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3)卷筒纸胶印机的供墨供水系统①供墨系统简介卷筒纸胶印机的供墨系统与平张纸印刷机的供墨系统大同小异,都是由墨斗、墨斗辊、传墨辊、串墨辊、匀墨辊和着墨辊组成。单张纸胶印机墨辊一般有20至26根,卷筒纸轮转胶印机的墨辊数量则比较少,一般只有7至11根左右。墨辊数量越多,输墨越均匀,但卷筒纸轮转胶印机的印刷速度快,输墨路线不宜太长,否则输墨速度慢,印刷所需的墨量会供应不足,当然还有经济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的原因。因此,卷筒纸轮转胶印机一般着墨辊至少有2至3根,串墨辊至少有2至3根,匀墨辊3至4根,墨斗辊、传墨辊各一根。所有墨辊之间…  相似文献   

2.
柔性版印刷的输墨系统是由两根甚至一根墨辊配以刮墨刀,来实现由墨斗向印版传递油墨,这种短墨路输墨系统是柔性版印刷机的一大优点。其系统有两种基本型,即橡胶墨斗辊——网纹辊传墨辊输墨系统和网纹传墨辊——刮墨刀输墨系统。  相似文献   

3.
网纹辊清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娇 《今日印刷》2003,(2):57-58
网纹辊传墨是柔性版印刷工艺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网纹辊传墨不但大大简化了传统凸版印刷和平版印刷的传墨路线,并且由于网纹辊网穴的不同形状、线数、深浅等物理参数的变化,可按印刷品的要求将所需要的墨量传递到印版,不需要像平版胶印那样通过墨斗螺丝调节输墨量,以及经过数十根传墨、串墨、匀墨辊,达到  相似文献   

4.
供墨是从墨槽辊以间歇性转动方式供给,而印版横面墨量设定是以墨槽刀的弹性来控制开合以符合版面需要;墨槽辊的转动量变化是按全面所需而设定。而转接墨辊是交替来回于墨槽辊与最上方的摆动墨辊之间,它供应新鲜的一条墨量给摆动墨辊,因此这份墨量在抵达版面墨辊之前会被展延成一层平顺的墨层,摆动墨辊的侧向移动是在使整面横向的供墨更均匀,总之,摆动是可以调整以供给全面所需的油墨量,摆动侧移可以减少到最小量,以便在分割槽做多色供墨时之用。  相似文献   

5.
5供墨系统的传动及窜摆机构卷筒纸胶印机的供墨系统中,墨斗辊一般都采用直流电机经减速(或外购带减速器的直流电机)直接带动墨斗辊转动。常规传墨时,摆动传墨辊动力由印版滚筒或窜墨辊传递。其他传墨形式的传墨辊,基本上也是采用直流电机经减速,直接带动传墨辊转动。窜墨辊动力  相似文献   

6.
平版胶印机的输墨系统,一般由给墨辊、传墨辊、匀墨辊、着墨辊组成,采用长墨路向印版供给高黏度的油墨.一个印刷单元的墨辊可达20根以上,墨辊的清洗和养护,直接关系到墨辊的使用寿命和印刷质量.  相似文献   

7.
厂商信息     
平版胶印机的输墨系统,一般由给墨辊、传墨辊、匀墨辊、着墨辊组成,采用长墨路向印版供给高黏度的油墨。一个印刷单元的墨辊可达20根以上,墨辊的清洗和养护,直接关系到墨辊的使用寿命和印刷质量。 与采用短墨路输墨系统的凹印机、柔印机相比,平版胶印机印刷后,清洗墨辊所消耗的清洗剂用量是巨大的。因此,胶印机墨辊的清洗剂,无论是质量还是价格都始终是平版胶印企业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平版印刷使用的印版,不着墨的空白部分和着墨的图文部分,处于同一平面或同一半径的弧面上。印刷时,先给版面敷水,再给版面供墨,使空白部分和图文部分选择性地吸附水和油墨,利用油水不相溶的客观规律进行油墨转移。胶印机采用“长墨路”的输墨系统,将高粘度的油墨传输到印版表面。输墨系统由匀墨辊、串墨辊、着墨辊等组成。墨辊的多少因胶印机的机型有所不同,多则20根以上,少则10根以下。高粘度的油墨从墨斗传递出来以后,在很多墨辊频繁的剪切力的作用下,一方面被触变改变其流动性,另一方面依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在墨辊间并被碾匀。…  相似文献   

9.
墨斗辊又被称为“出墨辊”,它担负着向传墨辊输出色墨的任务HD102胶印机供墨量的控制由CPC控制台上相关功能键来实现的,分为墨斗辊转动弧长遥控和墨斗辊墨层厚度遥控 常见墨斗辊的转动形式有两种.高速机采用连续转动.墨量控制依  相似文献   

10.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辊印刷机的传墨、匀墨机构,其包括结构相同、左右对称的左辊组和右辊组,左辊组和右辊组分别包括平行设置且能自由转动的墨斗辊、传墨辊、第一匀墨辊、第一窜墨辊、第二匀墨辊、第二窜墨辊、第一着墨辊、第二着墨辊、版辊和印刷辊;特征在于,所述传墨、匀墨机构还包括第三匀墨辊、第三窜墨辊和第三着墨辊,  相似文献   

