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特发性疲劳的证候要素及常见证候。方法现况调查方法收集专病门诊268例特发性疲劳患者,分析其证候要素及应证组合。结果证候要素共有8个,由高至低依次为气滞、气虚、火热、阴虚、血虚、阳虚、痰、血瘀。主要证候有气滞化火兼气虚162例,气机郁滞兼气虚84例、气阴两虚气滞化火83例,为主要证候组合类型,其他证候组合有气滞化火气虚痰阻、痰热郁滞兼气虚、气滞痰郁化火、气滞兼气(阳)虚、气滞化火气虚血瘀等。结论特发性疲劳临床以气滞、气虚与火热为主要证候要素,气滞化火兼气虚及气机郁滞兼气虚为主要证候。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合并高血压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证候要素及应证组合是否产生影响,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辨证分型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通过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收集和分析14家临床协作单位252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将患者分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组和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不合并高血压组,比较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力衰竭类型、心功能等级、病性类证候要素、病位类证候要素及应证组合分布规律,完成统计分析并探讨其规律。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和心功能比较无差异;2组患者中出现频次最高的病性类证候要素均为气虚、血瘀、阴虚,但合并高血压组患者中气虚的出现频率低于不合并高血压组(P0.01);2组患者的主要病位类证候要素均为心,同时涉及到脾、肺、肾、肝,且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的应证组合均以多个证候要素组合最为多见,但合并高血压组两证组合多于不合并高血压组(P0.05);气虚血瘀和气阴两虚兼血瘀是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组最常见的证候类型。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高血压时,其病性证候要素中气虚比例减少,其应证组合中,多以两证组合为主,且气虚血瘀和气阴两虚兼血瘀是最常见的证候类型。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型肝炎常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证候分布规律和证候内部特征,从而为证候的规范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对符合选择标准的文献中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认为慢性乙型肝炎最常见证候依次为肝郁脾虚、肝肾阴虚、湿热(蕴结)、脾肾阳虚、瘀血阻络、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肝气郁结、肝郁血瘀、血瘀证、脾肾两虚.证候要素有:病位方面为肝、胆、脾、肾、胃、中焦、络;病性方面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湿、热、气郁、血瘀、毒、寒、水、痰.结论通过总结本病的常见证候分布规律及证候要素,为慢性乙型肝炎证候的标准化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崩漏古代文献的证候要素及应证组合规律,为崩漏的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对崩漏古代文献的研究,提取崩漏的证候要素和靶位,应证组合规律。结果:通过对崩漏古代文献进行研究,提取的主要证候要素是:气虚、内火、血虚、阴虚、血瘀、气郁、阳虚。其靶位为:脾、冲任、肝、心、肾。证候要素组合与临床证候诊断符合率的研究发现7种证候要素可以组合成36种证候形式,涵盖了90.60%病案例数,临床涵盖率较高。结论:虚、热、瘀是崩漏的基本病机;以"证候要素应证组合为核心完善辨证方法体系"构建崩漏辨证体系的新思路,其核心是证候要素。证候要素及其应证组合规律的研究,将功血证候规范的研究回归到根本。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初诊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证候分布及证候要素组合特点.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7年11月间在我院住院的283例中晚期NSCLC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收集70项中医四诊信息,对每一病例进行辨证分型并作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283例中晚期NSCLC中共有25种辨证分型,出现比例较大的有:气阴两虚型、气虚型、气虚血瘀型、痰湿瘀阻型;气虚、血瘀是主要证候要素,分别占65.7%、48.4%,其他由多到少依次为阴虚、痰湿、饮停胸胁、痰热、气滞、阳虚;常见两两证素组合依次为:气虚与血瘀、气虚与阴虚、痰湿与血瘀、气虚与痰湿、阴虚与血瘀.结论 初诊中晚期NSCLC证候分布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以辨证素为切入点,证素间相互组合成证的辨证思路比较符合中晚期NSCLC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及周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医证候规律,探索证候要素分布特点,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可鉴思路。[方法] 课题组收集入组148例CHF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中医诊断标准,统计分析并探讨其分布规律。[结果] CHF病例男女比例0.83:1,平均年龄(64.6±11.2)岁。