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饮膳正要》中具有脾胃养治功效的药膳方进行研究分析,从其食材选用的特色、性味、归经、辛香料的应用、膳食形式的多样、学术思想特点和源流发展等方面,阐述《饮膳正要》继承发扬了元代以前食疗学成就,发现其是汉、蒙、回回等各族人民饮食文化交流的产物,具有民族融合的饮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
《饮膳正要》的成书背景、版本考证与内容特色等方面已广受当今学界关注。接受理论则提示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将其对《饮膳正要》的引用、增删、阐释、评判等内容纳入考察视域,侧重于揭示《饮膳正要》成书之后如何为历代读者所接受。研究表明,《饮膳正要》因其蕴含的民族医药学、语言文字学、物产学等丰富内容,不仅受到后世医家、本草学家的重视,也为博物学家、字词典籍编纂者等人所关注。通过目录学方法梳理《饮膳正要》在中日的流播,可初步探知不同读者对是书作者、分类、价值的认知差异;进一步考察读者再创作时对原书内容的选择与改动,则能更深入地阐明《饮膳正要》中知识的受容与演进。  相似文献   

3.
靳萱  宋丽 《四川中医》2012,(12):38-40
《饮膳正要》自问世以来就以我国现存的首部营养和食疗学专著著称。作者因其在元朝特殊的社会地位、特殊的工作性质、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从而撰著并使其流芳百世。《饮膳正要》又是一部养生学著作,本文就从两方面论述《饮膳正要》的养生思想,一是调顺四时、调摄精神、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作适度等预防疾病的思想;二是治疗疾病以食疗为主,提倡选用无毒、补益的药物原则,以脏补脏,以糖治病,以茶保健。  相似文献   

4.
《饮膳正要》作为中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在中国传统养生食品发展史中堪称里程碑,此书对中医营养学有独特的贡献。在养生方面,其继承中国传统养生观点,注重守中的养生特色;注重食疗,讲究创新的烹饪特色;提倡单味药食两用之品的长期服用;重视食药的毒副作用及其配伍禁忌等。进一步研究《饮膳正要》有利于药膳资源的开发,对发展中国传统营养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蒙医学古籍中,散布着大量的蒙医护理学理论和方法。《饮膳正要》作为蒙医学文献研究的珍贵资料,至今亦有它值得借鉴和应用的学术价值,书中所述养生学内容更是蒙医基础护理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将运用蒙医学理念进一步探讨《饮膳正要》中的蒙医护理学历史渊源,从而概括出书中所蕴含的蒙医护理学指导思想、蒙医护理学理论内涵和原则,为蒙医护理学的理论及临床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元代《饮膳正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营养学专著,也是一部集元代外来饮膳药物大成的著作,关于其中的少数民族药物的产地一直未有全面的阐述,笔者愿意在此提出自己学习的浅见,与同道进行交流,并希望继续就此问题加以讨论。 (一) 回回豆,《饮膳正要》注曰:出西域。西域,在西汉时专指天山南路诸国。到了隋唐时范围有所扩大。裴矩撰《西域国记》,北道至拂菻,中道至波斯,南道至波罗门,几将亚洲完全包括,到了元明时期,又将欧洲、非洲的一部分包括在内,范围更  相似文献   

7.
《饮膳正要》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营养学专著,作于元代。关于它的作者,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是元代的忽思慧,《辞海》及现行中医学院的《中国医学史》教材等均作“元·忽思慧著”,笔者在全面考证《饮膳正要》内容及有关文献的基础上,认为《饮膳正要》的作者并非忽思慧一人,而为常普兰奚、耿允谦、张金界奴等与忽思慧集体合作编集而成,以下就分别对上述作者予以考证。  相似文献   

8.
《饮膳正要》是我国现存第一部饮食卫生与营养保健专著,其首部完整英译本自2000年出版以来,国内鲜有相关研究。在回顾《饮膳正要》外译史的基础上,介绍其首部英译本的成书背景、体例和翻译策略,举例分析该译本的特点,并探讨译文中的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挖掘《饮膳正要》中具有补脾肺气、补气养阴的食疗方,以助力对抗新冠疫情。方法:通过研读中医古籍《饮膳正要》,归纳总结出具有补脾肺气、补气养阴的食疗方。结果:通过归纳整理,具有补脾肺气的食疗方共34方,其中聚珍异馔25方,诸般汤煎3方,单品(米谷类) 6方。具有补气养阴的食疗方13方,诸般汤煎9方,食疗诸病4方。结论:中医食疗是不可缺少的辅助防治手段之一,经典的食疗方不仅可以防治疾病,还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针对此次疫情,《饮膳正要》中的食疗方具有较高的实用及学术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饮膳正要》(以下简称“《正要》”)是由元代的宫廷饮膳太医忽斯慧14世纪30年代所著的一部宫廷饮食巨著,《正要》在营养卫生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我国第一步营养学专著,它的出现极大的总结了元代以前的养生保健成就,而且元代作为我国继盛唐之后的又一次各个民族文化交流的高峰期,广泛的吸收了来自于周边民族及阿拉伯及波斯国家的饮食及保健成果,自成一体,在当时对于保健身体健康和治未病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饮膳正要》集饮食学、药物学、养生学之大成,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至今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古训今绎     
安乐之道在于保养,保养之道在于守中,守中则无过与不及之病。——《饮膳正要.养生避忌》注释守中:中,不偏不倚。守中,保持适度。《饮膳正要》:元代蒙古族医学家忽思慧撰写。该书是中国第一部有关食疗食养的专著。  相似文献   

