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护理部主任:今天查房请责任护士报告病历。责任护士:患者女,37岁,教师。6个月前无任何诱因出现,自觉乏力,厌食、头晕、心悸,来院就诊,经门诊化验发现末梢血象出现幼稚细胞,以急性白血病于1989年6月20日收入院。入院后经骨髓穿刺化验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经COP、COMP、COAP,COAAP等6个方案的化疗骨髓象一直未缓解。  相似文献   

2.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特殊临床表现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72岁,2003年4月因乏力、头晕、伴发热,经骨髓穿刺及免疫分型确诊为"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行TA方案(吡柔比星40mg,第1~3天,阿糖胞苷150mg,第1~7天)化疗2个疗程,于第1疗程化疗前行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术,穿刺部位为左臂肘正中静脉.2次化疗期间导管使用良好,未发现与导管相关感染等并发症.5月28日为第2次化疗第6日,患者出现高热,遵医嘱应用奈替米星 氧氟沙星抗感染.  相似文献   

3.
程艳冬  言一明 《护理研究》2007,21(23):2157-2158
持续性葡萄胎是指葡萄胎完全排空后3个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持续阳性,也称持续性滋养细胞疾病或持续滋养细胞肿瘤[1]。以氟尿嘧啶(5-Fu)单药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我科2006年12月收治1例持续性葡萄胎化疗后致假膜性肠炎、重度骨髓抑制的病人,经精心治疗和护理病人痊愈出院。1病例介绍病人,女,23岁。于2006年12月因持续性葡萄胎在我科接受预防性化疗,每日5-Fu10mg/kg~20mg/kg溶于生理盐水500mL缓慢静脉输注,连续10d。2周后按原方案接受第2疗程化疗,结束后出院。1周后病人出现口腔溃疡,进食困难、乏力、恶心、腹泻(每日4次或5次)伴腹痛…  相似文献   

4.
1 病历要 男,15岁。于1998年因乏力、面色苍白经血象、骨髓象检查确诊急性白血病,VDLP方案联合化疗3个月,症状缓解,但骨髓象未完全缓解,以后服用强的松及中药治疗,未经联合化疗。于2005—06因发热、双下肢疼痛不能活动入院治疗,骨髓象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给予VDP方案联合化疗1个疗程出院,口服地塞米松。于2005—08因再次出现发热、双踝部肿胀伴疼痛,在当地应用抗生索治疗(具体用药名称及剂量不详)效果差人院。查体:T37.8℃,P90次/min,BP128/90mmHg,营养欠佳,重度贫血貌,双踝部及趾指皮肤有斑片状红肿,略高出皮肤,压痛明显,对症止痛治疗效果差,复查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其中粒系占3%,淋巴系统异常增生,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占73%,以大细胞为主,粒、红、巨三系明显受抑。经抗炎、止痛等治疗3d踝部疼痛症状未缓解且逐渐加重。结合骨髓象考虑皮肤病变为白血病浸润,再次采用VDP方案联合化疗,化疗第3天踝部皮肤红肿明显消退,疼痛减轻,化疗1个疗程结束踝部红肿消退活动自如,患儿出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美罗华联合化疗对老年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15例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CD20+的B细胞淋巴瘤病人,第1天给予美罗华375 mg/m2,第3天给予CHOP方案化疗,21 d为1个疗程,至少4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93.3%,完全缓解66.6%,部分缓解26.7%,稳定6.7%;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等,少数病人出现畏寒、发热等美罗华输注相关反应。结论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老年B细胞性淋巴瘤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60岁。2001年5月因头昏、乏力在我院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MM)IgG型Ⅲ期A组,经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方案化疗4个疗程未缓解,给予大剂量左旋苯丙氨酸氮芥(马法兰)化疗1个疗程达完全缓解,后未再进行治疗。2006年10月复查骨穿显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原始浆细胞占0.070,幼稚浆细胞占0.085,成熟红细胞呈缗钱状,提示复发。外院给予VMCP(长春地新、左旋苯丙氨酸氮芥、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方案化疗2个疗程。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骨髓瘤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贞  钱志英 《现代护理》1999,5(5):75-76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克隆性浆细胞无控制地积聚的肿瘤。患者年龄多在5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本病占全身肿瘤1%,占造血系统肿瘤10%~15%[1]。我院内二科自1997年7月~1998年7月共收治了2例病人,均采用M2化疗方案,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病例简介例1,男,67岁,因头晕6天,乏力伴双下肢浮肿4天,门诊化验血尿素氮15.4mmol/L,血肌酐166μmol/L,以氮质血症收入院。入院后行骨髓穿刺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予以M2化疗方案,住院9个月病情稳定出院。例2,男,60岁,因胸痛、腰痛40天,以腰…  相似文献   

