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善宁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467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大剂量善宁组(A组),常规剂量善宁组(B组),小剂量善宁组(C组).3组均首先给予善宁0.1mg静脉注射,之后分别以不同剂量善宁持续静脉滴注:A组:0.05 mg/h;B组:0.025 mg/h;C 组:0.015 mg/h.观察3组的止血疗效和停药后7天内的再出血率.另外大剂量善宁组患者出血停止后分为三组,分别给予善宁0.05 mg/h、0.025 mg/h、0.015 mg/h维持静点48小时,再观察疗效和停药后的再出血率.结果 A、B、C 3组6小时有效率分别为53.8%,30.6%和30.6%;12小时有效率分别为93.1%,72.2%和69.5%;24小时有效率分别为94.9%,75%和73.9%;总有效率分别为96.8%,75%和73.9%(PA、B<0.05),(PB、C>0.05).结论 加倍剂量善宁对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止血效果要优于常规剂量,止血成功后可以应用常规剂量或小剂量善宁继续维持治疗.小剂量善宁对于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止血效果与常规剂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无痛内镜下注射止血联合大剂量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大剂量洛赛克治疗组(A组)、无痛内镜止血联合常规剂量洛赛克治疗组(B组)、无痛内镜止血联合大剂量洛赛克治疗组(C组),每组30例。A组患者用洛赛克40mg静脉推注,每日3次,连续5d;B组患者于内镜检查前先用洛赛克40mg静脉推注,于异丙酚镇静下行内镜检查出血点,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止血,内镜止血后继续用洛赛克40mg静脉推注,每日2次,连续5d;C组患者除内镜止血后静脉推注洛赛克40mg,每日2次改为每日3次外,其余同B组。[结果]与A组比较,B、C组的止血时间缩短、再出血率下降、手术率及住院时间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的止血时间缩短、再出血率下降、手术率及住院时间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内镜下注射止血联合大剂量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安全有效,符合基层医院的条件,也符合患者舒适化医疗的需求,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3.
生长抑素控制难治性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三脸管气囊填塞止血无效者,静脉推注0.25mg生长抑素,继而以0.25mg/h的剂理静脉持续滴注,平均6h(1-15h)控制出血。应用同样剂量治疗6例各种病因引起的难治性消化道出血,5例患者平均8.3H(3-12h)出血停止,1例出血明显减少但死于严重感染。作者认为生长抑素对多种难治性消化道出血有良好的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不同剂量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的32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高剂量组、常规剂量组分别采用生长抑素6mg/q12h、3mg/q12h持续静脉泵入的治疗方案,直至出血停止。[结果]高剂量组在平均止血时间、输血量、止血有效率上均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组(P0.05)。[结论]加倍应用生长抑素的止血效果优于常规剂量,在出血量较大时更显示出增加剂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背景: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可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奇静脉血流,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门静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目的:评价国产注射用醋酸奥曲肽治疗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试验设计,以善宁醋酸奥曲肽注射液作为对照.疗程5天。首剂0.1mg加入5%葡萄糖20ml静脉推注,随后以0.025mg/h的速度连续静脉滴注72h.如出血停止,则继续皮下注射0.1mg1次/8h,连续2天。疗效评价指标包括呕血量和便血量,安全性评价指标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患者生命体征以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共129例患者人组,其中试验组64例,对照组65例。按全分析集(FAS)评价,试验组临床显效率为78.1%.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临床显效率为83.1%.总有效率为96.9%,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2例(3.1%)患者出现发热的不良事件,对照组无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国产注射用醋酸奥曲肽用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与同剂量善宁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6.
