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目的 观察CT定位锥颅抽血肿加尿激酶溶解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方法 采用锥颅抽吸血肿加尿激酶溶解引流冲洗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80例。结果 治疗组生存率及生存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结论 CT定位锥颅抽血肿加尿激酶溶解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显著 ,并有对脑组织创伤小 ,可床边操作 ,无须贵重器械 ,简便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微创锥颅血肿碎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微侵袭锥颅血肿碎吸加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45例脑出血患者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碎吸粉碎针行微创锥颅血肿碎吸手术加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与常规手术组比较其恢复良好率和死亡率。结果 锥颅微创组恢复良好率68.89%,死亡率15.56%:常规手术组恢复良好率36%,死亡率40%,两组恢复良好率、死亡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锥颅微创手术加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脑出血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本方法简便、定位准确,适合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3.
颅锥钻孔抽吸、尿激酶灌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锥钻孔抽吸血肿加尿激酶灌注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进行颅锥钻孔加尿激酶灌注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68%,术后第7天复查CT颅内血肿清除率为65%。结论:颅锥钻孔抽吸血肿加尿激酶灌注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显著,操作简单。不需要贵重仪器,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颅锥钻孔置管加尿激酶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锥钻孔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用骨锥锥颅置管抽吸加尿激酶溶解引流。结果:恢复良好30例,中残24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5例。结论:颅锥钻孔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手术病死率高、创伤小、不需特殊设备,便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锥颅抽吸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头颅CT定向锥颅抽吸,注入尿激酶溶解血凝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与保守治疗做比较。结果:抽吸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本疗法损伤小,疗效好,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头颅CT引导定位下早期行软通道微创锥颅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CT检查确诊后,早期在头颅CT引导定位,局麻下行软通道锥颅穿刺置管引流。术后给予尿激酶2万U加生理盐水5m1分次注入血肿腔溶解血肿并持续引流。结果术后生存91例(82.7%),出院时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标准:Ⅰ级16例,Ⅱ级24例,Ⅲ级35例,Ⅳ级12例,Ⅴ级4例。Ⅰ级、Ⅱ级、Ⅲ级为恢复优良,恢复优良率为68.18%(75/91)。死亡19例,病死率为17.3%。结论早期微创锥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有效、简便、可靠、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锥颅钻孔碎吸引流加尿激酶溶解治疗急性重症高血压脑出血15例分析李光宁张鲁军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内外科的常见病,死亡率较高。自1996年以来,我科应用锥颅钻孔碎吸引流加尿激酶溶解疗法抢救治疗急性重症高血压脑出血1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微侵袭锥颅血肿碎吸加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效果。方法对45例脑出血患者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碎吸粉碎针行微创锥颅血肿碎吸手术加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与常规手术组比较其恢复良好率和死亡率。结果锥颅微创组恢复良好率68.89%,死亡率15.56%;常规手术组恢复良好率36%,死亡率40%,两组恢复良好率、死亡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锥颅微创手术加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脑出血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本方法简便、定位准确,适合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锥颅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根据头颅CT片定位 ,锥颅血肿抽吸加尿激酶液化引流治疗 38例高血压脑出血。结果  38例患者中生存30例、死亡 8例 ,病死率 2 1.0 5 %。结论 本法安全、损伤小、适应症宽、疗效显著 ,易掌握 ,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锥颅软通道置管加尿激酶溶解血块治疗脑出血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先CT定位锥颅,软通道置管抽吸血肿,后使用尿激酶溶解血块并抽吸,根据CT复查结果决定何时拔管。结果:107例中血块大部分清除(≤5 mL)86例,基本清除(剩余血肿量>5 mL但≤10 mL)17例,增大4例。预后:出院时:Ⅰ级32例;Ⅱ级37例;Ⅲ级31例;Ⅳ级4例;Ⅴ级3例。结论:锥颅软通道置管并尿激酶溶解血块是治疗脑出血一简便、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尹绍成  石文健 《西部医学》2009,21(11):1906-1908
目的探讨早期小骨窗开颅治疗出血量较大的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对181例出血量较大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分为3组,分别采用早期小骨窗开颅、大骨窗开颅并减压和穿刺抽吸引流等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并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早期小骨窗开颅组死亡19例(30.6%),恢复良好7例,中度病残26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1例;大骨窗开颅并减压组病人死亡30例(50.0%)恢复良好2例,中度病残15例,重残13例。穿刺引流组病人死亡30例(50.8%)恢复良好2例,中度病残14例,重残13例。三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489,P=0.039)。结论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在治疗出血量较大的高血压脑出血中效果更好,能有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陈晨  贺震民  吴旻 《河北医学》2013,19(3):390-393
目的:探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加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微创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2例,观察组41例,采用超早期微创尿激酶溶解;对照组41例,采用延期微创冲洗引流。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手术后近期和远期的疗效。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完成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优、良好、差三个方面的例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加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快速清除血肿、安全、简单、有效,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高凯  朱继  徐睿  籍新潮 《重庆医学》2012,41(19):1940-194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规范化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3年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1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采用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63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48例,脑室穿刺外引流术42例,立体定向血肿穿刺碎吸引流术27例。所采用的术式与患者术前意识评分(GCS)、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显著相关性(P<0.05)。超早期(<7h)手术后再出血率为9.7%,早期(7~24h)和延迟期(>24h)手术未见再出血病例。术后追踪随访6个月,预后良好率达60.5%。结论采用个体化的治疗原则,采用恰当的术式及选择正确的手术时机能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4.
