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犬电击致心室颤动-心脏停搏(VF-CA)8分钟后经开多心肺复苏(CPR)和(或)经股静-动脉心肺转流9CPB)心肺复苏对脑氧供需关系的影响。方法:采用犬经胸壁电击VF-CA 8分钟,经CPR恢复自主循环(RSC)后观察4小时内脑氧利用率(O2UC)和脑静脉血氧分压(PssO2)的变化。9只犬分为2组,Ⅰ组(5只)采用开胸心脏按压等方法复苏,Ⅱ组(4只)于开胸心脏按压同时经一侧股静,动脉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评价缺血后心肌存活状态的价值。方法 应用Acuson Sequoia C25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对冠脉结扎时间不同的犬心脏收缩活动进行观测,术后标本经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染色证实有无坏死。结果 A组:心肌顿抑组实验犬6条,冠脉结扎15min;B组:心肌坏死组实验犬6条,冠脉结扎3~6h。基础状态测值两组无显著性差异;A组冠脉结扎15min,B组结扎3  相似文献   

3.
犬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时的右胸心电图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犬心大面积右室、左室梗塞时的Wilson导联和头胸(HC)导联右胸心电图变化特征。方法:结扎犬心4支冠状动脉(冠脉),造成大面积右室、左室梗塞并发右心衰竭和心原性休克模型,观察6只犬在正常时、依序结扎每支冠脉后以及第6小时共6个时间段WilsonV3R~V6R和相同部位头胸HV3R~HV6R图形变化。结果:正常犬两种导联图形相似,均呈R(Rs)或rS型;无病理Q波。ST段抬高、病理Q波和R波丢失为急性右室心肌缺血和梗塞的敏感指标。在右室小范围缺血早期,仅HV3R~HV6RST段抬高(≥1mm)达诊断标准,并且抬高幅度始终超过同部位、同时间Wilson导联。结论:HC导联右胸图形的特征性改变较Wilson导联更利于右室梗塞的检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对犬心脏骤停复苏时平均动脉压、血清肌钙蛋白T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杂种犬24只,雌雄不拘,体重(12.4±2.8)kg。按心脏复苏时肾上腺素给予的不同剂量分为A、B、C、D4组,每组6只。复制犬急性心肌梗塞心室颤动模型,24只犬随机分入上述实验组进行心肺复苏,测定复苏时主动脉压及平均动脉压,计算自主循环恢复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肾上腺素给药后2.5分钟及7.5分钟时的血清肌钙蛋白T含量。结果:心脏复苏时大剂量肾上腺素组(C、D组)平均动脉压及自主循环恢复率显著高于标准剂量组(A、B组),P<0.05;大剂量肾上腺素组7.5分钟的肌钙蛋白T含量显著高于2.5分钟的肌钙蛋白T含量(P均<0.05);标准剂量肾上腺素组肌钙蛋白T含量在2.5分钟与7.5分钟时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大剂量肾上腺素虽能提高犬心脏骤停复苏的成功率,但可加重心肌缺血及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36只冠脉临界狭窄的杂种犬施行了定量潘生丁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DSET)。动物分为3组:小剂量(潘生丁0.5mg/kg/4min,静注),大剂量组(潘生丁1.0mg/8min,静注)。和对照组(生理盐水10ml/4min,静注用药前、后连续记示两维超声心动图(2DE),平均主动脉压(MAP)、心率(HR)、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远端冠脉压(DCP)和节段性冠脉阻力(SCR),并同时观察ECG。结果显示:大剂量潘生丁注射后,MAP从13.4±0.8下降到10.6±1.0kPa(P<0.05);HR略有减低(P<0.05),DCP明显减少(下降30~35%),CBF减少超过40%,2DE可检出局部室壁运动异常(RWMA);而在小剂量组,DCP仅下降10~20%,CBF增加10~20%,而HR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冠脉临界狭窄时,由于CBF和SCR对定量潘生丁试验呈双向变化,所以,小剂量潘生丁不能诱发明显的RWMA,而大剂量潘生丁注射后,2DE即可检出明显的一过性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6.
