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热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 18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成两组,加热组93例,行大剂量加热碘油及热化疗药物灌注治疗;常规组93例按常温下化疗药物和碘油栓塞治疗;进行治疗前后肿瘤大小、生存率、肝功能损伤的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肝内肿瘤大小变化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6、12、18、24个月的生存率,加热组生存率分别为97.85%(91/93)、88.17%(82/93)、73.12%(68/93)、46.24%(43/93);常规组生存率分别为87.10%(81/93)、76.34%(71/93)、46.23%(43/93)、22.58%(21/93);两组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肝动脉热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方法,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抗癌药物碘油乳剂栓塞治疗肝癌肿的疗效 ,对 5 8例经B超、CT、AFP检查确诊的肝癌患者用碘油抗癌药物化疗栓塞剂经肝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88%患者肿块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坏死 ,1年生存率达 6 7%。表明碘油抗癌药物乳化剂栓塞治疗肝癌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并能减少全身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应用碘油化疗药乳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28例,术后26例临床情况改善,治疗2次,肿瘤可缩小(50%)8例,中度缩小(25%-50%),12例,轻度缩小(25%)2例,肿瘤轻度增大4例未复查。所有肿块缩小的病例均见肿瘤血管减少,大多数病人术后血管造影未见明显侧支循环形成,治疗术后3个月,6个月,8个月生存率为100%,85%,61%,其中生存期大于6个月者均为团块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5例原发性肝癌,采用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使用药物为吡柔比星(THP)50mg+丝裂霉素(MMC)10mg+卡铂(CBP)300mg+超液化碘油,行3个疗程~6个疗程。治疗后复查患者的上腹部CT、甲胎蛋白(AFP)值及肝功能。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症状都好转,存活质量明显提高,随访中有的病人恢复了工作。肝脏肿块有明显缩小18例,占72%。19例甲胎蛋白值升高患者,其中有15例下降,2例不变,2例升高。治疗后第1、2年生存率分别为67.6%、43.6%。结论: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是目前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肝动脉插管联合抗癌药物灌注(TAI)及碘油乳化剂栓塞(TAE)治疗后,患者症状减轻,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碘油栓塞化疗者肿瘤明显缩小,生存期延长。说明抗癌药物灌注碘油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效果明显。并对影响肿瘤缩小率和患者生存期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对38例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行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结果: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0·5、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60·5%(23/38)、26·3%(10/38)和0·3%(1/38),平均生存期为7·9个月。肿块类型与大小、栓塞剂及用量和甲胎蛋白的变化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可作为中晚期肝癌的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钟妮  潘桂华  张华  于毅 《当代医学》2010,16(31):71-72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性肝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67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行超选择TACE,随访12~48个月观察患者生存情况。结果多数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患者介入治疗后肿瘤都有不同程度缩小,肿瘤完全缓解1例1.5%(1/67),部分缓解34例50.7%(34/67),稳定30例44.8%,进展2例2.9%,有效率52.2%(35/67)。随访65人12~36个月,存活1年生存率59.7%(40/67),2年生存率22.4%(15/67),3年生存率7.5%(5/67)。结论超选择性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能有效地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是中晚期肝癌非手术疗法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不能手术的肝癌的药物灌注及栓塞疗法疗效的观察,从中探讨病人的临床疗效、生存率以及在基层医院的应用空间.方法 经皮股动脉穿刺,行腹腔动脉或肝总动脉造影,然后再行灌注化疗药物及栓塞,并对17例.肝癌化疗栓塞组与17例内科保守治疗组临床资料对照分析.结果 17例随访观察,三月生存率86.7%,6月生存率73.3%,1年生存率60%,6例病人达到五年以上存活率,1例病人经三次灌注及栓塞治疗后病灶明显缩小,再经手术切除现仍存活.生存率明显高于中晚期肝癌保守治疗对照组(平均3个月).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为一种治疗不能手术或手术后复发中晚肝癌的经济实用型疗法,疗效明显肯定.特别是在基层医院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影响中晚期肝癌化疗栓塞疗效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化疗栓塞治疗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对508例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行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和/或栓塞治疗共2025次,其中行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治疗448例,单纯灌注化疗60例,结果: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1.3%,38.6%,21.6%;单纯灌注化疗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4.3%,21.3%,9.6%,肿瘤分类,栓塞剂及用量,门静脉是否有癌栓,侧支循环的形成,碘油沉积情况以及栓塞技术和方法选择是否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可作为中晚期肝癌的常规治疗,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10.
肝动脉联合门静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23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春梅  李亭 《四川医学》2014,(1):113-115
目的 评价肝动脉联合门静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我院临床和(或)活检明确诊断、行肝动脉联合门静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23例,术后通过观察瘤体大小、碘油沉积、正常肝组织代偿情况及甲胎蛋白水平等指标及随访生存率来评价疗效.结果 23例中14例介入治疗后瘤体缩小,其中缩小〉50%有8例,5例无明显变化,4例增大.11例碘油沉积〉50%,其中充填致密者6例.介入术后所有患者正常肝组织有代偿性增大,4例患者术后择期行二期手术切除.16例介入术后AFP有不同程度下降,9例降至正常.电话随访23例患者6个月、1年、2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91.3%、73.9%、39.1%、17.4%.结论 肝动脉联合门静脉化疗栓塞术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较为有效的方法,可以诱导肝叶代偿性增生,改善肝功能,并有利于肿瘤进行二期切除,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对中晚期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效果.采用改良Seldinger氏法,对152例肝癌患者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随访3~4年.结果:1年生存率64.5%,2年生存率42.1%,3年生存率15.8%,3年以上生存率6%.可见经导管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对中晚期肝癌化疗栓塞,及非手术患者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海藻酸钠微球血管栓塞剂(KMG)微球栓塞化疗与碘油栓塞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单盲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都采用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吉西他滨、顺铂方案治疗(吉西他滨1.0-1.4 g/m^2,顺铂60-80 mg/m^2),接着A组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后用KMG微球栓塞,B组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碘油栓塞。结果近期缓解率A组74.0%、B组4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中位生存期A组18个月、B组11个月;生存1年以上患者A组占65.0%、B组占40.0%,A组1年生存率优于B组(P=0.031)。结论经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内灌注KMG微球栓塞化疗是治疗中晚期肺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疗效明显优于支气管动脉灌注碘油栓塞化疗。  相似文献   

13.
