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姊妹染色体互换为观察指标,观察了干扰素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细胞DNA损伤修复的影响,探讨了干扰素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机理,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微量残留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染色体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后微量残留病28例的疗效。发现治疗后2例Ph'染色体阴转,长期应用干扰素组Ph'染色体阳性率下降,1例bcr/ab1mRNA转为阴性。而短期应用干扰素组无Ph'染色体变化,或bcr/ab1mRNA阴转。按目前我们应用干扰素的剂量、疗程,很难达到有效清除bcr/ab1mRNA阳性细胞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合并肺部感染的误诊原因。方法分析我院1995~2009年1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均符合白血病诊断标准,均误诊为肺结核。结论慢性白血病易合并肺部细菌感染,对于慢性白血病患者的发热,抗白血病治疗无效者,需警惕肺部细菌感染的可能,尽快查出原因,有效控制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4.
BCR-ABL络氨酸激酶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发生密切相关,以其为靶点的激酶抑制剂成为近年来抗CML药物的研发热点。与传统药物相比,此类药物具有选择性高、副作用少的特点,部分已经成为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一线用药。文章从作用机制、临床适用范围和国内外上市开发状况等方面,对BCR-ABL络氨酸激酶抑制剂类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干扰素α2a联合美能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52名临床确诊为慢性丙型肝炎的患者接受干扰素α2a与美能的联合治疗,以同期49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单独接受干扰素α2a治疗为对照组,治疗前后观察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HCVRNA及肝穿活检结果。结果总胆红素、ALT、AST、HA、LN、IVC的改善程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病毒清除率治疗组为53.8%,对照组为38.8%(P<0.05),肝穿活检结果改善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干扰素α2a联合美能对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及病理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优于单独使用干扰素。  相似文献   

6.
伊马替尼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一线用药,但近年来发现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IST)有明确效果,2002年伊马替尼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为GIST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霍素红  刘军凯  尹建波  王聪 《广东化工》2014,41(21):109-110,106
伊马替尼是世界首个获得批准的肿瘤发生相关信号传导抑制剂,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且有新的适应症被不断发现。文章介绍了伊马替尼的化学合成方法,对国内外主要合成工艺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并设计出一条原料廉价,操作简便的合成路线,探讨了该工艺路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伊马替尼是基于对癌细胞分子作用机理了解而合理设计开发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是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首选药物,其具有起效迅速、专一性强、副作用小等优点而深受研究者们广泛关注。笔者从结构划分角度对近年来伊马替尼结构修饰工作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阿糖胞苷是重要的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用于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文章总结了近些年来阿糖胞苷联合干扰素在治疗白血病方面的研究进展,为阿糖胞苷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PEG-IFN-α-2α)治疗慢性病毒性丙型肝炎前后免疫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长效干扰素与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为长效干扰素治疗选择合适的适应证。方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100例慢性病毒性丙型肝炎患者长效干扰素治疗前后IL-2、IL-4、IFN-γ、IL-10进行了检测,同时观察了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100例丙肝患者,用长效干扰素治疗后,治疗有效41例,有效率达到41%,随访1~2年,10%复发。干扰素治疗前: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CD4+/CD8+比值、血清IL-2、IFN-γ水平降低,而IL-4、IL-10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后:有效组CD4+/CD8+比值、血清IL-2、γ-IFN显著升高,IL-10明显下降治疗有效组IL-10显著低于治疗无效组(P<0.05),IL-4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无效组,治疗后仅IL-2较治疗前增高。CD4+/CD8+比值、血清IL-4、IL-10、IFN-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结论用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丙型肝炎可以明显提高CD4+/CD8+比值,使T细胞活化,促进TH1因子的产生,抑制TH2细胞因子。T细胞亚群、TH1/Th2细胞因子的...  相似文献   

11.
