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草纲目》新增植物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草纲目》新增植物药浅析郝近大,谢宗万(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本草纲目》(从以下简称《纲目》)载药1892种,据其凡例所述“时珍续补三百七十四种”,即李时珍编纂《纲目》时,在《证类本草》的基础上新增加了药物374种。据笔者统计,《纲目》正文条目实际新增药物365条。本文试对其中新增的植物药分部、品种种数、增补依据及在现代的应用进展等加以分析。1《纲目》新增药中植物药的分部与种数《纲目》新增药365....  相似文献   

2.
任娟莉 《陕西中医》2000,21(5):234-235
<正> 药物外治法是指单纯采用药物施用于机体某一特定部位的治疗方法。妇科药物外治法的应用,首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以“蛇床子散方,温阴中坐药”,治妇人阴寒带下等。唐至明期间,随着方药学的兴盛,药物外治法在妇科的应用,也有长足的发展。《济阴纲目》除医论部分外,共载方剂1500余首,其中药物外治方约160余首,丰富了妇科外治法的内容。现将《济阴纲目》中有关药物外治法作以初步归纳、探讨。 一 熏洗法 将药物煎汤,用以熏蒸、淋洗、浸泡患处的治疗方法。共收方剂三十余首,用治带  相似文献   

3.
《济阴纲目》认为血液是肝维持正常疏泄功能的物质基础,血虚是导致肝气郁结的重要因素,《济阴纲目》以肝论治肝胆经络循行部位疾病及妇科杂病;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血虚、肝经湿热等证侯以女性多见;补益药、清热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这四类药为高频药物,其中以补益药为主。  相似文献   

4.
三七的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七三Panax m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异名:山漆、金不换(《纲目》),血参(《医林纂要》),参三七(本革便谈》),田三七、四漆(《伪药条辨》),田七(《岭南采药录》)。始载于《本草纲目》。功能“止血,散血,定痛。”近年来药理学研究发现三七具有抗实验性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体克、降动脉血压等多方面的作用。特别是许多学者对三七诸作用的机理也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这有益于人们对传统中药三七的认识和开发。现将近十年三七的药理学研究加以综述。 1 三七的药代动力研究中山医科大马郁琪等人作了关于三七总皂甙及其成份的药代动力研究的国内首篇报道。其实验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体草纲目》的药物基源的研究考证,明确李时珍当时所记载的药物在现代植物分类中的地位,为提供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和进一步开发新药提高理论依据。方法:针对《体草纲目》原文和相关资料以及植物分类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从全部植物基源药物中,考证出属于唇形科18种,并简述其生活环境及分布情况。结论:《体草纲目》中唇形科基源药物主要收载于卷十四芳草类中,表明李时珍的药物分类法已包含有植物亲缘关系分类法的雏形,可作为药源开发的线索与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对胃动力障碍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水泉 《光明中医》2006,21(8):37-39
中医学对胃动力障碍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且中药材药源丰富、副作用小,故运用中药治疗胃动力障碍疾病已逐渐得到重视.近年来人们对中药胃动力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作了有益的探索,并提出了对"胃动力中药"这一概念.有关研究表明,对胃动力功能有影响的中药可分为三类:促进胃肠运动、抑制胃肠运动、双向调节胃肠动力.通过整体实验、离体实验及整体结合离体实验研究显示,一些活血药、理气药、健脾药具有促胃动力作用;而促肠运动的中药主要集中在润肠通便类或健脾消食类中药及复方中.其机制可以分为神经调节和脑肠肽调节等途径.祖国医学非常重视脾胃(包括现代医学的胃肠)的功能,在长期实验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从中医中药中寻找治疗胃动力障碍的有效药物,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近年来中医药在此领域的有关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济阴纲目》全书的用药组方规律,为传承其中学术思想提供参考。方法:录入《济阴纲目》中所载方剂,并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系对书中1130首方剂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频数分析发现频数在50次以上的当归、川芎、人参等36味药为书中常用药物;对常用药进行聚类分析,发现高频药物可分为补益脾肺类、温中补血类、扶正驱邪类、清肝泻胆类共5类。结论:研究结果初步总结《济阴纲目》的用药特点及学术思想,为深入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中药对胃动力影响的实验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人类对胃动力病学及其功能紊乱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 ,动力作为人体胃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 ,得到了医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祖国医学非常重视脾胃 (包括现代医学的胃肠 )的功能 ,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从中医中药中寻找治疗胃动力障碍的有效药物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少学者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分别从养阴、益气、健脾、理气、温里等不同角度探讨了中药方剂及单味药对胃动力的影响。现将近年来中药在此领域的实验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 抑胃动力方药1 .1 沙参麦冬汤 :出自《温病条辨》,由沙参、麦冬、桑叶、天花…  相似文献   

