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四川汉族体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四川城市、乡村成人的体质特征.方法 按照Martin<人体测量方法>和<人体测量手册>规定的方法,在四川资阳地区简阳市调查342例男性(城市汉族男性137例,乡村汉族男性205例)和357例女性(城市女性151例,乡村女性206例)成人的86项体质指标,计算35项体质指数,统计了指数分型情况,并将之与我国族群资料进行比较,对四川汉族体质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 四川汉族(男女合计)上眼睑有皱褶率较高,有蒙古褶率低,眼裂高度多为窄型,眼外角多高于眼内角,鼻根高度多为中等型,鼻背多为直型,颧骨多不突出,鼻基部多为上翘,鼻翼高度多为中等,鼻孔最大径多为斜位;鼻翼宽度多大于眼内角宽,耳垂三角形率最高,上唇皮肤部高度多为中等,红唇厚度薄型率(49.1%)最高,中型率(40.1%)亦较高,厚红唇率低;发色为黑色,眼色多为褐色,肤色多为黄色.按头面部指数均值,四川汉族男女性均为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超狭面型、狭鼻型、长躯干型、亚短腿型、宽肩型、宽骨盆型,男性还为中胸型,女性还为宽胸型.四川汉族城市男性为中等身材,城市女性、乡村男性、乡村女性均属于亚中等身材.结论 四川汉族头面部指标值、指数值明显受到南亚类型族群与北亚类型族群的共同影响.四川汉族体部指标值更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体部指数值介于北亚类型族群与南亚类型族群之间.  相似文献   

2.
汉族江淮方言族群的体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江苏江淮方言族群城市、乡村汉族人的体质特征。方法 按照Martin、《人体测量方法》和《人体测量手册》规定的方法,在江苏省淮安市、郊调查了370例男性(城市男性157例,乡村男性213例)和362例女性(城市女性154例,乡村女性208例)成人的86项体质指标,计算了26项体质指数,统计了指数分型情况,与我国族群资料进行了比较,对江苏汉族江淮方言族群体质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1.江苏汉族江淮方言族群男女均表现为上眼睑皱褶率高,有蒙古褶率低;眼裂高度多为中等型;眼外角高型者居多;鼻根高度多为中等型;鼻梁侧面观多为直型;鼻基部多为上翘;颧骨多不突出;鼻翼高度多为中等;鼻孔最大径多为斜位;耳垂三角形率与圆形率接近;上唇皮肤部高度多为中等型;红唇厚度以薄型率为主;发色几乎均为黑色;眼色多为褐色;肤色以黄色为主。鼻翼宽度男性多为宽阔型,女性多为中等型。2.按头面部、体部指数均数,江苏汉族江淮方言族群男女均为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中鼻型、长躯干型、亚短腿型、宽胸型。此外男性为阔面型、宽肩型、宽骨盆型,女性为中面型、中肩型、中骨盆型。3.江苏汉族江淮方言族群城市与乡村男女均为超中等身材。结论1.江苏汉族江淮方言族群男性主要表现为城市围度和皮褶厚度大于农村,而女性则结果相反。2.头面部、体部主要指标、指数,江苏汉族江淮方言族群更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但也具有一些南亚类型族群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江西汉族体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江西城市、乡村汉族的体质特征.方法 按照Martin、<人体测量手册>和<人体测量方法>规定的方法,2010年5月赴江西省丰城市调查了城市汉族307例(男性151例,女性156例)、乡村汉族398例(男性203例,女性195例)成人86项体质指标.结果 江西汉族上眼睑皱褶率中等,有蒙古褶率较低,眼裂高度多为中等型;半数人为水平眼裂,鼻根高度中等型率最高;鼻背侧面观多为直型;颧骨突出度约一半为中等型,鼻基部多水平;鼻翼高度多为中等,鼻孔最大径多为斜位,耳垂圆形率最高;发色多为黑色,眼色多为褐色、肤色以黄色率与浅黄色率接近;鼻翼宽以中等型率最高;上唇皮肤部高度多为中等型,红唇厚度多为窄型.江西男女性均为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中面型、中鼻型.汉族城市男性与女性均为中等身材,农村男性与女性均为亚中等身材.城乡男女性均为长躯干型、中骨盆宽型、中胸型.城市男性、城市女性还为窄肩型、亚短腿型,乡村男性还为中肩型、中腿型.乡村女性还为中肩型、亚短腿型.头面部和身体高度、宽度方面的指标方面,江西汉族较接近南亚类型族群,而头面部、体部指数方面,显示江西汉族体质也受到北亚类型族群的一定影响.结论 江西汉族人具有南亚类型族群的体质特征.  相似文献   

4.
