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文章主要分析了煤矿生产污水的处理技术及资源化利用手段,重点介绍了不同的煤矿生产污水处理工艺以及工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其具有提高煤矿生产污水处理效果以及减少环境破坏的优点,并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分析煤矿生产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不断推进煤矿企业提高生产污水处理水平,减少水资源消耗、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随着废线路板处置企业越来越多,树脂粉末的处理处置显得日益迫切。本人根据实际调研,例举了一些符合我省实际的树脂粉末资源化处置利用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后续环境管理上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再制造工程是一种末端产品的资源化利用方式。阐述了再制造工程的内涵、在全生命周期中的地位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再制造所能够带来的巨大的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得出结论:再制造工程是末端产品进行资源化处理的最佳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4.
养殖场产生的粪污是有价值的可回收资源,采用CSTR和二次发酵技术相结合的工艺技术,对高TS的有机废水的处理具有较好的效果。经过处理,可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沼气燃烧的热量可用于对消化器的加温,保证设备在高寒地区的正常运行。沼渣、沼液可创造经济效益。该技术对高寒地区的沼气处理工程的应用具有推广意义,既创造了生态效率,又实现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工业上广泛使用盐酸作为钢材酸洗介质,会产生相当多的含铁废盐酸,废液如果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浪费。本文介绍的技术将所得的废酸通过浓缩精馏、酸化制得HCl气体、再吸收成盐酸以及酸化制备母液的再处理,不产生二次污染且零排放,从而实现了工业酸洗含铁废盐酸的资源化处理。废酸中Cl-的回收率达到85%,得到的工业精制盐酸浓度达34%,同时副产氧化铁红和磷肥。目前该技术已通过中试并经过了有关技术鉴定。实践证明,该技术用于含铁废盐酸的处理,可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且环境友好,是目前代替中和法处理含铁废盐酸较为理想的方法,是一项实用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绿色技术。  相似文献   

6.
曹桂荣 《山东环境》2000,(7):140-141
本文简述了城市垃圾的危害及资源化途径,同时,在分析了东营市城市垃圾资源和处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东营市城市垃圾资源化的技术选择,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建议。最后,举例说明了城市垃圾资源化所产生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杨光  史波芬  周传斌 《环境科学》2023,44(6):3024-3033
随着我国大力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厨余垃圾资源化技术已有包括厌氧消化处理、好氧生物处理和昆虫饲料转化等类型,但在已有应用案例中存在资源化程度低、环境影响显著和经济效益差等诸多问题,缺乏技术绩效的系统化分析和综合性评价.为此,研究面向厨余垃圾资源化技术应用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构建了资源效率、环境影响、经济可行和社会效应的多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21项指标),以我国的14项典型技术应用项目为案例开展定量化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厌氧消化和昆虫饲料转化处理技术的得分分别为58.39分和59.65分,高于好氧生物处理(49.16分);按细分技术类型,集中式黑水虻转化和中温湿式厌氧工艺得分较高,分别为67.14分和60.82分.按技术的处理规模和设施分布方式,集中式处理技术在资源效率和经济效益维度上分别比分散式技术高出13%和62%;分散式处理技术在环境影响和社会效应维度上比集中式高出8%和34%.在厨余垃圾资源化实践中,应结合当地的厨余垃圾理化性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推进情况、财政承担能力和收运距离等多因素综合考量,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宜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8.
高浓度工业废水的综合治理成为水处理领域的一大难题。面临高额的废水处理成本以及环保政策的巨大压力,如何对工业废水进行资源化利用,降低处理成本,同时带来额外经济效益,这已经成为业内广泛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主要讲述了基于IC技术的某工业废水处理工艺设计,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靳秋颖  王伯铎 《环境工程》2012,(Z2):327-330,531
餐厨垃圾是指餐饮食物加工产生的下脚料和食用的残余物,主要含有谷物类、蔬菜类、肉类、动植物油等。从食品安全和餐厨垃圾资源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堆肥技术、沼气化技术、生物柴油技术等资源化处理技术,介绍了餐厨垃圾资源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了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头孢噻肟钠生产废渣的危害及目前国内外对该废渣处理与利用的研究状况,介绍了进行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并对其资源化利用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与其他常规处理方法相比,利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有机废物更具有优嚏,因为它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污省染,还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环境效益。简要介绍了厌氧消化技术的机理、影响因素、类型,以及在有机废物处理领域的应用现状,并重点介绍了国外近年来发展形成的典型厌氧消化工艺,同时分析了厌氧消化技术在有机废物资源化处理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垃圾填埋场填埋气回收处理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单介绍了阿苏卫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并对填埋场的垃圾成分和垃圾量进行了分析,得到该填埋场填埋气的实测组分.依据经典EPA产气模型对填埋场潜在填埋气产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2005-2039年的运行期间,预计该填埋场填埋气的平均产量约为33.7×106 m3/a.比较研究了填埋场填埋气的回收利用技术,指出并网发电是该填埋场填埋气的最佳利用方式.通过对填埋场填埋气发电项目进行的技术经济分析表明,该工程总投资为3 394×104元,项目年直接经济效益达230×104元.   相似文献   

