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安神类中成药使用情况,以促进其合理使用.方法 对医院网络信息数据库中成药管理系统中,2008年至2010年神经内科门诊的中成药数量、金额等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3年中,神经内科门诊使用的安神类中成药占该科中成药的26.67%,占全院门诊安神类中成药的48.04%.结论 神经内科门诊安神类中成药使用结构稳定,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我院2012~2015年安神类中成药的使用情况,探讨安神类中成药用药的规律性。方法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为指标的分析方法,对我院近4年每种安神类中成药的年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门诊及住院部使用情况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5年,安神类中成药的年销售总金额、总DDDS值均呈上升趋势,日均费用趋于稳定。结论我院安神类中成药品种结构相对稳定,疗效确切、价格适中、不良反应小的安神类中成药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而其用药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也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门诊中成药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卓  刘永  王芬  罗丹  罗丽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3):3544-3546
目的了解门诊中成药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前三季度门诊处方(包括中成药、西药处方),每月抽取100张,共900张(包括西药、中成药处方),对中成药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中成药应用率为37.33%,应用品种为103种,主要是活血类、胃病类、清热类、安神类等,用药途径以口服为主,其次是外用;心内科使用中成药的病例最多,其次是儿科、妇科、消化内科等。结论该院门诊中成药的应用大体上是合理的,对存在问题应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防止中成药滥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医院门诊中成药使用现状,评价中成药使用合理性。方法利用处方评价系统提取医院2009年至2012年门诊中成药处方,对中成药使用情况进行汇总、评价,并进行排序,按种类点评中成药使用合理性,按年龄阶段评价中成药使用现状。结果2009年至2012年中成药采购金额年平均增长24.00%;中成药使用率年平均增长11.50%;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使用居多;18岁以下及60岁以上人群使用中成药普遍。结论门诊患者中成药使用量过大,存在滥用现象,药师应加强监管,提高中成药使用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西京医院门诊处方抗肿瘤口服中成药的使用情况、存在问题并对其合理性使用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利用医院门诊处方电子点评系统抽取2012年3月—8月间抗肿瘤口服中成药处方9204张(占中成药处方2.6%,中成药总处方357810张),从用药的适应证、给药剂量、疗程、有无重复用药、联用等方面分析其合理性。结果:经合理性评价发现,不合理用药处方3486张(占抗肿瘤处方37.9%),合理处方5718张(占抗肿瘤处方62.1%)。结论:门诊处方抗肿瘤口服中成药的使用情况较为合理,其中不合理处方主要包括处方书写不规范、疗程过长以及超剂量、重复用药和不合理联用药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艳  魏悦  林宏  孙燕燕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30(10):1289-1292
目的 对天津市儿童医院门诊中成药的处方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随机抽取天津市儿童医院2014年1月-12月的1200张门诊处方,分别对中成药使用患儿的性别及年龄、药物作用类别、剂型、科室分布及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中成药的使用对象主要为男性患者(59.4%),1~3岁患儿较多,占32.4%。处方中以清热剂(占38.7%)、祛痰剂(占19.7%)和解表剂(占10.5%)的使用为主。剂型的使用以颗粒剂和口服液多见。开具中成药处方的科室以内科、中医科和耳鼻喉科为主。中成药的不合理使用主要包括不规范处方和不适宜处方。结论 天津市儿童医院门诊中成药的使用基本合理,还需进一步提高中成药处方质量,规范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徐州市儿童医院门诊口服中成药不合理处方情况,为儿科临床合理使用口服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临床用药支持软件收集徐州市儿童医院2017 年的门诊口服中成药处方共计5 826 张,对处方中涉及的患儿年龄、性别、科室、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该院2017 年门诊口服中成药类别以清热解毒剂、解表剂、止咳祛痰剂为主,剂型以口服液、颗粒剂、散剂为主。不合理处方为250 张,占4.29% (250/5 826),包括不规范处方57 张(22.80%) 和用药不适宜处方193 张(77.20%)。结论:该院门诊使用口服中成药存在药物选择不合理、剂量偏大、重复用药等问题,需要临床药师加强对全院口服中成药的监控,确保儿童使用口服中成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西医使用中成药的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借鉴。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11年下半年门诊处方,对西医开具含中成药处方的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抽查到西医开具中成药处方1 629张,不合理使用中成药处方67张,不合理使用率为4.11%。门诊西医使用中成药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结论:我院部分西医的中药理论知识相对缺乏,使用中成药的合理性有待进一步规范。