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正> 推荐的铰刀,其几何参数与标准铰刀不同。它有两种刀齿:切削齿P和校准齿K,两者交替配置。切削齿的几何形状,便于切除加工余量,具有最佳的φ、γ和α角,磨锐的切削刃;增大0.002弧度的付偏角φ_1。使已加工表面成形用的校准齿,其几何形状能保证得到最小的粗糙度,具有合理的校正刃带宽度(研磨到粗糙度R_a=0.16微米);前角γ=-30°;刃口强度高和很少崩刃。校准齿的切削刃有宽  相似文献   

2.
刃瓣宽度与螺距之比F/P≥4,齿上带两个挤压段的丝锥主要用于加工小螺距的螺纹。这种丝锥(苏联发明证号1134322)在每个刀齿上沿着刃瓣宽度随切削段之后配置有两个挤压段(塑性变形段)。该丝锥是由切削锥1、校准部分2和柄部3组成,见图1a。丝锥前刃面形状、刀齿的形状以及沿中  相似文献   

3.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7,(12):1877-1884
针对目前剐齿加工生产中加工工件表面质量差,左右齿面加工精度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等前角剐齿刀的设计计算方法。根据待加工工件齿面的几何特征和剐齿加工的运动关系,基于曲面共轭原理,求取工件齿面共轭面;选择球面作为初始前刀面,以无理论刃形误差为目标,采用齿面共轭面与初始前刀面的交线作为切削刃;根据切削前角一致性原则对初始前刀面进行再设计,沿切削刃构造前刀面;通过模拟刃磨,求取一系列无理论刃形误差的切削刃,依次构造后刀面,最终获得完整的具有相等切削前角的剐齿刀具;通过计算实例验证该设计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正> 我厂有些难加工材料的通孔通常采用带刃倾角的铰刀进行精加工。采用这种铰刀比采用一般无刃倾角的铰刀加工孔时,在相同的条件下粗糙度可降低一级,切削也较轻松些。这种铰刀制造较方便,即先磨出后刀面,再沿外圆划出切削锥界线,就可磨出刃倾角。至于刀具锥角,则是自然形成的,不必单独加工。切削锥角φ与后角α和刃倾角λ的关系(见下图)不难导出。由于φ角是派生的,在图纸上不需注出。为了避免或减少砂轮磨损对所刃磨角精度的影  相似文献   

5.
<正> 为加工中径精度高的优质螺纹,使用了一种螺纹成形刀具(OCT84—2007—82和OCT84—2043—82),这种刀具有切削刃瓣和校准刃瓣,切削刃瓣切削齿的齿形与标准丝锥齿形相同,而校准齿从齿的中部向两面铲磨。丝锥(图1)校准齿煦中径D_(2B)=D_2+2Δ,螺纹切头切削齿的中径d_(2B)=d_2—2Δ,式中:D_2和d_2分别为丝锥和螺纹切头切削齿的中径;Δ为切削齿与校准齿半径的铲磨量。  相似文献   

6.
沈宏谋 《工具技术》2002,36(2):43-43
采用标准铰刀加工L/D >5的深孔时 ,操作比较困难 ,经常出现铰刀折断现象 ,且孔的表面质量不易达到加工要求 ,其主要原因是深孔排屑困难 ,堵塞在孔内的切屑容易刮伤已加工表面 ,并挤坏铰刀刀刃 ;此外 ,由于冷却液不易到达切削区 ,难以对铰刀进行有效冷却 ,从而加剧铰刀磨损甚至使铰刀折断。为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对标准铰刀的结构进行了改进。  1 铰刀结构及特点改进后的深孔铰刀结构如图所示。图 改进后的深孔铰刀结构在工具磨床上将标准铰刀的切削部分每隔一齿磨去一段 ,使切削齿减少一半。这样虽然加大了刀齿的平均切削负荷 ,但由于…  相似文献   

