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关电源电磁干扰滤波器插入损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电磁干扰(EMI)滤波器的共模和差模插入损耗(IL),并进行理论分析和测量;分析了影响IL的各种原因及改进方法。最后,测量了EMI滤波器插入损耗,为了检验EMI滤波器对开关电源的电流(电压)谐波的抑制效果,测量了开关电源的电流(电压)谐波分量,列出了测量数据,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开关电源传导干扰的特点。测量结果验证了理论计算和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EMI电源滤波器的插入损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瑞霞  张磊  龙慧 《电子科技》2011,24(1):65-67
在一般EMI滤波器的共模和差模等效电路的基础上,分析了源阻抗和负载阻抗对滤波器插入损耗的影响.提出了共模插入损耗和差模插入损耗的计算方法,推导了滤波器插入损耗与阻抗关系的表达式,并且对这一关系作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计算和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EMI滤波器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中给出了一般EMI滤波器的拓扑结构,分别指出其共模和差模等效电路,并对共模和差模等效电路进行化简。且分别对共模和差模电路中电容大小与插损的关系以及共模,差模电路两端输入输出阻抗与插损的关系作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共模电容越大,插入损耗越大;共模滤波器两端的阻抗越小,插入损耗越大;差模电容越大,插入损耗越大;差模滤波器两端阻抗越大,插入损耗越大。  相似文献   

4.
由于GB/T 7343-2017中对关键器件定义的不确定性,多次发生测量机构测的对称(差模)插入损耗与标称数据差别较大的情况。为此,探索了用特殊工艺制作的不平衡-平衡和平衡-不平衡变换器替代GB/T 7343-2017中的射频变压器,沿用两端口网络分析仪,进行无源EMC滤波器对称(差模)插入损耗测量的方法。分析表明:EMC滤波器对称(差模)插入损耗的测量结果,用四端口网络分析仪比用两端口网络分析仪配相同射频变压器时高3 dB。经样品实测,不平衡-平衡和平衡-不平衡变换器满足GB/T 7343-2017中传输比1:1及输入、输出阻抗50Ω的要求,结合两端口网络分析仪,可以实现EMC滤波器对称(差模)插入损耗的准确测量。  相似文献   

5.
电源滤波器作为一种在电子设备、测量仪表等各个方面应用广泛的滤波器,目前尚没有详细规范出台.本文结合国军标GJB 1518-92的主要技术规范的要求,介绍了差模电源滤波器的一种测试方法.并采用网络等效原理,有针对性地对测试中影响滤波器插入损耗参数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地理论分析,提出了测试过程中几个主要影响器件测试参数的注意事项.分析结果与实际测试数据基本吻合,达到了器件在实验项目进行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测试分析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对产品来说,准确测取各项技术参数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前题之一,而正确的测量技术和测量方法是测量准确的必要条件。本文旨在通过对滤波器衰减的分析、讨论、求得正确测取滤波器插入损耗的方法和条件。并以期克服目前有些单位和厂家,其中也包括为数不少的日本厂商,所沿用的测量电路和测量方法中存在一些不足或不正确之处。文中通过对测量条件的分析,指出了导致滤波器出现增益或负损耗现象的原因,并给出了实例。同时提供了电抗变换网络的最佳匹配电路形式。滤波器插入损耗的准确测量,对级数多、带宽窄、插损要求小的产品尤为重要。在我们的测量中,因采用了电抗变换网络和正确的测量技术和方法,已使被测滤波器的插入损耗测量误差小于±0.2dB。  相似文献   

7.
开关电源输入EMI滤波器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丽萍  张勋  陈晨  刘韬 《电子科技》2010,23(4):42-44,49
开关电源中常用EMI滤波器抑制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三端电容器在抑制开关电源高频干扰方面有良好性能。文中在开关电源一般性能EMI滤波器电路结构基础上,给出了使用三端电容器抑制高频噪声的滤波器结构。并使用PSpice软件对插入损耗进行仿真,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8.
一款基于AC-link技术的90 kW三相开关电源的传导干扰超标。通过建立电感及电容的高频等效电路,提取印制板走线寄生参数;建立EMI滤波器共模和差模滤波模型,仿真分析其插入损耗;并根据其传导干扰测试结果和滤波器仿真结果,改进设计了EMI滤波器。实验结果证明,优化后的EMI滤波器满足开关电源的滤波需求。  相似文献   

