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组42例45耳中,男21耳,女24耳,左25耳,右20耳。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52岁,其中40岁以下者41耳。全部病例均为慢性中耳炎,其中慢性中耳炎活动期者20耳,遗迹性中耳炎25耳。对处于活动期的20耳,在进行中耳乳突改良根治术的同时,并进行了听力重建术,手术一期完成。其中进行中耳乳突改良根治术加鼓膜修补者11耳,中耳乳突改良根治术加听骨链重建、再加鼓膜修补者9耳。对25耳遗迹性中耳炎,采用单纯鼓膜修补治疗的17耳,鼓室探查后,进行听力重建者8耳。手术方法手术种类 45耳中,W~Ⅰ型17耳;鼓室探查术加W-Ⅰ型5耳;加W-Ⅲ型2耳;加改良Ⅳ型1耳;中耳乳突改良根治术加W-Ⅰ型11耳;加W-Ⅱ型4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耳内镜技术用于中耳显微及面神经手术的方法,对耳内镜下施行中耳显微及面神经手术的优缺点进行评价。方法:临床确诊的中耳疾病和周围性面瘫患者135例(147耳),包括外伤性面瘫13例(定位面神经锥段、水平段、膝状神经节12例,颞骨粉碎性骨折伴内听骨折1例);慢性化脓脓性中耳炎各型共111例(122耳);传导性耳袭8例(9耳);外、中耳先天性畸形1例,先天性岩尖胆脂瘤伴面瘫1例,中耳骨1例,全部手术均在德国ASAP耳内镜系统下操作,结果:外伤性面瘫13例术后随访2-8mo,面肌功能完全恢复者76.9%,面肌以、中度功能异常3例(23.1%),鼓膜修补患者出院时鼓膜完全愈合者95%,遗有裂隙者5%,随访1-8mo,鼓膜遗有穿孔者9%,失访者11例(12耳),听骨链重建术后,平均听力较术前提高30dB,乳突治及改良乳突根治术后平均干耳时间1.5mo,结论:耳内镜技术用于耳显微,耳神经外科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乳突根治术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4 6例 (48耳 )胆脂瘤型骨疡型中耳乳突炎病例施行乳突根治术 ,采用耳内切口 ,制备外耳道皮瓣 ,清除鼓窦、乳突、鼓窦入口、鼓室上隐窝和鼓室的病变组织 ,部分病例同期进行鼓室成形术。干耳时间 4~ 10周 (平均 6周 ) ,术后 1个月作气导测定 ,气骨导差≤ 2 0 d B者 13耳 (2 7.1% ) ,~ 30 d B者 19耳 (39.6 % ) ,>30 d B者 16耳(33.3% )。随访 1~ 3年 ,其中 33耳 (6 8.7% )随诊 2年以上复发 3耳 (6 .2 % )。因此 ,乳突根治术加鼓室成形术 ,符合清除病灶 ,提高听觉功能的耳外科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4.