7.
跳扣丝锥     
叶维昌 《工具技术》1991,25(7):44-44
<正> 具有偶数刃瓣的跳扣丝锥适于在韧性材料上攻丝,它可防止丝锥损坏和卡死,其缺点是,在各个刃瓣上刀齿切除的切削厚度不同,而且它们的磨损也不相同。为了提高丝锥的切削性能,如图1所示,建议在两个相对的刃瓣2和4上,沿其切削锥部将刀齿的外径降低一个切削厚度a_z值(图  相似文献   

8.
4刮削刀金工作角度的分析4.1刀盘的工作刃倾角根据刀具角度的定义,刃倾角是切削平面内度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的夹角,而基面是与切削速度矢量垂直的平面。图5给出了刀盘上的一个刀齿,abed是前刀面,ah为外刀刃,M是刀刀上的某一点,该刀在坐标系S中,外刀齿加工工件凹面,过M  相似文献   

9.
自定位铰刀     
自定位铰刀是一种高效优质的刀具。它的工作部分呈椭圆形,工作部位长度等于铰刀直径,这种铰刀的工作部分形状便于刀具在孔中自动定心,不需要浮动装置,即可消除刀具和工件不同轴度误差。由于铰刀靠刚性不强的轴颈浮动,因此,轴颈长度至少要等于5倍轴颈直径。铰刀的切削段FM和校准段MK是椭圆表面的两段母线。切削段的曲率有利于铰刀平稳地进入孔内并自动定心。NK段的曲率与切削段的曲率相反,但有校准段切削刃的极  相似文献   

10.
<正> 图1所示的新型弹性导向铰刀在圆周上配置有导向条1,通过弹性垫片2装在刀体3的纵向刀槽内,导向条的两端用法兰盘4固定(图1中A-A剖面)。弹性垫片的宽度b须比刀槽的宽度小0.4~6.6mm。导向条应与切削刀齿在圆周上相间排列。对直径25~65mm的铰刀(图1a),导向条可安置在与切削刀齿同一个刃瓣上,直径大于65mm的铰刀(图1b),导向条可设置在独立的刃瓣上。为使作用在导向条上的径向力平衡和防止弧刀工作部分在外  相似文献   

11.
<正> 刃瓣宽度与螺距之比F/P≥4,齿上带两个挤压段的丝锥主要用于加工小螺距的螺纹。这种丝锥(苏联发明证号1134322)在每个刀齿上沿着刃瓣宽度随切削段之后配置有两个挤压段(塑性变形段)。该丝锥是  相似文献   

12.
李佳  李晓群  王鹏  邹钰 《中国机械工程》2015,26(12):1563-1568
为了提高插齿加工精度,提出一种无理论刃形误差插齿刀具设计方法。基于曲面共轭原理,根据待加工齿面和插齿加工运动特点,建立齿面共轭面的数学模型。前刀面选择球面形式,应用割线法求得共轭面和前刀面的交线,进而建立切削刃的数学模型。从刀具重新刃磨后仍能满足无理论刃形误差要求的角度出发,求取多条切削刃,利用所求得切削刃曲线构造后刀面,建立后刀面数学模型。插齿加工实验表明,采用无理论刃形误差直齿插齿刀加工工件,刀具重磨前后加工精度有较好的一致性,从而证明了该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正> 在拉削过程中,为了断屑在拉刀齿上开出许多断屑槽。这些沟槽的在刀的切削部分形成了后角很小(=0~1.5°)的副切削刃。因而在主、副切削刃的过渡区形成许多易损段(即转角)。这些区段的磨损为线型刃段的1.5~5倍。使加工表而质量变坏并降低拉刀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4.
<正> 图示的键槽校准拉刀(苏联作者发明证650839)可用来熨压并校准经热处理后钢制齿轮零件上的键槽之用。它可切除少量金属,也能使金属强化。这种拉刀是由刀体1、楔2、以及由硬质合金刀片作的刀齿3组成。刀齿3是用楔固定在刀体1的刀槽内,刀齿在刀槽内是倾斜β角安装的(β=2°~3°)。所以每个刀齿的切削刃A上都具有近似等于β角的负前角,这由切钢时从硬质合金刀齿耐用度的观点来看是合理的。而刀齿上的另一侧刃口则是圆弧形的挤压刃。两个刃口都配置在与拉刀轴线垂直的平面  相似文献   

