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不同类型手术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神经外科手术相关医院感染监测与防控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该三甲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手术相关感染信息。结果 共调查6 688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8.22%,其中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生率最高(5.40%),其次是手术后肺炎(POP,1.91%)。不同类型手术后的医院感染、SSI、POP、其他部位感染、器官腔隙感染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颅内肿瘤切除手术和颅内血管介入手术的医院感染(11.35%和8.46%)、器官腔隙感染(7.39%和4.01%)的发生率较高。不同颅内肿瘤切除术后医院感染、SSI、POP、器官腔隙感染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神经上皮来源肿瘤和颅咽管瘤的医院感染(23.19%和20.79%)、器官腔隙感染(17.27%和12.87%)的发生率较高。脑脊液共分离病原菌7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4株,革兰阴性菌19株,真菌1株。结论 神经外科不同类型手术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较大,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可将重点放在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的手术类型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癌和结直肠癌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中器官/腔隙感染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旨在为患者构建一个简单、有效的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0月某院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356例胃癌和30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通过单变量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器官/腔隙SSI的独立风险因素, 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与校准曲线评价模型对胃肠癌术后器官/腔隙SSI的预测能力。 结果 胃癌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器官/腔隙SSI发生率分别为8.4%(30/356)、9.5%(29/305)。与非SSI患者相比, 器官/腔隙SSI患者住院日数明显延长(P < 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男性(OR=5.203, 95%CI: 1.167~23.193)、术前ASA Ⅲ级(OR=5.078, 95%CI: 2.047~12.598)、联合脏器切除(OR=3.479, 95%CI: 1.261~9.546)及术中失血量(OR=3.629, 95%CI: 1.577~8.350)是胃癌术后器官/腔隙SSI的独立风险因素(均P<0.05);ASA分级(OR=3.128, 95%CI: 1.334~7.337)、联合脏器切除(OR=3.442, 95%CI: 1.292~9.168)及手术时间(OR=3.091, 95%CI: 1.367~6.991)是结直肠癌器官/腔隙SSI独立风险因素(均P<0.05)。基于以上风险因素分别构建预测胃癌、结直肠癌术后器官/腔隙SSI的列线图模型, C-index分别为0.808(95%CI: 0.722~0.894)、0.763(95%CI: 0.674~0.852)。校准曲线表明模型预测曲线与理想参考线之间具有良好一致性。 结论 列线图模型对胃癌和结直肠癌术后器官/腔隙SSI具有良好预测能力, 可为临床医生识别高风险SSI个体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儿童血液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现患情况,为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2014—2018年某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患者感染情况。结果 共调查553例血液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波动在13.51%~22.52%,平均18.08%。社区感染现患率波动在14.41%~21.62%,平均18.44%。各年龄段不同年度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患率比较,以及不同年龄段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疾病类型中,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实体瘤、淋巴瘤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34.88%(15/43)、13.53%(28/207)、9.84%(12/122)、2.27%(1/44),不同疾病类型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患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5.54、18.58,均P<0.05)。医院感染中,其他部位医院感染33例(33.00%),其中31例无明确定位,但有发热且抗感染治疗有效;分离细菌22株,病毒1株,革兰阴性菌占56.52%(13株)。结论 儿童血液肿瘤患者中,急性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感染风险大于实体瘤和淋巴瘤患者,应重点关注。应提升临床检验能力,提高感染定位和定性能力,有效防治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某三甲综合医院连续3年分离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肺炎克雷伯菌(KP)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差异,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9年10月住院患者分离的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KP,比较两组KP在不同科室、不同标本来源的构成比及耐药性差异,分析耐药变化趋势。结果 共检出KP 1 104株,其中医院感染组410株,社区感染组694株。两组KP均主要来源于痰标本,主要来源科室均为重症监护病房(ICU)。两组KP除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均为0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医院感染组均高于社区感染组(均P<0.05)。社区感染组KP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30%,医院感染组KP对头孢曲松、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达50%以上,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8.54%。