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成人Crowe Ⅳ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方法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对20例20髋成人CroweⅣ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4例,女16例;年龄32~68岁,平均52岁。髋臼侧均采用生物型假体在真臼水平植入,股骨侧采用S-R0M假体结合股骨粗隆下横断截骨短缩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对临床结果采用改良Harris评分进行评价,术前及术后随访时均拍X线片进行观察。结果: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髋关节脱位、静脉血栓发生。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8~60个月,平均38.1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髋臼假体均位于真臼内,无髋臼假体松动。股骨侧截骨处均骨性愈合,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50.90±9.35)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90.25±3.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1例术中发生小转子劈裂,1例术后出现坐骨神经损伤症状,1例出现BrookerⅠ型异位骨化,所有患者术后髋关节活动度好,疼痛基本消失。结论:应用S-ROM假体结合粗隆下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CroweⅣ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有效手术方法,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ROM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200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30例36髋,其中6例双侧,24例单侧。采用S-ROM假体结合股骨转子下横断截骨短缩行人工关节置换术,髋臼侧均采用生物型假体,假体在真臼水平或接近于真臼水平植入。对临床结果采用改良Harris评分进行评价,术前及术后随访时均拍X线片进行观察。结果:30例中早期死亡l例(双髋),失访2例(2髋),余27例32髋获得随访,时间7~84个月,平均48个月。2髋分别于术后12、18个月随访时仍可见骨折线,下肢行走无异常,术后未发生感染或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改良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1.7±3.7改善至术后89.1±2.9。无假体松动或位置不当需要翻修的病例。影像学复查显示关节假体在位,金属臼杯、股骨假体与宿主骨嵌合良好,无明显松动。所有施行臼侧植骨及股骨截骨的患者植骨及截骨处均骨性愈合,无假体松动,活动度无明显受限,患髋无痛,Trendelenburg征阴性,均无须使用行走辅助工具。结论:对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良好的真臼暴露、加深髋臼、股骨短缩、斜行截骨及使用S-ROM组配式股骨柄假体假体能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S-ROM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股骨粗隆下截骨治疗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6-12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36例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经后外侧入路或改良Hardinge入路显露髋臼及股骨,于股骨小粗隆上方约1 cm行股骨颈截骨,采用S-ROM股骨假体与股骨粗隆下截骨技术。结果 3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61(36~108)个月。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股骨侧假体下沉,髋臼侧均未出现骨溶解。股骨粗隆下截骨区域均愈合,愈合时间为4~7(5.3±2.4)个月。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为(2.6±1.4)分,较术前明显降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90.6±6.9)分,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 S-ROM假体全髋关节置换联合股骨粗隆下截骨治疗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 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疗效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方法:2000年3月至2010年3月,对19例(23髋)Crowe 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5例,女14例;年龄41~72岁,平均61.3岁。髋臼侧采用小臼杯结合髋臼内陷技术安置臼杯假体,股骨侧采用粗隆下短缩截骨放置股骨假体。采用Harris评分评价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8年,平均4.2年,术后X线片显示髋臼假体均位于真臼内,无髋臼假体松动。股骨侧截骨处均骨性愈合。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4.0±6.9)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85.0±7.5)分。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11例,包括股骨劈裂骨折3例,神经并发症3例,截骨延迟愈合2例,术后脱位3例。