医院有关管理部门以及医师、药师应积极应对,做好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儿科门诊中成药使用情况,以提高中成药合理使用水平,保障儿童用药安全。方法:收集2011年该院儿科门诊处方48 076张,对其中的3 164张中成药处方进行回顾性分类归纳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儿科门诊中成药处方占儿科门诊处方的6.58%,儿科门诊中成药销售金额占儿科门诊销售金额的4.73%,所占比例均较低;儿科中成药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为辨证不足(44.07%)、用法用量不当(20.69%)。结论:该院儿科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存在辨证不足、用法用量不当现象,应加强中医的辨证施治,规范中成药的临床使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我院2004-2008年中药房现有9种安神类中成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金额分析法、药物使用频度(DDDs)分析法对安神类中成药的年销售金额、年DDDs和日用药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8年我院安神类中成药的年销售金额、年销售总金额、年DDDs总值呈增长趋势。结论:我院安神类中成药应用基本合理;虽然中成药价格在下降,但整体销售额却在逐年上升,说明中成药在治疗失眠、心悸等病症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中成药的使用情况,为规范门诊处方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前三季度门诊中成药处方1080张,对中成药基本概况、品种、用药金额、不合理处方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老年人使用中成药占到38.8%;中西联用处方达到954张,中成药的使用遍及各个门诊科室;口服制剂用药金额构成比最多,清热、解表、活血类中成药的用药金额构成比最靠前;不合理情况涉及未遵循辨证施治,重复用药,用量、疗程不正确,中西药联用不合理。结论: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应用基本合理,应加强对老年患者用药的关注,对存在的问题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医师中医基础理论,普及相关政策和纠正用药意识,促进中成药的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刘敏  田佳懿  刘俊丽  年宏蕾  段松冷  刘炜 《中国药事》2020,34(10):1219-1224
目的:调查分析中成药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科门诊的使用情况,为促进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方法:抽取2019年儿科门诊中成药共3600张(每月300张),进行回顾性点评与分析。结果:在3600张点评处方中,共使用了28个中成药,其中儿童专用中成药仅有4个,占比14.29%; 其中合格处方为3387张,不合格处方为213张,处方合格率为94.08%;常见的不合理处方表现为适应症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重复用药等。结论:分析结果显示,儿科门诊口服中成药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建议加强对西医临床医师应用中成药的理论知识培训,提高药房一线中药师的处方点评能力,严格执行处方点评制度,提高处方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段元萌 《北方药学》2023,(2):125-127
目的:探讨中成药处方审核规则的构建并分析其实施效果,运用信息化方法推动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方法:在某医院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对该院近3年的中成药处方进行点评,并结合中药师的人工点评,包括用法用量、适应证、相互作用、重复用药、遴选药品和药品疗程等模块,构建中成药处方审核规则,用于中成药处方事前审核。然后搜集2021年1月~5月(实施前)和2022年1月~5月(实施后)门诊存在中成药的处方审核及干预状况,比较两个时间段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基于中成药处方审核规则进行处方点评的实施效果。结果:实施后,中成药处方不合格率为5.57%,较实施前的1.50%降低(P<0.05),实施中成药审核规则后中医师、西医师中成药处方不合理处方率均下降(P<0.05)。结论:根据该院中成药处方点评的不合理使用情况构建中成药处方审核规则,提高了中成药处方的质量,规范了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最终保障患者的健康利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我院妊娠期妇女门诊用药的合理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抽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9年1-12月全部产科门诊孕妇用药处方,对用药种类、用药频度(DDDs)、安全性级别及中成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妊娠期妇女门诊最常使用的是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类药品,其次为血液系统及激素类药品。安全级别较高的B类药品品种最多,未分级药品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未使用X级药品。妊娠期妇女共使用中成药6种,其中说明书标识“可用”的有2种,说明书未注明的有4种,未使用说明书标识为“禁用”和“慎用”的中成药。结论:我院妊娠期妇女门诊用药总体较为合理,但在孕期使用某些中成药的安全性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门诊中成药处方,为规范口腔专科医院中成药处方及促进中成药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医院自2018年10月起实施中成药处方专项点评制度,随机抽取2018年4月-2019年3月门诊开具的中成药处方1200张,其中中成药处方专项点评前(2018年4-9月)600张,点评后(2018年10月-...  相似文献   

16.
