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IVF -ET治疗周期中血清性激素水平与妊娠率的关系。方法 对 134个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促卵泡生成素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GnRH -a FSH hCG)方案促排卵的IVF和单精子胞浆内注射 (ICSI)周期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读数法 ,在注射hCG日测定促卵泡生成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雌二醇 (E2 )、孕酮 (P)、泌乳素(PRL) ,在胚胎移植 (ET)日测定E2、P。结果 注射hCG日FSH、LH、E2、P、PRL均与妊娠无关 ;但P E2与妊娠有关。当P E2 <0 5ng ml时 ,妊娠率最高 (P =0 0 2 4)。ET日 ,雌激素水平与妊娠无关 ,孕激素水平与妊娠率有显著性差异 ,P≥ 6 0ng ml时临床妊娠率达 44 4% (P =0 0 0 3)。结论 在IVF和ICSI周期中 ,注射hCG日的P E与ET日的P值均与妊娠结局有关。该两项是预测IVF -ET临床妊娠率的一个较好的指标。若P值偏低 ,可在黄体期加强黄体支持以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高迁移率簇蛋白B1(HMGB1)的表达及其在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经妇科腹腔镜手术及术后病理诊断为内异症的40例患者并进行分期,其中早期(I、II期)18例,晚期(III、IV)22例;并选择同期间在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非内异症患者(输卵管性不孕、卵巢畸胎瘤)25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采集上肢静脉血,术中采集腹腔液,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液和腹腔液中HMGB1的表达,并对内异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HMGB1表达做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内异症组血清、腹腔液中HMGB1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②内异症晚期组组血清、腹腔液中HMGB1水平均比内异症早期组明显增高(P<0.05);③内异症组血清HMGB1与内异症组腹腔液HMGB1水平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026,P<0 05)。结论内异症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HMGB1水平明显增高,尤其是内异症晚期患者,HMGB1可作为评判内异症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蛋白质(END0—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一多聚合酶反应(RT—PCR)方法检测两组组织中子宫内膜异位蛋白质(END0-1)的阳性表达情况。研究组为20例配对的内异症患者(异位灶及在位内膜),对照组为15例无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结果研究组20例显示:在内异症的异住病灶内这种物质在黄体期内的表达有明显的差异性(P=0.004)。研究组患者黄体期的在位内膜与对照组相比,后者表达水平较低(P=0.04),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因此END0-1在诊断内异位方面可能是一个特异性的标志物,对异位症的发病机制方面,尤其是免疫机理,可以对之作出较好的解释,同时也为内异症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硬膜外阻滞前后妊娠高血压 (妊高征 )患者血浆一氧化氮 (NO)浓度的变化及NO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非妊娠妇女ASAI级 (献血员 ) 2 0例 (非妊娠组 ) ,正常晚期妊娠妇女 2 0例 (妊娠组 ) ,重度妊高征患者 2 0例 (妊高征组 ) ,分别在硬膜外阻滞前、后 15min并手术切皮前 ,取母体肘静脉血 4mL ,测定一氧化氮的浓度。结果 :硬膜外阻滞前与妊娠组相比 ,非妊娠组与妊高征组的血浆一氧化氮浓度均明显降低 (P <0 .0 5或P <0 .0 1) ;与硬膜外阻滞前相比 ,硬膜外阻滞后非妊娠组、妊娠组及妊高征组的血浆一氧化氮水平均显著升高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硬膜外阻滞可使妊高征患者一氧化氮水平升高 ,提示硬膜外阻滞对妊高征具有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浆皮质醇浓度与外周血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相互关系,探究慢性应激在内异症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89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内异症组)和92例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患者(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浆皮质醇含量和淋巴细胞内GR表达情况。术前两组均完成压力知觉量表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感知压力水平。结果内异症患者血浆皮质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内异症患者淋巴细胞内的GR含量则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血浆皮质醇含量与GR表达呈负相关性。内异症组感知压力水平得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内异症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与GR存在对应关系,感知压力水平增高。内异症患者的免疫状态及慢性应激与病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伴不孕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瘦素水平的变化,以期阐明其在内异症伴不孕发病机制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30例内异症伴不孕症患者和25例对照组患者血清和腹腔液的瘦素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瘦素在内异症伴不孕症患者和对照组血清中的水平分别为(2·96±1·33)μg/L、(2·57±0·98)μg/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腔液中分别为(4·58±9·36)μg/L、(2·31±8·0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异症伴不孕患者腹腔液中瘦素水平显著增加,瘦素可能在内异症伴不孕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瘦素水平与妊娠晚期体质指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测定 4 0例孕妇 ,其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2 0例 (妊高征组 ) ,正常妊娠 2 0例 (妊娠组 )和正常非孕妇女 2 0例 (正常组 )的血清瘦素水平 ,并将瘦素水平与妊娠晚期体质指数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妊高征组血清瘦素水平为 ( 2 2 .0± 1 3.2 ) μg/L ,略高于妊娠组的 ( 1 9.8± 7.8) μg/L( P >0 .0 5) ,妊高征组及妊娠组明显高于正常组的 ( 7.1± 5.1 ) μg/L( P <0 .0 1 )。妊高征组和妊娠组孕妇血清瘦素与妊娠晚期体质指数均无相关性。正常组血清瘦素水平与体质指数呈显著正相关 (r =0 .61 ,P <0 .0 0 1 )。结果提示 ,妊娠期间瘦素的调节机制不同于非妊娠妇女 ,妊娠妇女瘦素水平与妊娠晚期体质指数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本地区妊娠妇女孕中、晚期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普利生C2000 -2血凝仪对190例正常成年妇女264例孕中期及198例孕晚期妇女的血样标本,用凝血酶凝固时间法做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结果 妊娠妇女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正常成年妇女(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妊娠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同时统计出的孕妇孕中、晚期参考范围分别为(3.94±0.64)g/L、(4.55±0.70)g/L.结论 妊娠妇女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呈生理性增高,与健康妇女之间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胡恩赑  刘刚  宋尉  张漩 《淮海医药》2008,26(3):213-214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D-二聚体及一氧化氮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1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27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和3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D-二聚体及一氧化氮的水平。结果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晚期妊娠组(P〈0.01),血浆D-二聚体水平越高,妊娠期高血压病情越重。妊娠期高血压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晚期妊娠组(P〈0.01),血清一氧化氨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血清一氧化氮水平下降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围绝经妇女外周血浆β-内啡肽水平的变化对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01例围绝经期妇女(≥40岁~60岁)根据月经情况分成五组,对各组妇女均进行外周血浆β—EP及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定。β-EP采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生物教研室放免实验室建立的放免测定方法,TG、LDL—C、HDL—C,采用常规酶法测定。结果β—EP水平在绝经初期(月经紊乱~绝经〈2年)降低,绝经≥2年~〈6年时降至最低(P〈0.005),而后回升至绝经前水平。绝经初期血HDL—C降低(P〈0.001),LDL—C升高(P〈0.001),之后稳定,TC在围绝经期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绝经初期(小于2年)β-EP水平的降低可能会引起神经内分泌的紊乱,影响血脂代谢,但随绝经年限的延长,未发现β—EP水平变化对血脂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