本文观察了以右旋糖酐40在不同时间(阻断冠脉前后)行等容血液稀释,对急性心肌缺血6h犬红细胞滤过指数的影响。实验分为四组。1组(对照组):阻断冠脉前后未给任何治疗:Ⅱ组:阻断冠脉后30min以右旋糖酐40等容置换血液15ml/kg体重;Ⅲ组:阻断冠脉产1h按Ⅱ组方法进行血液稀释:Ⅳ组:阻断冠有24h按Ⅱ组方法行血液稀释。分别测定结扎冠有、扎3h、扎6h的红细胞滤过指数。结果如下:阻断冠脉后,1组红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犬电击心室颤动(室颤)心脏停搏复苏后选择性脑亚低温(33℃)对脑脊液(CSF)中谷氨酸(Glu)含量的影响,探讨亚低温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犬电击室颤8分钟,开胸心肺复苏后观察4小时,11只犬分为2组:正常脑温复苏组(5只)维持脑温36~37℃;选择性脑亚低温复苏组(6只)在心肺复苏后采用经一侧颈总动脉自体血体外冷却灌注辅以头部表面降温维持脑温33℃左右。结果:正常脑温组复苏后30,60,120和240分钟各时间点CSF中Glu含量均显著高于心脏停搏前(P均<0.05),60分钟时达最高值(74.2±16.7)μmol/L,为心脏停搏前(15.5±4.2)μmol/L的4.8倍;选择性脑亚低温组复苏后60和120分钟时间点Glu含量仍显著高于心脏停搏前(P均<0.05),但较相应正常脑温组各值均显著降低(P均<0.05),60分钟时(32.4±9.8)μmol/L仅为心脏停搏前(14.0±4.0)μmol/L的2.3倍,240分钟时已恢复至心脏停搏前水平。结论:选择性脑亚低温可能通过抑制心脏停搏复苏后脑内Glu的释放或促进其再摄取以减轻其兴奋性神经毒性,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辅酶Q10(CoQ10)对供心冷保存和再灌注过程中ATP的影响,以了解Co-Q10以供心冷保存和再灌注过程中的保护作用,以达到延长供心保存时间,增加临床供心来源的目的,方法:新西兰大白免16只随机分成两组,1组国对照组,2组为实验组,取心前,取心肌测ATP。1组用4℃UW液灌洗,2组用4℃UW+Co-Q10液灌洗,常规取心后,1组在4℃UW液中,2组在4℃UW+Co-Q10液中保存6小时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内超声消融血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试图在建立犬冠状动脉(冠脉)血栓栓塞动物模型的基础上,探索经皮冠脉内治疗性心血管超声(超声)消融血栓的效果及安全性。将8只犬分为治疗组(n=5)与对照组(n=3),经右颈动脉将4.6F的超声导管插至实验冠脉近端,在定量冠脉造影的监测下消融血栓。对照组不发射超声,只将超声导管穿过血栓来回抽动2-3次,并做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TIMI、管腔最小直径、残留狭窄直径百分比与残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细胞抗原CD4,CD8与白细胞介素(IL-2,IL-6,IL-8)在血液透析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动态观察急性血液透析,维持性血透析和氮质血症患者透析前后CD4/CD8,IL-2,IL-6和IL-8水平。结果CD4/CD8和IL-2的急性透析者升高(P均〈0.01),IL-2,IL-6和IL-4随代谢产物排泄而下降(P均〈0.01),结论:CD4/CD8参与急性透析和维持性透析,IL  相似文献   

11.
脑部亚低温对复苏后脑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犬电击致室颤心脏停跳(VFCA)8分钟复苏后脑亚低温(33℃)对脑脊液(CSF)、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和脑皮质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对犬行VFCA8分钟,开胸心肺复苏后观察4小时。10只犬分为2组:正常脑温心肺复苏组(NT组,n=4)维持硬脑膜外温度36~37℃;选择性脑亚低温心肺复苏组(SBC组,n=6)采用右侧颈总动脉灌注自体血冷却辅以头部表面降温维持硬脑膜外温度33℃左右。结果:NT组复跳后各时点CSF中SOD活性较CA前均明显降低(P均<0.05),MDA含量则均明显升高(P均<0.05),神经元核膜、线粒体、内质网等结构严重受损;SBC组与NT组相比则复跳后各时点CSF和脑组织中SOD活性均明显升高(P均<0.05),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神经元超微结构损害明显减轻。结论:脑亚低温(33℃左右)可能通过抑制脑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和内源性氧自由基清除剂的消耗,对脑复苏起到有利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用应变及应变率成像评价缺血再灌注心肌局部功能的可行性。方法:14只健康杂种犬麻醉后开胸,于第一对角支起点以下套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后30min,再灌注120min,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结扎前、结扎后30min,再灌注后30min、60min、120min,采集连续3个心动周期组织速度图,用应变及应变率软件分析左室前壁各节段应变及应变率曲线。Simpson’s双平面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EDV)及收缩末容积(ESV)。结果:14只犬中12只成功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结扎后30min,左室前壁缺血节段收缩期峰值应变(εpeak),应变率(SRpeak)明显降低(P<0.05),再灌注30min后缺血节段εpeak及SRpeak进一步减低,再灌注60min及120min后εpeak 及SRpeak有所恢复,但仍未达到结扎前水平。LVEF,EDV,ESV于冠脉结扎前后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应变及应变率能定量评价局部心肌运动异常。可以做为评价局部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建立老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5-N-乙基-N-异丙基-阿米洛利(EIP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心电图正常的老龄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前给药组和再灌注前给药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只开胸,不结扎冠脉。其余各组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20min。假手术组及缺血-再灌注组分别于开胸后及冠脉结扎前10min给予生理盐水2mL/kg.其余2组分别于缺血前10min及再灌注前10min给予EIPA2rag(2mL)/kg。观察各组于再灌注后10min、2h、24h3个时间点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及术后24h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使用光学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可造成明显的心肌细胞损伤。再灌注后各时间点血清心肌酶谱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心肌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增高,SOD活性下降。缺血前及再灌注前给予EIPA预处理的两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均较缺血-再灌注组有明显减轻。差异有显著性。其中,缺血前给药组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较再灌注前给药组更为明显。结论:使用阿米洛利同系物——EIPA作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处理手段可减轻心肌细胞损伤和坏死。对心肌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EIPA钠氢交换器抑制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颅痛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性室性心律失常及血浆内皮素-1浓度的影响。方法:利用14只硫喷妥钠静脉麻醉开胸犬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LAD)40分钟,继而再灌注40分钟进行研究。随机分成颅前定组(7只)和对照组(7只)。持续心电监护并记录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2组均在缺血前、缺血10、20和40分钟及再灌注10、20和40分钟时,采集右心房血并测定血浆内皮素-1浓度。结果:颅痛定能显著降低缺血  相似文献   

15.
