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含铜含镍电镀污泥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出了含铜含镍电镀污染综合利用的工艺流程,并用试验考察了各工序的技术经济指标。试验结果表明,铜粉品位大于90%,铜的回收率大于95%,硫酸镍质量达到工业一级,镍回收率大于80%,浸出渣和净化渣经固化处理后可作普通建筑材料使用,工艺过程产生的废水可以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2.
两种抗生素菌渣经SEA-CBS技术处理后的肥料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抗生素菌渣的环境无害化利用处置目前已成为行业和政府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有效实现抗生素菌渣的资源化利用,开展了经SEA-CBS高效复合资源化利用技术制成的吉他霉素和螺旋霉素菌渣有机肥理化特性研究,并分析了未施肥、施加不同比例的商品肥和菌渣有机肥对苦苣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吉他霉素和螺旋霉素菌渣有机肥的pH分别为6.59和7.92,含水率分别为5.21%和10.60%,抗生素残留均未检出;吉他霉素菌渣有机肥中w(Cr)、w(Pb)和w(As)相对较高,分别为33.40、7.05和1.57 mg/kg,而w(Cd)(0.34 mg/kg)和w(Hg)(低于0.002 mg/kg)相对较低;两种抗生素菌渣有机肥的总养分含量均在5%以上,w(有机质)均大于80%,均符合NY 884—2012《生物有机肥》及NY 525—2012《有机肥料》中的相关限值.植株生长试验研究发现,施加1%和3%的吉他霉素菌渣有机肥时,苦苣的株高、鲜质量和干质量均优于未施肥处理,且株高均大于施入商品肥处理;施加1%螺旋霉素菌渣有机肥下苦苣生长性能优于未施肥情况.研究显示,SEA-CBS技术可有效去除菌渣中残留的抗生素,并实现抗生素菌渣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建立了简单、快速的阿维菌素菌渣中阿维菌素残留量高校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以及利用水热法处理阿维菌素菌渣。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测定阿维菌素菌渣中阿维菌素残留量,提取剂为乙腈/水=4/1(V/V),采用HLB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加标回收率90.3%~107.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00%~5.69%,阿维2菌素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R~2=0.999 6,线性范围为1.0~1 000 mg/L。利用正交实验,水热法处理阿维菌素菌渣,在190℃的温度下处理2 h后,菌渣中阿维菌素残留量由991.30降至0.84 mg/kg,去除率达99.92%。处理前后的菌渣与有机肥标准作对比,除含水率外其余检测指标均达到有机肥标准要求。该项研究为阿维菌素菌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NaOH-Na_2CO_3混合消解测定铬渣中六价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松  李瑾  肖亚琼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5):152-153,161
采用NaOH-Na2CO3、MgCl2和H3PO4缓冲溶液混合消解体系对铬渣进行处理,建立了铬渣中六价铬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此方法在0 mg/L~0.2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15 mg/kg(以0.5 g样品计),铬渣样品的RSD为5.5%,加标回收率为91.7%~106.3%。方法操作较为简便,精密度与准确度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5.
薯渣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利用薯渣经过预氧化处理、碳化和活化等工艺条件试验 ,得到了薯渣开发成活性碳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 :薯渣经碱化 ,低含水状态下 30 0℃气氛碳化 ,碳化产物用浓度为 35 %的ZnCl2 处理 ,80 0℃活化 ,所得活性碳纤维对水中苯酚的吸附达 90 %以上  相似文献   

6.
根据硫酸钠熔炼法处理废合金所得钴渣组成特点 ,通过氧化焙烧、酸分解、水解除杂、沉钴和煅烧等工序制取氧化钴。焙烧最佳工艺条件为 :NaNO3用量为钴渣量的 0 8倍 ,焙烧温度 75 0℃ ,时间 2 5h。盐酸分解、喷淋水解除铁、草酸铵沉钴和煅烧阶段钴的回收率 ( % )分别为 97 5、96 6、99 5和 99 0 ,使Co、Ta的回收率分别达到 92 78%和 85 %。  相似文献   

7.
采用电热法回收高速钢固体磨屑废物中的合金并生产再生合金并对冶炼再生合金产品的工艺及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进行了研究。首先对高速钢磨屑进行预处理 ,去除杂质 ,得到精磨屑。冶炼采用的多元碱性渣系解决了炉渣的流动性问题 ;复合还原剂为理论配入量的 99%~ 10 0 %。研究结果表明 ,W和Mo回收率大于 96 % ,Cr及V回收率不低于 91%。冶炼回收的再生合金产品满足了炼钢的要求 ,并做到了二次资源的再生利用 ,减少了环境污染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8.
利用电石渣制备多种晶形碳酸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有效地利用电石渣资源,研究用电石渣为原料制备球形、板状形、针叶形碳酸钙.利用DTA-TG、SEM等研究了电石渣的预处理方式对碳酸钙纯度的影响和碳化反应温度、CO2流量等对多晶型碳酸钙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石渣可直接与氯化铵反应,当pH>7时,合成的碳酸钙的纯度大于97%,白度大于98.电石渣经过处理后,在不同的碳化反应温度及合适的CO2流量的条件下分别可以得到球形、板状形、针叶形的碳酸钙.  相似文献   

