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不同部位紫玉盘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永林  阮俊  文永新  徐庆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1900-1901
目的建立紫玉盘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检测其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于500 nm处测定艾纳香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在0~0.076 mg/m l(r=0.999 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7%,RSD=2.3%(n=5),其叶、枝条、根含总黄酮分别为10.53%,5.60%,3.8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该药材中总黄酮含量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绵马贯众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绵马贯众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方法学进行考察。结果:芦丁对照品在0.01~0.08m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9%(RSD=0.88%),绵马贯众总黄酮平均含量为1.033mg/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精确度较高且重复性好,可作为绵马贯众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蒙药材硬毛棘豆中山柰素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AIltima-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4%的磷酸溶液(45:55),检测波长为365nm.结果山柰素线性范围83.2-1248ng,r=0.9999,平均因收率96.O6%,RSD=0.82%.结论:本测定方法简便、准确,为硬毛棘豆质量标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对硬毛棘豆进行生药学鉴别和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常规药材软化、永久切片制作方法、生药学鉴别方法、比色一分光光度法。结果:确定了显微鉴别特征;首次检出硬毛棘豆还有生物碱类、皂甙类成分总黄酮的含量为8.7625mg/g,RSD=0.98%,平均回收率97.5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硬毛棘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扛板归中总黄酮和槲皮素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扛板归中总黄酮和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药材中总黄酮含量;RP-HPLC测定药材中槲皮素含量。结果: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时,在0.00864~0.06912m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98.6%。RSD=1.68%;RP-HPLC测定槲皮素时,在0.008~0.04m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5%,RSD=1.31%。结论:所用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扛板归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砂珍棘豆总黄酮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黄酮的含量。方法:对影响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因素:提取溶剂、提取方法、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取样量进行了考察,以选出最优条件;建立了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砂珍棘豆总黄酮的含量。结果:确定砂珍棘豆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用70%甲醇为提取溶剂,浸泡30 min,超声50 min;在此提取条件下,测定5批砂珍棘豆总黄酮的含量为10.13~23.59 mg/g。芦丁在2.5~15.0μg/m L(r=0.999,5)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100.35%,RSD=2.95%。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稳定性好、重现率高等优点,为砂珍棘豆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5种金花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金花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检测其5种金花茶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于500nm处测定金花茶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在0.01824~0.0912mg/ml(r=0.999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46%,RSD=2.10%(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该药材中总黄酮含量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不同部位草珊瑚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草珊瑚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方法并检测其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于500nm处测定草珊瑚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在0.01406~0.0703mg/ml(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62%,RSD=2.25%(n=6),其叶、茎、根含总黄酮分别为3.17%,2.38%,2.11%(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该药材中总黄酮含量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饭汤子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对饭汤子中的总黄酮成分进行定量研究.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饭汤子总黄酮的含量进行研究.结果 采用50%乙醇热回流提取饭汤子中的总黄酮,以NaNO2-Al(NO3)3-NaOH为显色系统进行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23.5~116.5 μg/ml,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1%,RSD=1.08%(n=5),饭汤子药材中平均总黄酮含量为11.83%,不同产地的饭汤子药材总黄酮含量差异较大.结论 此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快捷,重复性好,为饭汤子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多叶棘豆中3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弹性石英毛细管柱75μm×50 cm,电动进样15 s,分离电压18 kV,毛细管温度25℃,检测波长为283 nm,运行缓冲液为0.25 mol.L-1硼砂30%乙腈溶液。结果:不同产地多叶棘豆中3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有较大差异,所用实验条件下,3种对照品溶液分别在1.00~40.00(r=0.999 8),2.00~80.00(r=0.999 9),0.50~80.00 mg.L-1(r=0.999 6)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均>96.00%,RSD<2.0%。结论:建立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可作为多叶棘豆质量控制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黄花倒水莲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材中总黄酮含量。结果: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时,在000864~0.06912m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98.40%,RSD=1.50%。