11.
网纹辊定量传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网纹辊是柔版印刷机的"心脏"人的心脏是人体供血系统的最主要脏器,柔印机上的网纹辊是柔版印刷供墨系统的最主要部件。网纹辊俗称为柔印机的"心脏"。网纹辊是柔印机上的传墨辊,作用相当于胶印机的串墨辊和凹印机的印版滚筒,是将油墨传递到印版  相似文献   

12.
王敏 《广东印刷》1997,(4):16-17
一、概述 柔性版印刷已被广泛应用于瓦楞纸等的包装印刷中。随着包装附加值的增加,对柔性版印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柔性版印刷中的输墨技术出现了从间接输墨方式到直接输墨方式的转变。 从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期间,大多数瓦楞纸容器的柔性版印刷都是采用通过着墨辊和网纹输墨辊进行输墨的间接输墨方式。当橡胶着墨辊把油墨从网纹传墨辊表面挤出时,网纹传墨辊的网纹也  相似文献   

13.
<正>胶印工艺过程是借助橡皮布将印版上的图文转移到承印物上的过程。作为传递油墨和涂布油墨的输墨装置,其性能直接关系到印刷机性能的优劣。一个完整的输墨装置包括供墨装置、匀墨装置和着墨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供墨装置的功能是在印刷过程中以一定形式向输墨装置供给印刷所需的墨量。供墨装置由墨斗12、间歇转动的墨斗辊4和摆动的传墨辊5组成,传墨辊5将油墨传给匀  相似文献   

14.
<正>一、从胶印工艺分析鬼影现象的产生图文要素沿印刷方向叠印到紧随其后的图文区域,这就是鬼影。在辊式输墨系统中,通常着墨辊圆周长度小于印版滚筒圆周长度,着墨后,由于油墨的分裂,原先油墨的轮廓仍保留在墨辊上,并通过墨辊  相似文献   

15.
刘昕 《印刷技术》2010,(7):59-60
一般的胶印机为了向印版提供均匀的墨量,在输墨系统中设计了大量的匀墨辊、串墨辊和着墨辊,这就导致了输墨系统装置的复杂,运行起来也不轻松,并且在印刷过程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故障,如龟纹、水墨不平衡和墨量不均匀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印刷油墨和印刷机械是狭义印刷概念中两个重要的要素。要印出精美的印品就必须使用优质的油墨.但有了优质的油墨却没有一个合理的输墨系统即输墨装置做保证,也同样是印不出漂亮的印刷品的,两者相辅相成,与其他3个印刷要素(印版、原稿.承印材料)共同决定着印刷品质量的优劣。 一般胶印机输墨系统分为3个部分:供墨部分(由出墨辊与传墨辊组成).匀墨部分(由匀墨辊.串墨辊、重辊等组成),着墨部分(由着墨辊组成),如图1所示。其每个部分都有  相似文献   

17.
印刷机各部件的正确调整对印刷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印刷质量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下面就网纹传墨辊的使用谈一下个人心得。网纹传墨辊的功能是不断地接受来自墨斗辊表面的墨层,并传递到下一级传墨胶辊上去,是印刷机供墨系统的重要一环。这一环节的调整是否准确,关系到印刷  相似文献   

18.
周玉松 《印刷技术》2009,(23):66-68
传墨辊是单张纸胶印机连接墨斗辊和匀墨部分的可以往复摆动的胶辊.从墨斗辊接受油墨传递到第一根串墨辊,然后经过一系列横向和周向打匀,最后经过着墨辊将油墨传递到印版上(如图1所示)。现代单张纸胶印机的传墨辊除了这个功能以外,还可以根据印刷品的实际需墨情况进行摆动次数的有级调节(如图2所示)。下面我们就起来探讨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简析胶印机输墨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澎  张海燕 《印刷杂志》2003,(12):66-68
胶印机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印刷机,这源于胶印机的特点,比如印刷速度高,印品质量好,色调丰富等。就胶印这种间接印刷方式而言,其输墨系统较其它印刷方式复杂,输墨系统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印品质量。了解输墨系统全面的性能特性,无论对于设备设计者,还是设备使用者,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以J4102印刷机为例,简要分析胶印机输墨系统性能指标。一、输墨系统的组成图1为J4102印刷机输墨系统简图,表1为其墨辊数据。如图所示,胶印机输墨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1.供墨部分(Ⅰ)供墨部分由墨斗、间歇转动的墨斗辊M和摆动的传墨辊L组成,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尚伟 《印刷杂志》2006,(10):50-52
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印刷机的速度愈来愈快,如何保持水墨平衡,成了控制印刷质量的核心问题。而完成输墨、输水任务就要靠印刷机的无数个辊子,其中数量最多的就要数胶辊了。印刷机内的胶辊包括:墨斗辊、传墨辊、串墨辊、匀墨辊、着墨辊、水斗辊、传水辊、匀水辊、着水辊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