13.
谢东海  韩奇  唐文浩 《环境科技》2005,18(Z1):10-12
海水养殖,特别是高位虾池养殖是近年来养殖业发展的新趋势,在其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周边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威胁和破坏.为此,针对海水养殖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各种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四氯化碳作为氟里昂的生产原料和一种破坏臭氧层物质面临淘汰。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目前四氯化碳的生产和消费现状、四氯化碳的危害以及四氯化碳的各种转化技术,并对四氯化碳转化为一氯甲烷技术进行了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结果表明,该转化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符合循环经济理念,具有工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生物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生物安全问题,特别是由于转基因作物所产生的基因污染,严重威胁着非转基因作物的野生种质资源,如何保护作物的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免受基因污染,已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本文阐述了转基因作物在我省种埴将会对地产大豆的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6.
针对特丁硫磷原药生产废水特点,提出了采用萃取-氧化-铝盐沉降法治理方案.并进行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该治理方案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7.
韩志强  张鹏  张阳 《环境工程》2012,30(5):55-57,81
日照钢铁3号、4号铸铁机除尘系统改造,系统设计风量为500 000 m3/h。本除尘系统采用了移动除尘罩车等关键设备强化收尘效果,以实现既能在不妨碍生产的条件下改善工作环境,又能方便铸铁机铁水溜槽的清理和更换,从而提高铸铁机的工作效率的目的。移动收尘罩车等关键设备的使用,大大改善了铸铁机平台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我国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和全氟辛基磺酰氟(PFOS/PFOSF)的削减和逐步淘汰,防控环境风险,迫切需要对淘汰、废弃的含PFOS/PFOSF产品、副产物以及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含PFOS/PFOSF废物进行安全无害化处理处置. 调研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2021年我国已停产PFOSF,2002—2020年我国PFOS/PFOSF的生产总量约为2 120 t. 我国典型含PFOS/PFOSF液态废物包括废弃消防泡沫、消防泡沫使用后收集的残液、废弃电镀镀液、工艺或清洗废水、废有机溶剂,以及固态/半固态废物有蒸(精)馏釜残、废水处理污泥、污染土壤、电镀滤渣、废吸附剂和过滤材料等. 目前针对液态废物,可行的PFOS/PFOSF非破坏处理技术主要有活性炭和树脂吸附、膜滤、混凝,可行的PFOS/PFOSF破坏处理技术有焚烧/水泥窑、超声降解和亚/超临界水处理技术,但在应用时都有一定的前置条件;针对固态/半固态废物,可行的PFOS/PFOSF非破坏处理技术包括稳定化和废物填埋,而焚烧/水泥窑是目前最为可行的PFOS/PFOSF破坏处理技术. 建议根据我国典型含PFOS/PFOSF废物的特点采取相应可行的处理处置技术,在应用成熟技术的同时,适当尝试采用亚/超临界水处理技术、超声降解技术以及其他较新的技术;对PFOS/PFOSF物质含量≥50 mg/kg的废物采用可行的破坏技术处置,对PFOS/PFOSF物质含量<50 mg/kg的废物经稳定化预处理后方可进入填埋场.   相似文献   

19.
面向循环经济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夏青  梁钰 《自然资源学报》2006,21(2):288-292
科学的发现与技术进步使一些矿物逐渐变成为人类所利用的资源。矿物的开发利用又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支持。论文面向循环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循环经济途径,针对矿业的特点,从企业、产业园区、区域3个层次确定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提出了相应的产业政策。研究认为:①循环经济模式是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惟一途径;②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不同的层次应采取各自的发展模式;③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与污染,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