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带蒂阴囊纵隔皮瓣Ⅰ期修复尿道下裂2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带蒂阴囊纵隔皮瓣Ⅰ期修复尿道下裂的效果。方法:应用带蒂阴囊纵隔皮瓣形成尿道,皮瓣的宽度一般为:儿童1.2-1.6cm,成人1.6-2.0cm;长度为阴茎伸直后从阴囊根部至龟头的长度。结果:本组26例,2例尿道口局部坏死,痂下愈合;1例尿道外口狭窄。结论:应用该方法Ⅰ期修复尿道下裂效果好、并发症少,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介绍阴囊纵隔皮瓣尿道成形术Ⅰ期修复尿道下裂的方法和体会。方法 于阴囊纵隔部设计以纵隔血管为蒂,宽1.5~2 cm,长等于尿道外口至冠状沟距离的皮瓣,切取后成形尿道,修复下裂。结果 本组16例皮瓣全部成活,成形尿道排尿通畅。术后3例出现尿漏,2例换药治疗后自行愈合,1例6个月后行瘘修补。随访6个月-2年,无尿瘘及尿道狭窄,阴茎功能及外形满意。结论 阴囊纵隔皮瓣尿道成形术是Ⅰ期治疗尿道下裂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评价横行带蒂包皮瓣法与阴囊纵隔皮瓣法在一期修复尿道下裂中的治疗效果。方法123例尿道下裂患者随机分为横行带蒂包皮瓣法组(63例)和阴囊纵隔皮瓣法组(6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治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瞎呆横行带蒂包皮瓣法组平均手术时间多于阴囊纵隔皮瓣法组(P〈0.05)。随访1—14个月,横行带蒂包皮瓣法组治愈率高于阴囊纵隔皮瓣法组(P〈0.05),尿瘘的发生率较低(P〈0.05)。两组尿道狭窄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横行带蒂包皮瓣法虽稍复杂,但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若包皮发育符合要求,可优先考虑采用横行带蒂包皮瓣法一期修复尿道下裂。  相似文献   

4.
阴囊纵隔双蒂岛状皮瓣修复尿道下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修复尿道下裂手术的成功有赖于重建尿道的皮瓣的全部存活。我们设计了阴囊纵隔双蒂岛状皮瓣Ⅰ期修复尿道下裂的术式,以提供皮瓣良好的血供。从1991年12月至1992年12月为9例2.5岁至9岁先天性尿道下裂儿童施行手术,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文中对该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着重讨论了如何建立双血管蒂,及降低手术并发症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修复尿道下裂手术的成功有赖于重建尿道的皮瓣的全部存活,我们设计了阴囊纵隔双蒂岛状皮瓣Ⅰ期修复尿道下裂的术式,以提供皮瓣良好的血供。从1991年12月至1992年12月为9例2.5岁至9岁先天性尿道下裂儿童施行手术,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文中对该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着重讨论了如何建立双血管蒂,及降低手术并发症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尿道口蒂阴囊纵隔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附18例报告)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探讨应用尿道口蒂阴囊纵隔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的可行性,方法:对18例尿道下裂患者采用尿道口蒂阴囊纵隔皮瓣一期修复,结果:除1例并发尿瘘外,余17例均获痊愈,尿道无狭窄,阴茎阴囊角正常,阴茎伸展自如。结论:尿道口蒂阴囊纵隔皮瓣血运良好。一期治疗尿道下裂疗效确切,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尿道下裂修复术中阴囊纵隔皮瓣的应用方法.方法:自2000年6月至2006年10月对30例尿道下裂病人采用阴茎局部皮瓣尿道成形,应用以阴囊前、后动脉为蒂的阴囊纵隔岛状皮瓣进行阴茎腹侧再造尿道表面创面的覆盖.结果:30例中有4例病人早期出现漏尿,2~4周后自行愈合,其余病人均Ⅰ期愈合,术后排尿通畅,阴茎阴囊外形满意.结论:尿道下裂修复术中,应用阴囊纵隔皮瓣覆盖尿道再造后阴茎腹侧创面,方法简便,效果良好,外形满意,是解决尿道下裂患者局部组织材料不足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8.
