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比较左金丸传统汤剂、复方颗粒剂与配方颗粒剂中吴茱萸碱和次碱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HPLC测定传统汤剂、复方颗粒剂、配方颗粒剂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并对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了考察。结果:HPLC测定吴茱萸碱和次碱在传统汤剂中总质量分数为0.738 0 mg.g-1,在复方颗粒剂中总质量分数为1.379 0 mg.g-1,在配方颗粒剂中总质量分数为0.225 9 mg.g-1。结论:左金丸传统汤剂、复方颗粒剂、配方颗粒剂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总质量分数差异较大:复方颗粒剂>传统汤剂>配方颗粒剂。  相似文献   

2.
吴茱萸汤大孔树脂精制工艺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吴茱萸汤水煎液中7种有效成分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柠檬黄素-3-O-β-D-葡萄糖苷(Lcs)、人参皂苷Re(Re)、人参皂苷Rb1(Rb1)、吴茱萸内酯(Li)、姜辣素(6-Gi)、吴茱萸碱(Ev)、吴茱萸次碱(Ru)等7种成分为考察指标,通过静态及动态吸附考察,确定了筛选的树脂型号;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吸附时间、上样量与树脂体积比;采用正交实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正交实验表明,影响吴茱萸汤大孔树脂精制工艺的主要因素为径高比、上样药液浓度和乙醇浓度,最佳工艺为径高比1∶4,上样药液浓度0.33g/mL,上样流速0.1倍柱体积/min,60%乙醇洗脱。结论:吴茱萸汤中7种成分精制后含量保留70%以上,其中5种成分保留90%以上,用大孔树脂对吴茱萸汤水提液进行精制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吴茱萸汤中主要指标成分的含量,探索吴茱萸汤在提取浓缩过程中主要指标成分的转移规律,为后续工艺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的色谱柱分别为Waters ACQUITY UPLC Shield RP18和Waters ACQUITY UPLC BEH G8,两者规格均为直径2.1 mm、柱长100 mm和粒径1.7μm的色谱柱,以0.4 mL/min的流速进行梯度洗脱(乙腈为流动相A, 0.05%和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B),进样量1μL,柱温为25℃和30℃,运行时间55 min,并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方法学考察,重复性和稳定性均小于3%,加标回收率在91%~103%,满足含量测定的要求。结果 建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吴茱萸汤中去氢吴茱萸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柠檬苦素、6-姜辣素、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1含量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吴茱萸汤从药材到流膏,去氢吴茱萸碱的转移率为20%~30%、柠檬苦素的转移率为40%~50%、吴茱萸碱的转移率为5%~15%、吴茱萸次碱的转移率为4%~7%和人参皂苷Rg1/Re/Rb...  相似文献   

4.
目的 :考察降糖方剂改后有效成分含量变化。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降糖方汤剂与颗粒剂中的人参皂甙Rb1、Rg1、Re的含量。结果 :汤剂与颗粒剂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降糖方由汤剂改为颗粒剂时 ,成分含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吴茱萸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按照传统煎煮方法制备15批吴茱萸标准汤剂,测定其出膏率。采用薄层色谱法以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为对照品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计算其转移率。结果 15批吴茱萸标准汤剂出膏率均值为27.75%,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分离度好,比移值适当,可同时鉴别小极性和大极性成分。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平均转移率分别为26.10%、2.82%、3.76%。结论 建立了吴茱萸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测定方法全面、准确,可为吴茱萸配方颗粒和含吴茱萸的中药经典名方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薄层扫描法测定吴茱萸颗粒剂中吴茱萸次碱的含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建立一种吴茱萸颗粒剂中吴茱萸次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吴茱萸颗粒剂经过氯仿超声提取,提取液通过氧化铝柱吸附洗脱,以氯仿定容戍样品供试液,点样于硅胶G板,以石油醚(30~60℃)-氯仿-丙酮-甲醇-二乙胺[6:3:1:O.2:O.1]为展开剂,上行展开,检测波长λs=280nm,反射,中速,线性扫描。外标两点法回归计算吴茱萸次碱斑点峰面积。结果:吴茱萸次碱在O.102~O.51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568.53 6813.82X,r=O.9994,最低检出限为O.051μg,加样平均回收率为100.02%,RSD=1.44%。结论:方法简便,分离度较好,结果准确稳定,可作为吴茱萸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5,(12):2378-2381
目的:通过指纹图谱比较左金丸传统丸剂与免煎配方颗粒剂主要药效成分的相对含量。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左金丸传统丸剂与免煎配方颗粒剂的指纹图谱,对其主要药效成分的相对含量进行比较。结果:方法学研究表明,所用色谱条件符合定性要求;以"诺得胜"左金丸中盐酸小檗碱为参照物峰,左金丸免煎配方颗粒剂中黄连主要成分(盐酸黄连碱、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的相对含量高于传统丸剂,吴茱萸主要成分(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相对含量明显低于传统丸剂。结论:左金丸免煎配方颗粒剂与传统丸剂的指纹图谱存在差异;前者黄连主要成分的相对含量较高,吴茱萸主要成分的相对含量明显较低。  相似文献   

8.