9.
 作者就《中药大辞典》(下简称《辞典》)在收栽《本草纲目》《纲目》新增药品时所作的整理工作,分为如下五方面作了初步考察:(1)《辞典》对((纲目》新增药品的取舍;(2)《辞典》收《纲目》新增药92种的药名;<3)《辞典》对<(纲目》新增药正名的更改;(4)《辞典》对《纲目》新増药源出的更改;(5)《辞典》未收《纲目》新増药的概况(6)《辞典》对《纲目》新增附品的增选。  相似文献   

10.
《回回药方》[1]是明初出现的一部具有中西合璧特色的,回族医学综合性药学典籍,作者不详。原有36卷,现仅存4卷,据残卷推断,《回回药方》约有药方6000~7000首之多,是回族医药典籍中记载"香药"方剂最重要的一部。《回回药方》以叙方为主,方论结合,回回药物与传统中药并用。在药物剂型的运用方面,既有中国式的丸、散、膏、汤,又突出了回族芳香挥发药采用的舐剂、露酒剂、油剂的特色。就对4种特色方剂剂型特点浅析之。  相似文献   

11.
  《纲目》“条解”作为《纲目》药物各论中的一个重要项目,专门介绍历代医药学家(亦包括李时珍本人)有关药物品种及原植物形态、药物产地、采收情况的论述,对于中药品研究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从(1)广搜博引,集中前贤论述,便于查考;(2)承前启后,补充前人不足,有所发挥,(3)躬 身实践,纠补前人之偏,资料可靠等3个方面,阐述了《纲目》“集解”用于药物品种考证的工作体会。  相似文献   

12.
中药理气类药物多用于对胃肠运动障碍疾病的治疗中.随着对胃肠动力疾病研究的深入,理气药对胃肠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现就其改善胃肠动力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虫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虫类药是动物药的一部分。《内经》1 2个方 2 5种药物中用了乌贼、鲍鱼、雀卵、鸡矢、马膏、猪脂 6种动物药 ,还未用虫类药。仲景《伤寒杂病论》共用动物药 38种 ,其中虫类药计有水蛭、虻虫、虫、鼠妇、蜣螂、蜂窠、蛴螬、蜘蛛 8种。《神农本草经》除载有仲景用到的 8种外 ,还有蝉蜕、僵蚕、蛞蝓、守宫、蝙蝠、蟾蜍、蚯蚓、蜈蚣、斑蝥、蝼蛄等。以后《本草纲目》、《纲目拾遗》还补充了诸蛇。近年又发现了一些新的虫类者 ,如蚕蛹代替僵蚕、蟑螂用治胃痛和胃癌等。唐容川在《本草问答》中说 :“动物之攻利尤甚于植物 ,以其动物之本性能行 ,…  相似文献   

14.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为一种多发病。本研究采用葡聚糖蓝2000(BD2000)为胃肠内标记物,就7种常用于治疗胃肠疾病的消食、行气中药,对小鼠胃肠动力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 材料1.1 动物选用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提供的6周龄昆明雄性小白鼠,体重22~26g,平均23.6g,实验前绝食12h。1.2 药物及胃肠内标记物选用鸡内金、神曲、麦芽(以上3种辽宁产),山楂、大腹皮、砂仁(以上3种广东产)及厚朴(四川产)各10g,每味药分  相似文献   

15.
应用胃肠动力理论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体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胃肠运动的功能与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大便排泄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胃肠道疾患与胃肠动力不足和亢进有关,因此,合理应用胃肠动力中药对于提高中医疗效,有重要意义。影响胃肠运动的中药,大多属于中医传统分类法的理气药,一般分成,胃肠动力促进、胃肠动力抑制以及对胃...  相似文献   

