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预防电动自行车夜间道路交通事故,提高电动自行车夜间可视性,分析了电动自行车逆反射标识的技术需求,对典型逆反射材料进行适宜性的实验室测试评价,研究电动自行车逆反射标识的性能要求,为制定典型电动自行车逆反射标识技术规范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随着交通事业和安全保障事业的快速发展,一种逆反射照明材料很快被介绍到我国,并装备到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铁路建设、航空航海、地下坑道等交通航运部门作为安全照明信号标志使用。一、逆反射材料特性在夜间,汽车驾驶员在没有设置路灯的高速公路或国道上驾车行驶,利用车灯照明道路,所能分辨清楚道路状态的距离是很短的,所以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当道路上设置了逆反射,(即投射到反射面上的光线,在较窄的光线锥角内向入射光方向返回)材料作路牌和导向标志、标线,车灯光照射到上述标志、标线时,其光线就接车灯投射光线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结合国家道路与桥梁工程检测设备计量站的逆反射测量装置,具体研究了逆反射实际测量过程中的角度调节方法,建立了逆反射入射角调整的数学模型,推导了通用的逆反射角度调节方法,为逆反射系数自动化连续测试的实现提供了理论依  相似文献   

4.
赵飞虎  乔卫东  赵敏  李奕  张建 《计量学报》2017,38(5):580-583
采用直接亮度法针对逆反射亮度系数测量展开研究。搭建了测试系统,以逆反射标志为测试对象进行了实验测试,并将直接亮度法与直接发光强度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直接亮度法在暗室杂散光要求、测试对象、测试距离以及结果的准确度等方面均比直接发光强度法有明显优势,而且测试过程简单,结果不确定度为3.27%(k=1.96)。  相似文献   

5.
逆向反射镜光度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阿民  李真 《光电工程》1994,21(6):38-44
为了正确评价逆向反射镜的加工质量与使用效果,且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本文提出应根据测试目的来选择合适的光度测量方法,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测试目的将导致测量装置的组成、几何条件(距离,孔径角,工作姿态等)、光度条件(光源色温、稳定性与均匀性,接收器线性、灵敏度与光谱修正等)、测量参数(反光强度系数、逆反射系数、逆亮度系数等)等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 近日,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制的逆反射系数测量装置通过了专家验收。该装置成功实现了我国材料逆反射系数的高准确度测量和校准.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达3.6%(k=2):装置采用光强标准灯组对测量系统进行量值溯源.研究并实现了逆反射系数的照度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7.
道路交通事故统计表明,夜间发生的交通事故约占全天事故的30%左右。因此,研究道路照明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道路照明的质量,对于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是很必要的。文章从驾驶员对道路照明的视觉要求出发,在分析道路照明质量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般道路照明的质量要求,即有足够的平均亮度,较好的亮度均匀度,而且不产生刺眼的眩光。同时,要考虑道路照明对景观美化的积极作用。针对道路照明设计中容易忽视的心理问题,提出几点注意事项,希望能为完善和改进道路照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紫外照相中,由于玻璃、陶瓷等物体表面光泽度高,且强烈吸收短波紫外线,因此用小的人射角度照明可以得到较大的反差效果。但是,对于光泽度不高或短波紫外线吸收不强烈的表面,如:塑料、油漆和纸张,人射角度对亮度差没有大大影响,造成绞线物质与载体之间的亮度差很...  相似文献   