乳突腔充填术及耳甲腔成形术对乳突根治术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突腔充填术及耳甲腔成形术对乳突根治术的效果。方法 对 49例行乳突腔充填术及耳甲腔成形术 (成形组 )及 3 7例未做乳突腔充填术及耳甲腔成形术 (对照组 )的患者 ,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术后 3个月和半年 ,乳突腔明显缩小或消失率、干耳率、术腔上皮化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或 0 .0 5 ) ;随访 1~ 5年 ,对照组复发再手术 5耳 (13 .5 % ) ,成形组复发再手术 1耳 (2 .4% )。结论 乳突腔充填术及耳甲腔成形术可缩小乳突腔 ,促进乳突腔的通气引流及上皮化 ,提高乳突根治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对39例(39耳)胆脂瘤中耳炎患者行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1~3年.36例(36耳)移植筋膜成活,2例(2耳)鼓膜再穿孔,2例(耳)鼓膜疤痕内陷.术后6个月纯音气导听力较术前提高21~30dB6耳(15.38%),提高11~20dB21耳(53.85%),提高0~10dB7耳(17.95%),无变化5耳(12.82%).结论 对胆脂瘤中耳炎患者行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能彻底清除病变,通畅引流,听力恢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突切除术合并一期鼓室成形术的可行性.方法:对22例(耳)胆脂瘤和(或)肉芽肿型中耳炎的患者行改良乳突根治术的同时行一期鼓室成形术,利用自体骨粉重建外耳道后壁,同期利用人工听骨赝复物(PORP,美国美敦力-施美得公司)重建听骨链、颞肌筋膜修补鼓膜而一期鼓室成形.结果:22耳均获得接近正常生理的外耳道,术后4~5周干耳,修补的鼓膜愈合佳,形态正常,术后听力骨气导差较术前平均缩小了28 dB(500、1 000、2 000、4 000 kz的均值),其中20耳获得随访1~2年,听力结果稳定.结论:对胆脂瘤和(或)肉芽肿型中耳炎患者行一期鼓室成形术及重建外耳道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硬性内窥镜在中耳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共56例(侧)患者进行中耳手术+内窥镜术,全部病 例在术前或显微镜下术腔病变清除完毕后,采用0°,30°的硬质内窥镜经外耳道途径或乳突-鼓窦途径分别观察乳 突腔、鼓窦及鼓室各区域,并清除残余病变组织。术后52例随访6~12月。结果 内窥镜下共发现13例 (23.21%)有病变残留,其中鼓膜成形术中0例。改良乳突根治术中5例(23.80%)。乳突根治术中8例 (32.00%)。乳突手术的干耳率为95.56%。结论 (1)术前内窥镜术能评估鼓室病变的情况,为手术方案的制订 提供参考;(2)术中内窥镜术能有效地弥补显微镜视野不足,观察后鼓室、上鼓室前隐窝等隐蔽部位有无病变残留, 有利于彻底清除病变组织,降低复发率;(3)对内窥镜术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改良乳突根治术,观察术后听力和有无胆脂瘤复发及其并发症.方法 作耳内切口,剥离骨膜暴露乳突及鼓窦区,自外耳道后上三角区打开鼓窦,开放部分上鼓室,必要时切除砧骨,保留外耳道后壁及鼓室外侧壁,向乳突腔扩展.清除鼓室及鼓窦,乳突气房病灶,剪开外耳道皮管,将皮瓣置入乳突腔.结果 本文450例(450耳)乳突根治术病例中,48例(48耳)胆脂瘤进行了改良乳突根治术,术后随访18~25年者41例仍保存125~1000 Hz频率段10~25 dB内的气导听力,无胆脂瘤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41例(41耳)改良乳突根治术后随访,25年31耳(75.61%),18年者10耳(24.39%),仍然保存在一定适用听力范围,CT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并无胆脂瘤复发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此种手术术式仍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改良乳突根治术,观察术后听力和有无胆脂瘤复发及其并发症.方法 作耳内切口,剥离骨膜暴露乳突及鼓窦区,自外耳道后上三角区打开鼓窦,开放部分上鼓室,必要时切除砧骨,保留外耳道后壁及鼓室外侧壁,向乳突腔扩展.清除鼓室及鼓窦,乳突气房病灶,剪开外耳道皮管,将皮瓣置入乳突腔.结果 本文450例(450耳)乳突根治术病例中,48例(48耳)胆脂瘤进行了改良乳突根治术,术后随访18~25年者41例仍保存125~1000 Hz频率段10~25 dB内的气导听力,无胆脂瘤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41例(41耳)改良乳突根治术后随访,25年31耳(75.61%),18年者10耳(24.39%),仍然保存在一定适用听力范围,CT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并无胆脂瘤复发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此种手术术式仍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腔植入颞肌骨膜瓣的疗效 ,将 6 0例胆脂瘤型中耳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施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及其改良手术后 ,A组 2 7例术腔植入颞肌骨膜瓣 ,B组 33例术腔未作特别处理 ,术后半年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显示 :干耳率A组 96 .3% (2 6 / 2 7) ,B组 75 .8% (2 5 / 33) ,两组比较 P <0 .0 5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认为乳突根治术腔植入颞肌骨膜瓣是促进术腔上皮化 ,使术后获得干耳 ,防止或减少胆脂瘤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