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由A族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引起的急性坏死性筋膜炎(acute necrotizingfascilitis,ANF)等严重感染逐渐增多,可占GAS感染总数的30%,此类GAS严重感染称为侵袭性GAS感染[1,2]。食肉菌(flesh_eating bacteria)一词最早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国外一些小报上,特指引起进行性坏死性感染的病原菌,之后也被医学界采用作为非专有名词[3]。近十余年来,国外关于食肉菌感染的报道甚多,国内重视程度不够。一、ANF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ANF是食肉菌感染的最典型代表,是一种进展迅速、伴有皮下组织和脂肪进行性坏死的播散性深部筋…  相似文献   

2.
A族链球菌严重全身性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早期,由于准确及时的诊断和抗生素的广泛使用,A族链球菌(group Astreptococcus,GAS)感染率及严重后遗症的发生率显著下降,人类对GAS感染的关注也随之减少。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由GAS引起的坏死性筋膜炎、链球菌肌炎、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STSS)和恶性猩红热等严重全身性感染又逐渐增多,可占GAS感染总数的30%,此类GAS严重感染称为侵袭性GAS感染。尽管在墨西哥湾和东南亚包括中国香港等地,某些弧菌也被认为是坏死性筋膜炎的病原菌,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坏死性筋膜炎…  相似文献   

3.
包括青霉素在内的β-内酰胺类药物用于治疗A族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 GAS)感染已有80余年,虽然体外试验尚未发现对其耐药的GAS菌株,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时有β-内酰胺类药物临床治疗GAS感染失败的报道。GAS体内耐受β-内酰胺类药物的机制尚未明确。已有研究提示,GAS体内耐受β-内酰胺类药物与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细菌的接种效应、生物膜的形成、共存菌的作用、细菌持留性及细菌可内化入胞内等因素有关。该文回顾总结了β-内酰胺类药物临床治疗GAS感染失败的主要报道,以及与GAS体内耐受β-内酰胺类药物机制相关的重要研究,为后续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4,26 (1):92-97]  相似文献   

4.
2022年末世界卫生组织通报多国猩红热等A族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感染增多,以10岁内儿童多见,死亡病例也超过预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该文梳理此次GAS疾病暴发的现状,以及发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希望能引起我国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提高认知和警惕性,及早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管控措施优化后可能出现的感染性疾病异常的流行病学变化,以保障儿童健康。[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3,25 (4):333-338]  相似文献   

5.
重视A族链球菌和相关儿科疾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族链球菌(GAS)是儿童期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可以造成严重侵袭性感染及感染后并发症。近年来,A族链球菌感染暴发报道增多,已引起人们关注,对A族链球菌基础和临床研究集中在感染的实验室快速诊断技术、临床菌株分型、流行病学、严重感染及并发症发病机理等诸多方面。国内有关GAS研究报道尚不多,现将就其国外新近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A族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咽扁桃体炎和猩红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钢 《临床儿科杂志》2006,24(6):447-448
A族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是链球菌属中致病力最强的菌种,人类90%链球菌感染性疾病由GAS所致。当今急性咽扁桃体炎和猩红热仍是GAS感染最常见的形式。猩红热除皮疹外,与GAS急性咽扁桃体炎在流行病学、症状及治疗方面完全相同。深入研究急性咽扁桃体炎和猩红热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和预防GAS严重侵袭性化脓性感染和感染相关性疾病。一、流行病学GAS感染的咽扁桃体炎患者是GAS感染最重要的传染源。已证实GAS感染的咽扁桃体炎患者在急性期具有最强的传染性,若未经治疗,其传染性在数周内渐消失,若在…  相似文献   

7.
小儿呼吸道感染是使用抗生素最多的疾病,合理应用抗生素对及时控制感染、缩短病程和改善预后起重要作用。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不仅造成耐药菌的形成,还可使患儿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及不易治愈,这已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通过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果然可减少抗生素的滥用,  相似文献   

8.
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细菌病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引起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以病毒为主,而下呼吸道感染常由细菌性病原引起,尤其是严重肺炎.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细菌病原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卡他莫拉菌、百日咳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了解各种细菌的病原学特点及引发感染的机制,并给予及时、正确的治疗,对临床防治呼吸道感染具有重要意义.现就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几种常见细菌病原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其治疗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及临床意义宁琴,董永绥,陈如,刘宋桂儿童金黄色葡萄菌(简称金葡菌)感染是临床多见病。近年国外研究发现肠毒素不仅可引起食物中毒,在其他类型金葡菌感染中亦起到一定致病作用。我们对110例临床分离的金葡菌株进行肠毒素A、B、C、D(...  相似文献   