肝癌栓塞化疗后的碘油沉积形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吴礼明1刘阳河2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及碘油抗癌药混悬剂栓塞治疗(lipidd-trascatheter,arte-rialembolization,LP-TAE)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国内外已普遍开展,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因素的分析。方法对13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行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并经微导管内注射氟尿嘧啶、顺铂、羟基喜树碱,然后以碘油栓塞,随访6~36个月。观察肝癌栓塞前、后肿瘤大小、临床表现、血生化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36例肝癌患者栓塞术后1、2、3、6、12个月肿瘤长度与宽度均较术前缩小(P<0.05),症状得到改善。栓塞术后1~4周甲胎蛋白均较术前降低(P<0.05)。1年生存率为48.5%,2年生存率为8.0%,3年生存率为5.8%,中位生存期15个月。结论经微导管肝癌化疗栓塞术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TACE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肝叶或肝段动脉插管化疗加栓塞(TACE)治疗77例中晚期肝癌并分析临床效果.结果行TACE 77例,平均栓塞(2.7±1.8)次/人,其显效率、部分显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40.3%(31/77)、48.1%(37/77)和11.6%.单行化疗灌注12例,平均灌注(1.8±1.1)次/人,显效率、部分显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16.7%(2/12)、25.0%(3/12)和58.3%.随访22.3个月,小于6个月生存率为64%(57/89),6~12个月生存率为18.0%(16/89)、13~18个月生存率为11.2%(10/89)、超过18个月生存率为6.7%(6/89).全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安全可靠,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独行灌注者.因此在严格适应症的基础上,应尽量采用高选择性肝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提高中晚期肝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效果。方法:对不能手术切除的61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行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后评价疗效并随访两年,观察其生存率。结果:61例患者多数病例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32例患者介入术后肿瘤有不同程度缩小,其中2例患者肿块完全消失,肿块缩小50%以上者11例,缩小低于50%者19例,无明显变化15例。随访6~24个月,死亡43例,其中34例死于肝衰,5例死于上消化道出血及癌转移,3例死于肝内瘤体破裂出血,1例死于急性胆囊炎。存活1年以上29例,生存率约47.5%,存活两年以上18例,两年生存率约29.5%。结论:对失去手术机会的肝癌串者.存条件弁许情况下,行灌注和栓塞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莉  许明州  郭惠  曹兴兵 《西部医学》2009,21(10):1709-1710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已不能手术切除的3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行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结果多数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1例患者介入治疗后肿瘤都有不同程度缩小,其中1例患者肿块完全消失,肿块缩小50%以上者6例,肿块缩小≥15%、〈50%者8倒,无明显变化者7例,随访3~12个月,死亡9例,3例死于肝衰,4例死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2例死于肾衰,存活1年以上者7例,生存率约23.3%。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能有效地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目前已被公认为肝癌非手术疗法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并栓塞(TAL+TAE)和脾动脉灌注化疗(SAPC)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5例,对照组107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插管。治疗组采用(TAL+TAE+SAPC)方法,对照组采用(TAL+TAE)方法。结果:两组病例治疗4-6周行血清甲胎球蛋白(AFP)及肝功能、B超、CT复查,治疗组肿块缩小率及血清(AFP)下降率分别为92.3%、67.4%,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8.2%、50.6%、12.5%。对照组肿块缩小率及血清(AFP)下降率分别为72.8%、4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4.6%、35.6%、2.7%。两组疗效对比有显性差异(P<0.01)。结论:(TAL+TAE+SAPC)治疗中、晚期肝癌是一种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梅继新  刘玲莉 《中外医疗》2010,29(29):124-124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HCPT)灌注联合ADM碘油乳剂栓塞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中晚期原发性肝癌30例,以羟基喜树碱20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稀释后灌注化疗,再以超乳化碘油5~15mL与ADM10mg混合成乳剂栓塞。视肿瘤病灶栓塞效果,决定是否加明胶海绵。间隔4~5周后行第2次介入治疗。结果 3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中,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18例,稳定9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60%(18/30)。25例患者治疗前血清AFP≥200ug/L,经治疗后18例AFP明显下降。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及肝功能一过性损伤。结论羟基喜树碱灌注联合碘油乳剂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利卡汀和利卡汀联合碘油及化疗药物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已确诊的PHC患者72例,采用肝动脉灌注介入术(TACE),其中单纯利卡汀介入治疗50例,利卡汀+碘油+吡柔比星+丝裂霉素介入治疗22例,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AFP值、肿瘤大小、肝肾功、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变化。结果 单纯利卡汀组治疗1个月后,肿瘤瘤体明显缩小、AFP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肝肾功无明显变化。利卡汀+碘油+化疗药治疗1个月后肿瘤瘤体和AFP明显下降,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肝肾功无明显变化。结论 两组介入治疗PHC,均能使瘤体缩小、AFP下降,以利卡汀+碘油+化疗药效果更好,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肝肾功无明显变化,表明利卡汀和(或)利卡汀联合碘油及化疗药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显著、安全。 [关键词] 利卡汀 原发性肝癌 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