9.
季双双  于莲芝  尤源 《计量学报》2014,35(3):226-229
利用CCD成像基本原理,在研究了道路照明亮度与图像关系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CCD数码相机的道路照明亮度测试系统,并设计了一种道路照明的实用标定装置。借助于MATLAB软件给出了数码图片的像素灰度值与亮度之间的数学模型,对标定环境中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在盐城市松江路进行实测,测试结果与参照值的相对误差均在15%以内,表明新设计的测量方法有效地提高了道路照明指标测试的精度与效率,减少了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10.
<正>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反射器)测试仪(以下简称"反射器测试仪")是专门用于三角警告牌(反射器)发光强度系数检测的光学测量仪器。本文选用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校准的反光膜标准板(校准依据:GB/T26377-2010《逆反射测量仪》及NIM-ZY-GX-CP-218《逆反射标准板校准方法》)作为标准器,将被校反射器测试仪开机预热一段时间后,用该测试仪配备的红色标准板进行发光强度系数定标。取出标准板,再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振动标线设置对长大坡桥梁结构挠度冲击系数的影响,以30 m连续箱梁桥和五轴车辆为研究对象,基于实际振动标线结构形式进行不平顺度模拟,建立车桥耦合振动方程。借助ANSYS及APDL语言,采用直接积分法进行求解,得到了不同跨中位置挠度时程曲线和冲击系数,研究了振动标线数量、组间距和位置对连续梁桥不同跨中截面挠度冲击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振动标线后连续梁桥挠度冲击系数均大于规范值,且最大值为规范值的2.40倍;振动标线组数增加对下坡方向第一跨跨中位置挠度冲击系数影响不大,但对第二跨跨中挠度冲击系数有较大影响;随着振动标线组组间距增大,不同跨中截面挠度冲击系数变化规律不同;振动标线设置位置对不同跨中截面挠度冲击系数有一定影响;当振动标线组数为6时,首条振动标线宜选择距梁端距离4 m位置,振动标线组间距宜为4.5 m,当振动标线组数为4或5时,需根据不同跨径布置选择相应的振动标线设置形式。研究结论可为桥梁结构中振动标线的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琪 《标准科学》2017,(2):76-79
以标准GB 16930.1-1997《盲人手杖安全色标志》为基础,参考GB 2893-2008《安全色》、GB/T 18833-2012《道路交通反光膜》等标准,选择国内外不同企业生产的30种反光膜样品,针对其色度性能和光度性能进行试验验证,包括色度坐标范围、亮度因数和最小逆反射系数.综合考虑盲杖使用者的实际出行特点、产品特性、国内行业现状、使用安全性,确定盲杖安全色标志逆反射材料色度性能和光度性能的技术指标.为修订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6930.1《盲杖第1部分:安全色标志》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着重分析水性道路标线涂料的抗老化性能及微观结构特性,以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为成膜物质,金红石型钛白粉、重钙粉为颜填料,丙二醇苯醚为成膜剂,制备了一种适用于道路标线的水性涂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组分材料配比方案,以耐磨性、遮盖率、色度、耐沾污性作为基础性能评价指标,运用综合加权法确定了水性丙烯酸基道路标线涂料的最优配方,以此利用热失重(TG-DTG)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分析了水性丙烯酸基道路标线涂料的热性能,重点针对水性丙烯酸基道路标线涂料进行了不同周期的紫外加速老化试验,应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水性丙烯酸基道路标线涂料在不同老化周期前后的微观形貌结构特征变化。结果表明:当颜基比为3.2,钛白粉、重钙粉添加量分别为20%、50%,成膜剂添加量为涂料固含量总量的2%时,水性丙烯酸基道路标线涂料的基础性能较好;制备的水性丙烯酸基道路标线涂料具有优越的热稳定性;添加的颜填料与水性丙烯酸树脂成膜物之间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相容性,水性丙烯酸基道路标线经老化后涂层表面的颜色加深,粗糙程度增加,完整性变差;经不同的紫外老化周期后,标线涂层的树脂分子会逐渐发生降解,涂层表面物质逐渐损失。  相似文献   

14.
用统计的理论对逆反射光场的能量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推导出光场能量的分布呈高斯分布,并借助于计算机仿真的方法找出了高斯分布参数σ与发散角、工作距离之间的关系。最后,采用CCD图象传感器扫描测量逆反射光场,对实测数据进行随机样本分析,在实验中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张怀志  金鑫  黎享  赵天颂 《材料导报》2023,(12):261-273
现有道路交通标线技术在材料组成、材料质量以及标线涂层结构等方面均有不足,导致道路标线的耐久性和功能性无法长期得到保证,大量标线处于低性能服役状态。鉴于此,本工作自主研发一种混合料型道路交通标线,在保证其路用性能与道路表面层性能相协调的前提下,可提升标线的光度性能,通过室内试验和蒙特卡洛模拟的方法验证其作为道路反光标线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料主体集料为熔融石英砂;最佳级配类型为AK-13(a)级配,SMA-10级配和MS-3级配次之,最后为MS-2级配和AC-5级配;胶粘剂体系为3016LV(A/B),且最佳胶粘剂用量为9%;胶粘剂刷涂量为250~275 g/m2;面撒玻璃珠最佳撒布量为750~800 g/m2,处置后标线的逆反射亮度系数可达到195 mcd·m-2·lx-1,具有良好的光度性能;通过构建材料组合中基本因素与各性能指标之间的数学关系,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得出最优材料组合的解集,结合室内试验结果,确定混合料型道路标线的最佳材料组合方案为:集料采用熔...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工业摄影测量系统基准尺校准中的逆反射标志中心精确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显微视觉和图像处理的圆形逆反射标志中心定位方案。介绍了中心定位系统的组成及原理,根据逆反射标志的反光特性及其在显微镜下的图像特征,分析了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以及标志中心定位的图像处理方法。对可能影响标志中心定位结果的图像放大倍率、标志图像在视场中的位置、照明等因素进行了试验分析,对规范基准尺校准过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工业内窥镜图像对比度增强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慧贤  罗飞路  张玉华 《光电工程》2008,35(12):107-111
针对内窥镜图像由于照明等原因而造成的亮度不均匀,局部对比度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同态滤波算法对内窥镜图像进行对比度增强.分析了照明反射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可用于消除光照不均的同态滤波方法,采用快速小波变换代替传统傅里叶变换,在变换域中对小波系数进行非线性增强,对不同尺度上的小波系数进行不同程度的增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消除由光照不均匀引起的图像亮度不均匀,增强图像对比度的同时不改变图像的原始面貌,其效果优于传统的同态滤波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朱传征  李伟  杨勇  白媛媛 《计量学报》2012,33(6):505-508
通过对逆反射测量标准装置的测量原理和测量过程的研究,建立标准装置测量发光强度系数和逆反射系数时的数学模型,对两个模型中影响测量结果的分量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标准装置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和分布特征。采用标准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进而利用各分量合成和扩展标准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值区间范围内,逆反射测量标准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为4.0%或4.3%。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使用KGZ— 1C型智能化光泽度仪检测安全标志逆反射膜表面光泽度 ,进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估 ,并给出测试结果报告。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使用KGZ-1C型智能化光泽仪检测安全标志逆反射膜表面光泽度,进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估,并给出测试结果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