8.
患者 ,女 ,37岁。 1998年 1月 15日因头昏、乏力 ,经骨髓检查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M5) ,经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 )方案化疗 3个疗程达完全缓解。以后又给予DA、MA(米托蒽醌、阿糖胞苷 )方案巩固治疗。患者处于完全缓解期 ,于 1998年 7月 15日行异基因骨髓移植 (allo BMT)。患者血型为O型。供者 ,2 5岁 ,为其HLA匹配胞弟 ,血型为A型 ,体检正常。采髓前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动员 ,采集骨髓用羟乙基淀粉去除红细胞。预处理方案 :环磷酰胺 6 0mg/kg,移植前第 4天、第 3天 ;全身照射 4Gy/d ,移…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5岁。因头晕、乏力1月余入院。入院前2天自觉"感冒",自服感冒通片,随后头晕、乏力加重入院。入院后见常规检查:Hb52g/L,RBC1.18×1012/L.行骨髓穿刺,见骨髓增生活跃,G:E=80:1.粒系增生活跃,形态基本正常,红系增生明显减低.有核红细胞仅0.01,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例正常,巨核细胞7个/全片,血小板成堆,易见。初诊为:纯红细胞再生障碍,予输注同型全血及红细胞血共600ml,住院第6天,复查Hb96g/L,RBC3.20×1012/L,患者症状缓解出院。但出院后20天又因头晕、之力而再次入院。入院后第2天下午3时左右…  相似文献   

10.
卓光生  陈志哲  杨旭伟  李乃农 《新医学》1998,29(11):594-594
白血病患者在近期脑出血后行自体骨髓移植(ABMT)国内外文献尚未见报道,我们进行了1例,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 女,15岁,学生,体重38kg。入院前7个月,因面色苍白、黑便2周第1次住院,经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用VDP方案[长春新碱(VCR)、柔红霉素(DNR)、泼尼松(P)]诱导2疗程后达完全缓解(CR1),予原方案巩固治疗3疗程,并鞘内注射甲氨蝶呤(MTX)10mg,2次后出院。3个月前第1次复发,又予VAAP方案[长春新碱、阿糖胞苷(Ara-C)、阿柔比星(aclarubicin,ACR)、泼尼松]3个疗程后达第2次完全缓解(CR2)。1996年5月28日因血象检验发现…  相似文献   

11.
1病例介绍 患儿,男,6岁,2005年因间断发热、乏力、面色苍白住院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经化疗1周后骨髓象显示完全缓解,此后每3~4周给予巩固维持治疗,骨髓象持续缓解。2007年4月再次入院化疗。入院时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生命体征平稳。于化疗第13天患儿再次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时,出现头颈部明显风团疹伴瘙痒,同时有口唇肿胀、  相似文献   

