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3 毫秒
1.
对配电网用无源消弧装置进行研究,比较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消弧线圈与消弧柜对故障点接地电流和弧光接地过电压的抑制效果。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配电网模型,以某10 k V配电网为例,分别仿真采用消弧线圈与消弧柜两种消弧装置的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了消弧装置在故障相电压分别处于峰值和零值时,发生金属性接地与间歇性弧光接地情况下的运行效果,总结了两种消弧装置的优缺点,对合理选择消弧装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10kV中压电网中性点谐振接地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城市电网的发展,变电站10kV出线中电缆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导致10kV系统的电容电流越来越大,远远超过了规程规定的10A(10kV为架空线和电缆线混合的系统)。因此需要在10kV中压电网中采用中性点谐振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理想的消弧线圈能实时监测电网电容电流的大小,在正常运行时电抗值很大,相当于中性点不接地,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能在极短时间内自动调节电抗值完全补偿电容电流,使接地点残流的基波无功分量为零。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基本能实现上述功能,技术现已相当成熟,能将接地故障电流限制在允许范围内,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针对配电网中传统全补偿消弧装置接地残流实时补偿能力差且在故障恢复后长期处于谐振状态而不能及时退出的问题,提出基于PWM可控变换器的接地残流全补偿控制方法。对全补偿消弧装置的消弧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利用主动频率注入法实现对地电容的精确检测。从理论上推导了零序电压与接地残流分量的关系,提出单相接地残流全补偿的实时控制方法。利用主动阻尼电流注入法实时检测接地故障恢复,并给出主动阻尼电流数值的计算依据。最后,对某10 kV配电网的单相接地故障进行了数字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接地故障电流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全补偿,故障恢复后全补偿装置能够快速退出运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曹舒眉 《电气开关》2006,44(1):14-16,43
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能实时监测电网电容电流的大小,在正常运行时电抗值很大,相当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能在极短时间内自动调节电抗值补偿电容电流,将接地故障电流限制在允许范围内,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抑制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幅值,提高供电可靠性,文中设计研制了一种调客式消弧补偿系统.该系统可自动跟踪测量电网对地电容电流和识别单相接地故障,并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自动调节并联于消弧线圈二次侧的电容器容量,改变消弧线圈的有效电感量,使之与电网对地电容发生并联谐振,以补偿对地电容电流,进而抑制故障点电流幅值.  相似文献   

6.
自动调谐动态补偿消弧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南京烷基苯厂配电系统大量采用电缆线路,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可达几十安培,原来的中性点不接地方式现已不适用.采用ZDB-II型自动调谐动态补偿消弧装置避开谐振点的动态补偿方法,即在电网正常运行时,不施加励磁电流,将消弧线圈调谐到远离谐振点的状态,同时实时检测电网电容电流的大小,当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瞬间(约20 ms)调节消弧线圈实施补偿.实践证明该装置投运后,运行正常,功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我国配电网中性点大多为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针对消弧线圈无法完全补偿故障电流,消弧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消弧线圈与有源逆变装置相结合的综合消弧方法。在配电网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首先投入消弧线圈进行无源消弧,出现电流残流而无法自熄的情形,然后投入有源逆变装置分相注入补偿电流进行有源消弧,以完成对故障输入电流的全补偿。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将消弧线圈和有源逆变装置灵活结合,高效补偿了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电流,不仅实现了可靠熄弧,而且适应于不同接地电阻的故障情况。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6.3k V、10k V及35k V等电压等级的电力网中性点一般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此种接地方式通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此种接地系统的优点是供电可靠性较高,当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可继续供电,无须立即停电,其缺点是电网绝缘水平须按线电压考虑,使电网建设投资成本较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大。1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故障,以A相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供电质量,使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弧光接地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实现配电网电容电流的智能化补偿,本文以电容电流的测量为切入点,介绍一种新的电容电流测量方法即谐振测量法,并从消弧装置的构成角度讨论新型消弧系统的设计问题。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对10kV电压等级的变耦式自动跟踪消弧补偿系统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电容电流测量方法的有效性,且系统能对单相接地故障进行智能识别,并能快速、可靠地实现单相接地时电容电流的完全补偿。  相似文献   

10.
《电世界》2016,(1)
正随着电力系统配电网络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电缆线路的大量投运,线路对地电容电流不断增大,导致配网线路的单相接地故障电流急剧增大,接地电弧难以自熄灭,进而引发相间短路故障。目前,国内大部分10 k V和35 k V电网通过安装消弧线圈来补偿电容电流,起到了良好的运行效果。配网电容电流的准确测量是消弧线圈合理补偿的前提,消  相似文献   