汉族湘语族群体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汉族湘语族群的体质特征. 方法 在湖南双峰县调查了湘语族群城市汉族320例(男性157例,女性163例)和乡村汉族410例(男性196例,女性214例)成人的86项体质指标,计算了39项体质指数,统计了指数分型,与我国族群资料进行了比较,对汉族湘语族群体质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 结果 湘语族群上眼睑有皱褶率中等,有蒙古褶率低,眼裂高度多为窄型,多为眼外角高于眼内角,鼻根高度中等型率最高,鼻背侧面观多为直型,颧部突出度微弱型最高,鼻基部多为水平,鼻翼高度多为中等,鼻孔最大径多为横位,鼻翼多为宽型,耳垂男女多为三角形,上唇皮肤部高度男女均以中等型率最高,红唇厚度男女均以薄型率最高,发色多为黑色,眼色多为黑褐色,肤色男性以黄色率最高,女性以浅黄率最高.湘语族群男女性均为短头型、高头型、中头型、中鼻型.此外,男性为中面型,女性为阔面型.湘语族群头面部特征介于北亚类型族群与南亚类型族群之间.城市男性与女性、乡村男性与女性均为中等身材.城乡男女均为长躯干型、中腿型.男性及乡村女性为中胸型,城市女性为宽胸型.女性及城市男性均为中肩型,乡村男性为宽肩型.男性为宽骨盆型,女性为中骨盆型.从体部指标值和指数值来看,汉族湘语族群更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 结论 汉族湘语族群体质特征与保安族、土族较为接近,虽然具有一定南亚类型族群特点,但是更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福建汉族闽东语族群的体质特征。方法 按照Martin、《人体测量方法》和《人体测量手册》规定的方法,调查福建汉族闽东语族群692例(城市男性151例,乡村男性188例,城市女性159例,乡村女性194例)成人的86项体质指标,对26项体质指数进行计算,统计指数分型情况,并与我国族群资料进行比较。
结果 闽东语族群城乡男女均表现为上眼睑皱褶率高,有蒙古褶率低,眼裂高度多为窄型,眼外角高型者居多,鼻背多为直型,鼻翼高度多为中等,鼻基部上翘型略高于水平型,鼻孔最大径多为斜位,鼻翼宽度多大于眼内角间宽,颧骨多不突出,上唇皮肤高度多为中等型,红唇薄型最多,发色几乎均为黑色,皮肤黄色率最高,眼色褐色较多。闽东语族群城市男性、乡村男性、城市女性身高属于超中等型身材,乡村女性为中等身材。从头面部、体部指数均数看,闽东语族群城、乡男性均为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狭面型、狭鼻型、中腿型、中胸型、窄骨盆型、长躯干型、宽肩型,城、乡女性均为中头型、高头型、狭头型、超狭面型、狭鼻型、中腿型、中胸型、窄骨盆型、中躯干型;城市女性为中肩型,乡村女性为宽肩型。闽东语族群头面部指标值、指数值受中国南方族群与北方族群的共同影响,体部指标值、指数值更接近于中国北方族群。 结论 闽东语族群男、女性体质特征更接近于中国北方族群。  相似文献   

6.
江西客家人体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江西客家人的体质特征并分析江西客家人在蒙古人种中的分型地位. 方法 采用国际学术界规定方法,在江西赣州调查了337例男性(城市客家人男性为154例,乡村客家人男性为183例)和346例客家人女性(城市女性为150例,乡村女性为196例))成人的86项体质指标,计算了23项体质指数,统计了指数分型比例,与我国族群资料进行了比较,对江西客家人体质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 结果 (1)江西客家人上眼睑有皱褶率低,有蒙古褶率高,眼裂狭窄,眼外角多高于眼内角,鼻根高度多为中等型,直鼻背,鼻基部多上翘,鼻翼高度多为中等,鼻宽值多大于眼内角间宽值,上唇皮肤部高度多为中等,男性红唇薄型率略高于中等型率,女性薄型率最高.江西客家人发黑,皮肤黄色率最高,眼褐色率最高.江西客家人头面部观察指标表现出蒙古人种北方族群的头面部特征.但其鼻翼较宽,又表现出南亚类型的一定体质特点.(2)江西客家人男女性均以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中鼻型率最高.男性以阔面型率最高;女性则以狭面型率最高.江西客家人头面部测量指标值更接近于北方族群,头面部指数值介于南方、北方族群之间.(3)江西客家人城市、乡村的男性与女性身高均属于中等身材.江西客家人男女性均以长躯干型、亚短腿型率最高.男性和城市女性以中胸型率最高,乡村女性以宽胸型率最高.男性与乡村女性中肩型、宽肩型率均较高.男性以中骨盆型率最高. 结论 聚类分析显示,客家人既具有北方族群体质特征,又具有南方族群体质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海南城市、乡村汉族人的体质特征并分析海南汉族在蒙古人种中的分型地位。方法 遵循知情同意原则,采用随机取样方法在海南琼海市和万宁市龙滚镇分别调查了城市汉族310例(男为160例,女为150例)、乡村汉族323例(男为174例,女为159例)成人的86项体质指标,计算了33项体质指数,统计了指数分型情况,与我国族群资料进行了比较,对海南汉族体质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 结果 1.海南汉族上眼睑有皱褶率高,有蒙古褶率低,眼裂高度多为窄型,多为眼外角高于眼内角,鼻根高度多为中等型,鼻背侧面观多为直型,鼻基部多为上翘型,颧骨不突出,鼻翼高度多为中等,鼻孔最大径多为斜位,鼻翼宽度多大于眼内角间宽,耳垂圆形率最高,上唇皮肤部高度多为中等型,红唇厚度薄型率、中型率接近,厚红唇率低,发色为黑色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屯堡人的体质特征。方法 应用Martin、《人体测量方法》和《人体测量手册》规定的方法,调查了贵州省安顺市507例(男251例,女256例)屯堡成人的87项体质指标,对23项体质指数进行计算,统计指数分型情况,并与我国一些族群资料进行比较。 结果 屯堡人多数具有上眼睑皱褶,近1/5的人具有蒙古褶,眼外角高型者居多,鼻根高度多为中等型,鼻背多为直型,鼻基部多为水平型,鼻翼高度多为中等型,鼻孔最大径斜位率与横位率接近,耳垂圆形率最高,上唇皮肤高度多为中等型,红唇厚度多为中等型;发色多为黑色,皮肤黄色率最高、眼褐色较多。屯堡人男、女性身高均属于亚中等型身材。屯堡人男女均以中头型、高头型、狭头型、中鼻型、长躯干型、宽骨盆型率最高,男性阔面型、中腿型、中胸型、中肩型、矮型率最高,女性则宽胸型率最高;阔面型与中面型、亚短腿型与中腿型、窄肩型与中肩型、矮型与亚中等型率接近。 结论 屯堡人体质特征与其他地区汉族、中国北亚类型族群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湖南汉族成人的体质特征.方法:调查湖南宁乡地区319例城市汉族(男149人,女170人)和418例乡村汉族(男197人,女221人)成人的86项体质指标,计算了24项指数及其分型.结果:湖南宁乡汉族有上眼睑皱褶,蒙古褶不发达,眼裂窄;鼻根高度中等偏低,直鼻梁,鼻基部水平,鼻翼中等;上唇皮肤部高度中等,红唇较薄;耳垂多为三角形;发黑,眼色多为黑褐色,肤色浅黄或黄色.湖南宁乡汉族男、女性均为圆头型、高头型、阔面型、狭鼻型.男性阔头型、女性中头型居多.湖南宁乡汉族男、女性多为亚中等或中等身材、长躯干型、宽胸型、宽肩型、宽骨盆型、亚短腿型至中腿型.城市男、女体质状况均一定程度上优于乡村,尤以男性更为明显.结论:湖南宁乡汉族与其他地区汉族、回族、土族、撒拉族等族群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0.