结论:采用小臼杯、假体内陷技术、股骨短缩截骨对Crowe Ⅳ型DDH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可以重建关节功能,恢复下肢长度,早期疗效满意,但并发症发生率高。后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0年3月至2009年5月,对12例(13髋)Crowe IV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侧采用小臼杯结合髋臼内陷技术安置臼杯假体,股骨侧采用粗隆下短缩截骨放置股骨假体。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月~7年,平均42月,术后X线片显示髋臼假体均位于真臼内,无髋臼假体松动。股骨侧截骨处均骨性愈合。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5分提高至末次随访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CroweⅣ型DDH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采用小臼杯、假体内陷技术、股骨短缩截骨能够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S-ROM股骨柄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 IV型髋臼发育不良的方法并评价其近期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3年6月,应用S-ROM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 IV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26例38髋,其中12例双侧,14例单侧。记录术前、术后的股区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记录术前肢体短缩、术中截骨及术后肢体延长长度,对临床结果采用改良Harris评分进行评价,术前行骨盆X线片及髋关节CT平扫评价髋关节发育情况及髋臼骨质情况,术后复查X线片观察假体位置、是否有骨溶解、假体松动、下沉等。[结果]26例患者均获得良好随访,随访18~48个月,平均34个月,术后3 d均可扶拐下地行走,术后未发生感染或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前、术后的股区视觉模拟评分(VAS)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股区疼痛明显减轻。术前肢体平均短缩6.5 cm,术中平均截骨2.5 cm,术后延长4.0 cm。改良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3.2±7.4)分改善至术后(84.8±8.1)分。X线片观察显示臼杯在真臼位置,金属臼杯、股骨柄假体位置良好,无明显松动,无假体松动或位置不当需要翻修的病例。所有实行臼侧植骨和股骨截骨的患者植骨及截骨处术后6个月已骨性愈合。[结论]对Crowe IV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将臼杯安放在真臼位置、粗隆下截骨短缩股骨及使用S-ROM组配式股骨柄假体能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非骨水泥型组配式S-ROM假体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近期疗效。[方法]对18例(19髋)严重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应用S-ROM假体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性6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32岁。按Crowe分型,CroweⅢ型11例11髋,CroweⅣ型7例8髋。手术采用在真臼位置磨锉加深重建髋臼,股骨侧选用S-ROM组配式假体,复位困难者行转子下截骨。术前和术后随访时应用Harris髋关节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和影像学检查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术中1例股骨近端裂缝骨折,用双股钢丝环扎固定。术后有2例出现坐骨神经牵拉症状,术后3个月内完全恢复。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有1例患者大转子上方发生异位骨化,但不影响关节活动度,未发现感染、骨质溶解、假体松动、脱位等并发症。平均随访2.8年(6个月~5年)。HHS评分由术前平均38.4分增加到末次随访时的85.2分。[结论]S-ROM假体是治疗严重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理想选择,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组配式S-ROM假体结合粗隆下截骨在治疗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男11例,女19例;年龄16~28岁,平均20岁。其中单侧29例,双侧1例。采用组配式S-ROM假体结合粗隆下截骨进行治疗,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12~26个月),评估术后髋关节功能、股区视觉模拟评分(VAS)、肢体长度及放射学评价。[结果]30例患者全髋置换术后X线片显示假体初始固定效果优良,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8.6±3.7)分恢复到术后的(87.3±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股区视觉模拟评分(VAS)由术前的(6.0±1.8)分改善至术后的(0.65±1.35)分;术后股区无疼痛,患肢平均延长3 cm;术后首次X线片显示股骨柄假体的初始固定良好,随访期间,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有1例股骨柄假体下沉1.5 mm,此后未出现假体松动及下沉征象、骨折、脱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组配式S-ROM假体结合粗隆下截骨在治疗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上疗效确切,能解决髋关节发育存在的解剖变异,可有效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股骨转子下横行短缩截骨在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中的作用.