修复尿道下裂手术的成功有赖于重建尿道的皮瓣的全部存活,我们设计了阴囊纵隔双蒂岛状皮瓣I期修复尿道下裂的术式,以提供皮瓣良好的血供。从1991年12月至1992年12月为9例2.5岁至9岁先天性尿道下裂儿童施行手术,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文中对该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着重讨论了如何建立双血管蒂,及降低手术并发症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尿道下裂的修复成形手术方法颇多。作者自1991年8月以来,采用阴囊纵隔带血管蒂皮瓣同时正位成形尿道开口,修复不同类型的先天性尿道下裂4 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 8例,年龄3~13岁。阴茎型7例;阴茎阴囊型36例;阴囊型5例。4 3例一期修复成功;5例因术后感染并发尿瘘,半年后经二期手术修补治愈。全部病例均常规行耻骨上膀胱造瘘。随访4 2例,排尿及阴茎伸直情况满意。2 手术方法①采用氯胺酮麻醉或硬膜外麻醉;②矫正阴茎下曲使阴茎过伸位;③游离阴囊皮瓣:根据松解后的阴茎长度取一舌状阴囊纵隔带血管蒂皮瓣,皮瓣…  相似文献   

10.
改良阴囊纵隔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附16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阴囊纵隔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的可行性。方法:对16例尿道下裂患者采用改良阴囊纵隔皮瓣一期修复术。结果:除1例并发尿瘘外,余15例均获痊愈,尿道无狭窄,阴茎阴囊角正常,阴茎伸展自如。结论:改良阴囊纵隔皮瓣血运良好,一期治疗尿道下裂疗效确切,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微创钨针在横形包皮岛状皮瓣管状尿道成形法尿道下裂一期修复术的应用方法及术后效果。方法 我科2013年5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其中226例尿道下裂患者,年龄6月~26岁(平均3.8岁),其中阴茎体型119例,阴茎阴囊型83例,阴囊型及会阴型24例。术中应用微创钨针进行阴茎矫直、阴茎包皮脱套、横形包皮岛状皮瓣的切取及解剖等操作,将成形的横形包皮岛状皮瓣缝合成管状尿道,对各型尿道下裂进行一期尿道重建术。结果 术后7~8天拔除硅胶尿管排尿后,共发现12例伤口愈合不良、尿外渗及尿瘘形成。全部病例随访3月~2年,共发现尿瘘及尿道部分裂开24例,尿道外口狭窄2例,尿道(吻合口)狭窄3例,尿道憩室1例,阴茎下弯复发2例,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226(14.2%)。结论 在尿道下裂一期修复手术中,合理应用微创钨针的电切及电凝功能的优势特点,可精细分离解剖横形包皮岛状皮瓣,可安全有效获取尿道再造所需要的血运良好的包皮瓣等组织,有利于提高手术效率、减轻组织的损伤,可促进组织愈合、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斜行包皮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斜行包皮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效果。方法:采用斜行包皮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51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自正位尿道口排尿,尿道外口呈纵向裂隙状,阴茎的外观满意,无阴茎下弯或侧弯,并发症发生率11.8%(6/51),其中尿瘘3例,尿道外口狭窄3例。结论:本术式具有取材范围大、皮瓣血运可靠、成形阴茎外观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阴茎型和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的I期修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一种全下睑全层缺损Ⅰ期再造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11例患者设计颊部旋转皮瓣再造下睑皮肤,鼻中隔软骨黏膜复合组织片游离移植再造下睑的结膜和睑板,完成Ⅰ期再造全下睑全层缺损.结果 11例再造下睑全部成活,除2例发生再造下睑轻度退缩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外形及功能均令人满意.结论 采用颊部旋转皮瓣覆盖皮肤,鼻中隔软骨黏膜复合组织移植片替代睑板和结膜行全下睑全层缺损再造,此术式操作简单,效果良好,是全下睑全层缺损再造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4.