12.
1病例介绍 患儿,男,6岁,2005年因间断发热、乏力、面色苍白住院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经化疗1周后骨髓象显示完全缓解,此后每3~4周给予巩固维持治疗,骨髓象持续缓解。2007年4月再次入院化疗。入院时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生命体征平稳。于化疗第13天患儿再次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时,出现头颈部明显风团疹伴瘙痒,同时有口唇肿胀、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上海市13间医院1955~1980年的50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病。急性型5例,慢性型45例;男39例,女11例;年龄16~75岁。48例经骨髓活检证实,另2例骨髓穿刺为“干抽”并经脾脏病理检查证实为髓外造血而确诊。临床症状:以乏力(70%)、头昏(58%),左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12岁,因面黄、乏力2个月,低热15日于1992年10月4日第一次入院。患者于1992年8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黄、纳差、乏力、活动后心悸。体温波动在38℃左右,无鼻衄及牙龈出血。查体:体温37.2℃,脉搏98次/分,贫血貌,皮肤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体下1/3段有压痛,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肋下3 cm,质韧,轻压痛。脾肋下未扪及。经骨髓检查确诊为急性原始和幼淋巴细胞白血病(L2),给予VDP方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泼尼松)化疗2个疗程后达到完全缓解。继续用原方案巩固6个疗程及甲氨蝶呤、地塞米松鞘内注射6次后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1例15岁伴有t(8;21)异常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后缓解情况.方法:患者经TA方案诱导化疗达到完全缓解,继续强化巩固治疗3个疗程后行同胞HLA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结果:患者移植后7个月因左膝关节疼痛再次入院,局部髂骨活检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粒细胞肉瘤的诊断.骨髓涂片及原位杂交术检测AML1/ETO基因证实骨髓仍然缓解.予以中剂量A-rac化疗后出院,在院外随访过程中死亡.结论:此为首例伴有t(8;21)异常白血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髓外粒细胞肉瘤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例1 男,51岁,因"反复头昏、乏力、尿黄6年,左下肢肿胀2个月,加重伴酱油尿1 d"于2009年12月29日入院.2004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乏力、尿黄,血常规提示WBC 2.1×109/L,Hb 48 g/L,PLT 76×109/L,MCV 122 fl、MCH 23.5 pg,网织红细胞0.20.诊断为"Evans综合征",经激素治疗后好转出院.后因自行停用激素或减量过快而反复出现上述症状,多次住院经激素治疗后好转.  相似文献   

17.
白血病合并格林鄄巴利(Guillain鄄Barré)综合征极为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白血病合并格林鄄巴利综合征患者的诊疗经过和相关文献复习如下。临床资料例1,男,68岁。因乏力、纳差2周来本院门诊,查血常规示:Hbl23g/L,WBC6.2×109/L,Plt3×109/L,骨髓穿刺检查示:增生明显活跃,原淋细胞0.69,幼淋细胞0.23,总占0.92,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鄄L3型),即予DVP方案(柔红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化疗,化疗第21天复查骨髓穿刺完全缓解,其间予4次腰穿及鞘内注射氨甲喋呤(MTX),脑脊液(CSF)生化及常规均正常。化疗结束后出院。出院后7d患…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41岁。因皮肤粘膜反复出血、界闻、牙龈出血1个月,加重2天件头昏、乏力、精神差、食欲差、腹胀就诊。既往曾诊为“胃溃疡”.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后,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术后伤口一期愈合。本次入院时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未见其它阳性体征。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肌受损。骨髓穿刺徐片示正常骨髓象。入院后予以大剂量维生素C,肌耷治疗半月,其间应用血小板悬液2次,但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升高,出血症状明显、头昏、乏力加重,并出现腰背部疼痛。腰椎正、侧位X线片和腰部CT扫描示腰椎退行性变。行镇痛、平卧硬板床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9.
回盲综合征(IcS)是一种主要发生在白血病治疗中的消化道并发症。近年来日益引起人们的瞩目。临床以腹痛、腹泻、中性粒细胞绝对数减少为主要特征。多见于复发或未缓解的白血病对偶见于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白血病。我院1986年12月至1990年3月共收治了ALL、L_2型病人37例,均用VMP方案化疗,其中完全缓解22例,好转12例,死亡3例(含此病例)。37例中仅此1例发生了回盲综合征。一、病历资料患者,女,33岁,营业员,住院号239391,于1989年10月10日因上腹部不适,伴头昏2月余、门诊以“贫血原因待查”收入院。入院时,一般情况尚好,经骨穿刺结果提示:ALL、L_2型。于12/10行VMP方案化疗。(即:长春新碱2mg每周1次,6—巯基嘌呤50mgB.i.d,强的松10mgq.i.d,1周为一疗程)化疗期间,患者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  相似文献   

20.
护士长:今天护理查房主要是讨论病毒性脑炎的护理.现在先请责任护士介绍病情及护理计划。责任护士:患者史××,住院号201709,女,25岁,已婚。因头昏,乏力3天,精神抑郁不语一天,于1987年2月9日11时入院。入院检查:神智不清,精神差,急性重病容,体温37℃,脉搏8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0/70毫米汞柱,检查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