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三维电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辅助激励源的区域分解算法.将原求解区域划分成互不重叠的子区域以降低计算复杂度.通过引入Robin类型的辅助激励源,使相邻子区域之间的信息交换仅限于其分界面上,消除了“内谐振”现象.根据矢量有限元方法独立地处理每个子区域,建立了原问题的粗问题.对于具有几何重复性特征的有限周期结构,引入了基本子区域,有效地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2.
通过将模拟退火算法与非线性规划神经网络适当结合,本文提出一种求解有约束全局优化问题的新型混合方法.为了使该方法尽可能保持一般模拟退火算法通用性强的优点,在每一次迭代中不是采用非线性规划神经网络直接求原问题的局部最优解,而是通过求解一个辅助优化问题得到原问题的可行解.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与使用罚函数方法处理约束的模拟退火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混合方法不仅可靠性高,而且可以显著地提高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多层快速多极子方法分析辐射问题的求解速度,提出了一种预修正的迭代求解方法.该方法在激励点附近的局部区域生成一个小的阻抗矩阵,以该阻抗矩阵求解出一个近似反映激励点附近区域特性的局部表面电流.待求电流与该局部电流之差与待求电流本身相比更加接近于初始零向量,因此将差值作为迭代过程中的未知向量进行求解,只需要较少的迭代步数即可收敛.对数值结果的分析表明,在保证计算精度不变的前提下,与传统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相比,该方法可以减少40%~50%的求解辐射问题时间.  相似文献   

4.
基于蚁群算法的交通控制降阶滚动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大规模区域交通控制滚动优化问题中的约束条件复杂、解空间规模庞大的最优化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降阶滚动优化算法.基于宏观交通流模型建立了区域交通控制滚动优化模型,在蚁群算法中设计了层状解构造图对该模型解空间进行描述和求解.运用降阶方法将大规模区域分解成一系列子区域,在蚁群算法中设计了复合层状解构造图对该降阶模型的解空间进行描述和求解,并分析了基于两种解构造图的蚁群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降阶算法提高了整体计算效率,明显地降低了总停车延误时间,适用于大规模区域交通控制的滚动优化.  相似文献   

5.
改进的压缩边分段采样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Savage等人的压缩边采样算法,提出一种改进的压缩边采样算法,该算法利用IP包头与分段相关的字段作为重载字段,增加了边信息存储所需要的空间,降低了重构过程的计算复杂度,并采用64位Hash作为误差效验以显著降低多个攻击者同时存在时重构路径的虚警率,而且通过对重构过程的算法优化进一步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对重构路径所需要的包数、计算量和重构路径的虚警率进行比较.结果证明.改进算法远远超过原算法.将原算法重构路径所需要的计算量(所需要计算的Hash次数)从m^8降低到3m^2(其中m为在相同距离的攻击源个数)以下,在同时有20个攻击者时.原算法虚警率已经高达0.99,使其不可用,而改进算法在同时有1000个攻击者的情况下的虚警概率仍然近似为0,因此改进的压缩边采样算法能够很好地应用到大规模DDoS攻击源追踪中。  相似文献   

6.
一种生产计划与车间调度的集成模型及其拉氏松弛求解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一个车间的集成生产计划与调度模型(IPSM),并采用拉氏松弛技术对其进行求解.通过引入辅助变量批作业的leadtime,且松弛leadtime约束,得原问题的松弛问题,它可分解为一个松弛的计划子问题(RPP)与一个松弛的调度子问题(RSP),各子问题可用有效的动态规划算法求解,而对偶问题极大化则采用次梯度方法.文中方法的优点是能得到优良的次优解,并能对解的性能进行评价,数值实例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Frommer A.和Szyld D.B.提出的H-分裂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矩阵的H-分裂,对传统求解线性方程组Ax=b的AOR算法进行改进,利用并行思想构造去研究了并行多分裂AOR算法,建立了相应的收敛性理论。该算法把大型问题进行分解,对各子问题并行求解,与已有算法相比较,具有计算速度快、计算量小等特点,因而特别适合于求解大规模问题。数值实验的结果说明了这种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支持向量机(SVM)的原问题优化及其回归算法.在分析原问题与对偶问题最优化关系的基础上,引入了一种原问题求解的L—MBFGS—SVR算法.该算法在求解无约束优化问题时,引入了一类新的BFGS拟牛顿算法.它利用迭代的梯度和函数值来近似逆Hessian矩阵,以降低计算复杂性;并结合有限内存技术,来解决数据存储问题.仿真表明,该算法总体上优于IHLF—SVR—RFN和SMO算法,是一种有效的大样本非线性回归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将二维任意形状散射体的声子晶体单元离散化,采用数值积分的方法,解决了其结构函数求解中的积分问题,从而改进了现有的平面波算法,使之能够计算二维任意单元结构正方晶格声子晶体的带结构.通过对比采用传统的以及本文中改进的平面波算法分别计算得到的规则单元结构声子晶体的带结构,验证了文中算法的正确性.采用文中改进的平面波算法,可方便地对二维声子晶体的单元结构进行拓扑优化,从而改进其带隙特性.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求解超大型线性规划的并行单纯形算法,将原线性规划分成若干个子线性规划,每台计算机用单纯形法计算一个子线性规划,各机间象高斯消去法一样分块消去、分块回代,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得到原线性规划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电大尺寸柱体散射问题。提出了无限元-部分基础解向量的区域分解算法,引入无限元方法截断计算空间.减少了每个子区域内的未知数和连接边界上的节点数.首先计算连接节点的部分基础解向量.再经过简单的线性组合即可获得原始问题的解.与传统算法相比,新算法减少了计算量和存储量.  相似文献   