复方红景天和参芪花粉合剂防治高原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索藏药复方红景天(RCO)和复方参芪花粉合剂(ACO)对高原急性肺损伤(ALI)早期的防治作用。方法:24只兔和120只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CG)、盲肠结扎穿孔(CLP)致伤组(IG),ACO防治组(ACOG)、RCO防治组(RCOG)。致伤前后按时测定体、肺血流动力学,血气和血、组织匀浆中的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各指标参数。结果:各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平均肺动脉压(MPAP)在致伤前已出现差异,RCOG和NCG及IG比较,P均<0.05。术后4小时、8小时各组PaO2、TXB2、6ketoPGF1α变化更明显,ACOG、RCOG与NCG及IG比较,P<0.05或P<0.01。术后12小时,ACOG和RCOG的平均体动脉压(MAP)仍保持NCG水平,与IG比较,P均<0.01。结论:藏药RCO和ACO在防治高原ALI中可能起到重要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冠脉血流多普勒显像技术(CDCFI)在检测犬心肌内血流方面的价值,观察声学造影剂和冠脉扩张对心肌内血流的多普勒增强效应。方法 应用CDCFI检测5条开胸杂种犬心脏各节段心肌内血流信号;经主动脉根部注入Albunex及短暂结扎并放开前降支后观察心肌内血流信号的改变;处死犬后沿超声所见较明显冠脉血流切面解剖以证实超声所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细胞抗原CD4+、CD+8与白细胞介素(IL2、IL6、IL8)在血液透析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动态观察急性血液透析、维持性血液透析和氮质血症患者透析前后CD+4/CD+8、IL2、IL6和IL8水平。结果:CD+4/CD+8和IL2的急性透析者升高(P均<0.01);IL2、IL6和IL8随代谢产物排泄而下降(P均<0.01)。结论:CD+4/CD+8参与急性透析和维持性透析;IL2、IL6和IL8可作为是否充分透析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磷脂酶A2激活介导肠缺血—再灌注后的急性肺损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对远隔器官肺脏的损伤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夹闭造成肠IR损伤模型,收集动物损伤前后血和肺组织灌注液,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样品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同时经光镜和电镜观察肺局部白细胞浸润及组织损伤情况。结果:IR损伤组动物4小时后全部死亡,而假手术组动物在24小时内全部存活。肺部光镜和电镜发现损伤后肺小血管和介质中白细胞明显增多,肺泡内炎性分泌物增加,肺泡腔关闭,肺泡壁明显增厚。IR损伤后,肺灌洗液中6ketoPGF1α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而血中CGRP明显高于伤前水平;使用磷脂酶A2(PLA2)抑制剂或其代谢产物合成的阻断剂可以明显延长动物存活时间,并明显减少肺内白细胞的数量,同时还对6ketoPGF1α和CGRP有不同的影响。结论:PLA2激活及其代谢产物的释放在肠IR急性肺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影像学检查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意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观察比较X线,ECT,MRI对于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意义,提高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诊断率,材料方法:以5组(每组4只),共20只成年犬,手术结扎一侧股骨头所有滋养动脉,观察术后3天,7天,14天,30天及45天的影像学改变。结果:X线仅在术后45天组中有2只犬有片状低密度改变,ECT仅提示股骨头血液灌注不良,MRI在术后7天就发现有点状低信号改变。结论:MRI,EC  相似文献   

20.
应用两维超声心动图(ZDE)定量检测17只开胸犬在不同程度冠状动脉左旋支(Lcx)狭窄和心肌缺血时的局部左室收缩功能(RLVF)。结果显示:在静息情况下,冠脉血流量(CBF)减少超过40%时,2DE可检测明显的RLVF异常;CBF减少80%时,RLVF完全丧失。中度心肌缺血时,室壁运动异常(AWM)的范围较局限;但严重缺血或梗塞时,AWM的圆周范围大于Lcx供血的心肌范围,而室壁增厚异常的圆周范围仍小于或与Lcx供血的心肌范围基本符合。RLVF与CBF减少不呈线性相关,当静息CBF减少超过40%时,2DE才能检测到RLVF异常。在定量心肌缺血时,RLVF异常明显早于整体左心泵功能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