15.
欧阳八生 《工具技术》2004,38(11):72-73,79
在现有无刃铰刀设计标准中,直接给出了各种结构的无刃铰刀工作部分直径D、校准部分圆柱刃带宽F、齿数Z、切削锥角Ф、切削部分长度l等参数(见图1)。但在无刃铰刀的刃磨加工过程中,操作者普遍采用目视观测铰刀圆柱刃带宽F的方式,F值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操作经验,因此采用这种方法难以保证铰刀的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6.
交错齿铰刀     
我厂变速箱体(材料HT20—40)上的Φ14拨叉轴孔,在铰削中出现孔表面粗糙、沟痕和环状刀纹等缺陷,阀体(材料HT20—40)上的Φ20阀杆孔,铰削中出现直纹刀痕,有时还研磨不光。针对铰削中出现的弊病,我们研制了交错齿铰刀,如图1,图中1、3、5号齿为校准齿,2、4、6号齿为挤压齿。本铰刀使用效果很好。交错齿铰刀是在普遍铰刀的校准部分增加了挤压齿,同时又吸取了单刃硬质合金铰刀一齿切削两齿导  相似文献   

17.
车齿工艺是一种高效齿轮切削加工工艺,刀具工作角度是影响切削加工性能的重要参量.车齿工艺由于运动关系和刀具几何形状复杂,导致刀具工作角度在切削过程中不断变化,并受多因素影响.首先基于车齿工艺原理和坐标变换方法建立其运动学模型,并根据车齿刀几何构型建立产形后刀面、前刀面和切削刃的数学模型,结合斜角切削的刀具工作角度定义推导...  相似文献   

18.
在铰刀的设计上,为了避免在切削时发生震颤,往往做成不等齿距分布。而不等分的方法有好多种。为什么在切削会发生颤动呢?这是因为在使用时齿刃的磨损不完全一致、铁屑的砌滞、材料因不均而产生的软点或硬点等等,都会使铰刀的动作不平稳。但这种现象只有在周期的重复以致不断扩演的情况下才是有害的。否则如果设计得当(即正确的采用了不等距的齿刃 分布),就*能将这种偶然的波动消弭於未形。 本刊1954年第1期楼希翔同志在“谈谈铰刀”一文中介绍了三种不等齿距分布的方法,并以十齿的铰刀为便绘图说明: 明:。:齿距每齿都不同,第一齿最小,增加…  相似文献   

19.
用单刃和多刃镗铰刀进行内孔的精密加工,是目前较广泛受到重视的一项加工工艺。为解决我厂生产的实际问题,我们使用以下两种结构的单刃和多刃镗铰刀,来加工鼓风机叶轮轴孔和联轴器销孔,效果很好.一、单刃镗铰刀图1为单刃镗铰刀的结构图,其特点是:(1)在切削刃后方90°和180°位置上有两条导向支承块,切削刃和支承块的外径座落在同一圆周上.切削刃刀片和支承块的材料均为 YG6.(2)刀片切削刃被分割成内、外、斜刃三部分,刀  相似文献   

20.
刘鹄然 《工具技术》1997,31(2):15-16
1.引言对于轮廓母线与回转轴有交点的回转面刀具,如各种尖头和球头旋转控,刀齿必须汇交于顶点。在顶点处刀槽齿深理论上为零。在顶点附近刀槽很浅,而刀齿很密,容屑空间小,切削条件差。为了改善顶点附近刀刃的切削条件,本文提出一种带横刃的旋转控刀刃布置方案,即只有两条刀刃线仍通过顶点,称为主刃,两主刃以横刃相连;其余刀刃线则不到顶点即中断,称为分刃。在顶点附近仅依靠主刃参与切削,而分刃不参与切削,从而增大了顶点附近的容屑空间,改善了切削条件。2.带横刃旋转锉的刀刃曲线普通平面刀刃曲线定义为通过刀顶并与轴线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