广东粤语族群汉族体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广东粤语族群汉族的体质特征。方法 调查了广东省茂名地区452名(男195,女257)城市汉族和839名(男347,女492)乡村汉族成人的83项体质指标,计算了24项体质指数,统计了指数分型情况。结果 广东粤语族群汉族男女上眼睑皱褶、蒙古褶率较低,眼裂窄且多呈眼外角高。鼻根高度中等,直鼻梁,鼻基部水平,鼻翼中等,鼻孔最大径水平。上唇皮肤高度中等,红唇较薄。发色黑,眼色多为黑褐色或褐色,男性肤色较女性深。广东粤语族群汉族男女均以中头型、高头型、狭头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汉族人群鼻部观察类形态特征在性别和地区间的差异。方法 2015~2019年,采集河南省、江苏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汉族样本(分别为1022例、963例、1017例)的8项鼻部观察类形态特征指标,数据整理后进行性别间和人群间的统计学差异检验,并采用多重对应分析考察鼻部形态特征的地区差异。结果 3个汉族人群的绝大多数鼻部观察类形态特征在性别间和地区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在多重对应分析图维度1上,河南和江苏汉族人群鼻部形态特征相似度较高,而广西与前两个地区的鼻部形态特征差异较大;对维度一贡献最大的鼻部形态特征为鼻尖形状、鼻翼高度和鼻翼突度。结论 鼻部观察类形态特征存在较大的性别和地区间差异,而不同地区汉族人群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鼻尖和鼻翼部分。  相似文献   

12.
山西汉族人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年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Objective To study changes of head-fac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with the increasing age. Methods Thirty-eight head-face characteristics of 401 male (150 urban males and 251 rural males) and 402 female adults (153 urban females and 249 rural females) of Han were investigated in Qi county of Shanxi province in August 2009. Twelve physical indices were calculated. Preliminary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head-face characteristics changes with the increasing age. Results The head breadth,minimum frontal breadth, face breadth, external biocular breadth,lip height,thickness of lips and auricular height had negative correlations with age. Head length, nasal breadth, mouth breadth, morphological facial height, nasal height, nasal length, nasal depth, upper lip skin height, physiognomic ear length, physiognomic ear breadth and facia skinfold had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age. With increase of the age, Shanxi han nationality’s mongoloid fold rate and external angle rate dropped, the internal angle rate increased, the opening height of eyeslits became narrower, the brown eye rate increased, the black eye rate dropped. The rate of upper lip skin height increased ,but the middle rate and narrow rate decreased. The thin rate of thickness of lips increased obviously, but thick rate fell. The middle rate of breadth of alae nasi increased. Length-breadth index of head, length-height index of head lip index had negative correlations with age. Morphological facial index, and vertical cephalo-facial index had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age.Conclusion Changes of the head face morphological chara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