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与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的超声影像特征,并分析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该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DCIS及DCISM患者120例,分别纳为DCIS组(n=62)与DCISM组(n=58),比较二组临床病理特征与超声影像特征。另外根据微钙化检出情况进一步将其分为微钙化组与无钙化组,并分析微钙化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DCISM组患者病理分级为高级别、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率、Ki-67高表达、肿块大小以及微钙化检出率高于DCIS组(P<0.05),ER阳性率低于DCIS组(P<0.05)。微钙化组患者病理分级为高级别、Her-2阳性率、Ki-67高表达比例高于无钙化组(P<0.05),且雌激素受体(ER)阳性率、孕激素受体(PR)阳性率低于无钙化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微钙化检出率与病理分级、Her-2阳性率及Ki-67指数呈正相关,与ER阳性率、PR阳性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 与DCIS患者相比,DCI...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伴微浸润(DCIS-MI)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7例乳腺导管内癌(DCIS)和64例DCIS-MI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随机抽取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73例做对照研究。结果在组织学分级和腋淋巴结转移特征中,DCIS-MI组明显高于DCIS组而显著低于ID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肿瘤大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 B-2)阳性表达情况方面,DCIS-MI、DCIS和IDC 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Ki-67增殖方面,DCIS组中Ki-67≥14%所占比例明显低于DCIS-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CIS-MI组与IDC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IS-MI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别于DCIS,而与IDC较为相似,对于确诊的DCIS-MI患者,应遵循IDC的诊疗指南予以诊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乳腺原位癌伴微浸润癌在术中冰冻中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400例单侧乳房肿块就诊病例,依据术后足量取材常规石蜡病理结果分为导管原位癌(DCIS组)49例,乳腺原位癌伴微浸润性癌(DCIS-MBC组)49例,对两组患者在术中冰冻中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分子分型、组织学分级、Ki67情况、HER-2情况、ER阳性率及PR阳性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其中DCIS-MBC组HER-2过表达者,HER-2、Ki67高表达者比例,ER及PR阴性率比例显著比DCIS组高(P0.05)。结论 HER-2过表达、HER-2、Ki67高表达、ER、PR阴性率、高级别组织学分级是乳腺原位癌伴微浸润的重要临床病理特点。因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主要原因会使治疗方案及预后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术中快速冰冻中区分导管原位癌是否伴微浸润是临床及病理医师共同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i)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病理特点与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4月至2012年8月期间接受手术且经病理确诊的所有乳腺导管原位癌及乳腺微浸润癌病例,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乳腺微小浸润癌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与局部复发或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DCIS患者中多发病灶的存在与肿瘤间质微浸润的发生有关(P=0.005<0.05),肿瘤最大直径<3.5 cm的DCIS-Mi患者生存率高于直径≥3.5 cm患者(χ2=11.88,P=0.003<0.05)。结论具有多发可疑病灶的DCIS伴或不伴可疑浸润的患者存在微浸润的可能性大。肿瘤最大直径<3.5 cm的患者可能有更高的生存率,但未发现其与DCIS-Mi局部复发或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乳腺导管内癌(DCIS)、乳腺导管内癌伴微浸润(DCIS-MI)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超声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入住我院实施手术且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的170例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及病理特征.结果 IDC组患者的淋巴转移率为45.85%,明显高于DCIS组患者的3.92%和DCIS-MI组患者的4.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IS-MI组患者在病灶形态、边缘、周边毛刺、回声类型、有无钙化及周边组织血流情况方面与DCIS组、ID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IS-MI组患者粉刺型比例为76.71%,明显高于DCIS组的46.81%和IDC组和5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IS-MI组患者的C-erbB-2阳性率为62.75%,明显高于DCIS组的57.45%和IDC组的4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IS、DCIS-MI和IDC三者存在不同的超声表现及病理特征,临床上可以此为依据进行疾病的诊断及分型,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不同病理分级的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导管原位癌患者25例,比较不同级别导管原位癌的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表现.结果 高级别DCIS 13例,中低级别DCIS 12例,超声弹性成像显示高级别组其硬度3级3例,4级7例,5级3例,中低级别组分别为1、6、5例,其差异经Ridit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42).结论 DCIS病灶硬度与病理分级之间并无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用于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但其无助于对该病灶的恶性程度分级判断;对其预后应综合各种诊断技术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病理分级和ER、PR、HER-2、Ki-67、P53分子表达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了165例DCIS患者,分为两组,其中57例为低—中级别DCIS患者,另外108例为高级别DCIS患者,获得其病理资料,包括病理分级(低—中级别、高级别)和ER、PR、HER-2、Ki-67、P53的分子表达情况。对于两组患者的各分子表达及年龄采用χ~2检验,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和DCIS患者病理分级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及P53蛋白阳性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高级别DCIS患者的ER、PR的表达明显低于低—中级别DCIS患者(P均<0.001)。