方法 2001年2月至2007年2月对12例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股骨转子下横行短缩截骨的全髋关节置换.男3例,女9例;年龄45~65岁,平均54岁.左髋5例,右髋6例,双髋1例.术前患肢短缩1.8~5.0cm,平均3.5 cm.4例中度跛行,8例重度跛行.于术后3、6、12个月,以后每年随访一次.摄X线片观察截骨愈合、假体下沉及松动情况.观察患者跛行情况,髋关节功能评价采用Harris评分.结果 全部患者随访2~7年,平均3.0年.截骨长度1.5~4.2 cm,平均2.2 cm.无坐骨神经损伤.截骨均愈合,愈合时间3~15个月,平均5.3个月.末次随访时3例轻度跛行,4例中度跛行,无重度跛行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36分(30~60分)提高到末次随访平均83分(75~95分).2髋分别于术后5年和7年发生股骨假体下沉,下沉高度分别为3 mm和6 mm.无假体松动及术后感染.结论 对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时行转子下横行短缩截骨,为真臼的暴露、臼杯的准确安装、增加股骨假体柄直径、矫正股骨假体柄前倾角创造了条件,可避免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髋臼重建及股骨转子下短缩横行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原地区CroweⅣ型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isplasia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14例(15髋)CroweⅣ型成人DDH患者,其中男4例(4髋),女10例(11髋);年龄23~56岁,平均(36±8)岁。实施髋臼重建、股骨转子下横行短缩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采用生物性臼杯,股骨采用S-ROM生物假体,均为陶瓷-陶瓷界面,以术前、术后Harris评分评价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例失访,随访13例(14髋),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23个月。术前Harris评分(38.56±3.67)分,术后评分(85.43±2.89)分,术后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疼痛显著减轻。结论髋臼重建及股骨转子下短缩横行截骨全髋置换术治疗CroweⅣ型成人DDH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髋臼重建及股骨转子下短缩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21例(24髋),男3例,女18例;年龄28~71岁,平均(54±10)岁。采用髋臼重建,股骨转子下横行短缩截骨,股骨近端非骨水泥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成形后联合自体结构性骨移植修复骨缺损,生物型假体或钛网骨水泥重建髋臼。陶瓷-聚乙烯股骨头臼界面17例(20髋),金属-聚乙烯4例(4髋)。股骨截骨端自体骨移植18例(21髋),异体骨移植原位钢丝捆扎3例(3髋)。术后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 3例失访。随访18例(21髋),随访时间0.5~9年,平均3.5年。Harris髋关节评分从术前(47.9±9.1)分提高至术后6个月(88.4±3.5)分。术后髋关节疼痛明显改善,肢体活动度增加,步态接近正常。1例术后并发坐骨神经麻痹,无伤口感染病例。术后6个月X线片均显示髋臼假体骨性覆盖、假体及植骨床压配较好,无髋臼假体松动及植骨块明显吸收,截骨端骨愈合良好。结论 髋臼重建及股骨转子下短缩截骨全髋关节置换适用于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尤其是高龄髋关节高脱位患者。操作相对简单,能够改善肢体不等长,可避免一次性过度肢体延长导致的坐骨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1997年10月至2009年1月,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 Ⅳ型DDH患者15例20髋,其中5例双侧、10例单侧.18髋采用Secur-Fit股骨假体,2髋采用Corail股骨假体.转子下斜行截骨6髋,髋臼底磨穿5髋,均行股骨头植骨.结果 15例中早期死亡1例(双髋),失访2例(2髋),余12例16髋获得平均44.2个月(5~92个月)随访.术后发生出血性休克1例,脂肪栓塞1例,术后脱位2例,股骨上端骨裂2例.转子下斜行截骨6髋中,1髋失随访,2髋分别于术后18和23个月随访时仍可见骨折线,下肢行走无异常,其余3髋骨愈合.髋臼底植骨5髋,除1髋失访外,其余均获得愈合.术后X线片显示髋臼假体均位于真臼内,完全骨性覆盖,无髋臼假体松动.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平均1.1 cm(0~2.2 cm).末次随访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24.7±5.7)分(15~32分)提高至末次随访(85.6±5.6)分(80~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Crowe Ⅳ型DDH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良好的真臼暴露、加深髋臼、股骨短缩、斜行截骨及使用Secur-Fit假体能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两种不同截骨方法治疗Crowe Ⅳ型先天性髋脱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成人Crowe Ⅳ型先天性髋脱位患者(congenital dislocated hip,CDH)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时两种不同截骨方法的效果及适应证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4月至2007年10月行THA治疗的36例单侧Crowe Ⅳ型CDH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测量下肢长度差、旋转中心高度差及Harris评分等指标比较股骨近端截骨和粗隆下截骨的效果.