12.
《饮膳正要》作者忽思慧,公元1314年至公元1320年间,他在元宫廷任饮膳太医,负责宫廷中的饮膳调配工作,是当时有名的营养学家。忽思慧对各种营养性食物和滋补药品以及饮食卫生、食物中毒等,均有深入的研究。他结合自  相似文献   

13.
<正> 《饮膳正要》是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为元·忽思慧所撰。忽思慧(生卒年月及医学事迹不详),蒙古族人,元仁宗延佑年间(1314—1320年)任宫廷饮膳太医。学识渊博,精勤不倦,熟谙蒙汉两种医学和营养学。《饮膳正要》元天历三年(1330年)初刊于世,迄今已有660余载。本书早年传去日本,我国明清两代又多次翻印。现存的版本有明经厂刊大字本,涵芬楼影印景泰刊本、商务印书馆铅排本、1982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蒙文本、1985年3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刘玉书校点本等。《饮膳正要》的内容与特点全书三卷,首卷载有三皇圣纪、养生避忌、妊娠食忌、乳母食忌、聚珍忌馔5篇。三皇圣纪篇分别叙述了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的生平业迹及其对人类的贡献;养生  相似文献   

14.
忽思慧,又作和期辉,是元代一位著名的蒙古族医学家、营养学家。在元代宫廷担任饮膳太医期间,主管宫廷饮食、药物补益事宜,通晓蒙汉医药学,于14世纪上半叶编著了《饮膳正要》,初刊于1330年。《饮膳正要》共分3卷,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饮食疗法的专著,内容丰富多彩,涉及蒙、汉、藏、维吾尔等各族的饮食营养和食疗医学。丰富发展了我国的养生学、营养学、预防医学。它是蒙汉医学的结晶,集当时蒙汉两族医学理法方药精华于一体,具有独到的见解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1主张先食治,后药治与中医学“不治已病治未病”观点…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营养专著,《饮膳正要》中的药膳资源非常丰富。作者针对书中祛湿类药膳的食疗方进行整理与数据分析,挖掘祛湿类药膳的应用与配伍特点,希望能为现代祛湿保健、养生长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 茶剂,或称药茶,为含有茶叶或不含茶叶的药物经粉碎、混合而成的粗末制品,或加入粘合剂制成的块状制品。在应用时仅以沸水泡汁或稍加煎煮即可饮服。因其饮服的方式与日常饮茶相同,故名。一、茶剂的发展概况茶剂是一种古老的剂型,早在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及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等书中就记载有多种“茶饮剂”。明代顾元庆《茶谱》一书中,已载有鲜花药草制茶的论述,“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皆  相似文献   

17.
忽思慧,一译和斯辉,生卒年月不详,元代蒙古族人(一说为维吾尔族人),是我国十四世纪的营养学专家,他著的《饮膳正要》,是一部有名的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完成于元天历三年(1330年),当时曾进上朝廷,由大文学家虞集撰序,又命中政院使拜住“刻梓而广传之”,可见当时对此书是很重视的。惜元刻本久已失传,明景泰间重刻于内府,至近代,即  相似文献   

18.
蒙医肉类疗法内蒙古中蒙医医院(010020)高娃,谭冬梅蒙医饮食疗法,早在元代得到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和发展。元代著名的饮膳太医,蒙古族营养学家忽思慧编撰的《饮膳正要》是一部典型的药膳专著,该书收集和记载了食、养、医结合疗法,十分重视药物与食物的滋补和治...  相似文献   

19.
回族人民善烹调,喜精制食品,在饮食上有本民族的独特习惯,各种风味小吃独具风味,而有些“食谱”“粥谱”“茶谱”就是很好的保健食品,有明显的补益气血,健脾开胃,补肾益精作用。《饮膳正要》是第一部营养学专著,作者忽思慧。书中配方多以羊肉为主料,  相似文献   

20.
寒热温凉被称为中药四性,没有明显寒热温凉的平性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1.平性药的源流。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收载平性药达129味。对历代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统计后发现,平性药在药物总数所占比例达到30%以上的是《神农本草经》、《饮膳正要》、《本草乘雅半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