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根据COPD综合评估方法分组,探讨肺康复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中的作用,寻找最佳肺康复策略。方法将106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根据2011年GOLD指南中慢阻肺综合评估方法分为B组(n=37)、C组(n=36)和D组(n=33),每组再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肺康复策略1组(呼吸训练);肺康复策略2组(呼吸训练+运动训练)。随访24周,比较肺康复前后及各组间肺功能指标FEV1%pred、慢阻肺评估测试(CAT)、改良英国MRC呼吸困难指数(mMRC)、BODE指数及6分钟步行距离(6MWD)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24周的肺康复干预,在B组和C组患者中,肺康复策略2组的疗效最好,CAT评分、mMRC评分、BODE指数、6MWD在肺康复干预前后的差值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组患者中,肺康复策略1组和肺康复策略2组各指标在干预前后的差值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比对照组好。相关分析显示CAT评分与FEV1%pred、mMRC评分、BODE指数、6MWD显著相关。结论基于慢阻肺综合评估方法分组选择不同的肺康复策略可以取得最佳的肺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6):52-54+58
目的 观察分析运动和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患者康复治疗效果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慢阻肺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运动和呼吸训练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其中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AT和m MRC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FEV1%pred为(66.1±6.8)、FEV1/FVC为(58.2±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2±5.6)、(50.6±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AT评分为(19.2±3.8)分、mMRC为(1.7±0.2)分,低于对照组的(20.6±3.7)分、(2.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阻肺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运动和呼吸训练康复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同时,明显改善了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吸入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单一用药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粉剂,对照组单独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比较治疗前后2组肺功能、COPD评估测试评分(CAT)、 呼吸困难评分(mMRC)、6 min步行试验(6MWT)等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中FEV1、FEV1/FVC%以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三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AT评分、呼吸困难评分(mMRC)、6 min步行试验(6MWT)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吸入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控制其进展,减少急性加重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调补肺肾方加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以期提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1月104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调补肺肾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动脉血气、中医证候积分、MMRC量表、CAT量表相关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FEV1/FVC、Pa O_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a CO_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FEV1/FVC、Pa O_2、Pa CO_2改善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更加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MMRC量表、CAT量表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临床控制率28.85%、总有效率80.77%,观察组临床控制率42.31%、总有效率90.38%,观察组在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调补肺肾方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建立社区呼吸支持中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稳定期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55岁以上慢阻肺稳定期且GOLD分级Ⅲ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呼吸支持组接受社区呼吸支持中心治疗,包括健康教育、长期氧疗(LTOT)、长期雾化吸入氨溴索、长期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对照组入选时给予患者处方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同时告知对照组患者需要在家进行LTOT和长期雾化吸入氨溴索,嘱每月门诊随访。结果呼吸支持组治疗24个月后SpO2、PaO2、FEV1%pred、6MWD、BMI、ALB上升,mMRC、CAT、Hb、PaCO2下降(P〈0.05);对照组FEV1%pred下降,mMRC、CAT上升(P〈0.05),余指标未见改变(P〉0.05);呼吸支持组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社区呼吸支持中心的建立有利于纠正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的低氧血症,延缓肺功能恶化,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同时可以使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益肺肾中药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省中医院)就诊的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sthma-COPD overlap syndrome,ACOS)患者,共计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入组后均给予吸氧、抗感染、止咳平喘化痰等常规支持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支持治疗基础之上,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之上给予补益肺肾中药免煎颗粒。