股骨近端截骨组20例,股骨粗隆下截骨组16例.结果 手术均成功复位,粗隆下截骨组手术时间较短,术后下肢长度差近端股骨截骨组平均为0.3 cm(-1.0~1.5 cm),粗隆下截骨组平均为0.6 cm(0~1.5cm).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髋臼角、旋转中心高度差以及重力臂的比较无显著差异.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股骨近端截骨组明显高于粗隆下截骨组.最近一次随访,Harris评分近端股骨截骨组为(83±8)分,粗隆下截骨组为(90±6)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重的成人Crowe Ⅳ型CDH行THA时通过两种截骨方式均能有效恢复患肢长度、重建关节功能,但对于脱位过高的患者(>4 cm)采用股骨近端截骨容易出现并发症,粗隆下截骨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CroweⅣ型成人髋脱位采用股骨转子下叠加缩短截骨行全髋置换术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8例(11髋)CroweⅣ型成人髋脱位患者,男3例,女5例;年龄40-57岁,平均48岁;单髋5例,双髋3例;先天性发育不良7例,陈旧性髋关节结核1例。假体臼杯为金属杯+聚乙烯内衬设计,其中Duraloc(Depuy,Warsaw,USA)8髋,Pressfit SⅡ(LINK,Ger-many)3髋。股骨柄假体采用AML(Depuy,Warsaw,USA)4髋,Summit(Depuy,Warsaw,USA)4髋,Ribbed(LINK,Germany)3髋。假体均采用生物学固定。手术均采用股骨转子下叠加缩短截骨,并附加断端“V”形截骨,其中6髋因最小号股骨柄假体置 入困难,而附加股骨劈开成形术。结果无一例发生感染、脱位等并发症,无一例行臀大肌或臀中、小肌等短肌松解。转子下平均缩短截骨长度为4.5cm(4~6cm),无一例因截骨过短,导致股骨头假体复位困难或坐骨神经牵伸伤;也无一例因截骨过长,导致股骨头假体松弛性脱位。术后X线片示臼杯均位于真臼区,股骨柄假体的初始固定均优良,截骨断端在3~6个月后均骨性愈合。测量显示患肢平均延长3cm(2.5~3.5cm)。随访3~7年,髋关节Harris评分从术前的25~32分改善至1年后的90~98分。无一髋假体显示有X线松动和邻近骨溶解。结论股骨转子下叠加缩短截骨术可用于CroweⅣ型成人髋脱位的全髋置换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Zhu ZA  Dai KR  Wang Y  Sun YH  Shi DW  Tang J  Hao YQ  Yan MN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0):1403-1406
目的探讨CroweⅣ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方法及预防神经损伤的对策。方法35例(39髋)CroweⅣ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均为女性,年龄36~56岁,平均46岁。获得随访31例35髋,随访时间1年~8年,平均4年。手术采用后外侧切口。髋臼侧除1例2髋外,均在真臼水平安放臼杯并使用非骨水泥型假体,股骨侧5例5髋选用骨水泥型假体,其余均选用非骨水泥型假体。2例2髋以往曾行转子下截骨者先行转子下截骨矫正术,再植入非骨水泥型假体。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术前平均43分。结果获得随访的31例(35髋)中,5例5髋发生术中骨折,其中小转子轻微襞裂骨折3例3髋,大转子不全骨折2例2髋,但股骨假体稳定,予钢丝固定或未作特殊处理。3髋发生异位骨化,均为BrookⅡ型。2例术后分别出现坐骨神经或股神经刺激症状,1个月后恢复正常。随访期间内无一例发生术后感染、术中术后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及有明显临床表现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时Harris评分平均87分,术后肢体延长4~6cm,平均5cm,肢体短缩得到满意纠正。结论后外侧人路、真臼水平重建髋臼是CroweⅣ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全髋关节置换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粗隆下短缩截骨结合Zweymuller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 THA)治疗CroweⅣ型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DDH)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12例(18髋) CroweⅣ型成人DDH患者采用粗隆下短缩截骨结合Zweymuller假体行THA手术。男1例(2髋),女11例(16髋),年龄33~51岁(平均47.7岁)。于术前、术后3、6、12个月,以后每年评估一次。髋关节功能评价采用Harris及Charnely评分,术中记录截骨及患肢延长长度,术后影像学检查对截骨面愈合情况、假体有无松动下沉及髋臼假体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12例患者均随访到,无死亡,随访时间21~46个月(平均42.3个月),1例发生患肢深静脉血栓;术后末次随访Harris评分(87.50±23.78)分、Charnely评分(17.36±2.01)分均较其术前(37.01±10.42)分(t=1.82, P<0.05)、12.00±1.52分(t=2.83, P<0.05)明显提高;术中截骨长度平均(2.5±0.98)cm,患肢平均延长(4.24±1.06)cm;术后X线评价无截骨面不愈合及假体下沉及松动,截骨面愈合时间3~11个月(平均4.9个月),术后髋关节旋转中心高度较术前下降45.5 mm,术后髋臼位置良好,髋臼假体覆盖范围93.3%,具有较好初期稳定性;手术治疗优良率88.9%。