经趋势χ2检验,医院感染组检出KP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社区感染组检出KP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 医院感染KP耐药率高于社区感染,且医院感染组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KP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应区别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外科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及特点,为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外科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100例患者为病例组,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100例手术后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配对设计的秩和检验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直接经济损失及住院日数差异。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住院费用(中位数)增加19 866.3元(Z=-8.338,P<0.01),住院日数(中位数)增加8.0 d(Z=-6.857,P<0.01);住院费用增加前三的手术为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神经系统手术及泌尿系统手术,住院日数增加前三的手术为胆囊切除术、椎间盘破坏或切除术、泌尿系统手术,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住院费用增加前三的感染为多部位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及腹腔内组织感染,住院日数增加前三的感染为多部位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及表浅切口感染,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外科患者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可导致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医院感染控制部门应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减少外科多部位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及手术部位感染等感染的发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PDCA管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NICU收治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2018年1-6月收治的新生儿,试验组为2018年7-12月收治的新生儿。试验组应用PDCA循环方案进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改进,比较PDCA实施前后两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对PDCA实施前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进行监测。结果 对照组共1 254例新生儿,其中早产儿228例;试验组共1 368例新生儿,其中早产儿304例。PDCA实施后NICU新生儿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4.09%)低于PDCA实施前(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1,P<0.05)。PDCA实施后早产儿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4.28%)低于PDCA实施前(8.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6,P<0.05)。PDCA实施后医生、护士的手卫生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DCA实施前,NICU每床日手消毒剂使用量16.94 mL,每床日洗手液使用量15.41 mL;PDCA实施后,NICU每床日手消毒剂使用量25.95 mL,每床日洗手液使用量17.81 mL。结论 应用PDCA管理模式可提高NICU医院感染管理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的临床耐药性及耐药基因blaKPC的分子特征。方法 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某院临床检出的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通过WHONET 5.6软件对药物敏感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PCR检测碳青霉烯耐药基因blaKPC、blaNDM、blaIMP、blaVIM、blaOXA-48,对PCR阳性产物进行DNA测序,分析耐药基因的分子结构特点。结果 共收集510株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其中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420株,耐碳青霉烯非肠杆菌科细菌90株。菌株主要来自重症监护病房(ICU)、神经外科和呼吸科,分别占60.8%、11.8%、5.3%;标本来自痰、脓性分泌物、静脉血、无菌中段尿,分别占66.9%、8.8%、8.2%、6.5%。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PCR结果显示,420株CRE中blaKPC、blaNDM、blaIMP的阳性率分别为54.3%(228/420)、1.2%(5/420)、1.4%(6/420),未检测出blaVIM和blaOXA-48基因,其中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携带blaKPC CRE的83.8%、11.8%、2.6%;其他少见菌种中也检出blaKPC基因。非肠杆菌科细菌中仅有2株鲍曼不动杆菌检测出blaKPC。DNA测序结果显示,174株携带blaKPC的菌株中173株检测为blaKPC-2、1株检测为blaKPC-1。结论 该地区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以CRE为主,其中以携带blaKPC-2的肺炎克雷伯菌占绝对优势,其他菌株中也均有发现。提示临床需重点加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监测及预防,防控blaKPC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重症康复单元昏迷患者再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某院康复医学科重症康复单元住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入住康复科后再发肺部感染组和非肺部感染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受伤形式、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及康复干预措施等。结果 共调查269例患者,再发肺部感染167例。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低血清清蛋白(95%CI:0.750~0.883,OR=0.814)、GCS<8分(95%CI:0.176~0.571,OR=0.317)及昏迷时间≥ 3周(95%CI:1.637~10.752,OR=4.196)是昏迷患者再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269例患者共检出245株病原菌,居前三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77株,31.43%)、鲍曼不动杆菌(70株,28.57%)、肺炎克雷伯菌(40株,16.32%);多重耐药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63株,49.22%)、铜绿假单胞菌(29株,22.66%)、肺炎克雷伯菌(20株,15.62%)。结论 对于重症康复单元昏迷患者,积极改善意识水平,纠正及预防低白蛋白血症以及尽可能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降低其肺部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激励式呼吸训练联合口腔去污染对老年胃癌患者手术后肺炎(POP)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行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激励式肺计量器训练联合洗必泰口腔去污染。