CHF中医证型分布以气阴两虚证为主,其次为气虚血瘀证,之后依次是心肺气虚证、心肾阳虚证、阳虚水泛证、痰饮阻肺证;证候要素组合特征以两证组合为最多,之后依次是三证、单证、四证、五证组合。[结论] 148例CHF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组合中多数以心肺气虚为基础,中医证型分布及变化有其特定的规律性,阳虚水泛证的病情稍重;从病位来看,CHF病位不仅在心,还可涉及肺、肝、肾、脾等其他脏器,随着CHF病程的延长,病因病机也在随时发生变化,证型则趋向于由气虚到气阴两虚或气虚血瘀,最终发展为阳虚水泛为主的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回顾性研究法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构成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对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气虚、阳虚、阴虚、痰浊、水饮、血瘀是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性要素,心、肺、脾、肾、肝是基本病位要素;心力衰竭的病位证素在不同证候中具有对应的病性类证素。在气虚、痰浊为主的证候中,多与肺相关;在阳虚、血瘀为主的证候中,多与心相关;而以水饮为主的证候中则与心、肺均相关。结论:通过对心力衰竭证候要素及其相关关系的研究,为建立以证候要素为基本单位的辨证新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心力衰竭临床辨证提供新的思路,提示临床辨证可灵活组合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证候特点及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性。方法:制定临床信息采集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信息采集,建立证候数据库,对血瘀证的证候特点进行分析,并与相关因素关联性进行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在所有证候要素中占85.1%;血瘀合并气虚证1321例,占76.4%,血瘀合并阴虚证713例,占41.3%,血瘀合并痰浊证703例,占40.6%;高血压病对血瘀的影响强度最大。结论:血瘀证是冠心病心绞痛最常见的证候要素,血瘀致病多与气虚、痰浊、阴虚相互兼杂,气虚血瘀是其根本的病机,高血压病与血瘀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9.
老年期抑郁症中医证候要素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症中医证候要素特征以及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老年期抑郁症中医证候观察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100例60岁以上首次发作的抑郁症患者进行四诊资料的收集,并进行评定。结果老年期抑郁症证候要素以血虚、气郁和气虚为主。证候要素组合以3证组合最常见,3证组合中以血虚、气郁和气虚组合情况最多。结论老年期抑郁症病机复杂,属本虚标实,虚证以气血两虚为主,兼有髓亏,实证以气郁、血瘀为主,辨证病位在肝、脾、肾最为常见;证型以肝郁脾虚和肝郁肾虚多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信息熵关联度系数法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中医症状组合及其意义。方法运用信息熵关联度系数法,对通过临床采集的60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108个中医临床症状数据(未经事先辨证)进行分析。结果经对获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21个中医症状组合的初步诠释,发现存在有心气虚、脾气虚、脾胃气虚、肾阳虚、气阴两虚、肝气郁结、肝脾不调、肝胃不和、脾胃不和、津亏血虚、血虚阳虚、气虚湿阻、血瘀血虚、阳虚水停、热盛伤津等常见中医证候类型,涉及的病位类证候要素为心、脾、胃、肾、肝,病性类证候要素为气虚、阳虚、阴虚、血虚、津亏、气滞、气逆、湿阻、血瘀、水停、热(火)盛等。结论通过运用信息熵关联度系数分析方法对临床调查的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症状数据进行分析,所获取的症状组合可为提取该病的常见证候及证候要素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对闸北区和南汇县中风高危人群(SPP)血清微量元素Zn,Cu,Fe和常量元素Ca,Mg含量作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闸北区SPP的Cu,Ca,Ca/Mg明显低于南汇县SPP和对照组,而Zn,Fe,Mg,Zn/Cu则高于南汇和对照组。Ca,Ca/Mg与血压呈负相关,而Zn/Cu与血压呈正相关;Ca/Mg与身体指数和胆固醇呈负相关;Zn,Fe,Zn/Cu与红细胞压积呈正相关;Ca,Ca/Mg与低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Zn,Fe,Zn/Cu与增龄呈正相关。提示脑中风发病与Cu.Ca较低而Zn,Pe,Mg较高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头疼患者脑脊液中常量及微量元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等离子光量计检测了87例头疼患者和66例非头疼患者脑脊液(CSF)中4种必需常量元素:磷、钠、钙、镁;10种必需微量元素:铁、锶、铜、镍、锌、钒、铬、锰、钼、钻;12种其它微量元素:铅、钛、铝、镧、钡、硅、铈、镱、钪、银、镉、硼共26种元素的含量。与非头疼患者CSF中有关元素含量相比,头疼患者CSF中含量显著升高或非常显著升高的有镍(P<0.05),铈、镱、钪、银(P<0.01)等8种;显著或非常显著降低的元素有锰、铁(P<0.05)、磷、钠、钙、镁、锶、锌,铝、钡、硼(P<0.01)等11种;其余几种元素未见明显差异。结果提示头疼患者CSF中伴有多种元素含量的改变。其机理和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尿路结石成分与发样和土壤中有关元素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吉林省尿路结石患者结石成分与发样和土壤有关元素的关系.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测定发样和结石中元素含量. 