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微波技术在沸石自身加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阐述了微波以及微波介电加热原理,综述了国内外对微波加热条件下沸石吸收微波能转化为热能这一独特现象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2.
自1967年N.H.Williams报道了利用微波辐射加快化学反应的实验后,人们开始重视利用微波加快和控制化学反应的研究。研究表明,大多数药物合成化学反应都需要外部供热(加热),传统的加热方式为蒸汽加热、油加热和电加热,这些加热方式均为分子外加热,存在温度场不均匀和加热时效滞后等缺点。采用微波加热不仅克服了温度场不均匀和加热时效滞后的缺点,  相似文献   

3.
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等效复介电系数测量是微波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传统的复介电系数测量方法一般都需要测量反射系数的相位.而在大功率微波条件下,很难做到对反射系数相位的准确测量.为解决该问题,基于天线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并对氯化钠水溶液和甲醇/乙醇混合溶液的复介电系数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和相关文献中的公式计算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
微波加快化学反应中非热效应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微波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加快化学反应.然而,微波加快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特殊效应,特别是非热效应仍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文中介绍了近年来微波加快化学反应中产生的非热效应、机理分析及实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多物理场仿真动态计算对于优化微波化学加热反应体系的生产工艺,避免高功率微波带来的安全问题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大多数微波加热化学反应的多物理场模型仅引入电磁和热传模块进行分析,且将电磁、热力学等物性参数视为常量而忽视了反应体系中各组分和温度变化对物性参数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工作在以往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最近提出的简化且精度更高的介电系数表达式,通过引入化学反应工程和传质的计算来对电磁、热力学等物性参数随着反应体系浓度和温度的变化进行自适应实时更新,同时考虑了自然对流对传热和传质的影响.新模型避免了以往模型需要手动更新参数、介电系数表达公式复杂、热力学参数仅根据反应组分变化更新而无法获得更多化学反应模块信息、忽略液体自然对流对温度扩散的影响的弊端,实现了微波促进生物柴油生产的一体化计算.通过实验测量的温度分布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以甲醇和菜籽油为原料,在固体酸催化剂作用下催化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反应温度、醇油比、催化剂用量和微波频率对混合物料介电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化学反应体系与微波的耦合能力.试验结果显示:单因素反应条件下,混合物料介电特性随反应时间呈下降趋势;反应温度升高和催化剂用量增大都会使混合物料的介电常数和损耗因素陡降至稳定值的时间点提前,而增加醇油摩尔比起到相反的作用;醇油摩尔比越大,混合物料的介电损耗角正切越大,反应体系与微波的耦合能力越强;微波频率为2 450 MHz时,物料与微波的耦合能力比915 MHz时强.  相似文献   

7.
微波对化学反应作用的动力学原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微波化学正在兴起,而微波对化学反应作用的动力学原理是目前研究微波化学的理论基础。本文从场的角度和能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微波对物质的作用机理,并设计了3种不同的反应体系。通过实验,提出了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电磁场作用原理,并根据电荷粒子的动力学方程导出电磁场作用因子。  相似文献   

8.
微波技术及其在Ba(OH)2.8H2O脱水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化学反应机理和微波作用原理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微波技术对Ba(OH)_2.8H_2O脱水反应的效果。结果证明:由于微波加热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而加速脱水的进程。其反应速率有极大的提高。这一结果为工业上采用微波反应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微波的频繁使用使得微波加快化学反应之后出现了很多的特殊反应。尤其是非热效应逐渐成为了人们争论探讨的重心。该文主要针对微波加快化学反应中非热效应进行研究,并对其全新的进展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微波催化技术在有机合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波催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化学反应速度、反应收率和产品纯度。本论述了微流辐射在有机化学合成中催化作用研究的最新情况,特别是微波辐射与其它催化剂结合起来用于有机合成的最新进展,展望了微波技术在有机化学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微波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包括热效应和非热效应。阐述了微波转化为热能的机理(热效应),并从微波辅助过程、微波光催化(MW/UV)和微波无极紫外灯三个方面概括了微波的非热效应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最后,综述了MW/UV反应器结构、影响因素、反应机理及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六次甲基四胺络铜的微波固相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研究五水硫酸铜与六次甲基发的固相配位化学反应,发现微波辐射条件下的固相配全化学反应与传统加热条件下的固相配位反应相经速度大大提高,并找出了铜(Ⅱ)-六次在四胺配合物的最佳合成条件,将六次在四胺络铜用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的防治试验,较好。  相似文献   