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疾病评分变化、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61.54%,治疗组总有效率87.1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功能FVCpred%、FEV1pred%、FEV1/FVC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间肺功能FVCpred%、FEV1pred%、FEV1/FVC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CT及mMRC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ACT及mMRC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s-CRP、IL-6、IL-10及TNF-α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5.13%、治疗组不良反应率7.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益肺肾中药干预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患者疗效确切,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D组患者稳定期使用噻托溴铵吸入剂的临床症状及其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96例稳定期COPD的D组(按GOLD 2011分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吸入剂(18μg,1吸,1次/d)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160μg/4.5μg,2吸,2次/d)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160μg/4.5μg,2吸,2次/d)治疗。治疗前后第1、3、6、9、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COPD急性发作次数、临床症状评分、呼吸困难评分、运动耐量和肺功能的变化。结果:12个月中,治疗组患者的COPD急性加重次数较对照组少;治疗后各个时期的6 min步行距离(6MWD值)、肺功能(FVC、FEV1和FEV1%pred)较前增加,临床症状评分(CAT)、呼吸困难评分(m MRC)减少;治疗组患者各指标均较治疗前好转,且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噻托溴铵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吸入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优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单药吸入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八段锦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稳定期肺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整群随机分为八段锦组(31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予规范的药物治疗,八段锦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予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持续180 d。分别在第1天、第180天进行慢阻肺评估测试(CAT)、肺功能检查、急性加重次数等评测。结果健身气功八段锦可以明显改善CAT评分的总积分及单项症状积分(P0.05);健身气功八段锦可能增加A级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延缓B级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下降速度(P0.05)。结论在慢阻肺稳定期,于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可以缓解患者症状、增加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调补肺肾法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采用调补肺肾方(由补骨脂、山萸肉、五味子、丹参、紫苏子、黄精、淮山、浙贝母、枇杷叶、炙麻黄等组成)治疗,对照组采用强的松治疗。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后总体临床疗效、肺功能[肺总量(TLC)、肺活量(VC)、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6.7%,对照组为47.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TLC、VC、DLCO、PaO2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调补肺肾法既可改善IPF的症状,又可改善患者肺功能,从而进一步控制IPF的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都气丸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3月收住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AECOPD)患者,中医辨证属肺肾两虚型,共90例。将符合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案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都气丸合参苓白术散加味汤剂,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评分、中医证候的改善及最大呼气第一秒呼出的气量的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所有呼气量的比例(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的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PaO_2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MRC评分、CAT评分、中医证候评分,FEV1、FEV1/FVC、FEV1%、PaCO_2和PaO_2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RC评分、CAT评分、中医证候评分、PaCO_2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FEV1/ FVC、FEV1%、和PaO_2均有所升高,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都气丸合参苓白术散加味联合西药可有效改善AECOPD患者的肺功能,治疗AECOPD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Wang Linyue;Hao Pingsheng(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gdu,610072,China;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gdu,610075,China)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中医养生学角度结合现代医学认识,对八段锦改善中老年人膝骨关节炎的机理进行了浅析。从“调形以助肌肉功能,改善力学平衡”,“调气以利血液循环,改善滑液分泌”,“调神以促神经功能,改善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控制”进行了探讨,为八段锦防治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Zhao Wenwen;Cheng Shuangli;Yang Maoyi;Yue Rensong(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gdu,610075,China;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gdu,610072,China)  相似文献   

14.
