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紫丁香叶挥发性化学成分季节性变化的GC/MS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季节紫丁香叶挥发性化学成分,用气相色谱法分离,质谱法鉴定其结构,对不同季节紫丁香叶挥发性化学成分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丁香叶挥发油成分和含量在不同季节有很大的变化,5月份紫丁香叶的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萜类化合物,而6、7月份紫丁香叶的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青叶醇、α-绿叶烯和香叶芳樟醇。  相似文献   

2.
用蒸馏 -萃取法和同时蒸馏 -萃取法提取库拉索芦荟花的挥发性物质 ,测得用两种方法提取的芦荟花挥发油含量分别为 0 .85 %和 2 .81 %。用气相色谱 -质谱 ( GC/MS)法从芦荟花挥发油中分别分离并确定出 1 9种和 1 1种化学成分 ,分别占芦荟花挥发油总检出量的 99.1 4%和 96.70 %。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 ,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蒸汽蒸溜法分别提取油松叶与尖叶松叶挥发性化学成分,气相色谱法分离, 质谱法鉴定结构。分别从油松叶和尖叶松叶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37种和34种化学成分,鉴定出的挥发性化学成分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98.67% 和98.54%。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4.
陈华  辛广  张兰杰  张博 《质谱学报》2007,28(3):152-157
采用纤维素酶提取法(CE)和水蒸气蒸馏提取法(DSE)对没药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从中分别鉴定出34种和38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法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分别占挥发油总成分的70.05%和67.95%,共同组分中含量最多的是乙酸辛酯和辛醇。  相似文献   

5.
海南黑胡椒果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蒸馏 -萃取法提取黑胡椒中挥发性物质 ,测得黑胡椒挥发油的含量为 5 .0 %。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GC/MS)从黑胡椒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 3 7种化学成分 ,占总检出量的 99.3 7%。其中 2 0种萜类化合物分别是单萜类 1 0种 ,占总检出量的 2 9.89% ;倍半萜类 8种 ,占总检出量的 44.62 % ;倍半萜氧化物 2种 ,占总检出量的 4.41 %。石竹烯的含量为 3 1 .66% ,比文献报道值高。  相似文献   

6.
微波-萃取木香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微波照射 -萃取法提取木香挥发性物质 ,测得木香挥发油的含量为 4.5 % ,利用气相色谱 -质谱( GC/ MS)法分离确认出 48种化学成分 ,占总挥发油的 93 .3 %以上。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方法稳定可靠 ,重现性好 ,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7.
王玲  陈红平  夏锋 《质谱学报》2005,26(1):62-62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 (GC/ MS)技术和标准图谱检索对照的方法分离和鉴定到手香挥发油中各化学组分 ,用离子流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共分离出 3 4种化合物 ,并鉴定其中 2 5种化合物 ,其相对含量占总挥发油的 98.62 %。到手香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香芹酚 (5 7.82 % )、β-石竹烯 (1 5 .2 4% )、γ-萜品烯 (1 0 .0 1 % )、α-佛手柑烯 (8.69% )、间伞花烃 (5 .65 % )、α-石竹烯 (2 .3 2 % )、氧化石竹烯 (1 .1 3 % )及它们的异构体等。  相似文献   