分析两组POP发病率、口咽部定植菌检出率等指标。结果 共纳入96例老年胃癌手术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13例患者发生POP,POP发病率为13.54%。试验组患者POP发病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口咽部定植菌检出率(6.25%)低于对照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及呼吸训练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术中机械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日数、抗菌药物费用、总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老年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激励式呼吸训练和口腔去污染有助于改善运动耐量,减少呼吸道微生物定植,降低POP发病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神经外科肿瘤患者术后感染对住院日和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 以2015年7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神经外科肿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在院发生术后感染患者为病例组,未发生感染者为对照组,按住院时间(±3月)、年龄(±5岁)及手术部位进行1∶1配对,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日和各项医疗费用。结果 神经外科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率为5.66%,以手术部位感染(54.72%)和下呼吸道感染(31.32%)为主;病例组平均住院日为20.5 d,较对照组延长8.5 d(Z=-10.618,P<0.001);病例组平均费用为91 573.42元,较对照组增加30 518.17元(Z=-9.988,P<0.001);其中手术部位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平均费用分别为84 888.50元和110 442.64元,较对照组分别增加23 627.49元(Z=-6.627,P<0.001)和43 631.36元(Z=-4.954,P<0.001)。结论 术后感染将延长患者住院日并增加住院费用,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引起各级医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及变化趋势,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2014—2018年每年调查一次,调查期为1日,调查对象为当日全部在院和出院患者,统计分析5年医院感染资料。结果共调查患者9 718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55%,例次现患率为5.01%,五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及例次现患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193例次,占39.63%,其次分别为手术部位(75例次,15.40%)、泌尿道(65例次,13.35%)和上呼吸道(29例次,5.95%)。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为血液科(15.73%),例次现患率最高的为重症监护病房(16.72%)。共检出医院感染病原体41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58株,革兰阳性菌112株,真菌38株,其他病原体6株。最常见的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51株),其次为大肠埃希菌(49株)、鲍曼不动杆菌(4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3株)和肺炎克雷伯菌(42株)。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助于了解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器械相关感染和手术部位感染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指标体系在医院感染管理上的应用。方法 搜集2018年4-11月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出院患者医院感染信息及DRG分组、病例组合指数(CMI)等DRGs相关指标,通过CMI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比较调整前后ICU医院感染发病率,确定各ICU发生医院感染人数较多的DRG组,有针对性地提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结果 CMI调整前,神经外科ICU医院感染发病率最高(38.78%),新生儿ICU医院感染发病率最低(5.14%),经CMI调整后,综合ICU医院感染发病率最高(12.37%),急诊ICU医院感染发病率最低(2.11%)。各ICU发生医院感染出院患者居前三位的DRGs组共14个,占全部DRGs的7.37%;而14个DRGs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共198例,占全部医院感染患者的57.89%。结论 DRGs指标体系有助于不同类别或医院间感染发病率的比较分析,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环境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菌株的同源性,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9—12月某三甲医院ICU患者、环境中连续分离的CRKP菌株,进行耐药表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同源性分析。结果 共收集10株CRKP菌株,其中9株分离自5例患者的临床感染标本,1株分离自气压治疗仪面板。10株菌均携带产KPC酶基因;MLST分型均为ST11型;共有5种PFGE带型,其中5株带型完全一致,为流行菌株,1株菌株与流行菌株带型仅相差1条条带,其余4株菌带型相近,但与流行株带型差异较大。气压治疗仪面板分离的1株CRKP菌株与患者来源的4株CRKP菌株耐药表型、PFGE型别及ST型别完全一致,考虑为仪器共用造成的医院感染。分离自同一重症胰腺炎患者腹腔引流液、血标本的CRKP菌株PFGE带型完全一致,推测CRKP可能通过腹腔感染入血。结论 PFGE和MLST对明确医院感染细菌传播路径,个体细菌感染路径以及遗传变异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从切断感染途径方面入手指导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内眼手术/操作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病率及临床特征,为眼科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7年1月-2019年12月某院行内眼手术/操作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感染性眼内炎发生情况。结果 共收集内眼手术/操作后患者36 107例,平均年龄(50.78±19.96)岁;内眼手术类型以白内障手术(52.10%)、高度近视眼可植入式隐形眼镜置入术(ICL,19.67%)、玻璃体切割手术(17.58%)为主。共20例患者发生感染性眼内炎,总发病率为0.06%,其中术后急性眼内炎为14例,迟发型眼内炎6例;不同手术类型感染性眼内炎发病率最低的是ICL(0.01%),最高的是青光眼手术(0.12%)。20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8株,革兰阴性菌3株,真菌1株;20例患者中有12例(60.00%)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18例治愈,治愈率为90.00%。