刘鸽 《抗感染药学》2020,17(1):40-43
目的:分析医院儿童患者口服中成药的用药现状及其处方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筛选2018年第1-4季度儿科门诊中成药处方2000张(每季度500张),分析其处方中成药制剂说明书、成分,以及2000张处方用药的作用类别、剂型、联用情况、用药频次和患儿年龄分布情况。结果:2000张中成药处方中,口服中成药56种,其说明书不良反应中"尚不明确"的42种(占75.00%);禁忌证中"尚不明确"的49种(占87.50%);儿童用法用量提示情况为有儿童用法用量或按年龄段提示用量的27种(占48.21%),无相关提示的29种(占51.79%);中成药含中草药成分数量5种以上的34种(占60.71%),>10种成分的17种(占30.36%);中成药作用类别数量排序前3位的是清热剂、解表剂和调理脾胃剂,剂型以颗粒剂和口服液为主;中成药联合用药二联和三联构成比为85.80%;用药频次排名前10位的中成药以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和平喘类为主。结论:医院儿童患者口服中成药制剂说明书中"不良反应"和"禁忌证"大部分尚不明确,类型和剂型相对单一,联合用药所占比例较大;应充分发挥临床中药师的作用,加强对中成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在中医辨证理论指导下合理、安全地使用中成药制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我院门诊不合理中成药处方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的24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针对不合理中成药处方情况实施总结分析.结果:门诊中成药处方合格率为90.58%(2174/2400),门诊不合理中成药处方当中,不规范处方58张(25.66%)、用药不适宜处方154张(68.14%)、超常处方14张(6.2%).结论:门诊中成药处方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程度各异的不合理现象,这种不合理是多个环节因素造成的,医院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18.
肖望重  胡青  黄莉  戴冰 《中国药业》2022,(1):124-127
目的 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某省级中医院2020年使用气血双补中成药的门诊处方1340张,统计就诊科室与开方医师情况,并点评处方用药合理性.结果 处方总体不合理率为35.00%;分别以西医专业、主治医师开具的处方不合理率最高(42.04%,42.03%);不合理处方涉及10种药物(均为口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系统化处方评估联合药学干预模式对医院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住院及门诊处方各300张,对出现的问题给予系统化评估联合药学干预模式,同时选取我院2017年未给予干预模式的住院及门诊处方各300张进行对照分析,观察干预前后处方合格率及药物使用情况。结果:2018年门诊处方和住院处方合格率明显高于2017年,2018年中成药、抗菌药、麻醉药、呼吸系统药及维生素及营养类用药药物利用指数(DUI)相比2017年,更趋近1,说明2018年药物使用更合理。结论:给予系统化处方评估联合药学干预模式,可提高处方合格率,提高对处方满意度,促进医院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4 392张儿科门诊处方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儿科门诊用药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长沙市妇幼保健院2006年1~12月儿科门诊处方4 392张,对用药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4.59%,静脉给药率为49.59%,中成药使用率为31.2%,临床上主要使用的抗菌药物有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结论 儿科门诊处方在抗菌药物的使用安全性、给药途径、中成药使用方面基本合理,但存在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部分联合用药不合理、重复用药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