本品为一种卤化的糖醇类化合物,在体内脱去溴化氢而成环氧乙烷类烷化剂。口服完全吸收,体内分布均匀。因有肠肝循环,故半衰期长达5-10小时。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有较好疗效,对霍奇金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CR-ABL融合基因的形成是产生CML的始动突变.近年来尝试研制开发以BCR-ABL酪氨酸激酶为靶点的治疗药物成为一大热点,就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干扰素对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丙肝40例,按随机方式分为两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组:PEG-IFN-α-2b 1.5μg/kg体重,每周注射1次,疗程6个月;干扰素α-2b组:普通干扰素α-2b500万单位,隔日1次肌肉注射,疗程6个月。结果PEG-IFN-α-2b组有13例ALT,3例接近正常,HCV-RNA12例恢复正常,2例接近正常,其余的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治疗前后有明显下降(P<0.05)。普通干扰素α-2b组ALT有8例恢复正常,1例接近正常,其余患者ALT治疗后仍高。HCV-RNA 9例正常,1例接近正常,8例较治疗前下降,2例HCV-RNA定量与治疗前相同。长效干扰素组完全应答者9例,部分应答者5例,无应答者6例,总应答率为70%。普通干扰素(α-2b)组完全应答者6例,部分应答者3例,无应答者11例,总应答率为45%。结论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肝疗效优于普通干扰素α-2b。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重组人干扰素 a2a栓剂对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患者进行疗效观察。方法用 5 x105IU a2a干扰素栓剂,经宫颈局部用药,治疗合并慢性宫颈炎的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83例,并对部分病例进行了治疗前 后宫颈分泌物的HPV-DNA,HCWV-EA检测。结果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痊愈率、显效率、总显效率、有效率、总有 效率依次为59.7%、25.4%、85.1%、9.0%和94.1%,显著优于洗必泰栓的疗效;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疗效与慢性宫 颈炎疗效密切相关,与HPV-DNA、HCMV-DNA阴转密切相关。结论重组人干扰素a2a栓剂经宫颈局部用药,对慢 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的疗效随着宫颈局部HCWV、HPV感染的有效控制而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重组人干扰素α1b滴鼻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滴鼻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呼吸道病毒感染 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滴宁)滴鼻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 用病毒唑(加入葡萄糖液中静点),两组均观察3天。结果 发热、咳嗽、流涕、睡眠不安、肺部体征等症状消失时 间,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CAG方案(小剂量阿糖胞苷和阿克拉霉素联合粒细胞集落因子G-CSF)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方法老年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30例,均以本方案化疗。结果完全缓解(CR)40%,部分缓解(PR)27%,总有效率67%。结论CAG方案可以作为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a对MS的治疗效果,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采用ELISA夹心法检 测22例M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L-10浓度,结合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重组人干扰素α-2a治疗组患者 血清中IL-10浓度明显增高,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重组人干扰素IFN-α2a可 提高MS患者体内IL-10水平,对MS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孙继朋 《山东化工》2014,(2):106-107,109
TB1301是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新实体化合物,属四氢化萘酰胺类化合物,是伊马替尼的me-better药物。目的:观察灌胃给药和静脉注射TB1301对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用半数之死量法(LD50)观察TB1301灌胃给药和静脉注射对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观察其一般情况。结论:TB1301灌胃给药的LD50为766.61 mg/kg,95%的可信限为537.25~949.49 mg/kg;TB1301静脉给药的LD50为118.20 mg/kg,95%的可信限为94.42~140.08 mg/kg。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体外诱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为树突状细胞 (DCs) ,并对其形态、表型及对T细胞刺激增殖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GM CSF、IL 4、TNF α体外定向诱导生成树突状细胞 ,对所诱生的细胞进行细胞表型及形态检测 ,用D FISH方法检测所诱生DCs的白血病源性 ,应用MTT法检测所诱生的DCs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 CML患者PBMCs在体外可诱导生成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DCs(CMLDCs)。CMLDCs对自体T细胞有明显刺激增殖作用 ,而CML细胞无此作用。CMLDCs刺激同一异体T细胞增殖能力弱于正常DCs,但当培养体系中加入 30 0U/ml干扰素 α(IFN α)时可使其刺激能力接近正常DCs。结论 CMLDCs具有刺激自体及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 ,但对异体T细胞的刺激作用弱于正常DCs,IFN α可提高CMLDCs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1993~1994年,我们应用猪警多糖(连云港天晴药厂生产)联合小剂量。-Za型基因工程干扰素(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对100例慢性乙型肝炎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对各组病例的肝功能及乙肝病毒标志进行检测及临床分析。猪等多糖联合干扰素组,猪警多糖肌住每天40mg,3个月为一疗程;a-2a型基因工程干扰素隔日肌注1×10~5lu,3个月为一疗程。单用干扰素组,隔日肌注1\10’互U,3个月为一疗程。两组均同时口服维生素B;及维生素C,静点10%葡萄糖及强力宁,疗程一个月。经治疗后,联合用药组HBSAg阴转率为20%(10/50),HBeA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