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黄花倒水莲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滇桂艾纳香药材中总黄酮及原儿茶酸含量的测定方法,通过考察不同产地不同采集期滇桂艾纳香中总黄酮及原儿茶酸含量的变化,为滇桂艾纳香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滇桂艾纳香药材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波长为510 nm;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原儿茶酸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Hypersil ODS C_(l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10∶89∶1),检测波长为256 nm,柱温为室温。结果:(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材中总黄酮含量,标准曲线方程为Y=0.012 3X-0.001 2(r=0.999 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8%,RSD=1.4%(n=6);测得那坡县10月份的药材中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36 mg/g。(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标准曲线方程为Y=5.849 9×10~3X+48.393 0(r=0.999 4),原儿茶酸进样量在0.05~1.3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RSD=2.1%(n=6);测得田林县11月份药材原儿茶酸含量最高,为88.93μg/g。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稳定性高,重复性好,可对滇桂艾纳香药材的采收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HPLC测定罗布麻叶中总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罗布麻叶中总黄酮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药材经提取水解后用HPLC通过测定其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来确定总黄酮的含量,采用岛津C18色谱柱;甲醇-0.4%磷酸溶液(45∶4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为30℃;结果:槲皮素在5.52~55.2 m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6),平均回收率为98.76%,RSD为1.01%(n=6);山奈酚在3.505~35.05 m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6),平均回收率为98.62%,RSD为1.14%(n=6);3批样品中总黄酮含量为17.08,16.54,16.81 mg.g-1。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以作为罗布麻叶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完善罗布麻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同时为罗布麻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绞股蓝中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建立绞股蓝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绞股蓝中总黄酮含量差异,为考察药材内在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在波长401nm处对绞股蓝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芦丁在0.109 2~0.546 0mg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13%,RSD为1.52%(n=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适用于绞股蓝总黄酮含量测定。不同产地绞股蓝中总黄酮含量存在差异,且绞股蓝中总黄酮含量与绞股蓝品种无相关性,该结果可为绞股蓝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苦豆子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并对苦豆子各营养器官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510nm波长处测定苦豆子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在0.1834~0.9170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n=5),相关系数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9.57%。结论:该方法检测结果准确,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作为苦豆子药材中总黄酮含量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蜜炙桑白皮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蜜炙桑白皮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蜜炙桑白皮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在0.008 374~0.050 246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芦丁标准品溶液浓度C(mg/mL)与吸光度值(A)的方程为Y=11.76X-0.006 1(相关系数r=0.999),总黄酮平均回收率为99.2%,蜜炙桑白皮中总黄酮的含量为1.26%。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蜜炙桑白皮中总黄酮的含量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可作为蜜炙桑白皮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白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白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芦丁为对照,三氯化铝显色,采用分光光度法,在419nm处测定吸光度值,计算白英中总黄酮含量.结果:芦丁的质量浓度在5.48~21.92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6.7%(n=9),RSD为1.1%;不同来源的白英药材中总黄酮含量差异较大.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白英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一点红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一点红原药材质量的优劣.方法 利用正交设计法考察最佳提取条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于510 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芦丁在0.031 2~0.083 2m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8 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8%,RSD=1.21%(n=6).3批样品总黄酮平均含量为9.918mg/g.结论 该法重复性较好,对仪器要求不高,准确可靠,可用于一点红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蒙药材接骨木及悬钩子木总黄酮的含量。方法:比色法。结果:芦丁在0.004~0.024mg/mL浓度范围内与相应吸收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其平均回收率为98.05%,RSD为1.84%。结论:总黄酮的含量以无水芦丁计,采自大兴安岭五岔沟及好森沟接骨木的总黄酮的含量依次为18.26mg/g、15.79mg/g;采自大兴安岭好森沟的悬钩子木总黄酮的含量为7.84 mg/g。  相似文献   

2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三叶青中总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测定三叶青药材中总黄酮含量的分析方法;探讨不同产地三叶青总黄酮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在波长500nm处对样品中的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芦丁在7.52~45.12mg/L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该法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0%的,RSD为1.30%(n=9).产地不同,总黄酮含量也存在差异.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简便、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三叶青药材中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