目的:寻找一种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较好的药物。方法:应用善宁首剂0.1mg静注或皮下注射后继以0.3mg/24h静脉维持。另一组用脑垂体后叶素进行对照。结果:善宁组有效率82.1%,对照组有效率60.0%,两组对照差异有显著意义,且善宁组3天止血率较对照组明显,副作用少。结论:善宁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较好。止血时间提前,副作用少,可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善宁治疗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4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志红 《山东医药》2004,44(27):20-20
善宁(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EV)破裂出血效果良好,但对非EV性上消化道出血报道较少。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们对40例非EV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善宁、洛赛克治疗,并与单纯应用洛赛克患者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7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首次给予生长抑素250μg静脉注射,继之以250μg/h微量泵持续输入72h;对照组36例首次给予垂体后叶素10U静脉注射,继之以0.4u/min微量泵持续输入72h。观察两组的止血率、止血时间和再出血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7%(33/36),止血时间为(15.3±5.8)h,再出血率为8.3%(3/36),对照组有效率为58.3%(21/36),止血时间为(40.7±12.1)h,再出血率为33.3%(12/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优于垂体后叶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奥曲肽对难治性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MWS)的疗效.方法 将经常规治疗24 h仍出血不止的47例MWS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24)和对照组(n=23).对照组:单用静脉注射奥美拉唑40mg,每12h 1次.治疗组:加用奥曲肽(善宁)25 μg/h微量泵泵入,连用3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91%(P<0.01).结论 对难治性MWS大出血患者,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加用奥曲肽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善宁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善宁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善宁治疗组和垂体后叶素对照组,分别观察治疗后12h、24h、48h、72h止血率、再出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的不同时期止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再出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善宁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选取门诊每日服用100mg阿司匹林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并检测Hp。根据Hp检测结果将3809例入选对象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随访2年,观察上消化道出血情况;Hp阳性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抗Hp治疗根除Hp后分组,分别给予法莫替丁40mg睡前顿服(干预组),或不加干预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继续服用阿司匹林,随访2年,观察其再出血情况。结果:60岁以上老年患者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上消化道出血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患者(P<0.05);Hp阳性组2802例患者中上消化道出血146例(5.21%),Hp阴性组共1007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为30例(2.98%),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4例患者根除Hp法莫替丁干预组72例,上消化道再出血2例(2.78%),对照组72例,上消化道再出血8例(11.1%),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0岁以上老年患者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增加上消化道出血风险;Hp感染并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增加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风险;法莫替丁干预能有效降低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上消化道再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2.
内镜下注射止血和应用奥曲肽序贯治疗Dieulafoy病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评价内镜下注射止血和应用奥曲肽序贯治疗Dieulafoy病变的疗效。 方法 在内镜诊断为Dieulafoy病变所致出血后 ,先以高渗盐水 肾上腺素 (HSE)液注射止血 ,再连续应用奥曲肽 7d(0 .1mg ,皮下注射 ,1次 / 6~ 8h) ;未用奥曲肽或仅用 1~ 2d者为对照组。 结果 治疗组的再出血率和转手术率 (12 .5 % ,6 .3%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5 3.8% ,4 6 .2 % ;P <0 .0 5 )。结论 内镜下注射止血和应用奥曲肽的序贯疗法可明显减低Dieulafoy病变的再出血率和转手术率。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总结分析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75岁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以便进一步了解该类患者的特殊性,为更好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于2006~2007年收住消化内科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其中老年组(≥75岁)96例,非老年组(〈60岁)59例,详细记录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下表现及伴随的其他系统疾病,并进行对比和分类分析。结果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首要原因均为溃疡病,老年组胃溃疡发病率(20.8%)高于非老年组(8.5%)(P〈0.05),而非老年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7.6%)及复合性溃疡(15.3%)发病率高于老年组(39.6%及5.2%)(P〈0.05),老年组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发病率(13.5%)明显高于非老年组(3.4%)(P〈0.05),老年组有上腹痛和(或)上腹部压痛者(49%)低于非老年组(66.1%)(P〈0.05)。