16.
印度政府(1990—2008年)出版的《印度阿育吠陀药典》(The Ayurvedic Pharmacopoeia of India, API),共分两部,第一部7卷,收栽单味药540味;第二部2卷,收栽成方制剂101个。本文重点简介两部分内容,一是该药典编写内容的体例和特点,整个药典(API)7卷在内的全部单味药的要求和分析;二是对前5卷418味单味药(因我们只有第6和7卷药物品种的名录,未得到全书,故暂不分析)与我国有分布和药用的相应传统药物进行主治(疗效)项的比较,同时指出这些药物在我国的分布地域。结果表明,第1~5卷所载的418味单味药中有299味在我国有分布(含引种或栽培)和药用,包括国际著名的传统药,如番泻叶、檀香、降香、沉香、苏木、诃子和蛇根木等,约占该药典单味药总数(前5卷)的71.5%,其中在《中国药典》一部2010年版正文收载的单味药有56味,另有11味收载于附录;归纳了API所载单味药6个方面值得学习借鉴的特点。这对我国传统药的发掘、研究、开发和进出1:2贸易均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子和汗法方药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元四大家攻邪学派代表张子和 ,在其代表作《儒门事亲》中 ,将汗法的运用置于首当其冲的地位 ,方药的运用有其独特之处 ,现分析其概要。1 汗当择药而用《儒门事亲》列举汗药共 40味 ,这些药物并不都是一般意义的解表药 ,而是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开玄府”功效的药物。李时珍《本草纲目》序例全部收录了张氏汗药。张氏汗药中 ,现今仍列为解表类的药 ,仅为 1 4味 ,如麻黄、桂枝、羌活、白芷、荆芥、防风、生姜、葱白、升麻、柴胡、薄荷、葛根、浮萍、细辛等。尚有苍术、川椒、胡椒、大蒜等味 ,虽未列于解表药 ,但仍具有解表功能。但其他如陈皮…  相似文献   

18.
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以下简称《拾遗》)是在《本草纲目》(以下简称《纲目》行世100余年后,对本草的一次大总结,内容十分丰富。它除了象其它本草著作一样记录有关药物的内容之外,由于本书是对《纲目》的“拾遗”,因而在形式上本书有许多对《纲目》的直接了...  相似文献   

19.
蒲公英对消化系统作用及抗肿瘤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干燥全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等药理功能。作为一种可食用的野生植物逐步得到人们的综合开发利用。现就其基础性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为继续研发作准备。1对消化系统作用的影响采用小鼠胃肠推进运动实验确定蒲公英的有效部位,发现蒲公英中溶解于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的部分具有促进胃肠动力的活性,分别为阿魏酸和齐墩果酸,而溶解于正丁醇部分即齐墩果酸的促进胃肠动力活性更高[1]。李玲等以等长收缩形式观察蒲公英对家兔离体胃、十二指肠平滑肌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蒸馏水煎制的蒲公…  相似文献   

20.
目的:挖掘《本草纲目》草部中药食同源药用植物的相关信息,为研究药食同源药用植物提供本草学依据。方法:详细梳理《本草纲目》草部中的药食同源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药食记载、服食方法、饮食宜忌等相关内容,并与《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以下简称《药食同源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以下简称《中国药典》)等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本草纲目》草部共记载了151个药食同源药用植物,占草部药物总数的33.78%;《本草纲目》草部有126个品种尚未被《药食同源目录》收载,提示《本草纲目》对挖掘药食同源品种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本草纲目》记载了同一品种的多个药用部位均可食用,所载药食部位与《中国药典》相同的药用植物共41个,不同的共40个;《本草纲目》记载了非常丰富的药食同源药用植物的食用部位,可以分为根及根状茎类、嫩苗类、叶类、花类、果实及种子五大类型;此外,《本草纲目》还详细记载药食同源药用植物的食用方法,以及个人体质、用法用量、饮食宜忌以及炮制减毒等相关的内容。结论:《本草纲目》草部记载了丰富的药食同源信息,为挖掘药食同源新资源、拓宽药食部位、开展传统特色食用方法以及建立完备的药食同源药用植物的利用体系提供了翔实的本草学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