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继1993年9月美国政府提出“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Ⅱ)行动计划之后,许多国家纷纷提出了各自的NⅡ计划。1995年2月进而召开了“七国信息社会部长级会议”,专门讨论实现全球信息社会这一宏伟计划的有关问题。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看,无论美国和其他国家的NⅡ,还是欧洲和全球的信息基础结构(EⅡ和GⅡ),其发展重点都是宽带交互式网络、多媒体技术、信息库和着眼于国家、地区或全球事务的信息系统。其中网络技术既是基础,也是热点。因此才有把NⅡ形象地称为“信息高速公路”的比喻,以突出信息化与网络化的密切关系。 与这些政府的行动计划相呼应,国际电联(ITU-T)在1995  相似文献   

2.
迎接信息挑战建设校园网络南京饭店(210000)陈耿南京师范大学网络中心(210024)陈冠清1引官自从美国政府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以后,世界各发达国家相继提出了各自的对策。纵观先进国家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大多数是从大学校园网,发展到全国性的...  相似文献   

3.
面向信息化大力开拓电子市场电子工业部办公厅副主任王仲臣信息化浪潮正在兴起,电子信息产业展现出广阔前景当前,以美国政府提出实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il)行动计划即“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为代表,许多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与地区,为迎接二十一世纪的...  相似文献   

4.
王同胜 《软件》1996,(1):61-64
一、国内外信息高速公路的一般概况自克林顿总统上台以来,美国政府迅速将战略重点转向了信息技术,首先加强国家信息基础(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II)建设,又叫“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更确切一点说,信息高速公路是NII的核心部分。这项计划是1993年9月由美国副总统戈尔和商务部长布朗宣布的,其要点是:由政府和私营机构共同承担铺设美国的光纤网络,用光纤网络连接所有的通信系统、电脑数据库和电信消费设施;让光纤网络能传输视频、声频、数字、图像等多种媒体。  相似文献   

5.
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宣布“国家信息基础”(National Information lnfrast—ructure—Nll)计划,俗称“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纷纷推出了建立本国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不惜投入巨额的财力予以实施。“信息高速公路热”席卷全球。信息高速公路作为一项技术举措,引起世界反应如此快、如此广、如此强烈,这在历史上也是少见的,难怪被舆论界称之为“世纪工程”!  相似文献   

6.
自从美国政府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以后,世界各发达国家相继提出了各自的对策。纵观先进国家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几乎都是从大学校园网、院所网发展到全国性的教育科研网络,然后再扩展到其它各行各业的商业网络。这些校园网和院所网是目前世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构成单位,也是各种网络技术和服务的早期实验场所。 进入八十年代,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相继成立了国家级的信息高速公路。并相互连成覆盖全球的国际性学术计算机网络INTERNET。这种全球计算机信息网络,摆脱了地理位置的束缚,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为大学师生、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科研合作。成为这些国家教育和科  相似文献   

7.
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发展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世界各国为了发展经济和增强在全球竞争的实力,共同选择优先发展和广泛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道路。1993年,美国政府首先提出一项“永远改变美国人的生活、工作和互相沟通方式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随即出现全球性的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热潮。这一全球性行  相似文献   

8.
一、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随着全球信息基础结构的延伸,人类社会正从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社会各领域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建设我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呼声与日俱增,一些省市纷纷推出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福建省作为最早改革开放的省份,应当加快速度,结合实际,建设我省的信息高速公路——金桥工程。  相似文献   

9.
<正> 一 1993年9月,克林顿政府宣布将实施一项目的在于推进美国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即“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并于1994年投入启动资金10亿美元。消息传采,举世震动,反映强烈,西欧、日本等都已采取相应行动,修正了本国实施信息技术项目的时间表。 大家都知道什么是信息,什么是高速公路,可是,这“信息高速公路”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李少鹏 《软件世界》2006,(18):14-16
从互联网的前身——阿帕网(APPANet)的建立,到目前全球数以亿计的上网用户;从美国政府于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到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技术在全世界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从1971年第一封以@为标志的电子邮件的发出,到现在全球每天360亿封的电子邮件往来。当今世界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强力支撑,以互联网兴起为重要标志的现代信息化社会已经建立。  相似文献   