13.
微波辐射具有加热速度快、选择性加热、体积式加热、易于控制、高效、安全等特点。针对目前岩石破碎高成本高能耗、煤层气和油页岩无法高效开发等缺点,本文详细介绍和评述了微波辐射在处理和开采岩石中的应用。分析表明,微波辐射可以在岩石内部诱导产生热应力,进一步产生和延伸岩石内部的裂缝,从而达到预处理岩石和煤岩的作用;微波对煤岩有脱硫的作用;还可以加热煤层气和油页岩,帮助煤层气解析和油页岩的热解,从而对两种非常规油气资源进行原位开采。总结认为,精确描述不同岩石的介电特性、优化微波辐射的功率和时间、计算机数值模型考虑化学反应的影响、研发大规模微波发生器下入井下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微波化学反应器具有科学快捷和绿色环保等优点,在药物化学合成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文中将功能改造后的微波化学反应器应用于黎卢醛合成实验中。结果表明:在改进了实验条件后,达到了省时、节能及环保的目的,并且极大地提高了化学反应产物的收率。  相似文献   

15.
产后初加工(干燥)发展不足成为制约澳洲坚果产业发展的现实难题,微波技术有望成为传统干燥技术的替代者.针对采后澳洲坚果具有特殊的硬壳包裹果仁结构及不同组分的介电特性数据相对缺乏的实际,采用同轴传输线技术,测量并获得了不同微波频率(2~6 GHz)和温度(20~60℃)条件下不同含水率(2.5%~22.0%,wt)澳洲坚果果仁粉末和果壳粉末的介电特性数据,分析了其介电特性与微波频率、温度和含水率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微波增强肼复合式推力器的喷管结构较小,其流动规律不同于常规固液火箭发动机的喷管,黏性效应对喷管内气体流动有较大影响。微波增强肼复合式推力器有着微波电加热和单元肼分解两种工作模式。研究了两种工作模式下工质气体压强和温度对黏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压强可以降低黏性作用,使得边界层变薄,从而提升喷管性能;提高温度会增强黏性作用,使得速度损失增多,但比冲(specific impulse)仍有一定提高。对比两种工作模式,微波电加热模式下黏性效应对喷管性能的影响更强。  相似文献   

17.
微波促进化学反应技术,以其加热速度快、温度场分布均匀、对特定化学反应具有诱导催化作用等特点,已被越来越多化学研究工作者所关注,并取得许多成功范例。微波水处理工艺作为一种新型物理化学水处理技术,具有氧化速度快、矿化度高、节省化学药剂、占地面积小、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等优点,在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研究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微波技术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微波技术及其促进化学反应的机理,并通过微波辐射合成肉桂酸实验,将微波技术引入到本科生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罗天洪  李肖肖  潘雪娇  黄世福 《科技信息》2013,(22):128-128,130
为对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微波加热深度进行研究,本文建立了微波辐射方向沥青混凝土的非稳态热传导模型,并对其求解;对不同频率下和不同介电属性的微波加热深度进行了分析;分别在常物性和介电属性温变的情况下,对不同频率微波加热沥青混凝土的热传导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用于有机化学反应的微波设备类型及原理进行简要介绍,就"有机化学反应+微波"及"有机化学反应+传统加热条件"两种不同条件下有机化学反应选择性之间的区别进行对比,讨论微波对于有机化学反应在其选择性方面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希望文章能为同行在微波产生的效应情况以及微波在有机反应中体现出加速效应情况及其本质方面的理解,起到一定的辅助性作用,并对今后的实际工作提供些许借鉴,以期共同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