9.
黄磷生产企业磷泥烧渣浸出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某黄磷企业磷泥烧渣为分析研究对象,对采集的黄磷烧渣样品采用《城市生活垃圾有机质的测定灼烧法》(CJ/T96-1999)测定样品的含水率和燃烧挥发分,按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HJ/T299)进行浸出试验,并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别测定了其浸出液中的铅、镉、铜、锌、铬和镍6种重金属,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砷。试验结果表明磷泥烧渣中7种重金属相对标准偏差在1.2%~5.3%之间,加标回收率在78.7%~106.6%之间,磷泥烧渣的浸出液中的危害成分浓度除了Cu离子不超标外,其余六种危害成分均超标,其中Cd离子超标189.7倍。  相似文献   

10.
不同有机物料对东南景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清洁有机物料(沼渣、菌渣、笋壳)对镉、锌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修复重金属污染程度不同的土壤(分别采自温州和富阳,称温州土和富阳土)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物料对土壤重金属有效性的影响因有机物料种类和添加量而异,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反应也不同.在温州土中,以5%沼渣对Cu、Zn的活化效果最好;而在富阳土中则以1%笋壳对Cu、Zn、Pb和Cd的活化效果最好.有机物料的添加促进了东南景天的生长,其生物量随着有机物料添加量的提高而增加,增幅达23.7%~93.0%.在温州土中,仅以1%笋壳的处理对东南景天地上部吸收积累Cd的效果最佳,超过对照的22.6%,而其余各处理皆不及对照;对于Zn,菌渣处理不及对照,而其它处理均优于对照,以5%沼渣、1%笋壳和5%笋壳为佳,分别超过对照的39.6%、32.6%和23.8%.而在富阳土中,对于Cd而言,以5%笋壳、1%沼渣和5%沼渣的处理效果为佳,地上部Cd积累量超过对照的12.9%、12.8%和6.2%,而其余处理皆不及对照;对于Zn,添加有机物料的各处理都促进了东南景天地上部Zn的积累,最佳处理分别为:5%笋壳、5%沼渣和5%菌渣,分别超过对照的38.4%、25.7%和22.4%.  相似文献   

11.
铜镍电镀退镀废液资源化处理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硝酸型铜镍退镀废液,确定了蒸馏法回收硝酸、溶剂萃取法分离提取铜、沉淀分离法回收镍的工艺路线.探讨了采用P507煤油体系萃取分离硝酸介质中的铜和镍及用硫酸反萃铜的条件及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硝酸回收率可达97.8%;当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浓度Cu 15~20mg/mL,Ni 5~10 mg/mL,料液pH为1~2,萃取剂体积分数35%,皂化度60%,相比为1∶1,振荡时间2min,温度20℃~25℃,铜的一级萃取率达90%以上,铜镍分离系数为75,经过三级逆流萃取废液中的铜镍已达到完全分离;以NaOH作沉淀剂,溶液的pH为10~11,镍的回收率可达99.9%.经上述处理后,使排放液达到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用废催化剂作原料制CIM油脂氢化催化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用废油脂氢化催化剂作原料,回收Cu2+-Ni2+液,再用此液作原料制CIM油脂氢化催化剂的工艺流程和制作方法。结果表明:其所制成的CIM催化剂的性能与用工业硫酸铜和硫酸镍为原料制的CIM催化剂的性能相同。  相似文献   