HER-2、Ki-67的表达显著高于低—中级别DCIS患者(P均<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ER-2的阳性表达是DCIS患者病理分级出现高级别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01)。结论:乳腺DCIS的病理分级和分子表型间有着明确的关系。高级别DCIS在HER-2、Ki-67等反应乳腺癌预后较差的指标上显著高于低—中级别的DCIS患者,且HER-2作为反应乳腺DCIS病理分级的独立危险因素,考虑可以作为鉴别DCIS病理分级的强预测指标。HER-2阳性可以有效预测DCIS有着更差的病理分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100例三阴乳腺癌(TNB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为TNBC预后判读方法 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手术治疗的100例TNBC患者(TNBC组)临床资料,以同期100例非三阴乳腺癌(NTNBC)患者(NTNBC组)为对照,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影响TNB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TNBC组在<35岁、临床分期III期、组织学分级III级、肿瘤大小≥5 cm、淋巴结转移阳性等因素方面所占构成比明显高于NTN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BC组3年生存率为73.00%,NTNBC组3年生存率为84.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BC组有<35岁、临床分期III期、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III级、肿瘤大小≥5 cm、淋巴结转移阳性等因素时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无以上因素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BC患者具有发病年龄较轻、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高、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较差等临床病理学特征,以上因素同时也是影响患者预后不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乳腺癌(Breast carcinoma, BC)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3年1月于东莞东华医院及东莞松山湖东华医院确诊为BC合并PTC的12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病例全部为女性,年龄26~55岁,中位年龄46.5岁,平均年龄46.1岁,4例已绝经,8例未绝经,10例为体检时同时发现乳腺及甲状腺有肿物,术后病理证实为BC及PTC,其中2例不是同时发现BC及PTC。乳腺癌组织学类型:11例为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Invasive breast carcinoma of no special type, IBC-NST),1例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合并交界性叶状肿瘤(Boderline phyllodes tumor, BPT)。乳腺癌分子分型:6例为Luminal B型,2例为Luminal A型,3例为三阴型,1例为导管原位癌,无需分型。乳腺癌组织学分级:1例1级,6例2级,4例3级。5例BC先行新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肿块的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MRI表现与病理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CIS 67例患者并与MRI影像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67例DCIS病例中,乳腺导管原位癌的非肿块样强化以线样(34.3%)和局灶(26.8%)强化为主,两组的病理Van Nuys分级以Ⅲ级为主,各占26.8%和17.9%。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部强化特征以混杂(38.8%)和均匀(31.3%)强化为主,两者病理分级分别以Ⅲ级(31.3%)和Ⅱ级(14.9%)为主,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曲线类型以平台型21(31.3%)和廓清型(58.2%)为主,病理分级廓清型以Ⅲ级(58.2%)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肿块样DCIS MRI的形态、强化特征和曲线类型与病理分级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X线特征及其病理核分级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病理科收集的手术切除后经病理学证实的152例DCIS(152个病灶)的术前X线检查结果、术后病理学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DCIS病灶的X线特征进行描述分析,分析不同病理学分级DCIS患者与ER、PR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52个DCIS病灶中,构成比最多的前三位分别是单纯钙化病灶41个(26.97%)、不对称密度钙化灶27个(17.76%)、肿块钙化灶26个(17.11%),共计钙化病灶108个,不定形模糊8个、粗燥不均质8个、细小多形性57个、线样分支状12个、混合性23个;单纯DCIS病灶、DCIS伴浸润性病灶的ER、PR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CIS病灶中组织学Ⅰ级、Ⅱ级、Ⅲ级的ER、PR阳性表达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CIS病灶具有较为显著的的X线特征,DCIS组织学分级与PR、ER表达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 ( ER)和 c- erb B- 2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行根治或改良根治术的腋淋巴结阴性乳癌 86例进行随访分析 ,石蜡标本行免疫组化法检测 ER和 c- erb B- 2的表达。结果 :ER和 c- erb B- 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5 3%、6 5 % ,ER的表达与月经状况、病理分级相关 ( P<0 .0 5 ,P<0 .0 1)。 ER的表达与 c- erb B- 2表达呈显著负相关 ( P<0 .0 1)。ER阴性及 c- erb B- 2阳性患者预后差 ( P<0 .0 5 )。结论 :ER阴性及 c-erb B- 2阳性患者更容易发生复发转移 ,因此需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案以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外科自1989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399例65岁以上老年乳腺癌患者资料.结果 全组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337/399,85.5%),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分别为71.4%和69.6%.全组总的5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78.9%和56.3%.单因素分析显示ER、PR状态、T分期、淋巴结状态以及组织学分化程度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雌激素受体状态、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状态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老年乳腺癌的治疗应采用以综合治疗为主的方案,其中外科手术和内分泌治疗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个体化选择.雌激素受体状态、淋巴结转移状态和组织学分化程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粗针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结果,了解SLNB对于DCIS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治疗的DCIS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SLNB结果。