8.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姜黄挥发油化学成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唐课文  陈国斌 《质谱学报》2004,25(3):163-16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姜黄中提取挥发化学成分 ,并用气相色谱 -质谱 ( GC/MS)联用技术分离和鉴定姜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 :分离出 5 0余个色谱峰 ,共鉴定出 43种物质 ,用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物质相对含量。在已鉴定的组分中 ,烃类化合物 2 3种 ,占被测总量的 40 .85 % ,主要物质为β-姜黄烯 ( 1 1 .48% ) ,β-倍半水芹烯 ( 9.5 2 % ) ;含氧有机化合物 1 8种 ,占被测总量的 5 8.95 % ,主要成分为 L-香芹醇 ( 2 0 .63 % )、6,6-二甲基 -双环 [3 ,1 ,1 ]庚 -2 -烯 -乙醇、4-氰基 -2 ,2 -二甲基 -1 -亚甲基 -环戊烷。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新疆紫花苜蓿中的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计算机质谱图库检索,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从紫花苜蓿挥发油中初步确定了53种化合物,占挥发性物质含量的95.6%,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含量。紫花苜蓿挥发油主要组分为6,10,14-三甲基-2-十五酮(10.28%)、叶绿醇(8.23%)、反-2-烯基-己醛(5.46%)、3-甲基丁醛(3.61%)和沉香醇(3.17%)等。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天山堇菜的药理活性与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关系,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天山堇菜中的挥发油,测得含量为0.067%。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天山堇菜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共分离出60种成分,确认了其中的4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离子流的75.54%。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中主要成分为脂肪烃和含氧有机化合物(醇、酮、醛和酯)。  相似文献   

11.
广西柳州产马尾松和湿地松松针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广西柳州产新鲜马尾松和湿地松松针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别对两树种松针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从马尾松松针挥发油中分离出96种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的35种成分,占挥发油总离子流的93.13%;从湿地松松针挥发油中分离出133种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的38种成分,占挥发油总离子流的88.83%。两树种松针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大致相似,主要是单萜和倍半萜,以及少量萜烯的醇、酯类化合物,但在含量上有较大的差别。马尾松松针挥发油中α-蒎烯的含量约为湿地松的3倍,而后者的β-蒎烯含量是前者的1.29倍。  相似文献   

12.
荆条叶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荆条叶挥发油中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荆条叶挥发油中共分离出了36种组分,确定了29种成分的化学结构和相对含量,占总组分相对含量的94.68%。其中萜类及其衍生物22种,占89.13%。含量最高的成分是β-丁香烯(48.70%),其次是β-金合欢烯(15.52%)等。  相似文献   

13.
利用顶空固相微苹取技术(HS—SPME)吸附新疆和田玫瑰花中的挥发性成分,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建立玫瑰花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方法。并用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试验从玫瑰花中共分离出18个峰,鉴定出其中的16种化学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5.88%。本次试验得出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香茅醇、α香橙烯、2-十三烷酮、异丁香酚甲醚等。该方法分离度好,准确、可靠,为新疆和田玫瑰花挥发性成分的研究提供了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罗勒花和叶的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吸附罗勒花和叶的挥发性成分,采用GC/MS分析鉴定,并用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从罗勒的花和叶分别分离出50和55个峰,鉴定出其中的33和43种化学成分,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7.7%和94.3%。罗勒花和叶的主要成分均为蒿脑,芳樟醇,樟脑,石竹烯等。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方法提取侧柏叶中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酶提取法(CE)、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和水蒸气蒸馏-萃取法(DSE)三种方法提取侧柏叶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提取侧柏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均有差异。酶提取法提取侧柏叶挥发油鉴定出32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雪松烯,占挥发油总量的41.25%;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侧柏叶挥发油鉴定出29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雪松醇,占挥发油总量的39.06%;水蒸气蒸馏 萃取法提取侧柏叶挥发油鉴定出32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雪松醇,占挥发油总量的31.43%。  相似文献   

16.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冠心苏合丸中挥发性组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了水蒸气蒸馏萃取法提取冠心苏合丸中的挥发性组分,测得冠心苏合丸中的挥发性组分含量为w=11%。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所获得的挥发性组分进行分析,通过G1701BA化学工作站检索NIST98谱图库,并结合标准谱图库和有关文献,从冠心苏合丸中的挥发性组分中确定出19种化学成分,占冠心苏合丸中挥发性组分总检出量的95.89%。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性组分中的相对含量。主要挥发性组分是冰片、异冰片和苯甲酸苄酯。并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冠心苏合丸中冰片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冰片质量浓度在1.0~5.0g/L范围内与冰片对内标物的色谱峰面积比值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冰片的平均回收率为98%~1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