11.
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概况随着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问世,日本、欧洲及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都纷纷制定了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并准备积极推进之。“信息高速公路”已成为当今世界热门话题之一,它的实施为全球所瞩目。这意味着电...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几年,世界上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建立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在中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高速公路也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上海率先提出了建设“信息港”的规划.SIIT是建设中的上海信息高速公路试验系统英文名称Shanghai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Testbed的缩写,它是上海“信息港”的一个先行试验系统  相似文献   

13.
一、一个形象但不确切的比喻进入90年代,美国政府为了促进计算机网络发展,同意拨款10亿美元用以辅设超级计算机光纤网络.1991年,美国田纳西州的民主党参议员科尔(现任副总统)起草了一项内容相同的“高性能计算机网络法案”在参议院获得批准,被新闻界首次喻为“信息超级公路”.1992年,克林顿在竞选美国总统的演说中提出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highway)的设想,1993年9月,克林顿政府将这个设想正式定名为《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4.
为在新世纪的信息时代争取掌握主动权,世界各国纷纷把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列入本国的战略计划,并开始部分实施。那么,我国应怎样建设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呢?针对业界人士关心的“我国是否有必要建信息高速公路?”“是否有足够的物质基础?”“是从建低、中速信息公路开始,还是从高速信息公路开始?”的热点问题,作者作了进一步探讨,并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信息高速公路新建议。  相似文献   

15.
信息高速公路所谓“信息高速公路”是高速信息网的俗称,是由信息设备、信息资源、应用程序和软件、网络标准与传输编码以及人等要素构成的一项规模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信息高速公路”及其连锁反应“信息高速公路”被称为“左右21世纪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跨世纪的...  相似文献   

16.
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已涉及技术、经济、政策以及电讯的多重混合.这种概念不仅出现在美国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中,而且出现在西欧的“欧洲信息社会”和新加坡的“智力岛”计划中.声音、影像和数据,特别是电话、电视和计算机带来的数字化,正在将技术失误排除出历史的规范和市场分配之外.  相似文献   

17.
一、‘信息高速公路”最近几年来,国际上为了加快发展信息产业、推广信息业务和迎接信息时代来临,而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formationSuperhighwa)的倡议,由于人们乘坐汽车在平坦的高速公路上长途旅行感到交通方便和安全舒适,当听见“信息高速公路”这一新名词,自然而然地被深深吸引,所以这倡议提出后果然在社会L引起普遍的热烈反响。实质上,这一新倡议是鼓动各国加快兴建“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ationalInforma-u。nh卜。strllctllre,简写Nn)不应该把“信息高速公路”按字面狭隘地理解为仿照长途交通的高速公路,为信后…  相似文献   

18.
“信息高速公路”的挑战与我们的对策山西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基温在世纪之交的今天,美国克林顿政府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向全世界发出了不可回避的挑战。对于正处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这一挑战是十分严峻的。挑战与对策之一:信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国民...  相似文献   

19.
1993年12月2l日,美国副总统戈尔宣布:美国计划在今后十到十五年内建成“信息高速公路”的政策已初步成型,不久将以法律草案形式提交国会讨论。 “信息高速公路”是近来美国最热门话题之一。这项耗资上千亿美元的计划,是指拟议中建立的贯通美国各大学、研究机构、企业以至普通美国人家庭的全国性信息网络,它是以信息交流为目的的基础设施,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并融合的产物,它将形成信息时代信息流通的主干线,为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 “信息高速公路”正式名称是“全国性信息基础设施”,英文缩写足“NII”。这一信息基础设施的名称、术语和设计都借鉴了本世纪50年代开始建造、在过去几  相似文献   

20.
我们是一份既提供信息,又提供信息使用方法的杂志.我们的信息从何处来?这是关系到本刊发展的关键点.我们推出3期专题后,得到了权威信息部门及各地读者的一致肯定.在这一期,我们又推出“本刊特别策划”,目的在于开创一个更有深度和力度的新视角,使其与“本期专题”相辅相成,共同构筑本刊的独特品味.“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实质上就是使信息快速流通、发挥效能的计划,许多国家视其为“跨世纪国力竞争焦点”.这虽然是国家宏观规划的内容,但它对我们这些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却是莫大鼓舞,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危机感:能否快速提供大量的实用信息将决定本刊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