吴茱萸药材HPLC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化吴茱萸药材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流动相[乙腈-四氢呋喃(25:15)]-0.02%磷酸水溶液(35:65),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20 mm.结果: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色谱峰与其它色谱峰分离良好,样品中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色谱峰的DAD光谱与对照品基本一致,进样量在0.1968~3.936,0.1536~3.072,0.0974~1.948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100.7%,98.4%,RSD分别为1.7%,1.3%,1.1%(n=6).结论:建立的吴茱萸药材HPLC含量测定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信.  相似文献   

9.
许永崧  潘学强  龚慕辛  贺蕊  卢旭然  尚雅文 《中草药》2014,45(17):2490-2498
目的研究吴茱萸汤中9种成分的量对其自身吸收进入外翻肠囊成分量的影响,以指导吴茱萸汤改善偏头痛模型鼠指标的样品的调配。方法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获取10种吴茱萸汤吸收样品,以HPLC-DAD对吴茱萸汤及外翻肠囊吸收样品中9种成分进行定量、半定量,得到各成分在吴茱萸汤中的量以及在肠囊中的累积吸收量。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对吴茱萸汤中各成分的量及总体吸收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实验质量浓度范围内,柠檬黄素-3-O-β-D-葡萄糖苷、人参皂苷Rg1、6-姜辣素、吴茱萸苦素在吴茱萸汤中质量浓度越高,吸收入肠囊的总量越多;而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则相反。成分之间对吸收的相互影响关系十分复杂。结论在根据吸收谱-效相关分析结果调配吴茱萸汤样品时,应考虑成分吸收的相互影响关系以达到较佳疗效。  相似文献   

10.
人参皂苷Rb1和Re对乌头碱所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和Re对乌头碱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选用乳鼠心肌细胞,观察人参皂苷Rb1和Re分别与乌头碱配伍使用后,乳鼠心肌细胞上清心肌酶谱的改变,采用RT-PCR的方法,观察人参皂苷Rb1和Re与乌头碱配伍对心肌细胞钙离子通道基因Cav1.2 mRNA的影响。结果人参皂苷Rb1和Re可以有效对抗由乌头碱导致的心肌酶谱改变。同时,可以对抗乌头碱所致的钙离子通道基因Cav1.2 mRNA表达上调。结论人参皂苷Rb1和Re与乌头碱配伍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这可能与人参皂苷减轻了乌头碱所致的心肌细胞损伤和改善钙离子通道异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人参饮片标准汤剂进行研究,探讨相关参数阈值,以建立人参饮片不同用药形式的标准,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具代表性的12批次人参饮片经标准工艺制备汤剂,对出膏率、指标成分含量及转移率、指纹图谱相似度等进行考察,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对共有峰进行指认;对饮片、标准汤剂和由标准汤剂制得的颗粒进行比较,探讨颗粒制备过程中的质量传递规律。结果:人参标准汤剂中人参皂苷Rg1+Re和人参皂苷Rb1的质量浓度应分别不低于0.529,0.282 g·L~(-1),出膏率应不低于40%,批次间指纹图谱相似度不得低于0.905,与对照指纹图谱相比相似度不得低于0.966,指认了12个共有峰中的10种皂苷类成分;由饮片制成标准汤剂是"质的转移",而由标准汤剂制成颗粒只是"量变"过程。结论:标准汤剂可作为配方颗粒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参照物,以调整投料方案、优化工艺设计,保证与传统饮片煎液质量一致,稳定终产品的生产;鉴于不同形式的饮片临床应用多以水溶(煎煮或冲服)为主,与其药效物质基础一致的标准汤剂及其煎膏可作为质量控制标准物质,解决鉴别和质量控制难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条件下视网膜Müller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以改良酶消化法培养SD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将纯化培养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分别置于低剂量AGEs(终质量浓度为75 mg·L-1)及高剂量AGEs(终质量浓度为150 mg·L-1)下进行培养,并分别以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及人参皂苷提取物干预。在干预24,48,72 h后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细胞外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漏出量,以推测Müller细胞活力。