结论 不同类型内眼手术/操作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病率不同,应根据不同手术类型进行感染性眼内炎的预防。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子宫全切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SSI提供策略。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调查2014年1月—2019年12月湖北省某肿瘤医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子宫全切术后SSI情况及检出病原菌,并进行其SSI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97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行子宫全切术,发生SSI 94例,SSI发病率为9.61%,其中表浅切口感染14例(1.43%),器官腔隙感染80例(8.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低蛋白血症[OR=2.3,95%CI(1.3~4.1)]、手术时长超3 h[OR=3.4,95%CI(1.0~10.9)]的患者术后发生SSI的风险增加,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子宫全切术后发生SSI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感染部位检出病原菌59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62.71%,37株)。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行子宫全切术后SSI发病率较高,术前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是SSI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患者术后相关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某院2013年1月—2019年12月应用ECMO支持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分析ECMO术后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163例ECMO支持治疗患者中,39例发生ECMO术后医院感染,感染发病率为23.93%。以下呼吸道感染(38例次,59.38%)为主,其次是血流感染(9例次,14.06%)、消化系统感染(6例次,9.37%)。检出病原体9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74株(77.89%),真菌20株(21.06%),革兰阳性球菌1株(1.05%);主要分离自痰标本(73株,76.84%),其次为血标本(11株,11.58%)、尿标本(4株,4.21%)。ECMO支持治疗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者与未发生感染者的住院日数、抗菌药物使用日数、呼吸机使用日数、导尿管置管日数及中心静脉置管日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ECMO支持治疗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临床医务人员应针对其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防控措施,以减少相关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对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及相关因素的影响,为掌握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感染情况及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5月—2018年10月进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病例,从中筛选出7种手术共839例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出同时期符合纳入标准的传统方式手术病例作为对照组(891例),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结果泌尿外科手术占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总量的74.26%,普通外科手术占20.50%,心胸外科手术占5.24%。直肠癌根治术病例组医院感染例次率、手术部位感染率、住院日数、抗菌药物使用日数、留置导尿管日数均低于对照组;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病例组住院日数、留置导尿管日数均低于对照组;肾部分切除术病例组留置导尿管日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住院总费用和手术费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与传统手术方式比较,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不会额外增加医院感染发病率,部分手术中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脏直视手术术后医院感染特点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调查2016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某三甲心脏专科医院心脏直视手术后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共调查13 236例患者,其中术后发生医院感染923例,医院感染发病率6.97%。不同术式术后医院感染发病率不同,由高到低依次为复杂先心类手术(13.32%)、大血管类手术(11.60%)、冠脉移植类手术(8.23%)、瓣膜类手术(5.49%)、简单先心类手术(5.45%)。感染类型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778例,其中呼吸机相关肺炎154例),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42例)、血流感染(34例)、手术部位感染(27例)、泌尿道感染(26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二次手术、异体输血、手术时间>265 min,以及复杂先心类手术是心脏直视手术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异体输血,避免二次手术,有利于预防心脏直视手术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早产儿医院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早产儿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6年1月—2021年12月某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早产儿进行调查分析,查阅病历,收集早产儿基本信息及住院期间诊疗信息。结果 共纳入早产儿3 559例,其中男1 964例,女1 595例;平均出生体重(2 108.66±631.17)g。发生医院感染109例,发病率3.06%;主要感染类型为下呼吸道感染(44.04%)、血流感染(28.44%)、胃肠道感染(14.68%);检出医院感染相关病原菌3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3株(86.84%),革兰阳性菌3株,真菌2株。主要分离病原菌为产气肠杆菌(28.95%)、肺炎克雷伯菌(28.95%)。经单因素、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羊水污染、出生体重<2 500 g、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是早产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424、3.805、3.776、5.412,均P<0.05);剖宫产是早产儿医院感染的保护因素(OR=0.362,P<0.05)。结论 早产儿医院感染风险高,影响因素多,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