IPv4向IPv6过渡的隧道技术,使用了在Linux下6to4的隧道技术和点到点的隧道技术进行了测试,介绍存在的隧道类型,对隧道的建立、增加和删除的方法时行了具体的论述,证明了隧道技术的可行性,为IPv4协议向IPv6协议过渡提供了技术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智能配电终端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以及配电通信网承载业务多样化的趋势。文章重点分析了配电通信网现状及业务需求。研究了IPv6的技术特点,得出了配电通信网向IPv6过渡的必然性;讨论并对比了双栈技术、隧道技术、地址翻译和协议转换3种IPv4向IPv6过渡的主流技术,提出配电通信网在IPv4向IPv6演进过程中采用的过渡技术以及建设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3.
智能配用电网IPv6过渡技术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苗新 《电力建设》2010,31(2):1-7
智能配用电网向IPv6 过渡将是大势所趋,IPv4 向IPv6 的过渡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研究智能配用电网向IPv6 过渡的技术和策略非常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双栈技术、隧道技术、协议转换(NAT-PT)技术等作为向IPv6 过渡的技术,关注扩展性、安全性、性能、需求、应用场景与应用阶段等因素。从IPv4 向IPv6 过渡可以划分为IPv6 孤岛、IPv4 网络与IPv6 网络并存、IPv4 孤岛和IPv6 网络一统天下等4 个阶段。保护既有投资、独立性、组网灵活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等是过渡策略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整个过渡期间,对于智能配用电网的业务应用系统应注意选择支持双栈的操作系统;对于智能配用电网的终端,应注意域名控制和用户主机的双栈支持;对于智能配用电网的数据传输网络,应注意互通技术。  相似文献   

4.
鉴于电力信息通信网络对IP地址资源的迫切需求,电力信息网IPv4到IPv6过渡已成了必然的趋势。结合电力信息网实际需求,通过对IPv4与IPv6的主流互通技术和电力信息网演进场景进行分析,基于最大限度保护既有投资、平滑过渡以及无缝迁移等原则,提出电力信息网IPv4到IPv6平滑过渡的技术方案。技术方案中把过渡过程分为3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结合实际场景分析,提出过渡及互通的主要技术路线,为电力信息网IPv4到IPv6的平滑过渡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为了应对全球IPv4地址池耗尽的问题,IPv4向IPv6过渡是未来电网信息网络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模拟内蒙古电力信息网络现网环境,测试IPv4和IPv6的路由协议、地址转换、安全策略,IPv6的双栈协议技术、隧道技术,试验验证内蒙古电力公司现有网络设备具有由IPv4向IPv6过渡的可行性,并提出了MPLS VPN在IPv6环境中运行存在的问题,为内蒙古电力信息网络升级改造提供技术储备及改造经验。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基于IPv6的实验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课程.IPv6替代IPv4已成必然,其中双协议栈和隧道技术是两种成熟的过渡技术.主要探讨如何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并理解两种过渡技术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实际环境出发,结合国内IPv6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针对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IPv4地址不足的现象和IPv6技术的升级与部署问题,探讨了如何通过IPv4/IPv6双栈技术、IPV4/IPv6隧道技术等从IPv4过渡到IPv6的几种技术方案和在教育信息网中IPv6的部署问题,最后结合国内各高等院校最常用的IPv6应用,确定了IPv6在今后教育信息化中的主要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8.
从IPv4到IPv6的改进和过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克服IPv4的缺点,提出了IPv6协议。文中讨论了IPv4协议和IPv6协议的异同点,着重对照IPv4分析了IPv6的新特点。介绍了IPv6中IP层安全系统IPSec和AH以及ESP的应用方法,并对IPv4网络过渡到IPv6网络的过程中如何实现网络互连进行了讨论,还提出了从IPv4到IPv6过渡时期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IPv6技术的特点,与目前的IPv4技术进行了比较,对IPv6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实现由IPv4平稳过渡到IPv6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IPv6网络的技术发展背景及目前的发展情况,介绍了IPv6网络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双栈、隧道、路由.DNS.网管等技术。构建了国家电网公司IPv6试验网络,对IPv6技术体制下的双栈功能.隧道功能、静态路由协议、动态OSPFv3和BGP4 路由协议、DNS和网管系统等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并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实际需求,进行了流媒体点播的应用测试,根据试验网的研究成果对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网的全网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电力信息网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有足够的IP地址作为支撑,在全网IPv4地址越来越匮乏的情况下,有巨大地址空间的IPv6将在智能电网未来的发展中显示出强大的优势。文章通过比较、分析IPv6-over-IPv4隧道技术的应用场合、优缺点及需要具备的条件,在不改变现有网架结构的条件下,通过采用IPv6-over-IPv4手工隧道技术实现了站端IPv6视频设备平滑地接入企业级统一视频监控平台,可以为变电站的无人值守、输电线路的远程巡视及营业场所的服务监控等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IPv6地址的手工配置、无状态自动配置和有状态自动配置3种方法的工作机理与特点,结合南方电网的建设需求及网络中设备应用场景,给出了对不同需求条件下设备的IPv6地址分配方案,设计了不同环境下选择IPv6地址分配方式的技术路线,提供了一种电网实施IPv6地址管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Tunnels are widely used to improve security and to expand networks without having to deploy native infrastructure. The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igration to IPv6, which relies on IPv6-in-IPv4 tunnels where native connectivity is not available. However, tunnels offer lower performance and are less than native links.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a number of techniques to detect, and collect information about, IPv6-in-IPv4 tunnels, and show how a known tunnel can be used as a ?vantage point? to launch third-party tunnel-discovery explorations, scaling up the discovery process. We describe our Tunneltrace tool, which implements the proposed techniques, and validate them by means of a wide experimentation on the 6bone tunneled network, on native networks in Italy, the Netherlands, and Japan, and through the test boxes deployed worldwide by the RIPE NCC as part of the Test Traffic Measurements Service. We assess to what extent 6bone registry information is coherent with the actual network topology, and we provide the first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the current distribution of IPv6-in-IPv4 tunnels in the Internet, showing that even ?native? networks reach more than 60 percent of all IPv6 prefixes through tunnels. Furthermore, we provide historical data on the migration to native IPv6, showing that the impact of tunnels in the IPv6 Internet did not significantly decrease over a six-month period. Finally, we briefly touch on the security issues posed by IPv6-in-IPv4 tunnels, discussing possible threats and countermeasures.  相似文献   

14.
根据对未来电网信息化业务的发展描述,以及IPv4与IPv6的多种混合组网形态介绍,分析了IPv6在信息化业务中的重要作用,简要探索了IPv6技术在未来贵州电网信息化网络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5.
高志远  王伟  孙芊  鄢蜜昉  曹阳  张晶 《中国电力》2016,49(12):114-120
网络层IP协议从IPv4发展到IPv6,与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实现密切相关。目前迫切需要系统化梳理和分析IPv6对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将会造成哪些影响,有哪些可能的应用。从IPv6协议相对于IPv4本身的改变出发,梳理了其引起的技术实现特点变化,在此基础上就IPv6所做出的技术改进逐条探讨了其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并就几个重要的可能应用场景进行了深入分析。结论指出:电力自动化系统对于IPv6协议具有广泛的潜在需求,特别是在需要大量公网可路由地址、端到端通信能力、QoS控制能力的应用场景中,但对IPv6的应用实施则取决于不同应用场景中对它的亟须程度和具体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