结果:低AGEs组24,48 h的LDH漏出量较正常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但72 h的LDH漏出量较正常对照组增多(P<0.05);高AGEs组各时段LDH漏出量均较正常对照组以及低AGEs组增多(P<0.05);人参皂苷Rg1,Re,Rb1及人参皂苷提取物均能减少低AGEs组48,72 h的LDH漏出量(P<0.05),减少高AGEs组各时段的LDH漏出量(P<0.05)。结论:AGEs能明显增加视网膜Müller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细胞活力,并且与干预的时间、浓度有关;人参皂苷Rg1,Re,Rb1及人参皂苷提取物能降低本实验中AGEs条件下Müller细胞膜的通透性、提高Müller细胞膜稳定性,增强细胞活力,尤其以人参皂苷提取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参玉口服液澄清工艺优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参玉口服液的澄清工艺.方法:以人参皂苷含量、总多糖含量、澄明度和稳定性为评价指标,考察KBT-ZTC絮凝澄清法、酶解法、微滤法、酶解-微滤法及絮凝澄清-微滤法对参玉口服液质量的影响.结果:最佳澄清处理方法为絮凝澄清-微滤法,参玉口服液澄清稳定、有效成分保留率得以提高,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总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0.331 1,0.282 8,0.098 4,96.33 mg·g-1.结论:KBT-ZTC絮凝澄清法与微滤法联用能有效除去杂质,保留有效成分,且工艺稳定,可作为参玉口服液的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茵陈蒿汤复方合煎配方颗粒(合煎),单味分煎配方颗粒(分煎)和传统煎煮汤剂对四氯化碳(CCl4)造成小鼠肝损伤模型的影响。方法:9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联苯双酯滴丸组、合煎高、中、低剂量组(17.16,8.58,4.29 g·kg~(-1)),分煎高、中剂量组(17.16,8.58 g·kg~(-1)),传统汤剂组(4.29 g·k~(-1)),共9组。除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灌胃蒸馏水,其余7组预防性给药7 d。第7天灌胃结束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0.05%CCl4,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18 h后,眼眶取血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总胆红素(TBIL)活性。取小鼠肝脏做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并取肝脏匀浆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简单对比3种不同方法制备茵陈蒿汤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变化。结果:合煎高、中、低剂量,分煎高、中剂量、传统汤剂均能降低CCl_4致肝损伤程度。合煎高剂量组效果优于高、中剂量组和传统汤剂组(P0.05,P0.01)。结论:茵陈蒿汤对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具保护作用,合煎配方颗粒可能由于合煎过程中的各有效成分溶出率不同,效果较单味分煎配方颗粒好;与传统汤剂比较,由于煎煮工艺优化有效成分含量更高,效果更好。其保护肝脏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人参皂苷是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中所含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西洋参生长过程中,植株内的人参皂苷可以通过根系分泌及腐解进入到土壤环境中.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土壤中人参皂苷含量,根据西洋参田间的实测数据设计皂苷提取物的系列浓度(0.2 ~125 mg· L-1溶液或0.2 ~ 125 mg·kg-1土壤),通过在溶液及土壤基质中的添加实验,观察环境中的皂苷提取物对西洋参种胚和成株苗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北京市怀柔区三至四年生西洋参根际土中,检测到人参皂苷Rb1,Rb2,Rd,总量为0.80 ~ 3.19 mg·kg-,按照田间持水量为20%计算,总皂苷在土壤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4~ 16 mg·L-1.在溶液基质中,0.2~125 mg·L-1西洋参皂苷提取物对西洋参种胚胚根的抑制作用在6% ~23%,在125mg·L-1时达到显著水平(P<0.05);对西洋参胚芽无显著抑制作用.营养液中添加25 mg·L-1皂苷提取物,培养20 d时,三年生西洋参成株苗株高下降28%,地上部的生物量下降50%(P<0.05);对新生须根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显著.在土壤基质中,添加同样浓度的皂苷提取物在灭菌和未灭菌土中对西洋参胚根、胚芽生长均无显著影响.由此推论,西洋参的皂苷成分对自身胚根和成株苗生长有自毒作用,但在田间土壤条件下,这种作用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6.
