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探讨昆明地区胃十二指肠溃疡与HP -CagA感染的相互关系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组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 (DU) 4 8例 ,胃溃疡 (GU) 4 8例 .对照 1组为同期住院的本科及其它科住院的非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 48例 .对照 2组为同期普查的健康人群 48例 .血清HP -CagA -IgG抗体的检测采用斑点金免疫渗泸法 (DIGFA) .结果 :192例中 ,HP -CagA -IgG总的检测率为 5 0 5 2 % (97/ 192 ) ,其中DU组85 42 % (4 1/ 48) ,GU组 70 83 % (34/ 48) ,非消化系统疾病组 2 5 0 % (12 / 48) ,健康人组 2 0 83 % (10 /48) .Du组的HP -CagA -IgG阳性率显著高于两个对照组 (χ2 =2 0 10 3 ,P <0 0 0 0 1) ;GU组CagA -IgG阳性HP感染率显著高于两个对照组 (χ2 =13 92 1,P <0 0 0 1) .结论 :提示昆明地区CagA阳性的HP感染与DU和GU的发病密切相关 ;高毒株HP感染是溃疡形成的重要因素 .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幽门螺杆菌(Hp)菌株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蛋白芯片技术测定血清中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空泡毒素基因A(VacA)抗体.结果 消化性溃疡组和胃癌组CagA和VacA抗体阳性者显著高于慢性胃炎组(P<0.01),而CagA和VacA抗体阴性在慢性胃炎组显著高于溃疡组和胃癌组(P<0.01),溃疡组和胃癌组之间CagA和VacA抗体阳性和阴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含CagA基因和VacA基因的Ⅰ型Hp可能是致病力强的高毒力株.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毒力菌株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间接ELISA法 ,测定 1 674例经胃镜检查患者的血清幽门螺杆菌 (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抗体 ,探讨HP菌型差异与其致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结果 :疾病组血清CagA抗体检出率为 4 9.70 % ,高于健康组的38% (P <0 .0 5) ;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 (DU)的抗体检出率显著高于活动期胃溃疡 (GU)、胃癌 (GC)和慢性胃炎 (CG)(P <0 .0 1 ) ;活动性炎症的抗体检出率显著高于非活动性炎症 (P <0 .0 1 )。随CG炎症程度加重 ,抗体阳性率呈递增性增加 (P <0 .0 5,P <0 .0 1 ) ;GC及各癌前病变抗CagA检出率与健康组比较无差异。提示 :HP产毒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粘膜炎症活动及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血清中细胞毒相关蛋白CagA和空泡细胞毒素VacA抗体,观察不同菌株对胃黏膜组织学改变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印迹法检测139例HP感染的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血清中CagA和VacA抗体.这些患者胃黏膜病理变化均经胃镜证实。观察不同毒力的HP菌株对胃黏膜病理学改变的影响。结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中CagA及VacA抗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且CagA抗体阳性组患者胃黏膜炎症活动及萎缩的程度较CagA抗体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而在肠上皮化生方面差异则无显著性。结论:具有CagA及VacA基因的幽门螺杆菌可能在诱导胃黏膜炎症及萎缩方面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VacA和CagA抗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的VacA和CagA抗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 2 0 0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血清中的VaCA和CagA抗体。结果 :VacA和CagA抗体在 2 0 0例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 37.0 %、73.0 % ;在慢性胃炎 (CG)、消化性溃疡 (PU)、胃癌 (GC)患者中 ,VacA和Cag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 33.0 % ,31.0 % ,6 2 .5 %与 6 2 .9% ,76 .1% ,96 .9%。CG组与PU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GC组与CG、PU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VacA和CagA抗体在不同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检出率有差异 ,但不能作为区分HP感染致不同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单一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和血清CagA抗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 62株由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感染HpcagA基因 ;用酶免疫方法测定同一患者血清CagA抗体。结果 :HpcagA基因阳性率为 5 6.45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感染HpcagA基因阳性率分别为 5 5 .5 6%、5 4.17%和 63 .64 % ,三种疾病患者之间感染Hp的cagA基因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血清Ca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70 .3 7%、79.17%和 40 .0 0 % ,血清CagA抗体总阳性率为 68.85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之间血清CagA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HpcagA基因和血清CagA抗体与Hp感染个体发生的不同类型胃十二指肠疾病之间无关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H.pylori菌株类型与小儿胃十二指肠粘膜疾病的关系,了解本地区儿童感染的H.pylori菌株类型。方法 胃镜下活检及快速尿素酶试验诊断H.pylori感染及观察胃十二指肠粘膜病理变化,用免疫印迹法测定153例H.pylori阳性患儿血清多种H.pylori毒素抗体。结果胃炎患儿Ⅰ型H.pylori菌株为14例(27%),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儿Ⅰ型H.pylori菌株为43例(74%),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CagA抗体阳性者粘膜中重度炎症58例(92%),CagA抗体阳性者粘膜轻度炎症21例(35%),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本地区儿童感染的H.pylori为Ⅰ型和Ⅱ型毒力菌株,CagA抗体阳性能引起胃十二指肠粘膜较重的炎症。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了64例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血清中VacA和CagA抗体的阳性率。结果提示VacA和CagA阳性的毒力菌株为57.8%。建议在选择HP根治治疗时先进行HP毒力菌株的测定,以减少治疗费用及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很可能是传统冠心病危险因子以外的重要始动因素之一。研究发现只有HP毒力型CagA阳性株与冠心病明显相关。HP感染后,HP毒力型CagA阳性株产生抗CagA抗体。抗CagA抗体与动脉血管壁相关抗原发生交叉反应,启动炎症过程,诱导急性炎性产物的表达和免疫反应,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和功能障碍,进而启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演变过程,诱发冠心病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中不同血清分型与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消化性溃疡(PU)和胃癌(GC)的关系。方法:选取确诊为Hp感染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205例,用Western blot法(免疫印迹法)测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谱,检测Hp抗体分型,分析CagA和/或VacA抗体阳性的表达情况。结果:在Hp现症感染中,CSG、CAG、PU、GC患者的HpⅠ型感染比例明显高于Ⅱ型感染(P0.01);PU及GC中HpⅠ型感染率高于CSG(P0.05)。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中HpⅠ型感染比例均高于Ⅱ型感染(P0.01)。各组的Hp I型感染者中以CagA+VacA抗体为主,检出率为77.4%;其中以CSG组最低(70.4%)、GC组最高(81.8%)。各组CagA+VacA抗体检出率显著高于单一CagA/VacA抗体检出率(P0.01)。结论:应用免疫印迹法进行幽门螺杆菌血清学分型检测对于上消化道疾病的判断有临床指导意义,Ⅰ型Hp感染更需要进行根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