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乡村医生是我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他们是我国现有医疗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担负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保健工作。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大部分都没有接受正规学习和培训,致使专业诊治水平低下,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为了提高乡村医生的医疗水平,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保健状况,我院2005承担了乡村医生的培训任务,已招收了4届学员655人。本文探讨的是如何加强教学管理,提高乡医教育质量,为农村建设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优秀乡土人才,能够在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从事医疗及预防等方面工作的全科医师。  相似文献   

2.
培养乡村医疗卫生保障人员是稳定乡村医疗卫生队伍、实现和推进初级医疗卫生保障规划的一项重要保证,关系到8亿多农村居民的健康。培养乡村医生,主要是培养智能型、技能型、俭补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乡村医生这支队伍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前,都是农村医疗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担负着农村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义务。然而扎根农村的乡村医生境遇堪忧,主要面临着文化素质偏低、老龄化趋势、后继人才匮乏、年老无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2009年-2011年)已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为此,切实解决乡村医生面临的问题,对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乡村医生这支队伍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前,都是农村医疗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担负着农村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义务.然而扎根农村的乡村医生境遇堪忧,主要面临着文化素质偏低、老龄化趋势、后继人才匮乏、年老无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2009年-2011年)已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为此,切实解决乡村医生面临的问题,对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在现今存在很多问题,如乡村医生队伍人员短缺、水平落后、从业人员生活困难、基础医疗保健资金不足等。农村医学专业建设能为基层培养新型的乡村医生,它是关乎大多数国民健康的重大问题,是农村医疗卫生改革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乡村医生(包括在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的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是在农村基层从事一般诊疗和相关预防保健服务的卫生人员,是数亿农村居民身边的健康卫士。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强乡村医生教育培养工作,完善村级医疗卫生服务,特制定本规划。  相似文献   

7.
谈医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要跳出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定改革的基本思路,准确定位;以培养社区医疗卫生保健人才的目标,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适当进行课程整合,走产教结合的道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的社区医疗卫生保健人才。  相似文献   

8.
浅谈全科医生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峰 《西北医学教育》1999,17(3):163-165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转型、经济快速发展、医疗卫生保健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公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全科医生培养的最佳途径是医学成人专科教育。作者并就这一层次的教学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9.
鲁志刚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7):251-252
乡村医生是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为改变农村的"看病雉,看病贵"发挥着独特作用,是建立农村卫生预防保健体系组成部分,但由于历史和政策等诸多因素,目前乡村医生队伍后继无人,且层次较低,已不适应农村社区需求,故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巩固和充实乡村医生队伍。有效保障农村卫生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实行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制度新出台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实行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制度,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工作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按照这一条例规定,在条例公布之日起,凡进入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不具备这一条件的地区,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允许具有中等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或者经培训达到中等医学专业水平的其他人员申请执业注册,进入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学专科教育担负着为基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医疗卫生保健人才的重要任务,其临床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目前临床医学专科临床实践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2.
发展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毕业后医学教育——住院医师培训和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是整个医学人才培养过程的关键阶段,是满足广大青年医师再学习,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临床医学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进行继续医学教育的重点。其教育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临床医疗卫生队伍素质、医疗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服务质量,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将我校开展这两项工作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农村卫生院任院长十多年,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模式有一些体会和建议。指出了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瘫痪、“网底”破漏,预防保健方面存在漏洞和隐患,乡计生服务站和乡卫生院业务交叉重叠,资源浪费。今后的管理:以事定岗,以岗定员;任务分解,绩效考核;全员聘用,以德用人;收支两条线,确保工资发放;实行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全民动员,人人参与;强化政府责任,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本色。  相似文献   

14.
乡村医生是农村医疗服务的主要力量,其医学知识更新和临床技能的提高是提高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关键。通过对牡丹江地区乡村医生培训情况的调查分析,对今后培养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我国乡村医生正规化教育的问题已日益引起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视和关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清楚地看到,如果不对在农村最基层担负着大量医疗卫生保健任务的数量庞大的乡村医生、卫生员和接生员进行正规化教育,要改变农村落后的卫生工作面貌,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  相似文献   

16.
医学,作为一门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痛苦的学科,历来受到人们的尊崇。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广运用,我国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也较之以前有了很大提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高等医药院校100余所,中等卫生职业中专500余所,各类进修基地2000余处,每年为国家培养大批的医疗卫生保健人才。那么,人们不禁要问:每年输送的这些医疗卫生保健人才是否都合格呢?换句话说,这些医疗卫生保健人才的医德品质怎么样呢?这就涉及到对在校医科大学生的医德教育内容和医德教育方法问题了。高等医药院校对在校医科大学生进行系统化…  相似文献   

17.
社区实习浅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成为人们生活的需求,培养合格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技术人才已是当务之急,社区实习则是培养社区医疗卫生技术人才的教学环节之一。近年来,各地中等卫、护校加强了各专业学生的社区实习,现将社区医学专业社区实习浅谈如下。拟定实习计...  相似文献   

18.
乡村医生是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战线的一支主力军。怎样培养和造就大批农村卫生技术人员,通过哪些途径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乡村医生,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探索的一条新路,也是农村医学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就开展农村函授医学教育的有关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与“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试点配套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宁夏将采取系列措施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据自治区政府介绍,宁夏将从业务用房、基本设备、人力资源、财政投入、服务功能、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使之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要相适应。为此,宁夏将加快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全覆盖。另外,宁夏还将加强城市社区和乡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培养培训。制订优惠政策,鼓励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和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到乡村和社区卫生机构服务。开展城市医院支援农村、社区卫生工作,并作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聘任的必备条件。对长期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稳定乡村医疗卫生队伍。  相似文献   

20.
沈潭镇卫生院于2001年7月启动了沈潭镇辖区内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是以为社区村民提供连续、方便、低成本、广覆盖、高效益的卫生保健服务为宗旨,以集社区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于一体,以自愿参与,无偿和有偿服务相结合为原则。在启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由于实现了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使镇卫生院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真正形成了以镇卫生院为龙头,镇卫生院各医疗点、村卫生室为枢纽,社区内全体村民,尤以儿童、妇女、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为服务终端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首先,镇卫生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