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国家文件中新能源汽车主要指纯电动、插电式和燃料电池汽车。新能源汽车补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呈现出技术要求不断提高、补贴额度逐渐降低、退坡速度明显加快的趋势。对于新能源汽车整车成本的测算是下一段政策评估中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2.
传统车辆经济性对比分析方法受车辆配置、大小、质量等因素影响,容易得出普通车辆经济性远高于豪华车辆的结论。为了对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的综合经济性进行深入客观的对比分析研究,本文中建立了一套搭载不同动力系统车辆的综合经济性预测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进行了新能源汽车(纯电动和燃料电池商用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的综合经济性对比分析及预测研究,从车辆的不同续驶里程和质量两个维度要求考虑,建立了搭载不同动力系统车辆的成本预测模型,并对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传统燃油汽车在当下、2025年、2030年、2035年的动力系统成本和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进行数据计算和经济性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未来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成本和全生命周期成本将会进一步下降,甚至会逐步优于传统燃油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成本下降速度更快,在长续驶里程和高重载条件要求下,燃料电池商用车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将逐步低于同类型传统燃油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建议我国优先发展对续驶里程要求较长的重型商用车。  相似文献   

3.
商用车碳减排已经成为我国道路交通减碳的关键瓶颈,新能源商用车被视作重型商用车减碳的重要途径,但是新能源商用车的市场渗透率远低于其他车辆部门;但与此同时,现阶段新能源零碳商用车的发展还存在着应用场景复杂、技术路径多样化、同时成本较高的显著的瓶颈。本研究构建了基于新能源汽车总拥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 TCO)、使用便利性等因素的多元Logit离散选择模型——零碳商用车市场演进模型(discrete choice-based market evolution of green truck model, DC-MEGT),使用自下向上的方法计算TCO,并将车辆使用便利性使用补能时间成本进行货币化量化,构建综合效用函数对纯电动车、燃料电池汽车及零碳燃料等不同动力类型从目前到2060年的市场渗透率演进情况进行预测分析。研究以重型长途牵引场景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60年主要的技术路径包括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车、天然气及柴油车,占比分别为48%、28%、12%和10%。政策推广、技术进步、商业模式等因素的不确定性会引发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汽车2060年市场份额17%...  相似文献   

4.
近5年来,我国城市快递物流行业快速发展,城市内短途派送运力需求持续大增,为具有零排放、适合短途配送等特点的新能源物流车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随着蓝天保卫战的持续推进,柴油车的发展面临巨大危机,非限购的大中城市的新能源车占比增长较快。路权是新能源物流车的核心,新能源物流车获得优势路权,促进行业发展。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氢燃料电池汽车与纯电动汽车各自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现阶段氢燃料电池汽车更多地适用于商用车在城市间长途行驶,纯电动汽车更适用于乘用车,实现城市内短途代步。氢燃料电池汽车与纯电动汽车并行发展已经成为现阶段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能源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日益受到各方关注。本文结合国内各项政策,基于详实的数据,对2008年以来的三种新能源车型进行深入细致挖掘,分析当前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及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现状,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给予展望。  相似文献   

6.
氢燃料电池汽车被认为是 21世纪具有潜力的新能源清洁动力汽车之一,影响其推广应用的最重要因素是高成本,开展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分析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生命周期成本评价研究主要集中于零部件成本、燃料价格等因素,而考虑国家及地方补贴政策、运维和报废成本以及不同运营里程、不同车型下经济性分析的较少。从用户的角度,通过对购置成本、运营成本、维护成本、回收残值、补能和抗寒影响以及国家和地方补贴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建立全生命周期成本模型,针对乘用车、客车和卡车等不同车型,分场景开展经济性成本评价,将其与传统燃油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面向未来,作出经济性预测,并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可以实现零污染排放,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由于氢气具有易燃、易爆的化学性质,在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进程中,氢泄漏安全问题也必须得到重视.围绕受限空间内燃料电池汽车氢泄漏这一主题,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将氢泄漏安全保障问题拆解为燃料电池车辆、场景设置及应对氢泄漏措施3个方面的约束,系统探讨了燃料电池汽车在受限空间内的氢泄漏安全保障问题.该研究有助于受限空间内燃料电池汽车氢泄漏安全问题的解决,并可为燃料电池汽车运行安全相关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的研究背景及意义,阐述了纯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与特点,浅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并对各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顾磊 《时代汽车》2021,(8):105-106
在当今汽车产业发展技术的革新和能源紧张已经成为世界车企共同面对的问题,各个国家在替代传统燃料汽车的新能源汽车的开发都取得一定的成绩,在应用范围最广的就是锂离子电池。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发展支持,汽车新能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而随之而来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上游材料也在这种政策利好形势下迎来了发展的最好机遇,世界知名的电池生产企业纷纷在中国设厂。持续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带动了电池产业发展,但是同时存在无论是纯电动的动力电池,还是以氢材料等燃料电池都存在续航里程和成本控制的挑战。在此形势下,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以每年15.7%的速度增长。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所材料研究中心团队在传统的双碳结构的双离子电池基础上研制出一体化电极锂离子电池,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研发制造。锂离子电池具有高工作电压、低成本、环保且便于回收等优势很快得到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家的青睐并被应用到车辆中。  相似文献   

