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9年10月18日22时57分起,在山西省雁北地区大同县与阳高县之间发生了震群型地震,称为大阳地震。总计大约发生大小地震5000多次。最高震级6.1级,其中6级以上1次,5.0~5.9级6次。震中烈度8°,8°区90%以上的房屋倒塌。震害在我省波及4个县,20个乡镇,造成5万多人无家可归,给震区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震后我们对灾区的震害进行了调查,本文针对震害教训提出灾区今后恢复重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1990年10月20日16时7分,在我国甘肃省的天祝、古浪、景泰三县交界处发生了一次6.2级中强地震。震中位于东经103°38′,北纬37°37′;震源深度10km,断距24km,发震断层为老虎山断裂,走向为北西67°~82°。震中烈度8度,震区6度以上的总面积  相似文献   

3.
一、地震灾区概况 1993年1月27日凌晨4时32分,在云南省思茅地区普洱县境内发生了6.3级地震。震中位于东经101°05′,北纬22°56′,震源深度14km。震中是普洱县同心乡,震中距普洱县城(宁洱镇)的直线距离为8km,距思茅县城直线距离25km。震中烈度为8度。地震还波及到江城、景谷、镇沅、景东  相似文献   

4.
1 地震概况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一日21时25分,山西省大同-阳高县交界处发生了5.6级地震,震中位于东经113°45′42″,北纬39°50′30″,宏观震中在大同县堡村。地震震源深度约九公里,震中区烈度7度,7度区面积约16km~2,6度区面积约142km~2。 震后作者随考查团赴灾区进行了震害调查。 2 建筑工程震害特点 这次地震震中区位于农村,灾区建筑绝大多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04秒在龙门山茂汶大断裂带四川省汶川境内映秀镇北纬31.0°N东经103.4°E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震源深度约33km,震中烈度高达11度,含北川和汶川以及绵竹汉旺镇等10万平方公里重灾区。笔者就地震预报和本次地震部分破坏现象,浅谈在设计和施工技术中应思考的部分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1988年11月6日,在云南省西北边境的澜沧、耿马县境内,只间隔13分钟,相继发生了7.6级和7.2级两次强烈地震,震源深度分别为13km和8km,震中烈度均为9度.11月30日,又发生了6.7级的强余震.这次地震的特点是,地震震级高、震源浅、强余震多.由于多次强震的叠加作用,致使震区房屋大量倒塌,工程设施严重破坏,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是我国继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又一次破坏和损失都最为严重的灾难性地震.  相似文献   

7.
澜沧—耿马地震的烈度分布与地面破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1988年11月6日,在我国云南省西南部的澜沧、耿马、沧源地区相继发生了两次强烈地震。据仪器测定,第一次地震发生在21时03分15秒,震级为7.6级,震中位置为北纬22°50′,东径99°43′,震源深度为13km;第二次地震发生在21时15分45秒,震级为7.2级,震中位置为北纬23°23′,东径99°36′,  相似文献   

8.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这是建国以来波及面最广,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位于震中附近的汶川、汉旺、北川等地区,裂度估计达到10~11度;绵竹、绵阳达到8-9度;远至成都、西安都有震害,震中地区房屋成片倒塌,剩下尚存的建筑也受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9.
四川巴塘地震震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一、地震概况1989年4月16日5时34分(北京夏令时,下同),在四川省巴塘县境内发生了6.7级地震,随后又在4月25日11时13分、5月3日14时53分和5月4日0时41分先后发生了3次强烈地震(震级分别为6.7级、6.4级和6.2级)。前后4次6级以上地震的震中位置均在北纬30°和东经99.4°左右,震中区在巴塘断裂带东面长约40km、宽约20km 的范围内。震源深度在10~20km 之间。  相似文献   

10.
一、概况1985年3月29日19点15分,在四川省自贡市境内,发生了4.8级地震。根据四川地震台网测定,仪器震中位于北纬29°22′08″,东经104°49′34″;宏观震中在自贡市大安区的凉高山——燕子山一带。主震发生后的10小时之内,断续发生较强有感地震三次,其后数日,发生余震100多次,但强度、频率  相似文献   

11.
1990年4月26日18时37分12秒(北京夏令时,以下同),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与兴海县之间发生了一次6.9级强烈地震。宏观震中在共和县塘格木农场附近,微观震中为北纬36.1度,东经100.3度,震中烈度为9度,震源深度为29km。青海省全境及甘肃省兰州市均有震感,西宁市震感强烈。主震后的19分钟内,连续发生了5 .1、5.1和5.4级三次强余震,5月7日和16日又分别发生了5.5级和5.3级强余震。这些余震的震中主要分布在主震以南  相似文献   