11.
10kV配电网系统弧光接地过电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比较了中性点直接接地、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等接地方式的安全性和供电特点,从理论上利用EMTP/ATP电磁暂态程序建立仿真模型,以吉林省66 kV某变电站发生的10 kV单相接地故障为例,计算了弧光接地过电压并分析了降低弧光接地过电压的措施,得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能够降低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幅值;接地残流小于10 A时接地电弧易于自熄弧;弧光接地过电压标幺值由中性点不接地时的2.01降至0.97;在脱谐度绝对值相等条件下,消弧线圈工作在过补偿和欠补偿状态下的弧光接地过电压幅值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2.
姜兴宇  王果 《电测与仪表》2019,56(8):81-87,107
针对同相供电系统中存在高次谐波问题,提出以电网侧电流谐波畸变率(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THD)最小为目标的输出滤波器LCL参数设计方法。首先从机车电流、网侧电感、同相补偿装置(Co-phase Compensation Device,CPD)输出电流整体角度出发,推导电网侧谐波畸变率THD和CPD谐波衰减比RAF (Ripple Attenuation Factor)与网侧电感、LCL电容、LCL总电感、LCL总电感分配比之间的关系。其次以CPD补偿电流满足快速跟踪性、开关纹波电流满足抑制要求、LCL基波无功损耗满足限制条件来确定参数取值范围。THD最小为目标函数,RAF为约束,应用分割矩形算法(Dividing Rectangle Algorithm,DIRECT)进行求解,得到THD值最小时LCL滤波器的参数值。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参数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在煤矿电网中,由于单相接地故障而引起的母线电压互感器(TV)烧毁的现象时有发生。依据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等效模型仿真了TV一次电流的暂态特性,推导出引发TV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煤矿电网单相接地时电容电流值较大。利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PSCAD/EMTDC对一组6 kV TV进行仿真,并比较了TV一次侧经非线性电阻(消谐器)接地、开口三角并电阻和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三种解决措施,得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是解决煤矿电网中此问题的最适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时序鉴别方法的新型单相接地选线装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以自研发的专用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单相接地选线装置 ,该装置综合运用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进行时序鉴别、幅值鉴别和信号连续性鉴别 ,实现 6~ 1 0kV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准确选线 ,并通用于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电网的过补偿、欠补偿和无补偿系统 ,能区分永久性和瞬间性接地故障 ;还具有零序CT断线检验、PT断相鉴别及整机性能自检演示等功能 ,并详细介绍了该选线装置的构成原理。  相似文献   

15.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问题,与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绝缘水平、继电保护及接地装置都有密切关系.介绍了目前电力系统中变电站10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种类以及消弧线圈几种调节方式、补偿方式特点,分析了常见的故障类型,并给出相应处理方法,为检修人员的日常运行维护.保障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消弧线圈不同档位下小扰动接地试验角度出发,建立了校验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装置性能的技术体系,提出分别在消弧线圈aa、bb、cc三个挡位下,进行小扰动单相高阻接地试验,其中aa档为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给出的控制挡位,bb档为aa档基础上降低2档,cc档为aa档基础上增加1档,若bb、cc挡位下的两次接地试验中,接地...  相似文献   

17.
针对变电站设计的消弧线圈补偿容量明显滞后于系统电容电流的增加,从而对电网运行形成安全隐患的问题,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开展了中压供电系统对地电容电流分散补偿方法的研究,以长春某室内变电站为例进行了应用,通过采用分散补偿对地电容电流变压器和消弧线圈补偿,有效地解决了在电网发展时消弧线圈的增容问题,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  相似文献   

18.
当土壤不均匀,如土壤为双层甚至三层时,采用传统补偿法测量接地电阻往往会带来较大测量误差。研究提出了短距离放线方式下接地电阻测试方法。分析了工频接地电阻与电流注入点的位置关系,研究了不同电流注入点对接地电阻测量偏差的影响规律,验证了短电流极引线法在工频接地阻抗测试中的可行性。针对不同的土壤结构,研究了电流引线布线长度对电压补偿点位置的影响。提出不同土壤结构下电流引线长度的选取规律,实现了短电流引线下接地阻抗的准确测量。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特点和保护方法,介绍了KD-XH型消弧系统的原理及其在10 kV电网中的应用状况,应用表明其具有实现对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全过程智能化处理、提供正确补偿及响应速度快的性能。提出了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城市配电网后夜容性无功过剩及单相接地时电网产生较高的过电压问题,设计了一种Y接电抗器灭弧装置.首先介绍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其次计算Y接电抗器中性点接入不同容量的补偿元件后电网的过电压;最后利用Matlab对电网分别接入消弧线圈和Y接电抗器进行仿真.理论计算及仿真结果表明电网装设Y接电抗器后发生单相接地时的过电压得到抑制且能较快恢复到正常状态.Y接电抗器不仅减小接地电容电流,熄灭电弧,还可以解决后夜容性无功过剩和降低单相接地引起的过电压,可取代消弧线圈解决单相接地引起的过电压和容性无功补偿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