13.
熔融钢渣池式热闷在新余钢铁钢渣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王纯  钱雷  杨景玲  范永平 《环境工程》2012,30(4):90-92,113
介绍了钢渣池式热闷新工艺应用于新余钢铁集团钢渣处理工程的情况,并将其与原有钢渣处理工艺在处理效果上相对比,发现应用钢渣热闷处理工艺,最大限度地消除钢渣的不稳定因素并实现金属铁与其他连生体的充分解离和尾渣充分利用是钢渣资源化处理利用的最佳途径,采用钢渣热闷处理工艺后钢渣产品中渣钢品位在85%以上,磁选粉铁品位达到40%以上,尾渣铁品位降至1.6%,钢渣中f-CaO含量小于3%,且钢渣粉化效果较好,满足用于生产钢渣微粉的原料要求,为钢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4.
从废蚀刻液中回收资源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从电路板蚀刻液回收硫酸铜及制作再生蚀刻液进行了工艺探索 ,得出中和法可从蚀刻液中脱除约 90 %的铜 ,沉淀氢氧化铜的最佳pH值为 5 6~ 6 0。采用水合肼还原法与硫化钠沉淀法可进一步脱除蚀刻液中的铜。研究结果表明 ,水合肼还原法回收海绵铜 ,在pH值为 6 0 ,反应温度 4 0℃ ,水合肼的投加浓度为 3%时 ,铜的回收率达到了 98%以上。而硫化钠沉淀法可取得 99%以上脱除废液中的铜效果 ,且具有适应范围广 ,操作成本低的优势。进一步除铜后的废液可回用于制新蚀刻液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的复合材料(ZVI-SM)并应用于铜、钴、镍、铬污染土壤的修复。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金属吸附实验等方法,考察了不同碳化温度下制备的生物炭前驱体和生物炭复合材料对复合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影响及去除作用机制。其中,吸附-还原后形成的FeCr2O4极大地降低了铬的毒性,同时提高了铜、钴、镍的去除率。Fe0的引入既提高了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量,又解决了Cr(Ⅵ)毒性的问题;XPS的结果进一步阐明了生物炭可以作为电子传递介质,通过表面官能团得失电子与Fe0间形成强相互作用,增强了复合材料对多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除ZVI-SM500外,ZVI-SM100、300、400、700 4种材料对于铜、钴、镍、铬的去除率要远高于商用纳米Fe0和单纯的生物炭材料,表现为对铬和铜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反应性,均能在5 min内完全去除铜和铬,钴和镍也能在180 min内达到80%以上的去除率。在反应过程中存在显著的离子竞争效应:铬≥铜>钴>镍,这与金属离子的标准还原电位大小的趋势一致。土壤修复实验表明:ZNI-SM300用于污染土壤的修复,15 d后,Cr(Ⅵ)含量从480 mg/kg降至0.52 mg/kg,水溶态Cr总量从500 mg/kg降至1.2 mg/kg,两者的固定化效率均达到99%以上,并能达到完全去除水溶态的铜、钴、镍、Cr(Ⅵ)的效果。因此,以SM300为载体的纳米零价铁可作为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6.
为了优化镍转炉渣加压条件下H2SO4选择性浸出Co、Ni、Cu,抑制Fe浸出的工艺,采用响应曲面法的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建立影响选择性浸出率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研究浸出温度、c(H2SO4)及液固比及上述因素两两交互作用对提高Co、Ni、Cu浸出率及减少Fe浸出率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浸出温度和c(H2SO4)对浸出率影响最显著,液固比次之. c(H2SO4)越高,Co、Ni、Cu和Fe的浸出率越高,而提高浸出温度有利于降低Fe浸出率. 响应曲面法优化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浸出温度为210 ℃、c(H2SO4)为0.38 mol/L、液固比为4.25 mL/g,在该条件下,Co和Ni的浸出率均大于98%,Cu浸出率大于96%,Fe浸出率小于0.4%. 浸出控制参数优化后提高了有价金属的浸出率,同时也降低了Fe浸出率,实现了镍转炉渣中有价金属的回收及其与Fe的高效分离.   相似文献   

17.
采用还原焙烧-酸浸-萃取-浓缩结晶工艺回收电镀污泥中的铜,结果表明:以煤粉为还原剂的焙烧预处理既保持了铜的高浸出率,又实现了铜与杂质金属的初步分离;经后续酸浸、萃取和浓缩结晶等湿法工艺最终可制得纯度为97.14%的工业级硫酸铜。  相似文献   

18.
The paper presents a novel cleaner process for metal recovery from the 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 waste sludge by assistance of ultrasound. The process can effectively recover heavy metals at low cost with high separation and recovery efficiency, produce high quality products and also achieve zero waste discharge with operation at industrial scale. With the PCB waste sludge containing (wet content) 3.14–4.85% copper and 3.71–4.23% iron, copper recovery efficiency of 95.2–97.5% and iron recovery efficiency of 97.1–98.5% were achieved, while the purity of copper sulfate produced by the process was 98.0% and the produced ferric chloride had a satisfied quality for using as a coagulant material for the plant on-site wastewater treatment. The process had been successfully scaled up to the industrial scaled applications in a heavy metal recovery plant in city of Huizhou, China for more than two years. The novel cleaner heavy metal recovery process has a great prospect on the applications of resources recover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9.
王强  王琪  周全法 《环境工程》2012,(3):89-92,95
印刷电路板废粉末料的资源化和无害化问题日益得到重视。以报废印刷电路板经机械粉碎和分选后的非金属粉(铜含量1%~5%)为原料,采用"氨浸—脱氨—干燥"的工艺制备碱式碳酸铜,设计了实验装置,考察了氨浸分离工艺条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可靠性:铜的回收率达到98.8%以上,获得了纯度不小于98.0%的碱式碳酸铜,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S)方法对产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