12.
1736年1月(清雍正十三年腊月),台湾省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房屋倒塌,人员伤亡,台湾岛大部分地区有感,确定的具体参数如下: 地震时间:雍正十三年腊月十八日丑时(1736年1月30日凌晨) 震中位置:台湾台南市东北,北纬23.1°,东经120.3° 震 级:6(1/4) 震中烈度:Ⅷ度 震后第3天,即1736年2月2日(雍正十三年腊月二十二日),巡视台湾礼科给事中图尔泰和巡视台湾兼理学政吏科掌印给事中严瑞龙即向刚刚继位的乾隆皇帝奏报了地震灾情。 1736年3月6日(乾隆元年正月二十四日),浙闽总督郝玉麟、福建巡抚卢焯、福建水师提督王郡向乾隆秦报了  相似文献   

13.
1990年2月10日凌晨1时57分21.8秒,江苏省常熟市和太仓县间发生了5.1级地震,震中位置在北纬31度41分,东经120度,震源深度为15公里。5.1级地震后,余震稀少,震级亦较小,直至2月底共发生余震10次,最大余震为 M_(L2.3)。这次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长江三  相似文献   

14.
大华北地区(33°N~43°N,109°E~123°E)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我国地震多发地区之一。人们很早就对本地区的地震发生给予极高的重视和研究,现阶段更是作为地震部门的重点研究、监测对象和地区。刚过去的20世纪(1900年~1999年)大华北地区以极高的强度和频度释放了大量的地震能量,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尤其是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7.8级大地震,遇难者高达24.2万多人,财产损失高达数亿元,顷刻间使一个工业城市——唐山变为废墟,令世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5.
1988年11月6日,在云南省西南边境的澜沧县和耿马县连续发生了7.6级和7.2级两次强烈地震。震源深度分别为13公里和8公里,震中烈度为9度,个别点达10度。由于震级高,震源浅,两次地震仅相隔12分钟,以致震区房屋遭到严重破坏,很多村庄房屋全部倒塌,成了一片废墟。地震发生后不久,我们即赶赴重灾区耿马县岩帅、团结、勐省乡及国营勐省农场。通过灾情调查发现受灾区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80年代的一些  相似文献   

16.
一、6度地震影响区 我国建国以来,在大陆地区先后发生的造成建筑破坏和人员伤亡地震中,其6度地震影响区可大致划分为如下三种情况: 1.小地震6度影响区 是指震中烈度为6度或为7度,但其影响范围较小。如: 1985年3月四川自贡4.8级地震,震中烈度为6~7度。伤280人,房屋受损210.23万m~2。 1986年黑龙江省龙镇5级地震和北安5.3级地震,震中烈度6度强,两个县城遭到较大的破坏。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从1989年10月18日22时57分至次日凌晨,在山西省大同县与阳高县交界地区发生震群型地震,最大震级为6.1级,震中位置在大同县册田乡和阳高县友宰乡之间,震源深度约14km。震中区房屋倒塌和破坏严重,特别是当地很普遍的土窑房,约有90%以上倒塌或严重破坏,使震后5万多人无家可归。  相似文献   

18.
1981年8月13日,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县发生一次5.8级地震。震中在东经113°26′,北纬40°30′,即在该县的元山子公社附近。震源深度18公里,震中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震中宏观烈度6~7度。这次地震有感范围较大,东至北京、张家口,南至太原,西至包头、伊盟达旗、乌盟的四子王旗北至集宁,共约24多万平方公里的范围。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1990年2月10日1时57分27秒,在江苏省南部的常熟、太仓交界地区,发生了里氏5.1级地震。这是该省继1979年7月9日溧阳6级地震之后,又一次发生在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地区的、破坏和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大量的农房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坏。有关这次地震的概况,本刊1990年第2  相似文献   

20.
1995年1月17日晨5时46分52秒,日本兵库县南部发生了里氏7.2级大地震。这是一次仅次于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大地震,使日本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这次地震的震中位置在神户市南面的淡路岛北端(北纬34°36.4′,东径135°02.6′),震源深度约20km。神户市位于震源的北面,距震源很近,这次损失惨重。大阪位于震源的东面,震害较轻。因此这次地震被命名为“(大)阪神(户)——淡路大地震”。截至2月27日为止,地震造成的损失是:死亡5438人,失踪3人,受伤34523人。房屋破坏:住宅建筑的破坏情况是全部破坏的近9万栋,部分破坏的超过10万栋;公共建筑是500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