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超级电容器建模是设计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的关键。为确保模型在比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可以有比较高的拟合精度,采用了二阶超级电容器线性RC网络等效电路模型,提出系统辨识方法进行建模,阐述了系统辨识的原理和递推最小二乘法算法,根据实验数据利用MATLAB程序估计出所建模型的传递函数,并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可知,超级电容器模型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超级电容器隔膜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旷野  刘文  陈雪峰 《中国造纸》2018,37(12):67-73
超级电容器以其独有的性能特点在储能装置方面得到深入研究和广泛关注。隔膜作为超级电容器的关键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超级电容器的比功率、比容量以及循环寿命。本文综述了隔膜在超级电容器中的作用,深入分析了隔膜对超级电容器电性能的影响机理,分别介绍了目前主要隔膜产品的制备及优缺点,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超级电容器属于储能装置的一种升级版,其凭借着自身使用寿命长、功率密度高、充电迅速、使用温度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就超级电容器的原理及应用为主要研究对象,探析超级电容器的分类、原理、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木质素基超级电容器碳电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超级电容器是功率密度高、充放电速度快和安全可靠的绿色储能装置,其电极材料是超级电容器性能优劣的关键。可再生木质素具有含碳量高、来源广泛和成本低等优点,其通过活化、模板和纺丝等方法可制备出性能优异的木质素基超级电容器碳电极,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木质素基超级电容器活性炭电极、模板炭电极和碳纤维电极,并对木质素基超级电容器碳电极的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为新型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结构设计与制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风力发电在电网中渗透率不断增加,大规模风电场并网点配置储能装置可以有效缓解风电功率波动对电网的冲击影响。文章主要针对双馈式风电场实际功率输出波动状况,应用巴特沃斯型滤波器对其波动功率进行分解,将波动功率分成低频和高频两部分。根据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储能装置的运行互补特性,使用蓄电池储能平抑风电功率波动低频分量,超级电容器储能平抑风电功率波动高频分量。根据平抑准则,求解其各自概率密度函数曲线,采用高斯正态分布法对储能容量进行拟合计算,使混合储能容量配置合理。  相似文献   

6.
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迅速发展,各类储能设备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人们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微型超级电容器因循环寿命长、充放电速度快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其中,织物基平面微型超级电容器具有质量轻、可弯曲、可折叠等特点,对发展可穿戴柔性储能设备具有极大意义。文中以织物基微型电容器的柔性储能研究为出发点,概述织物基微型超级电容器,阐述织物基微型超级电容器的组成成分及其结构,探讨二维微型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并给出微型超级电容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励磁系统是同步发电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或事故运行中,同步发电机的励磁控制系统起着重要作用。优良的励磁系统不仅可以保证发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供合格的电能,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发电机及其并入的电力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本文就发电机励磁系统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超级电容功率密度大、循环寿命长及工作温度范围宽等优点使其成为近年来备受青睐的一种新型储能装置。针对由于制造误差、自放电率等因素引起的电容器单体间电压差异,文章研究一种双向DC/DC均压电路实现超级电容电压均衡。均压电路实时采集两组电容器电压值进行比例运算,通过算法控制达到均压效果。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电路仿真模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便携式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柔性超级电容器储能设备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廉价和环保的水系超级电容器具有高导电性、高倍率性能和长循环寿命,但是因其不能完全利用电活性材料的电化学窗口,造成能量密度相对较低。文章通过解析水系超级电容器电压受限机制,从电容器正负极非对称设计、电解液的调控和电极表面的改性3个方面,对现有扩充工作电压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为基于水系超级电容器的工作电压扩充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了纤维素/碳素材料基超级电容器、纤维素/导电聚合物基超级电容器和纤维素碳材料基超级电容器的制备;并详细分析了纤维素及其复合材料基超级电容器制备过程中需考虑的主要性能(机械柔性、电化学性能、循环稳定性、可回收性与生物降解性);最后总结了未来利用纤维素开发超级电容器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众多可穿戴储能设备中柔性超级电容器凭借其功率密度大而受到广泛关注。对超级电容器的分类及组成进行综述;根据设备结构将柔性超级电容器分为一体化超级电容器和非一体化柔性超级电容器;详细介绍两种结构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各自的优劣;总结柔性超级电容器在可穿戴产品中所面临的挑战,对其在智能可穿戴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解决可穿戴超级电容器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针对含有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的单机无穷大系统,对其同步发电机建立实用的数学模型.从能量的观点出发,应用能量函数理论构造Hamilton能量函数,设计了STATCOM接入点电压与发电机励磁非线性控制器.该控制器直接使用系统能量作为储存函数,在平息系统扰动能力和快速稳定性上比其他常规控制器的控制性能优越.设计中完整地保留了系统的非线性控制结构,不需要线性化处理,比各种线性化设计方法具有更好的调节能力和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在系统遭受三相短路故障的情况下,能够比常规PID控制更有效地抑制干扰,更快地满足发电机励磁与STATCOM接入点电压的暂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最富有潜力的电化学储能设备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水系电解质超级电容器窄的电势窗口,限制了其能量密度的提高.本文首先以废革屑为原料制备多孔炭,分别利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和溶剂热法在废革屑多孔炭基体上原位负载聚吡咯和MoS2,将两种复合材料分别作为正负极组装成非对称超级电容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  相似文献   