9.
姚岛 《电子质量》2005,(5):69-70,68
本文以开关电源为例,分析了电源EMI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并介绍了用于抑制电源线电磁干扰的滤波器的插入损耗的计算方法,为电源EMI滤波器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系统的电磁兼容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介绍了可以抑制开关电源传导电磁干扰的EMI电源滤波器的设计方法。重点分析了EMI电源滤波器的共模滤波电路、差模滤波电路以及磁性材料和滤波电容的选取原则,详细阐述了噪声的产生途径、噪声等效电路以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THS4130芯片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精确度高的单端转差模信号源电路,该电路还可同时输出共模信号.笔者计算了电路参数,并在Mulitisim软件中完成了仿真验证.最后,在PCB板上实现了该电路.实践证明,该电路可将常见的单端信号源转换成良好的差模、共模信号,可提供高校本科生差模放大电路实验所需的可靠差模信号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一种精确设计EMI滤波器的方法.为了得到合适的滤波器插入损耗,滤波器设计中不但要考虑电路的干扰特性还要考虑电路的输入阻抗特性.  相似文献   

13.
从经典的多模谐振器出发,针对其插入损耗过大和阻带抑制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模谐振器的超宽带带通滤波器新结构。通过奇偶模分析方法对其谐振特性和耦合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利用ADS粗略仿真验证新结构的可行性,最后通过HFSS进行参数优化,设计了一个中心频率6.5 GHz、相对带宽约为120%的超宽带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整体性能良好,带外衰减十分陡峭,在11.5 GHz处达到45.5 d B,阻带宽度很宽,且具有插入损耗小、结构紧凑和尺寸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将阶跃阻抗谐振器与叉指耦合结构及扇形加载枝节相结合,设计了一款差分带通滤波器。该差分滤波器实现了极宽的差模阻带,并且通过引入非对称加载枝节,实现了抑制水平为16.7 dB的超宽共模抑制特性。此外,该差分滤波器在差模通带内的共模抑制水平可达63.1 dB。对设计的滤波器进行了制作和测试,测得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2.94 GHz,相应的3 dB频带范围为2.85~3.03 GHz。该滤波器具有小型化的特点,电路尺寸仅为20.87 mm×14.96 mm,最终的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5.
文中使用了一种较为简单但非常实用的设计方法,采用四节八晶体差接桥型电路,设计和研制出了一种小型化低损耗中等带宽的石英晶体滤波器。该产品的中心频率为10.7 MHz,通带带宽属中等,阻带抑制要求较高,插入损耗较小,矩形系数小,晶体滤波器外形尺寸偏小。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是:晶体滤波器电路的设计,滤波器晶体谐振器的设计,滤波器的插损IL≦3 dB、3 dB带宽Bw3dB≥±19 kHz、通带波动≦1 dB、阻带衰减≥60 dB(偏离中心频率50 kHz以外)等技术指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电源线滤波器对电子设备EMC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电子设备在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测试中遇到的问题,从电源线滤波器内部电路入手,分析了电源线滤波器对电子设备EMC性能的影响。描述了如何根据电子设备内部电路、使用条件,尤其是输入端电路特性,对电源线滤波器的阻抗特性、插入损耗等参数进行正确选择。对于影响电子设备EMC性能的电源线滤波器的安装方法进行了分析、讨论,列举了2个实际测试例子,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从分析传导测试原理入手,建立了针对差模干扰信号的一阶滤波器的电路等效模型;并进行理论分析计算和数学公式推导,得到一阶滤波器的理论设计方法和规范步骤.  相似文献   

18.
采用LTCC工艺,研制出一种具有简单传输零点的六阶SIR耦合谐振带通滤波器。对陶瓷介质材料厚度、金属微带线宽度、金属微带线厚度等工艺可调参数进行了容差仿真分析,并对器件进行了加工测试。结果表明,该带通滤波器带内插入损耗小、带外抑制度高、体积小,且设计与调试方法简单有效。该带通滤波器插入损耗小于3 d B,电压驻波比小于1.3,整体尺寸为6.8 mm×4.2 mm×1.5 mm。  相似文献   

19.
磁性材料是EMI滤波器中关键材料。本文在简单介绍EMI滤波器所用磁性材料特点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共模滤波电感和差模滤波电感所用磁芯的基本特性,并讨论了共模滤波电感磁芯和差模滤波电感磁芯的温度特性。  相似文献   

20.
磁性材料是EMI滤波器的关键材料。文章简单介绍了EMI滤波器所用磁性材料的特点,详细分析了共模滤波电感和差模滤波电感所用磁芯的基本特性,给出了共模滤波电感磁芯和差模滤波电感磁芯的温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