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红霞 《工企医刊》2004,17(4):63-64
1 病历摘要。患者,35岁,住院号85422。因人流术后阴道流血10天,增多4天,于1999年6月29日门诊拟人流术后阴道流血待查收入院。患者因停经58天,拟早孕于1999年6月18日在本院人流室行人流术,术中刮出胚胎组织约30g,手术于探入宫颈时宫颈即开始活动性出血,检查发现宫颈11点处出血较多,当时考虑为宫颈糜烂所致,予局部应用凝血酶、明胶海  相似文献   

2.
1病例报告 患者32岁,因“停经47天”拟“早孕”来院人流。平素月经规则,腹部B超检查提示子宫内见17×14mm孕囊,因膀胱充盈欠佳,子宫具体形态不清,血Rt正常,行无痛人流术。术后检查未见绒毛组织,复查B超提示双子宫可能,左侧宫腔大小38×32×41mm^3,右侧宫腔大小34×32×29mm^3,内见孕囊17×14mm,双附件正常。患者自诉既往剖宫产术后医生告知子宫畸形(具体不详)。  相似文献   

3.
《家庭医生》2011,(21):36-37
柯大夫: 我今年37岁,年初因一次意外怀孕做完人流后3个多月还没来月经,医生让服一个星期黄体酮,但20天后还是没月经来。作B超、白带、尿、血等检查都没发现问题。这样的人流后闭经问题严重吗?需要进一步作什么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对无病人流术的方法及术前术后应注意的事项,护理方法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我院为1974~2 0 0 4共行人工流产术9948例,现将临床体会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双子宫人流 双子宫人流4例,第1例人流术后仍有妊娠反应,B超检查宫内妊娠,双子宫,才确诊为双子宫妊娠,再行人流术。尔后接诊双子宫妊娠就有思想准备。术前予B超检查,以确定哪一个子宫,人流就有方向。1·2 死胎人流 死胎人流随着死胎时间延长难度增大。由于死胎组织糜烂、粘连、极易感染、出血;手术时既要吸净死胎,又要防止出血。若一次未能刮净,应常规预防感染,5~7d后行二次清宫。术前应常规血尿常规、凝血系统检查,术后缩宫素肌注加益母草口服治…  相似文献   

6.
人工流产术 (简称人流术 )合并各种高危因素使手术难度加大。早孕合并子宫肌瘤的人工流产手术属于高危人流的范畴 ,其诊断标准大致如下[1] :既往有子宫肌瘤病史 ,内诊子宫大于停经月份有结节感 ,超声检查子宫内不均质低回声结节。该类受术者在人流术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子宫峡部妊娠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元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0):2648-2649
子宫峡部妊娠是罕见且危险的异位妊娠,临床易误诊、漏诊,最终因人流术或清宫术中大出血而切除子宫。我院近年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主要补救措施,因其简便、安全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人流术后患者身体虚弱、抵抗力差、短期内再次人工流产率及重复流产率不断增高,使得人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逐渐增加,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殖健康。有研究表明,在人流妇女中,重复人流发生率可高达47.00%。且有调查表明人工流产有向年轻、未婚女性发展趋势。因此,人流术后应及时采取正确及有效避孕措施,降低意外妊娠发生率,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及重复人工流产率。讨论了120例人流术后患者服用不同方案的药物在减少并发症方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张红结婚8年了,结婚时,两人商量先干几年事业,30岁再要小孩。可期间由于没注意避孕,张红先后人流过2次。那时张红年轻害羞,去医院人流没告诉单位任何人,更别说请假了。30岁时,张红想要生个孩子,3年了却总怀不上了,看着婆婆急切的眼神,张红自己也急了,到医院检查才知道,由于以前人流没注意造成现在盆腔粘连而不孕。这时,张红才知道,看似简单的“人流”竟会让她痛苦一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78例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临床分析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8例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9例/组,对照组采用不同时段进行无痛胃镜、肠镜检查,观察组采用一次性麻醉胃肠镜联合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反应、术后反应、检查时间以及麻醉药物使用等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检查时间和麻醉药物的使用量均较之对照组要少,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术后、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本院的分组检查,采用联合检查较之分时间段分别检查效果更佳,且具有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检查时间短、麻醉药物使用量低等特点,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米索加人流的方法抗早孕。即48例采用米索加人流作为研究组,46例单用药流,44例单用人流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从术前宫颈松弛程度,术中与术后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研究组明显的优于人流组,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和出血量看,研究组又明显少于药流组,流产效果,研究组优于其它两者。本实验应用了米索能软化宫颈。扩张宫口,有利于人流术程缩短,又避免了药流所致的阴道持续出血和不全流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抗早孕法,值  相似文献   

