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沈映君教授谈中药药理学科建设王家葵 整理关键词沈映君,中药药理学,学科建设沈映君教授是全国著名的中药药理学专家,1934年10月生于江苏省江阴市,1959年毕业于四川医学院(现华西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毕业后即在成都中医学院任教。现为成都中医药大学药...  相似文献   

2.
自2002年1月-2004年12月,本科共收治了晚期胃癌患者80例,采用化疗结合中药治疗40例,减少了单纯化疗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对国内32名专家进行了咨询,对227名选修过中药药理学课程的中医本科在校生进行了调查。咨询调查结果认为,在中医专业五年制本科增设中药药理学课程很有必要,选成率分别为100%和90.7%;  相似文献   

4.
倡导系统中药 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地处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四川,以丰富的中药资源和中药学师资为依托,于1959年率先在全国开办中药学本科教育,开创并实践了新中国高等中药教育的沧桑巨变:●1959年首创我国第一个中药学本科专业;●1978年招收我国第一批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得我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89年被批准为当时全国唯一的中药学国家级重点学科;●1995年接纳国内第一位中药学博士后科研人员;●1996年被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中药基础基地;●2002年中药学再次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学院以中药学科为主,兼有药学、工、农等学科渗透协调发展。现有中药学、中药学(基础基地班)、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中药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方向)、植物保护(药用植物方向)7个本科专业及方向。在几十年的办学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倡导‘系统中药’,培养创新人才”的办学特色。一、倡导“系统中药学”1.倡导“系统中药学”学科体系我国中药本科教育创办之初,培养模式无从借鉴,成都中医药大学(原成都中医学院)根据中药学学术内涵的核心要素,提出了中药本科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培养...  相似文献   

5.
《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中药基本理论 ,运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它所包括的范围很广 ,涉及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结构测定 ;有效成分的来源途径等许多内容。它是中医院校中药系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说它重要是因为它既是一门专业课 ,又是《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等学科的基础课。笔者曾担任中专、成人大专、本科英语班中药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 ,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体会 ,下面就本科英语班中药化学理论课的教学浅谈一下个人的一些想法。1 英语班中药化学理论课的…  相似文献   

6.
中药不良反应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历史的长河中,作为世界中药起源的传统,唯有中药以其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疗效历经了二千年沧桑依然生机勃勃,尤其是临床工作中,在中西医结合疗效上起到事半功倍效果,但是较长时间以来,许多人都片面地认为中药源白天然,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中药的不良反应问题往往被忽视,但近年有关中药毒副反应的问题突现,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呈大幅上升趋势,因此,中药安全无毒的旧观念必须改变。现对中药不良反应现状进行分析,旨在引起对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视和客观评价,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传统医药对一些疾病具有独到的疗效,这一现象已获共识。本科多年来重视中药在皮肤科的运用,其作用因疾病不同亦不同。现归类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中药的广泛应用,因中药及其制成品所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根据目前相关报导,中药所致的肝损害占临床药物性肝损害总病例的4.8%~32.6%,因中药中毒致死的病例也有报道。本科收治以“食欲不振、乏力、黄疸”为主要表现的中草药致肝损害一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药药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药药浴是古代的一种治疗方法 ,中医古代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属痹症范畴 ,以中药药液浸泡患者全身或肢体 ,能祛风除湿、祛寒 ,以疏通经络 ,运行气血[1] ,从而产生消炎 ,消肿 ,减轻筋脉关节拘挛 ,恢复关节功能的治疗效果。1 临床资料  本科从 1997年 2月至 2 0 0 0年 6月间 ,按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诊断标准收治类风湿关节炎病例 330例 ,分为中药药浴加常规抗风湿药物治疗组和单纯常规抗风湿药物治疗组两组。药浴组 165例。男 :41例 ,女 :12 4例 ,年龄最大 76岁 ,最小 17岁 ,病程为 3月至 8年 ;常规组 165例。男 :63例 ,女 :10 2例 ,年龄最…  相似文献   

10.
覃宽放 《柳州医学》2006,19(2):98-99
中药是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其质量好坏,不仅影响医疗效果,而且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危。中药质量的管理,直接关系到中药临床效用和中药事业的声誉,是发展中药事业的一个关键问题。笔者就20年的中药房工作,对医院中药质量管理浅述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1.
药用植物学创新型课程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药专业课程体系中,“药用植物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起到传统医药学与现代科学联系的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同时为学生完成中药资源学、中药栽培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近几年来的中药本科教学中,我们围绕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和人才培养在于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特点,就如何构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教育目的特征的“药用植物学”课程进行了如下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2.
中药配合脱敏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40例王伟明,王翠萍,于文建(附属医院250011)关键词过敏性鼻炎;中药;脱敏疗法近五年来,我院变态反应门诊诊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40例,观察发现以中药配合脱敏疗法效果最好,现总结如下。山东省胸科医院1一般资料从变态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清热祛湿,活血化淤中药煎服及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中药灌肠治疗确诊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结果:50例中痊愈40例,好转6例,有效率92%,结论:中药内服配合中药灌肠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一种效果明显、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是我国制定的战略目标之一,它的实现,需要一大批熟悉中药,并从选材到销售等各环节能按国际标准执行的兼能从事科技开发的中药类应用型人才。文章指出了现有的中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并阐述了建立新的中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采用手术治疗方法,我科自1989年至1994年采用中药配合频普治疗仪治疗本病,收到一定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李梅  谭国瑜  谢爱花 《当代医学》2014,(33):147-148
目的分析中药排列组合对抗乙型肝炎病毒耐药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月江西省宜黄县中医院收治的9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49)。按照中药成分杀灭乙肝病毒作用,将相同成分的中药组成一组,治疗组选择5组中药序贯治疗,对照组使用拉米夫定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乙型肝炎病毒耐药性的治疗中采用中药排列组合,可取得较高治疗效果,临床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87年以来,采用中药汤剂治疗乳腺小叶增生78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荧光光谱法对7组叶类中药进行了鉴别研究。发现荧光光谱法鉴别叶类中药有较好的效果,可鉴别正品与伪品,某些生品与炮制品,为叶类中药鉴别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1986年-2000年,根据门诊应用中药内服治疗功能性腹泻体会,结合临床需要,采用自拟中药散剂方,方剂以四君子汤加减化裁,内病外治功能性腹泻1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邹榕 《世界感染杂志》2005,5(6):506-507
目的探讨应用中西药结合治疗顽固性外阴瘙痒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人均采用中药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法”薰洗,同时外用“去炎松尿素霜”涂抹瘙痒处治疗。结果14例顽固性外阴瘙痒者经中药薰洗+去炎松尿素霜涂抹,治疗1wk,症状均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结论对顽固性的外阴瘙痒病人,用本中药薰洗治疗同时外涂去炎松尿素软膏,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