12.
采用类似有限元处理无限域的方法,利用人工截断曲面将求解域分割成有界域和无界域,有界域再分割成凸形子域,在截断曲面内外分别定义可以表示声压场的波函数。通过连续性边界条件在人工截面上将内外子域联系起来,构造出可以求解的WB模型。算例表明,WB法比基于单元的方法计算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避免面阵自适应-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在构建二维辅助波束时需要对干扰入射角进行二维搜索,提出了基于一维辅助波束的面阵自适应-自适应方法.该方法首先估计出干扰的一维空间角并形成一维空间辅助波束,再将辅助波束同主波束一起进行自适应波束形成处理来抑制掉干扰.由于只需估计干扰的一维空间角,因而对干扰入射角的搜索计算量大大降低,适合于工程实现.仿真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该文将多层复源点(MLCSP)方法用于求解理想导体目标的增量电场积分方程(AEFIE)。AEFIE将待求问题的电流和电荷进行分离,使用合适的频率归一化因子来平衡电场积分方程(EFIE)的磁矢量位和电标量位,使之成为解决低频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为了降低AEFIE-矩量法(MoM)的复杂度,使用复源点(CSP)分别展开AEFIE的磁矢量位和电标量位,并构造了用于MLCSP的聚合矩阵以加速其矩矢相乘。数值算例表明,在求解低频电磁散射问题及电路问题时,该方法计算结果准确,其计算量和计算机内存需求可降低至O(N)量级。  相似文献   

15.
宽频带信号频率估计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宽频带信号频率的估计问题.对宽频带信号进行Nyquist采样,其硬件复杂度相当大,欠采样技术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首选技术.但欠采样会引起信号频率的混叠,必须解模糊.通过增加一个延时通道提供的信息和一定的解模糊算法来解频率模糊,硬件代价较小.为进一步降低运算复杂度,给出了简易算法,增强了算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扩散问题的一种非重叠型区域分解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外区域Helmholtz问题的一种区域分解算法。将无界区域分解成为一些不重叠的子区域,自然积分算子被用作计算区域外边界上的人工边界条件。在能量范数意义下给出了算法的收敛性。最后讨论了数值离散化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值例子。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子域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的改进算法,针对研究区域介质填充不均匀的情况,在不同介质区域粗细网格合理划分的同时,应用介质交界面处二阶精度FDTD算法,计算交界面上切向电场.从积分形式麦克斯韦方程出发,通过非均匀网格的建立和辅助磁场的引入,实现介质交界面上切向电场的二阶精度.与传统的子域算法相比,改进算法在不增加计算量、计算时间和编程复杂度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计算精度.最后对几种波导结构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计算精度明显高于传统的子域算法和常规的FDTD算法.  相似文献   

18.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is a mesh-free method which is powerful for large deformation computation of soils.However,the algorithm for the simulation of frictional contact which is common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s still quite immature due to the boundary deficiency.In this study,the cause of boundary deficiency in the SPH simulation for frictional contact is analysed.Then,based on mathematical derivation,the method to correct boundary deficiency related to frictional contact is discussed theoretically,where the frictional contact algorithm is established by dividing the computational domain into several subdomains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contact boundaries and by using contact forces as bridges of these subdomains to fulfil problem solving,and the value of correction coefficient is obtained by comparing the SPH outcome of the contact particles with that calculated through Newton’s second law of motion.At the same tim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umerical computation,an optimized value for the correction coefficient is proposed,and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is performed on the cubic spline kernel function and quintic spline kernel function,whose correction coefficients are found to be 2.0 and[2.0,2.16],respectively.Finally,numerical tests are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proposed method.The outcome of the study is helpful to providing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research of frictional contact simulatio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SPH.  相似文献   

19.
基于优化近似(l0)范数的算法应用于欠定盲分离源信号恢复时,存在算法复杂度较高,恢复精度受步长影响较大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网络的欠定盲分离源信号恢复算法.该算法借助RBF网络进行交替优化,同时引入修正牛顿法对最小化近似l0范数进行求解,避免了传统的近似(l0)范数重构算法因步长选择不当造成恢复精度较低的缺点.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基于平滑(l0)范数的算法相比,所提方法在保证较高恢复精度的同时复杂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