结果:尿路结石病人发样中钙(Ca)、钠(Na)、铁(Fe)含量(ωβ/10-6)(71.1±12.77,7.69±1.10,0.59±0.18)低于正常人(700±100,360±40,40±10).结论:病人发样中Ca、Na、Fe含量与其尿路结石和土壤中相应元素含量呈负相关.Ca代谢异常是尿路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高Ca饮食饮水是形成结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藏族与汉族脑中风高危人群8种元素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原子吸收和火焰光谱分析法,检测了藏族和汉族脑中风高危人群头发和血清微量元素Zn,Cu,Fe,Mn和常量元素K,Na,Ca,Mg的含量,经统计学处理,探讨了8种元素与血压(BP)、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发现藏族的Na,Mn,Na/K明显高于汉族和对照组,而K、Ca/Mg则低于汉族和对照组。Na/K,Fe,Mg,Mn与BP;Zn,Zn/Cu与红细胞压积(HCT)、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低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生物材料的痕量元素分析前处理的一些基本要求。主要包括:超净实验室、样品粉碎、实验器皿和容器的材料要求,器皿和样品洗涤、试剂的提纯与保存、生物样品的分解等。  相似文献   

16.
证素及证素辨证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朱文锋教授创立的"证素及证素辨证",从证素基本概念内容特征及发展、证素与证候要素辨识、证素数理研究方法、舌象与证素关系的研究以及证素相关的实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概述,指出"证素"有望使中医诊治变得精准化、规范化,但证素的研究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规范的、有共识的研究机构,对所有证素进行逐一的规范化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五行五时说中生克五行和中土五行理论的比较,分析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并进一步阐释生克五行和中土五行理论在中医学中的不同应用,对中医学理论的完善及临床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微观证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微观证素及证型分布。[方法]选择1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根据胃镜报告,统计病性、病位证素出现的频数、频率,病性与病位相结合,得出常见证型。[结果]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病位证素以胃窦最为多见;病性证素主要涉及热、湿、痰瘀、虚、瘀血;常见证型有:胃热证、痰瘀阻胃证、湿热蕴胃证、胃虚证、湿困胃证、瘀阻胃络证。[结论]鉴于目前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证候分型不一,微观证素辨证能够进一步规范证型,进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9.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内容,但关于五行的起源以及五行学说的本质,历代学者乃至当今学术界一直存在很大分歧.借助历代文献分析,本文提出以下观点:五行的概念与五行的生克观有不同的起源,五行的概念源自对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的概括,形成于夏商之际;而五行的相生相胜源自古人对中原地区五时气象特征的抽象,形成于春秋末期.最早记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孕妇全血(简称母血)及脐血中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水平,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集上海市和辽宁省大连市249例健康孕妇母血及259例胎儿脐血(其中母血和脐血配对241对);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系统检测全血中的铜(Cu)、铁(Fe)、硒(Se)、锰(Mn)、锌(Zn)、铅(Pb)、镉(Cd)的质量浓度;采用自动测汞仪测定全血中汞(Hg)的质量浓度。采用Spearm an相关分析对母血与脐血中各元素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母血中Cu、Se、Zn、Pb和Cd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 493.0、126.2、6 260.0、57.2和1.1μg/L,明显高于脐血中的614.6、107.6、2 150.0、35.0和0.6μg/L(P〈0.01);脐血中的Fe、Mn和Hg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12.2、77.1和2.4μg/L,明显高于母血中的432.6、52.9和1.5μg/L(P〈0.01)。其中,1.2%(3/249)的母血Hg和3.4%(9/259)的脐血Hg超过美国环境保护局推荐的参考标准(5.8μg/L);12.0%(30/249)的母血Pb和5.8%(15/259)的脐血Pb超过联邦职业环境卫生委员会推荐的参考标准(100μg/L);5.6%(14/249)的母血Cd和3.5%(9/259)的脐血Cd超过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局推荐的参考标准(5μg/L)。除Fe元素外,其他元素在母血和脐血中的质量浓度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一定比例的母血和脐血中Pb、Cd、Hg水平超过有关机构推荐的参考标准;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元素在母血中的水平与在胎儿脐血中的水平有一定相关性,孕期应合理补充微量元素并监测重金属元素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