结果 CNB诊断为DCIS患者共169例,全部行SLNB。其中纯导管原位癌117例(69.2%),原位癌伴微浸润28例(16.6%),浸润性导管癌24例(14.2%)。保乳29例(17.2%),乳房全切140例(82.8%)。使用14/16g穿刺活检针诊断93例(55%),8 g真空负压活检系统诊断76例(45%)。与纯导管内癌组相比,微浸润/浸润性癌组中肿瘤直径>2 cm(P<0.001),伴有广泛钙化(P<0.001),14/16 g粗针穿刺(P<0.001)、乳房切除术(P=0.03)比例均高于纯导管内癌组。7例(4.1%)患者SLNB为阳性结果,全部为14/16 g穿刺活检针诊断患者,8 g真空负压活检系统和保乳手术患者SLNB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CNB诊断DCIS的SLNB阳性率非常低,大部分患者SLNB可能是不必要的,特别是8 g真空负压活检系统患者和保乳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MRI征象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乳腺癌168例共180个病灶,分析MRI图像与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化程度关系,同时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 浸润性导管癌MRI表现为边缘有毛刺、边界模糊及内部有坏死的比例分别为57.69%、84.62%和55.13%,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乳腺癌的16.67%、8.33%和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Ⅰ级病灶MRI表现为边缘无毛刺、边界清楚及内部无坏死的比例分别为76.47%、70.59%和94.12%,明显高于组织学Ⅱ级和Ⅲ级病灶的41.94%和36.36%、1.61%和27.27%、40.32%和36.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导管癌ADC值为(1.082±0.033)×10-3 mm2/s,明显低于其他类型乳腺癌(1.204±0.027)×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Ⅲ级病灶ADC值为(1.012±0.030)×10-3 mm2/s,明显低于组织学Ⅰ级和Ⅱ级病灶[(1.153±0.061)×10-3 mm2/s、(1.147±0.041)×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MRI形态学特征以及ADC值为乳腺癌术前病理分型评估可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数量及分子表型与早期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 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乳腺外科某个乳腺癌治疗小组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早期乳 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CanpatrolTM CTCs检测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的CTCs,并予以计数和分子表型鉴定。 结果:在早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检测到CTCs的阳性率为90%,分子表型以混合型CTCs居多(55.6%);CTCs阳性仅与 肿瘤病理类型相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CTCs总数、上皮型CTCs数量、混合型CTCs数量均与临床病 理特征无相关性,但间质型CTCs数量与激素受体(本文特指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及Ki-67的表达相关(均 r=0.200,P<0.05),间质型CTCs比例与Ki-67的表达状态相关(r=0.213,P<0.05)。结论:CTCs数量与早期乳腺癌患者的 临床病理特征均不相关,但在激素受体阴性、Ki-67高表达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中可能出现更多的间质型CTCs。  相似文献   

17.
影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影响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 对比分析我院1997年5月至2005年8月收治的女性乳腺癌初治病例中术后5年内复发转移患者与5年以上无复发生存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患者年龄、肿瘤组织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激素受体状态以及辅助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情况是影响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重要因素.结论 乳腺癌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是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曹志红  陈颖 《医学综述》2013,19(3):538-540
目的探讨E钙黏蛋白(E-Ca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和乳腺导管内癌(DCIS)发生的关系,为判定乳腺癌的预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82例IDC(Ⅰ~Ⅱ期22例、Ⅲ期60例)及33例DCIS组织中E-Cad及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E-Cad在IDC组中强阳性表达率低于DCIS组(P<0.05);在Ⅲ期乳腺癌组中强阳性率低于Ⅰ~Ⅱ期(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强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P<0.05)。VEGF在IDC组中强阳性表达率高于DCIS组(P<0.05);在Ⅲ期乳腺癌组中强阳性率高于Ⅰ~Ⅱ期(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强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P<0.05)。结论 E-Cad在IDC组织中的表达低于DCIS组织,VEGF在ID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DCIS组织,两者表达呈明显负相关,且两者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19.
肿瘤相关糖抗原sTn在乳腺肿瘤组织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腺肿瘤病理标本中肿瘤相关糖抗原sTn的表达及乳腺癌组织中sTn表达与肿瘤大小、患者年龄、绝经、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雌激素受体的关系。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TKH-2(McAb TKH-2)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Tn在46例乳腺癌、4例乳腺腺瘤和2例男性乳腺增生中的表达。应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免疫组化染色法(S-P法)检测46例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水平。结果:乳腺腺瘤和男性乳腺增生患者sTn表达均呈阴性。46例乳腺癌患者中,28例sTn表达阳性(60.9%)。乳腺癌患者中sTn表达阳性频数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P<0.05 ),临床分期较晚患者高于临床分期较早患者(P<0.05 ),雌激素受体阳性者高于雌激素受体阴性者(P<0.05)。在病理分级、年龄、是否绝经、肿瘤直径大小患者中的sTn表达阳性频数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 )。46例乳腺癌患者中,25例雌激素受体阳性(54.3%)。结论:乳腺癌中sTn表达阳性患者易发生在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较晚且雌激素受体阳性率升高患者,sTn可以作为判定乳腺癌预后的指标,sTn和雌激素受体联合检测对判断乳腺癌预后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