CT引导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方法 :采用自制简易定位装置 ,借助 CT扫描定向穿刺血肿 ,进行抽吸、尿激酶灌洗治疗。结果 :35例血肿 30~ 60 ml30例 ,61~ 1 0 0 ml4例 ,1 30 ml1例 ;一次性清除 3例 ,一次性清除 80 %以上 1 5例 ,60 %~ 80 % 1 7例无手术死亡。随访 2 4个月 ,恢复良好 38% ,轻残 5 0 % ,重残 1 2 %。结论 :微创血肿清除是一种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磊  邹文俊 《医学综述》2009,15(19):3025-3026
目的分析和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额钻单孔置管引流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03年3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98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在发病5~72 h内经额部钻单孔置管引流,尿激酶溶化血肿。结果该组病例术中血肿抽吸清除量达总量2/3以上者82例。术前GCS评分9~15分42例均存活,6~8分38例中存活30例,3~5分18例中存活5例。出院时治疗效果按GOS分级:良好42,轻残21例,重残11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21例。结论经额部钻单孔置管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简单易行,不受年龄限制,创伤小,意识恢复快,神经功能恢复好,病死率低,适用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6.
软通道微创引流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霞 《四川医学》2011,32(5):742-743
目的研究应用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4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CT检查结果,依据血肿的形态、位置、大小并结合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宜的穿刺点、方向,将软通道引流管顺利置入到血肿区域进行液化引流,清除血肿。结果 243例患者出院210例,死亡33例,病死率为13.6%;对出院的156例患者随访半年,以ADL评估神经功能,ADL1为78例(50%),ADL2为41例(26.3%),ADL3为24例(15.4%),ADL4为8例(5%),ADL5为5例(3%)。结论应用软通道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最大限度地清除血肿,避免或减轻并发症,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和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33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182例进行小骨窗下显微手术治疗,153例进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对两组进行对照研究并观察疗效。结果显微手术组治疗182例,结果抢救存活123例,总有效率占67.58%,死亡59例,占32.42%;微创手术组治疗153例,结果抢救存活126例,总有效率占82.36%,死亡27例,占17.64%。结论显微镜下手术与微创手术比较,周围正常脑组织损伤较大,手术后并发症多,死残率高。采用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比较方便、疗效好,显著提高了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在CT定位下,采用小骨窗手术对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血肿清除治疗。术后3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量表评价疗效。结果根据ADL评价结果,I级7例,Ⅱ级9例,Ⅲ级10例,Ⅳ级4例,V级3例,死亡3例。恢复良好率为72.2%(26/36)。结论运用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将25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例按发病—手术间隔时间分为〈7 h、7~24 h和〉24 h 3组,分别进行术后并发症、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比较。结果 3组近期疗效(COS评分)及远期疗效(Barthe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 h组中有37例(39.8%)术后血肿复发或增大,高于7~24h组(11.4%)和〉24h组(7.2%)(P〈0.05);〉24h组中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98.5%)高于〈7 h组(52.7%)和7~24h组(53.4%)(P〈0.05);3组近、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发病后早期(7~24 h)是最佳的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穿刺术后再出血的风险因素与相应的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间在我院神经外科采用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03例患者的样本,对术后发生再出血21例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针对原因找出相应的防治策略。结果 本组203例患者中,发生再出血21例,再出血发生率为10.3%,研究发现术前血压分级、首次抽吸量、尿激酶的使用以及穿刺道损伤是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后再次出血的主要风险因素。结论 经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多种且复杂,在术后要积极开展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