14.
水轮发电机励磁装置出现故障会影响整个供电系统正常运行,水轮发电机所配置励磁装置属于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发电机组中对直流电进行调控,保证整个供电设备稳定安全。水轮发电机设备含有固定端口,用以稳定整个系统电压,以求与日常供电需求相结合,发电机内部端口一旦出现无功功率,将无法合理运行,励磁装置出现故障[1]。文章分析励磁装置主要构成,简单分析水轮发电机励磁装置故障原因,并对处理方式进行探讨,文章多方面联合探讨,概括整理处理方式,为水轮发电机正常运行提供有效依据,在遇到故障时提供些许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在电网调度仿真系统中实现了对电压稳定性的分析.利用非线性规划法建立了一个计算电压静稳极限的模型,该模型全面考虑了发电机有功出力和无功出力约束,发电机有功出力再分配和负荷的电压特性等问题.改造了仿真系统中的动态稳定计算程序,使之不但适于功角失稳仿真计算,而且也适于电压失稳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16.
前沿     
<正>研究人员在织物上构建微型超级电容器据报道,河南洛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博士生王桂霞与美国研究人员合作,通过利用二氧化碳激光刻蚀氧化石墨烯层,首次实现在织物上构建以石墨烯为基底的微型超级电容器,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电源杂志》。据悉,全固态微型超级电容器已经成为便携式和可穿戴电子产品有吸引力的储能单元,但由于其柔韧性和  相似文献   

17.
励磁系统在水力发电机组中起着维持发电机或其他控制点的电压在给定的水平、控制并联运行机组无功功率的合理分配、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的重要作用。当励磁系统发生故障时,正确地查明原因和处理,才能确保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8.
发电机励磁装置是电力系统中十分重要的控制设备,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励磁装置出厂前及现场安装后均需要进行相关的测试实验。文章建立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励磁试验测试装置,设计了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最后,在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励磁试验测试装置的可行性,达到了预期的开发目的。  相似文献   

19.
传统超级电容器多使用液态电解质组装,然而其因过多外力而破损时,有毒且易挥发的液体电解质会发生泄露,进而引发安全隐患。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开发柔性超级电容器,以抵抗外部力量的破坏。近年来,纤维素材料因绿色、经济和可再生的特点成为储能装置的理想材料,以纤维素基水凝胶组成的超级电容器表现出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如高柔韧性、优良的机械强度和导电能力)。纤维素基水凝胶在柔性超级电容器领域的应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纤维素基水凝胶电解质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包括不同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制备水凝胶电解质的性能与特点。最后,讨论了未来纤维素材料作为新能源材料的研究潜力和挑战。  相似文献   

20.
励磁系统是同步发电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或事故运行中同步发电机的励磁控制系统起着重要作用。优良的励磁系统不仅可以保证发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供合格的电能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发电机及其并入的电力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本文通过对中盐长江自备电站3000KW汽轮发电机组励磁系统故障排除的过程简述,总结处理此类故障的方式、方法与同行业专家交流,旨在相互学习与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