10.
大肠埃希菌是人体内常见的肠道定植菌,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致病菌引起感染性腹泻,少数情况可引起肠道外感染,如细菌性脑膜炎、下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疾病。随着抗生素滥用现象的增多,大肠埃希菌参与不同感染性疾病的致病机制有其各自的特点。现就不同感染性疾病的危害、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马琳  张霞  刘盈 《临床儿科杂志》2006,24(6):449-450
在皮肤科门诊中,细菌性皮肤感染最常见,占儿童皮肤病发病率的17%[1]。正常皮肤菌群分为常住菌和暂住菌,最重要的暂住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SA)和链球菌。链球菌中A族链球菌(group Astreptococcus,GAS)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它广泛分布于粘膜和皮肤,侵袭力强、菌型多且感染途径多,所致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现主要叙述A族链球菌与感染性皮肤病的关系。一、发病机理GAS通过粘附素、细胞壁丝状突起上的抗原不可逆的粘附于宿主细胞的特异性受体上,并在皮肤上繁殖。链球菌粘附素的主要成份是磷壁质酸(teichoic acid),其相应受体为宿主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2.
厌氧菌中的脆弱类杆菌、产黑色素类杆菌、梭状芽胞杆菌属和消化链球菌属是临床重要的病原菌。脆弱类杆菌主要存在于腹腔感染中;产黑色素类杆菌多在肺及上呼吸道感染中;梭状芽胞杆菌属因有外毒素,可引起各种非化脓性感染加腹泻、食物中毒及破伤风等,这些细菌亦可引起败血症或创伤感染。而消化链球菌属则可引起皮肤和皮下脓肿,或参与各种混合感染。厌氧菌常与需氧菌形成混合感染,因而,常需用多种抗生素针对感染中的各种病原菌。如青霉素或第  相似文献   

13.
自从沙眼患者的结合膜刮片中发现衣原体的特征性胞浆内包涵体后,现已知男性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的30~60%由衣原体引起。衣原体可引起宫颈炎,且多无症状,婴儿经过被感染的产道娩出时被感染而发生新生儿包涵体结合膜炎。近年发现并证实衣原体可引起幼婴肺炎。现已知衣原体感染分布于全世界,引起的疾病谱广泛,每被误诊;及时获诊可治愈;若不及时治疗又将转为慢性,并成为传染源。由此可见衣原体感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是一种短小的革兰阳性无芽孢杆菌,儿童感染此种细菌可引起脓毒症、细菌性脑膜炎,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多.本文报道我院新生儿病房及重症监护病房各1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脑膜炎,以此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李斯特菌及其感染后引起脑膜炎的特点,加深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链球菌感染后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路  袁越 《临床儿科杂志》2006,24(6):461-463
风湿热(rheumatic fever)是儿童上呼吸道或皮肤等感染A族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后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结缔组织有多发的非化脓性病变,主要累及心脏和关节,脑、皮肤、粘膜、血管、肺、肾等亦可受累,而心脏为本病唯一留有后遗症的器官,可导致永久性瓣膜损害、心力衰竭,甚至死亡。一、流行病学风湿热初次发病以儿童和青少年为多见,4岁前及25~30岁以后发病者少见,女性发病似较男性多见。在发达国家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已大幅下降,在发展中国家仍居高不下。近几十年来,国外报告GAS感染激增,我国也有明显的上…  相似文献   

16.
G-菌感染在儿科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一些抗生素或因毒性作用大,或因组织浓度低,或因耐药菌增多,应用受到限制。氨曲南具有高疗效、低毒性和体液浓度高等特点,因而在治疗尿路、呼吸道或中枢神经系统等G-菌感染方面作用显著,还可用于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过敏或耐药者,并可替代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氨曲南在儿科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菌感染在儿科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一些抗生素或因毒性作用大,或因组织浓度低,或因耐药菌增多,应用受到限制,氨曲南具有高疗效,低毒性和体液浓度高等特点,因而在治疗尿路,呼吸道或中枢神经系统等G^-菌感染方面作用显著,还可用于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过敏或耐药者,并可替代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内出血(ICH)新生儿血浆胃动素(MTL)和血清促胃液素(GAS)水平变化及其与病程、病情轻重程度及消化系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颅内出血组26例,健康足月新生儿30例为健康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患儿生后2d内、3~5d、7~10d、12~15d血MTL和GAS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颅内出血新生儿血MTL、GAS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a〈0.01),以出生后2d内血MTL和GAS水平最高,随病情发展其水平下降缓慢,12~15d部分患儿恢复正常,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仍有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颅内出血新生儿可引起MTL和GAS分泌异常;测定其水平可作为颅内出血新生儿病情、预后及治疗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占第一位,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重症肺炎时可引起多脏器炎性反应及功能障碍.新生儿重症感染性肺炎的发病原因主要与病原体感染和新生儿免疫力低下有关,其中接触病原体引起感染的途径主要有出生前、出生时和出生后感染.细菌是新生儿重症肺炎的首位病原,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要致病菌;院内获得性感染则多为产酶菌和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的关键是合理的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20.
1流行病学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可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肺炎、菌血症、深部组织感染、肠胃炎等[1]。青霉素的发现及应用有效降低了其危害。然而,在20世纪40年代出现了对青霉素耐药的金葡菌,20世纪60年代早期又出现了耐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