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伴随的其他系统疾病明显增高(P〈0.01);应用阿司匹林/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明显增多(P〈0.01);血尿素氮数值明显增高(P〈0.01);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5)。2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75岁老年患者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情较非老年组重,住院时间长,治疗也较为复杂。对于老年组急诊内镜下诊治可以明确诊断,并可同时进行镜下止血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性评价比较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以奥曲肽或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起截至2016年7月。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共635例患者,其中奥曲肽组(观察组)321例,垂体后叶素组(对照组)31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初始止血率相较于对照组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再出血率、病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垂体后叶素相比较,奥曲肽的止血率较高,但两者在降低再出血率、病死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不同阿司匹林肠溶片对老年人上消化道黏膜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不同阿司匹林肠溶片对老年人上消化道黏膜的影响. 方法将我院近3年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1次/d)≥3个月、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404例,按服用药物不同分为拜阿司匹灵组232例和普通阿司匹林肠溶片组172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胃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通过χ2检验,比较两种不同阿司匹林肠溶片对老年人上消化道影响的差异. 结果拜阿司匹灵组上消化道出血47例(20.3%),普通阿司匹林肠溶片组55例(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9,P<0.01);拜阿司匹灵组胃镜检查显示胃、十二指肠炎症16例(6.9%),消化性溃疡8例(3.5%);普通阿司匹林肠溶片组分别为12例(7.0%)和36例(20.9%),检出消化性溃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10,P<0.01);胃肠道不良应发生率拜阿司匹灵组20例(8.6%),普通阿司匹林肠溶片组40例(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3,P<0.01). 结论拜阿司匹灵对老年人上消化道的影响明显小于普通阿司匹林肠溶片,在临床上使用拜阿司匹灵比普通阿司匹林肠溶片更安全.  相似文献   

16.
内镜止血联用大剂量洛赛克治疗溃疡病大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内镜止血联用大剂量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2例溃疡病大出血患者进行内镜治疗,然后将内镜止血成功的21例继续抑酸治疗,10例用大剂量洛赛克,11例用常规剂量西米替丁。结果:内镜即刻止血成功21例,失败1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瓣膜性房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非瓣膜性心房颤动84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达比加群酯组和华法林组,分别予以抗凝治疗。随访观察1年,对比3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栓塞、肺栓塞、脑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等终点事件,比较3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服药后相关凝血功能指标及药物的安全性。结果 联合用药组TIA、脑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华法林组(P<0.05),但稍高于达比加群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用药组脑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达比加群酯组患者TIA、脑栓塞、脑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华法林组(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不同程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无严重出血、肝肾损害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可有效降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栓塞的风险,但疗效并无优于达比加群酯单药治疗,且出血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8.
A total of 213 cases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treated by bipolar electrocoagulation (BPEC) were reviewed and its efficacy in the management of massive bleeding was evaluated. Initial hemostasis was achieved by BPEC in 97.6% cases with an overall rebleeding rate of 17.1%. The majority of rebleeding occurred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ucosal lesions who had serious underlying medical problems. There were no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the procedure. Endoscopic BPEC safely arrested oozing to spurting bleeding and contributed greatly to the control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上消化道大出血属急危重症,联合多种诊治手段有助于提高救治效果。目的:探讨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在上消化道大出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北京军区总医院经急诊内镜止血失败或止血成功后再次大出血的7例患者并给予选择性动脉造影和栓塞治疗。观察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对明确病因诊断和止血效果的价值。结果:7例患者行急诊内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大出血.并经镜下止血治疗后仍有严重活动性出血.行选择性动脉造影和栓塞治疗。7例患者就诊后行急诊内镜的平均时间为4.4h.选择性动脉造影平均时间为8.4h。4例患者表现为造影剂外溢的出血直接征象.其余3例表现为异常血管分支增粗紊乱的间接征象;给予弹簧圈栓塞或明胶海绵栓塞治疗后均成功止血。结论: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是一种及时、安全、有效的诊治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