12.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常规负压吸引人流术,受术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疼、心里紧张,重者出现人流综合症,我院计划生育手术室2008年1-10月份,对其中5358例无痛人流实行术前术中术后观察及护理,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异丙酚无痛人流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及术后白宫颈向宫腔灌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方法人流前2小时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400ug及无痛人流术后立即宫腔内灌注缩宫素10u。结果术前用药后宫颈松弛,子宫收缩,对人流术中宫颈扩张困难问题有很大帮助。同时减少了术中出血。效果很好。结论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400ug是异丙酚无痛人流术前很好的辅助方法。术后立即缩宫素10u宫腔内灌注能有效地减少术后出血,缩短出血天数,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术与普通人流术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无痛人流术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34例早孕女性随机分为普通人流术组(n=117)和无痛人流术组(n=117),对比两组人流综合征发生情况和流产效果。结果无痛人流术组无痛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流术组(56.4%VS 3.4%,P<0.05);无痛人流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均少于普通人流术组(P<0.05);无痛人流术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人流术组(1.7%VS 14.5%,P<0.05);相对普通人流术组,无痛人流组患者具有配合程度高、子宫颈扩张与软化程度好的特点,但其意识恢复慢。结论无痛人流术可减少患者痛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人流综合征的发生,但同时存在麻醉风险,需麻醉师配合完成。  相似文献   

15.
人工流产术(简称人流)临床虽应用多年,但由于其不使用麻醉剂,造成部分病人疼痛难忍,不能配合手术,甚至出现人流综合征。我院门诊于2003年3月起将笑气吸入法用于人流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剖宫产子宫切口早期妊娠绒毛植入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琳 《实用预防医学》2005,12(4):914-915
目的 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部位早期妊娠绒毛植入的诊疗方法,提高早期诊断率,降低子宫切除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2月~2002年1月3例剖宫手术后早期妊娠胎盘绒毛植入患者的治疗过程。结果 3例首诊均误诊,导致3例均在人流(清宫)术后出现阴道出血,均为外院急诊转入本院。2例行子宫切口早期妊娠病灶清除术,1例行子宫全切除术。结论 对有剖宫产史的经产妇,人流前应常规做B超检查,做出早期诊断,避免盲目行吸宫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第一胎流产的增加,人流术后综合征已成为多见的人流术并发症.用阿托品0.5mg 10%利多卡因5—10ml宫旁注射具有扩张宫颈,降低发病率,减轻症状等作用,并且简便易行,安全可靠,作用快,副作用小.是一种有效预防人流术后综合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母亲乳癌术后已五年多,从未作过相关检查。现母亲从农村来我家,我想让她作一次全面的检查,请问有没有这个必要?要检查的话有哪些项目?  相似文献   

19.
滕淑文 《医疗装备》2004,17(8):42-43
目的:减轻人工流产术中疼痛,减少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方法:选择初孕的早孕妇女76例,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对照研究方法,比较两组宫颈扩张程度、术中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人流综合征发生情况及术中出血量。结果:研究组,术前48小时口服米非司酮,宫颈软化、扩张程度明显,术中基本不用扩张宫颈,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人流综合征发生情况明显减少,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中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减痛人流集中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两种方法的优点,摒弃缺点;同时较“无痛人流”不用住院、费用低、效果好、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20.
肾皮质化脓性感染的诊断和治疗(附5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是呼吸科常用的检查技术,是一项安全的有创检查手段,死亡和感染发生率极低,而术后短期发热的发生率较高,但纤支镜检查术后发热和术后感染有本质的不同。现对我院2001年3月~2005年3月纤支镜检查术后患者发热和感染的情况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