10.
<正>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国内外汽车厂商竞相角逐的新领域。不论是纯电动车,还是老牌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等,车企们都在通过不断创新的新能源技术夯实绿色之路。新能源汽车近几年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在特斯拉的引领下,各大传统汽车厂商都开始在新能源汽车上卯足劲,包括宝马、奔驰、丰田、三菱、大众都相继推出多款纯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甚至还包括氢燃料电池汽车。在第66届法兰克福国际车展上,大众集团的奥迪品牌和保时捷品牌同时推出2款纯电动概念车,令所有人为之惊羡。这2款续驶里程  相似文献   

11.
孟源 《时代汽车》2021,(8):80-82
此篇通过查阅目前世界最前沿的电动汽车技术现状,客观总结出电动汽车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着重介绍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其中包含了动力电池、电机控制理论技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电池管理系统、燃料电池、充电设施及能量再利用系统。由于我国目前的车辆占有量很大,但车辆的饱和率较发达国家还相差甚远,所以对于我国而言,车辆的需求量还有很大的空缺,而目前中国的国情已经非常注重青山绿水的回归,所以真切的发展新能源汽车越来越符合国内政策。本篇也对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也提出了一些实质的建议,希望通过政府、车企、科研机构、高校及制造装配工人的多方融合,得以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电动汽车制造政策及措施,尽快的将中国制造2035得以落实。  相似文献   

12.
燃料电池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在电动车辆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综述了燃料电池在中国的发展现状。指出可以用于电动车辆动力源的燃料电池种类,包括碱性燃料电池、磷酸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国近年来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研发则主要集中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汽车上的规模应用有助于降低燃料消耗,减少大气污染。燃料电池技术应用于电动车辆的过程中还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燃料的制备、储存和分配以及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小型化、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的重新设计、成本的降低等。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技术的发展,首先从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出发,对现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体产业、关键零部件产业及基础配套设施等产业链重点环节发展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整车技术、动力电池技术、驱动电机技术、燃料电池技术等核心技术取得的进展进行总结。然后,通过对标国外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电池及驱动系统的技术前沿,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基于现状分析,从战略政策、核心技术、研发生产、产业体系、示范推广、产品销售6个方面对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并进一步从顶层设计、自主创新、基础支撑、产业生态、配套体系以及商业模式6个方面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的产业发展路径和技术突破方向提供对策建议。最后,对中国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技术的发展路径进行思考。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布局方面,应合理布局整车及零部件配套企业,推进企业集群化,产业集聚化;纯电动汽车应着重发展一体化电动底盘,加大新体系动力电池的研发力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应重点发展高性能混合动力总成与专用发动机,以及动态协调控制技术;燃料电池汽车应以发展燃料电池电堆及关键材料为重点,同时兼顾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部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匹配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基于中国客车典型循环工况对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进行匹配计算,确定了电动机、燃料电池发动机和蓄电池的基本参数;然后基于中国客车典型循环工况,建立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的优化模型,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优化,分析了各种参数对整车燃料经济性的影响,包括燃料电池发动机与动力蓄电池之间的功率分配比、SOC的初始值与目标值、变速器传动比及传动比间隔以及主减速比等,为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的构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电动汽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世界节能和环保日益引起关注,因此电动汽车正在加速发展。本文综合论述了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研究现状,并对它们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A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 is a vehicle that combines a conventional propulsion system with an on-board rechargeable energy storage system to achieve better fuel economy than a conventional vehicle HEVs do not have limited ranges like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s, which use batteries charged by an external source. The different propulsion power systems may have common subsystems or component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compare the fuel economies of a conventional step van, a series hybrid electric step van (HESV), and a parallel HESV by calculating the fuel consumption using the ADVISOR software by NREL. We also showed the results of the vehicles in different driving cycles including the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bus cycles, the New York City Cycle, and the US EPA City and Highway cycles.  相似文献   

17.
电池包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源,其中下箱体及模组安装板是电池包的主要承载部件,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代替原不锈钢材料对下箱体及模组安装板进行轻量化设计。上箱体兼顾到制造成本问题,使用原不锈钢材料。结果表明,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池包在满足力学性能的同时,相比于原不锈钢材料,电池包重量指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汽车轻量化,是指从汽车整体的安全性能和车身结构强度出发,尽可能减轻汽车车身重量,从而达到提高整车性能、增加续航里程的目的。作为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纯电动汽车在生产制造中的轻量化研究迫在眉睫。文章主要阐述了以铝合金为代表的轻量化材料在纯电动汽车上的应用,并介绍了几种新型连接技术的特点,以对国内纯电动汽车轻量化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4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早在1839年.英国人格罗孚就提出了氢和氧反应发电的原理。20世纪60年代,研发出了液氢和液氧发电的燃料电池.由美国UTC公司首先用于航天和军事用途。近20年来.由于石油危机和大气污染日趋严重.以质子交换膜为代表的燃料电池技术.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各大汽车公司纷纷投入巨资.研发出了各种类型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  相似文献   

20.
通过软件ADVISOR对燃料电池电动车和各子系统进行了建模并对整车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在某种混合度下整车燃料经济性较高。通过仿真过程分析,描述了不同行驶循环的动力性要求、两供能部件效率以及混合度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复杂关系,并给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