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利用Avrami方程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2,6萘二甲酸乙二酯(PEN)/成核剂共混物的等温结晶动力学,并用Arrhenius方程计算了共混物的活化能。结果表明:结晶速率随结晶温度的升高而下降;Avrami方程能较好地描述PET/PEN/成核剂共混物的等温熔融结晶过程;加入成核剂对等温结晶有一定影响,4种试样的Avrami指数为2.5~2.7;共混物的活化能由大到小依次为PET/PEN,PET/PEN/1,3:2,4-二(亚苄基)-D-山梨醇,PET/PEN/Ca CO3,PET/PEN/苯甲酸钠。  相似文献   

2.
PEN/PET共混物结晶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不同共混比例PEN/PET共混物的熔体结晶行为,并进行了等温结晶动力学测定。结果表明:随着两种组分向中间比例(50/50)靠近,共混物的熔融温度越低,结晶速率也越慢。  相似文献   

3.
PBT/PET共混切片结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JJY-Ⅰ型光学检偏振仪测试不同配比PBT/PET共混切片的等温结晶性质,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数据,获得了PBT/PET共混切片的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并采用准等温处理方法,将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用于非等温过程中,得到不同配比PBT/PET共混切片一系列结晶动力学特性参数。从其中的动力学结晶能力G,可判断在同一稳态纺丝条件下,不同配比PBT/PET卷绕丝的相对结晶度大小;采用PEDSC-Ⅱ型测试了不同共混配比的PBT/PET切片的非等温结晶性质,其结果和用JJY-Ⅰ型测试结果一致;本研究还探讨了添加剂(成核剂)对PBT/PET共混切片结晶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对纯聚偏氟乙烯(PVDF)和PVD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混物在不同降温速率下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和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并采用Jeziorny法和莫志深法研究了各组样品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PMMA含量过多(PVDF/PMMA质量比为6/4和5/5)会完全抑制PVDF结晶;对于纯PVDF和可结晶的共混物(PVDF/PMMA质量比为9/1、8/2、7/3)样品,随着PMMA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结晶温度先升高后降低,结晶速率先少许增大后减小,说明少量PMMA起异相成核作用,可促进共混物结晶,而大量PMMA可明显阻碍分子重排,抑制其结晶;PMMA的加入可促进共混物晶体结构向低维转变;共混物晶体结构主要是α晶型,PMMA含量的增加不改变共混物的晶型,且使共混物结晶度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5.
张武英  徐国敏 《塑料》2014,(3):33-37
采用熔融共混法,以PA6/PET(30/70)和PA6/PET(70/30)合金为研究对象,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探讨纳米有机OMMT对PA6/PET共混物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6/PET共混物中,PA6相和PET相均能各自结晶,且PA6相阻碍PET相的结晶,而PET相对PA6相的结晶性能没有影响。引入纳米OMMT后,体系中PA6相和PET相的结晶温度均降低,并缩短半结晶时间,加剧两组分结晶温度对降温速率的依赖性。用莫志深方法处理纯PA6/PET共混物和PA6/PET/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在PA6/PET(30/70)共混体系中引入纳米OMMT后,F(T)值均增大,而在PA6/PET(70/30)共混体系中引入纳米OMMT,F(T)值减小。  相似文献   

6.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抗菌防霉材料纳米氧化锌/聚酯(ZnO/PET)的共混物和纯PET进行等温结晶动力学对比分析和动力学预测,结果发现:相比于纯PET,ZnO/PET具有更好的结晶能力。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ZnO/PET纤维加工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调整。  相似文献   

7.
PTT/PET共混体系结晶行为和形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正交偏光显微镜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及PTT/PET共混体系(质量比为25∶75)的结晶行为、形态和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PTT/PET共混物中,少量的PTT部分地起到了成核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PET链段规则地进入晶格,影响了结晶速率。偏光显微镜观察到PET、PTT和PTT/PET共混物在120℃下1、20min的溶液滴膜有较清晰的球晶。  相似文献   

8.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ET/PBT)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研究了冷却速率对PET/PBT滑/石粉(Talc)成/核剂(P250)共混物结晶行为的影响。对其数据分别采用Jeziorny法、Ozawa法和Mo法进行处理。结果表明:PET/PBT共混物在加入滑石粉后相对结晶度(Xc)有所下降,但是结晶速率提高;PET/PBT/Talc体系单独引入成核剂体系效果更优;PET/PBT/Talc/P250体系随降温速率的增大,结晶度下降,结晶速率加快;Jeziorny法和Mo法处理非等温结晶过程比较理想,Ozawa法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酰胺6/含磷超支化聚酰胺(PA6/HBPA)共混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了该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并利用改进Avrami方程的Jeziorny法、Ozawa法和Mo法对DSC测试结果进行了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当HBPA用量为2%时,PA6基体的结晶度和结晶速率均有所提高,而进一步增大HBPA用量则会对PA6的结晶产生阻碍作用,致使结晶速率降低。另外,Ozawa法不适于描述PA6/HBPA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Jeziorny法则仅适用于PA6/HBPA的结晶初期和中期,而Mo法很好地描述了PA6/HBPA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因而可用于PA6/HBPA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10.
成核剂对PET/PEN共混体系非等温结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三种成核剂苯甲酸钠(SB)、1,3∶2,4-二亚苄基-D-山梨醇(DBS)、碳酸钙(CaCO3)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共混体系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ET/PEN/成核剂共混体系的非等温熔融结晶过程中,随着冷却速率的升高,结晶起始温度、终止温度、结晶峰温度都向低温方向移动,成核剂的加入使得不同速率下PET/PEN的结晶温度明显提高,结晶更为容易,SB、CaCO3、DBS均起到了较好的成核作用。由于次级结晶的存在,采用Ozawa法不能很好地描述PET/PEN/成核剂共混体系的非等温熔融结晶过程;莫志深法能较好地描述体系的非等温熔融结晶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