广藿香酮是从传统中药广藿香中发现的重要活性成分。根据其结构特点,化学研究者对广藿香酮进行了全合成研究,极大地扩展了广藿香酮的来源。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广藿香酮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杀虫以及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等多种生物活性,同时有学者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探讨。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对广藿香酮的来源、化学合成、药物代谢及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为中药成分广藿香酮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传统养生思想“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结合,形神共养,方能真气从之”源于《黄帝内经》,“形神共养”即形体与精神的共同养护。基于“形神共养”理论,糖尿病患者“动以养形”倡导运动及“脾动”,“静以养神”主张“心静”,可促进机体气血畅通、脏腑调和,有助于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不仅与现代医学糖尿病防治原则中“合理运动、科学饮食、心理治疗”相符,同时也符合当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了血糖控制在早期强化的重要性,并且在一段时间内改善血糖控制后,仍有并发症发生,机体的这种早期高血糖存在记忆的状态称为“代谢记忆”。由于代谢记忆的存在,临床以控制血糖为重点的干预方式无法有效阻止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如何正确认识并阻止代谢记忆,成为目前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临床防治的重要核心之一。本文从分子生物学、表观遗传学、妊娠糖尿病影响、血液流变学等方面综述了近几年糖尿病“代谢记忆”研究进展,为今后的基础研究和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富氢水联合香砂六君子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体质量、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和胃动素、胃泌素、胃促生长素的影响,探讨富氢水联合香砂六君子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的协同治疗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香砂六君子组、富氢水联合香砂六君子组、多潘立酮组,共5组,每组8只。采用夹尾激惹刺激及不规则喂养干预建立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并给予各组相应治疗:香砂六君子组大鼠给予香砂六君子丸2.25 g/kg灌胃,富氢水联合香砂六君子组大鼠给予香砂六君子丸2.25 g/kg灌胃并自由饮用富氢水,多潘立酮组大鼠给予多潘立酮5 mg/kg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28 d后,测量大鼠体质量、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并收集各组大鼠血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胃动素、胃泌素和胃促生长素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各治疗组大鼠体质量、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均增加(P<0.05),血清胃泌素水平降低(P<0.05),血清胃动素和胃促生长素水平(P<0.05)。富氢水联合香砂六君子组增加大鼠体质量、小肠推进率、升高血清胃动素水平、血清胃促生长素水平的效果和降低血清胃泌素水平的效果优于香砂六君子组(P<0.05),增加大鼠体质量、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升高血清胃促生长素水平的效果和降低血清胃泌素水平的效果优于多潘立酮组(P<0.05)。结论:富氢水对香砂六君子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具有协同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血瘀证组和对照组巴马小型猪眼底视网膜血管血氧饱和度,探讨血瘀证候模型小型猪眼底视网膜血管血氧饱和度的改变。方法:12只小型猪,随机分为血瘀证组6只和对照组6只,正常喂养7d后进行眼底视网膜血管血氧饱和度检测并进行血液生化指标基线检测。第8d,血瘀证组耳缘静脉给予10%高分子右旋糖酐溶液5mL/kg,隔日1次,共7次;对照组正常饲养。第21d,再次检测2组眼底视网膜血管血氧饱和度及血液生化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束后分别摘除2组小型猪眼球,用于做视网膜切片和视网膜消化铺片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瘀证候模型建立后,血液指标FIB、PT、APTT较前降低(P<0.05),TT较前出现升高(P<0.05);ESR、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升高(P<0.05);全血还原黏度升高(P<0.05)。本实验初步评估了巴马小型猪眼底视网膜血管血氧饱和度,其视网膜静脉血氧饱和度范围大致为(74.67±6.12)%,动脉血氧饱和度大致范围为(110.91±8.52)%。与对照组相比,血瘀证组小型猪SvO2、鼻上SvO2、颞侧SvO2值降低(P<0.05),鼻下SvO2值明显降低(P<0.01),颞侧SaO2值降低(P<0.05),SaO2-SvO2、SaO2/SvO2均升高(P<0.05)。视网膜切片HE结果及视网膜消化铺片结果显示,血瘀证组巴马小猪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增加,轻度水肿,内皮细胞计数及周细胞计数降低(P<0.05)。结论:高分子右旋糖酐溶液建立血瘀证候动物模型,引起红细胞聚集,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缓慢,造成微循环缺氧状态,对视网膜静脉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比视网膜动脉血氧饱和度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动物药的应用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中医药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中占重要地位。动物药材药源紧缺、价格昂贵,药材中掺伪、造假现象时有发生,必将会导致中药材、中成药质量迅速下降,提高动物药的真伪鉴别水平,对于动物药的应用性、安全性、药用资源可持续性等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动物药真伪鉴别的研究进展,从显微法、光谱法、色谱法、生物鉴定法等研究手段出发,为动物药进一步的真伪鉴别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医药界在改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妊娠结局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中医药辅治IVF-ET的临床应用屡见报道,笔者将徐晓娟教授运用补肾中药从IVF-ET术前准备(含IVF-ET术前男方生殖调理)、术中助孕、失败后调治等方面辅治IVF-ET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以期增加不孕患者IVF-ET的临床妊娠率及分娩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