岛状皮瓣在面部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岛状皮瓣I期修复面部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针对各类面部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无合适局部带蒂皮瓣可供利用者,根据缺损部位、面积大小设计应用耳前皮下蒂侧颌颈岛状皮瓣、颏下动脉岛状皮瓣、内眦动脉岛状皮瓣、眼轮匝肌蒂岛状皮瓣及鼻唇沟皮下蒂岛状皮瓣等进行I期修复。结果共48例面部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上述岛状皮瓣修复,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其中35例患者随访1~36个月,均获得良好的外形和功能恢复,效果满意。结论上述岛状皮瓣血供可靠,肤色质地好,供区多较隐蔽,手术操作也较为简单,安全快速,是I期修复面部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近4年来应用纵行带蒂岛状包皮瓣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疗效.方法:本组44例患者中,阴茎型尿道下裂34例,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10例.均采用纵行带蒂岛状包皮瓣一期尿道成形术,平均重建尿道长度2.8 cm.结果:一期手术成功率90.9%(40/44例),尿瘘9.1%(4/44例).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1次,随访3个月以上,阴茎外观及排尿均良好.结论:纵行带蒂岛状包皮瓣一期尿道成形术对伴有阴茎下曲、尿道板发育不好的阴茎型及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患者治疗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应用阴囊肉膜平滑肌肌皮瓣修复阴茎延长术中的阴茎创面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提供理想的阴茎延长术中阴茎创面的修复组织。方法 在阴茎1阴阜区皮肤交界处切开、切断阴茎浅悬韧带和部分阴茎深悬韧带行阴茎延长术后,应用以阴囊前动、静脉为血管蒂的阴囊膜平滑肌肌皮瓣(下简称阴囊皮瓣)转移修复在阴茎根部所形成的创面。结果 1996年以来共应用于16例患者,阴茎平均延长4-4.5cm,阴囊皮瓣全部成活,阴茎形态满意,阴囊无明显变形。结论 阴囊皮瓣血运丰富,薄而无皮下脂肪,有伸缩性,是阴茎延长手术中阴茎皮肤缺损较好的修复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一次性修复鼻及鼻周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1995年~2008年,收治34例鼻及鼻周缺损的患者,男21例,女13例;年龄17~70岁。先行额部扩张器置入术。二期手术,利用缺损周围的局部翻转皮瓣形成鼻衬里,将缺损纳入鼻前庭;额部扩张皮瓣移位行鼻再造术。三期断蒂。病程6~26月。结果:34例患者,32例疗效满意。结论:将鼻周的缺损视作术后新鼻部解剖区的一部分,再造全鼻并修复缺损,重建面部美学解剖分区。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能够获得更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黄警  郭洪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2):127-130
为探究V-Y推进皮瓣术门急诊一期修复指端缺损的效果,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020年1月-2022年1月自 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创伤中心门急诊收治的26例(28指)指端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门急诊手 术室接受V-Y推进皮瓣急诊一期修复创面。术后26例患指V-Y皮瓣均成活,患者对该术式修复效果较满 意,手术优良率为92.31%。6~12个月随访期间,大部分患者修复区皮肤的两点辨别觉恢复在4~7 mm,皮 瓣感觉、肤色、质地等外观上较健侧对应手指相应指节比较无明显差异,皮温正常,皮肤耐磨性好,患指指 关节功能正常。该术式在门急诊一期修复中能取得较好修复效果,并可获得良好的指端外形及功能,指端感 觉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9.
尿道口周蒂阴囊纵隔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异位尿道口周肉膜蒂阴囊纵隔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的可行性。方法 1998年以来应用上述方法一期修复尿道下裂31例。结果 28例痊愈,2例无尿瘘,1例尿道狭窄,阴茎阴囊角正常,阴茎伸展自如。结论 该皮瓣血运良好,用于一期治疗尿道下裂疗效确切,阴茎、阴囊间无相互牵扯,操作比较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