正交试验优选复方肠泰颗粒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复方肠泰颗粒的提取工艺,为该制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浸出物、人参皂苷Rb1及常春藤皂苷元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和煎煮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人参皂苷Rb1和常春藤皂苷元含量,流动相分别为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0~5 min,10%~30%A;5~20 min,30%~45%A;20~22 min,45%~10%A)和乙腈-0.1%甲酸水溶液(70∶30)。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分别加10,8,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人参皂苷Rb1和常春藤皂苷元质量分数分别为2.48,10.50 mg·g-1,浸出物得率16.72%。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重复性好、稳定可行,适用于复方肠泰颗粒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家兔血浆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同时测定的液质联用方法,并用于口服给药后的药动学研究。方法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除去蛋白,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方法测定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血药浓度,并用3P87程序计算两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分别在0.32~32.0(r=0.999 6)和1.0~40.0 μg·L-1(r=0.999 2)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提取回收率在80%以上。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一室模型,曲线下面积(AUC) 分别为(183.2±76.2)和(453.5±191.0)μg·min·L-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家兔口服给药后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血药浓度测定及其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大鼠肝微粒体温孵系统中盐酸小檗碱代谢动力学以及吴茱萸中多种化学成分对其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肝微粒体温孵法研究盐酸小檗碱代谢的酶动力学,分别考察了温孵时间、微粒体质量浓度以及底物浓度对盐酸小檗碱代谢速率的影响,并探讨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内酯对其代谢的影响。结果 盐酸小檗碱在大鼠肝微粒体温孵系统中发生较强的代谢, 其在大鼠肝微粒体中37 ℃温孵0~60 min呈时间依赖的线性消除;当肝微粒体蛋白浓度在0.5~2.0 mg·mL-1,温孵时间为60 min时,盐酸小檗碱代谢速率表现出微粒体蛋白浓度依赖性增快;当底物盐酸小檗碱浓度大于10.0 μg·mL-1时,盐酸小檗碱的代谢速率不再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表现出明显的饱和特性。其表观酶促动力学参数,米氏常数Km为(2.41 ± 0.617) mg·mL-1,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 (6.88±1.89) μg·g-1·min-1。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内酯均能显著抑制盐酸小檗碱的代谢,3个组分对盐酸小檗碱的代谢抑制常数Ki分别为 (140.85±16.48), (15.34±3.04)和(25.98±6.47) μmol·L -1,其中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内酯的代谢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吴茱萸碱(P<0.001)。结论 盐酸小檗碱在大鼠肝微粒体内被迅速代谢;吴茱萸中化学成分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内酯对盐酸小檗碱的代谢有抑制作用,此结果有可能对小檗碱体内药动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交试验法优选温阳活血颗粒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温阳活血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芍药苷含量,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14∶86),检测波长230 nm;利用HPLC-ELSD测定人参皂苷Rg1,Re,Rb1含量,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0~35 min,19%A;35~55 min,19%~29%A;55~70 min,29%A;70~100 min,29%~40%A)。以干膏率和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1,Re,Rb1和芍药苷)总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温阳活血颗粒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5 h;干膏率依次为39.65%,人参皂苷Rg1,Re,Rb1和芍药苷提取量分别为3.49,2.79,6.64,218.60 mg。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科学合理、简便可行,适用于温阳活血颗粒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