结论粗隆下短缩截骨结合Zweymuller假体THA术治疗CroweⅣ型成人DDH早期临床随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成人CroweⅣ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合并骨关节炎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方式及骨量保存。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4年4月,在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0例10髋女性CroweⅣ型DDH合并骨关节炎患者,年龄41~55岁,平均(46±8)岁。其中CroweⅣ型DDH、大粗隆内翻合并骨关节炎是必备入选条件。对肢体延长、股骨大粗隆内翻、股骨颈前倾角过大等问题,采用股骨大粗隆滑移截骨矫正其内翻,以避免咬除大粗隆顶端内翻骨质。粗隆下旋转短缩截骨矫正肢体延长和前倾角过大,以国产S-R全髋关节假体置换。术中保留截骨块的肌肉附着以保持骨块的血运,同时取股骨近端及股骨头松质骨、髋臼锉磨的骨泥植于截骨处以促进愈合。两处股骨截骨最大限度保存了患者骨量。对该组病例进行了6个月至6年的随访,平均(39±12)个月。结果该组病例术后双下肢等长,无血管神经症状,截骨及保存骨处愈合时间为6~8周,平均(7.5±1.5)周;髋关节功能评分(改良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4.5分提高到术后末次随访的90.6分。结论股骨近端双截骨S-R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CroweⅣ型DDH合并骨关节炎,能一次性解决患者的术中多个问题,并保存自身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髋臼加深内移结合粗隆下横形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成人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有效性。方法本组5例6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6岁(46~65岁);单侧4例,双侧1例;均为CroweⅣ型DDH继发骨关节炎,因关节疼痛伴功能障碍而接受手术者;既往均无手术史及其他关节病史,均采用捷迈全骨小梁锥形翻修假体结合髋臼加深内移和股骨粗隆下横断截骨短缩行THA。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为41分。结果本组5例6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36个月,平均18个月。患髋X线片显示所有股骨粗隆下截骨均获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脊柱代偿性侧弯均有恢复。患者疼痛均消失,假体位置良好,患者对术后功能均满意,跛行均随着时间延长好转,有2例患者仍有轻度跛行。术后评分为89分,其中优3例,良1例,中1例。平均屈髋活动度术前为110°,术后为99.20°。本组无一例出现关节感染、假体松动及脱位、神经功能损伤等并发症。术后肢体延长平均4 cm,肢体短缩纠正满意。结论髋臼加深内移结合粗隆下横形截骨,合理控制臀中肌张力,有利于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平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成人CroweⅣ型髋臼发育不良并骨性关节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5月至2013年12月对15例(17髋)成人CroweⅣ级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女13例,男2例,平均年龄30.9岁(22~58岁),术前Harris评分34.0±6.5。术前未行患肢牵引,术中在广泛松解、延长软组织的基础上,行股骨粗隆下截骨,重建髋关节旋转中心及髋关节外展功能。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3个月(6个月~5年),Harris评分85.0±7.3,较术前提高。患肢延长1.6~5.4 cm,平均(3.42±0.65)cm,大部分患者单侧肢体缩短畸形明显得到纠正,双下肢不等长控制在1.5 cm之内。术后1例出现坐骨神经不完全损伤,经保守治疗3个月后基本恢复;1例出现坐骨神经完全损伤,经保守治疗6个月后部分恢复,患肢远端形成足下垂内翻畸形,经行肌腱转位移植术后得以好转。关节疼痛缓解,活动功能满意,随访期内未发生脱位、感染、假体松动、下沉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通过软组织松解延长、股骨粗隆下截骨、重建关节功能、选择合适的假体,并注重对神经血管的保护,成人CroweⅣ型髋臼发育不良并骨性关节炎可以通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组配式股骨假体(S-ROM)结合股骨转子下截骨治疗Crowe Ⅳ型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本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应用组配式股骨假体(S-ROM)结合转子下横行截骨对12例12髋Crowe Ⅳ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平均随访时间为32个月(20~53个月)。通过Harris评分和X线检查对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Harris评分从术前的平均46.2分提高到术后的平均90.6分。术后下肢延长3~5 cm。术后8个月时复查X线片截骨处均达到完全骨性愈合。有1例于术后第2年发生脱位,手法复位成功。无股神经及坐骨神经损伤病例,无感染及假体松动。[结论]对于CroweⅣ型高脱位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应用组配式股骨假体结合股骨转子下截骨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