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结合雷达伺服传动系统的设计,针对较高精度和伺服传动系统设计问题,抓住机械传动系统中影响系统精度的误差主要来源,对症下药,提出了双传动链传动的的传动方式,并对其原理和实现条件进行了分析,作为较高精度伺服传动系统设计的又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高精度伺服传动系统的设计与实践──双电机驱动的伺服传动系统的设计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雷达伺服传动系统的设计,针对高精度伺服传动系统的实现问题,介绍了双电机驱动的传动方式,并对这种电消隙传动方式进行了原理性探讨和实现条件的分析,作为高精度的雷达伺服传动系统设计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3.
4.
位置伺服控制板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位置伺服控制在工业界有着广泛的应用,文章介绍了使用专用位置控制芯片(LM628)构成的位置控制板的技术细节及组成控制系统的方法,使得工程技术人员很容易实现位置控制。文章也给出了控制系统参数整定方法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
6.
液压系统中存在许多非线性因素,例如摩擦、死区和溢流等。这些非线性特性会影响伺服位置的精度和同步性能,导致控制系统的不稳定和误差积累。为此,提出基于模糊PID的变幅液压缸伺服位置自适应同步控制技术。考虑变幅液压缸伺服系统的运行结构,分析变幅液压缸动力,构建液压缸以及伺服阀的数学模型;利用伺服输出流量和压降的关系,获取速度前馈控制信号;将其反馈到系统中,设计模糊自适应PID同步控制器,实现变幅液压缸伺服位置同步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液压缸的同步效果很好,有效减少了液压缸伺服位置控制的误差,在不同信号干扰下,有效提高其控制稳定性和同步性能,控制器超调量平均约为0.059%,响应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大行程快速反射镜系统的伺服带宽,提出一种直线驱动形式的快速反射镜。该快速反射镜以音圈电机作为驱动器,利用滚珠花键约束驱动器工作方向,将传统的弧线驱动转变为直线驱动。首先,对直线驱动快速反射镜进行了结构设计,重点分析了直线驱动单元的组成形式与特点;接着,从约束条件分析驱动形式对系统伺服带宽的影响因素,并推导两种驱动形式下,快速反射镜在大行程运动时的动力学方程;最后,利用有限元分析得出快速反射镜的机械谐振频率,并通过实验测试对两种驱动形式下快速反射镜的伺服带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相较于传统弧线驱动形式,直线驱动形式快速反射镜的机械谐振频率由121.8Hz提高至229.9Hz,伺服带宽由40.3Hz提高至75.1Hz,分别提高了88.8%、86.4%,满足快速反射镜在大行程工作状态下的高带宽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9.
10.
介绍了混合模拟信号和噪声的情况下提取通信卫星数字信号的方法。由于信号频率、3d B带宽、信噪比和信号电平属于待测参数 ,因此需要程控频谱仪自适应地调整扫描带宽 ,以正确测量出数字信号的频率、3d B带宽和信噪比等特征。实践证明 ,该方法相对于人工读取频谱仪方法具有效率高、准确率高和实时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LabVIEW的电液伺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基于LabVIEW的电液伺服测控系统。系统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卡,以及LabVIEW的PID工具包,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最后达到对伺服油缸位置的控制。系统具有人机交互性强,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使用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设计了伺服控制器,其中,DSP专注于伺服控制算法,FPGA负责A/D变换和R/D变换数据采集、D/A变换输出以及与其他模块的通信。利用FPGA的可重复编程配置和高速并行处理能力,扩展了多种通信接口,并在其内部采用异步FIFO存储结构,解决了采样信号和DSP之间的跨时钟域传输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该伺服控制器具有集成度高、接口丰富、通用性强和使用灵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机电伺服系统的高精度位置跟踪控制,针对实际系统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转动惯量和负载力矩变化大等各种不确定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面的自适应模糊PID策略。利用梯度下降法实时修正PID控制器的参数,使用模糊逻辑系统逼近系统中不确定量,以使控制器能根据伺服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负载特性实时调整速度给定值,从而减小系统参数变化和外部干扰对伺服系统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Lyapunov方法推导出了模糊补偿器中不确定参数的自适应律。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与传统PID控制相比具有系统跟踪误差小,响应速度快,跟踪性能好的优点,对参数摄动及外界负载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针对伺服电机变负载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学习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控制数据自学习生成模糊控制规则,且可以在控制过程中对控制规则进行自调整,以适应被控对象工况的改变。通过伺服电机变负载的仿真控制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雷达伺服系统是雷达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PID控制方法难以满足现代雷达对伺服控制系统更高精度、更高稳定性等的需求。文中针对雷达伺服系统的位置环,提出了一种改进鸡群优化算法(Improved Chicken Swarm Optimization,ICSO)与模糊PID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ICSO-FUZZY-PID)。利用Matlab/Simulink的辅助设计和强大仿真功能,对比了雷达伺服系统分别在传统PID控制和ICSO-FUZZY-PID控制下的运行状况。仿真结果表明,应用ICSO-FUZZY-PID控制的雷达伺服系统响应速度更快,控制精度更高,自适应能力更强,具有较好的动静态特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