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电流变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电流变液体广泛的工程应用中,应用电流变液体研制的电流变液体减振器是最有前途的应用之一.这种减振器的阻尼力可通过电信号予以无级控制.本文对电流变液体减振器的理论和结构设计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并建立了预测电流变液体减振器阻尼力的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电流变液体减振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设计了一种新型电流变液体减振器,并将其应用于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该系统具有响应快、控制容易、结构简单和能源消耗低等特点。建立了新型电流变液体减振器间主动悬架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很好的隔振性能。  相似文献   

3.
新型汽车电流变液体减振器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电流变阀外置的新型汽车减振器的工作原理,描述了电流变液体减振器阻尼力与电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两自由度电流变液体减振器半主动悬架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合本系统的控制算法,设计了一种简单实用的位移测量以及相对速度测量电路,完成了电流变液体减振器控制系统的设计。所设计的新型电流变液体减振器具有阻尼力变化大、响应快、控制容易、结构简单等特点,满足了汽车工程的实际需要,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电流变阀外置的汽车减振器阻尼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以电流变技术为基础的电流变阀外置的双筒液力汽车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它的理论模型。提出了以国产电流变液体为基础,利用电流变阀的机械结构设计,来获得满足汽车工程实际需要的电致阻尼力变化范围的观点。对新型电流变液体汽车减振器进行了示功试验,对其阻尼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新型电流变液体汽车减振器的实用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电流变流体新材料,建立了电流变减振器动力学模型及结构设计思想,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电流变减振器的可调阻尼特性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减振器在工作状态下不能进行阻尼和刚度的调节,减振效果较差。电流变减振器配备半主动控制系统后,可以在减振器工作时及时调节阻尼和刚度,使减振效果得到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电流变液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制了两类不同重量比的电流变液,然后对基于硅油的几种配比的电流变液进行了微观结构研究,发现这一类电流变液的确存在链状结构,链的多少和粗细与液体的重量比和外加电场强度的大小有关。最后对两类电流变液分别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特性实验,发现液体的重量比和外加电场强度对性能影响很大,所制得的电流变液可以认为是一种宾汉流体。  相似文献   

8.
介绍电流变效应实验、归纳电流变实验现象、探讨电流变效应的物理机制、阐述寻求电流变液体的途径、展望电流变液体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电流变流体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电流变效应,以电流变液体和电流变效应的工作机理,着重探讨电流变效应和电流变流体在机电一体化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电流变阻尼器用于振动控制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电流变液及其力学特性,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了一种电流变阻尼器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得到了相似的结论:这种电流变阻尼器在低频具有显著的控制振动的效果,随着外加电场强度的增大控振效果更加明显,这种电流变阻尼器具有控制方便,瞬时可控,能耗小,结构简单的特点,为将来应用于实际结构和机械的振动控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减振器外特性畸变及对车辆平顺性和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车辆悬架1/4车模型为基础,讨论了减振器外特性畸变及其对车辆平顺性和安全性的影响.应用弹性薄板理论提供了减振器外特性设计的通用程序.通过对畸变机理的探讨,提出了减振器防畸变设计原则、消除畸变的方法和双筒充气减振器的结构设计.并提供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study of temperature rising in vehicular twin-tube hydraulic gas-precharged shock absorbers,thermodynamic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via simulations.Equations on heat conduction,heat convection as well as radiation were derived by applying certain laws governing heat transfer;an equivalent thermal resistance network model of a shock absorber undergoing heat transfer was established innovatively;moreover,the shock absorber’s thermodynamic model of control volume system was built by using the first law o...  相似文献   

13.
In order to discover the causes of the abnormal noise of shock absorbers, it is necessary to identify th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ock absorbers. A micro-process model for operation of the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was presented. A novel concept, which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by dividing it into smaller steps, was proposed. The dynamic model and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ere established.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agree well with data obtained from the vibrostand test, indicating that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piston a'nd the oil, the alternation of static friction and sliding friction acted between the piston and the cylinder, and the adherence between valve plate and piston result in impact on the piston head near the top dead center and the bottom dead center. Ultimately, the impact excites the high-frequency vibration of the piston structure, which can generate the abnormal noise in the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after its transfer. And the maximum vibration acceleration on the piston head and the abnormal noise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gap between the oil and piston rod head, the maximum static friction force and the adhering function,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4.
管道压力脉动的镇定方法有二,一是减弱扰动源的扰动强度,包括削弱液压管道进口、出口的脉动源。另一是使用压力脉动消减器,如末端封闭的支管、膨胀室、气室、亥姆霍兹共振器、蓄能器……等。本文将各种消减器的功效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比较,得出切实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提出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应用于汽车减振器的优化中。该算法在标准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一个概率参数,使得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全局优化能力和收敛速度得到显著改善,并利用该算法对汽车减振器的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对减振器参数优化后,明显改善了汽车减振器压缩行程和复原行程的阻尼特性,提高了汽车的平顺性。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型车辆减振器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在低频蓄能振动控制和在高频液力阻尼与油气弹簧效应减振的新型车辆减振器。初步分析表明该类减振器比现有的油气减振器能更有效地改善行驶性能,并有可能发展一种造价低、能耗少、控制可靠的车辆悬架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7.
现有减振器模型多为简化模型,无法有效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减振器阻尼力特性模拟.基于某系列汽车筒式液力减振器的实验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减振器内部结构参数与阻尼力-速度特性之间的非线性映射模型.该方法只需将减振器零部件特征参数作为模型输入,就可以得到阻尼力-速度特性,可以直接用于工业生产中减振器性能测试.自主开发的减振器性能仿真软件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具备很好的阻尼力-速度特性模拟和预测能力,可以减少设计过程中的实验重复次数,提高了设计效率,模型精度可以通过增加实验数据得到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