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叶晓婷 《中医康复》2020,11(7):25-27
目的:探讨给氧体位康复训练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中的疗效。方法:选自本院妇科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治疗的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患者8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対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运用给氧体位康复训练,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比较术后12h、24h、48h、72h疼痛评分及排气时间、非切口疼痛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12h、24h、48h、72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平均排气时间和非切口疼痛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氧体位康复训练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中的疗效显著,有助于缓解患者非切口疼痛程度,缩短排气时间和疼痛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分析对18例手术患者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认真做好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手术器械的准备加强术中配合。结果:18例手术均一次性成功,无死亡病例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胸腔镜辅助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前准备要充分、术中配合要求高,器械护士、巡回护士要相对固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非切口疼痛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了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进入我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术治疗的94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品管圈管理与常规护理模式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品管圈管理护理干预治疗后,患者的整体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非切口疼痛护理中引入品管圈管理模式,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问开窗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90例腰椎盘突出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及护理.结果:90例患者均安全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病人腰背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术前准备充分,术中良好配合及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法配合高鸟甲素贴片对肛瘘术后患者切口疼痛的护理疗效。方法:将160例肛瘘术后切口疼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耳穴贴压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高鸟甲素贴片法,两组均于实施后24h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结果:肛瘘术后疼痛缓解率观察组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97%、94%、61%,优于对照组的86%、6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法配合使用高乌甲素贴片能有效缓解肛瘘术后切口疼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腹壁小切口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子宫肌瘤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子宫肌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25例,试验组应用腹腔镜下腹壁小切口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剖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24h、术后48h、术后72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腹壁小切口子宫肌瘤剥除术切实可行,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其疼痛,值得各医疗机构实践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小切口开窗法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小切口开窗法配合中药治疗。结果:术后症状消除明显,无明显疼痛,活动基本恢复,未出现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有效率达90%,无失败病例。结论:小切口开窗结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陆旦旦 《新中医》2020,52(9):135-137
目的:观察在剖宫产术后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艾灸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2组术后均给予现代医学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观察组加予艾灸和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记录2组产妇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和泌乳时间,术后6 h、12 h、24 h和36 h的切口疼痛情况,与术后48 h腹胀的发生情况及程度。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和泌乳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和36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发生率为25.00%,低于对照组的60.9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腹胀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艾灸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有利于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并能帮助减轻切口疼痛和腹胀,促使产妇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腋下小切口开胸加胸膜固定术在治疗肺大疱合并自发性气胸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6月采用腋下小切口治疗肺大疱合并自发性气胸病1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例术后3-6d拔除胸腔引流管,术后肺全部复张均治愈,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无气胸复发病例。结论经腋下小切口手术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疗效肯定的优点,是自发性气胸外科治疗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法:观察253例实施微创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253例患者经过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住院时间仅有2~6d,切口长度1.4~2cm,开始进食时间8~26h,开始自主下床活动6~12h,切口感染为0,术后无大出血、肠梗阻、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25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手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健康教育到位,术中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术后做到及早发现病情变化,使患者得到及时处理,是微创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取得很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马丽霞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7):148-148
目的:讨论小切口腋臭切除术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36例应用小切口法行腋臭切除手术的腋臭患者进行适当的术前、术中、术后和心理护理。结果:受术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3~10个月对100例进行随访,97例术后异味完全消失。3例运动后有轻度异味,患者可以接受。伤口美观无出现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适当和完善的术前、术中、术后及心理护理可使患者解除患者思想顾虑,积极配合,顺利完成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手术期的疼痛护理干预。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我科收治肾结石患者132例进行术前、术后的相关疼痛干预护理措施。结果:127例患者疼痛得到有效控制,未出现并发症,3例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积极对症处理后缓解,2例因出现肾造瘘管出血,经疼痛教育和药物治疗后顺利恢复。结论:术后给与相应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并配合有效的治疗,可进一步减轻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顺利康复出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江雯波 《江苏中医药》2014,46(11):54-55
目的:探讨芒硝外敷神阙穴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非切口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妇科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130例,分为治疗组(66例)、对照组(64例)。所有患者行全麻术后常规护理。治疗组以芒硝外敷神阙穴。观察各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的缓解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妇科腹腔镜术后采用芒硝外敷神阙穴对缓解术后非切口疼痛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并配合围术期护理干预。结果:2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4h可下床活动且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年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影像学复查显示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改变,无明显复发迹象。患者治疗后3d和治疗后1年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临床疗效显著,配合围术期护理干预预后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护理效果及术后生活质量。方法:对46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的全方位护理。结果:通过加强护理工作,病人能积极配合,没有切口感染和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消除患者恐惧、紧张、焦虑等心理障碍,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促使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疼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进行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焦虑、抑郁程度、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自发性气胸患者在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1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可缓解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小切口和常规切口胆囊切除术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36例纳入研究,并分为接受小切口手术的观察组和接受常规切口手术的对照组,观察手术创伤大小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以及NR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有助于促进术后恢复、缓解术后疼痛,且取得与常规切口相当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配合疼痛管理对扁桃体术后围术期安全及护理质量改善。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择期行扁桃体术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实验组术后实施中医特色护理配合疼痛管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临床疗效、疼痛强度、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1h、2h、4h、8h、12h和24h的疼痛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实验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率为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配合疼痛管理对扁桃体术后的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疼痛强度,且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硝矾洗剂熏洗配合穴位磁贴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104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5例,采用硝矾洗剂熏洗配合穴位磁贴治疗,对照组49例,采用高锰酸钾溶液熏洗治疗,根据视觉疼痛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观察术后首次疼痛时间、术后8 h、24 h、48 h,首次大便、3 d、7 d的患者疼痛评分,并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疼痛始发时间为术后(10.07±1.10)h,对照组为术后(6.99±1.21)h。治疗组的疼痛始发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晚(P0.01),提示术后穴位磁贴治疗已经起效,镇痛效果明显。术后8 h、24 h、48 h、首次大便、3 d,治疗组疼痛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7 d两组疼痛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硝矾洗剂熏洗配合穴位磁贴疗效可靠,且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小,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防治腹部手术切口疼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腹部外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措施干预。对两组患者应用VAS评分表进行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程度以及镇痛剂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72h切口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未使用镇痛药,对照组有4例患者使用镇痛药,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腹部手术切口疼痛,减少镇痛药的使用,镇痛效果明显,此方法简便易行,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