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以Cadna/A噪声计算模式为基础,建立基于Cadna/A软件的高速公路噪声预测模型,对某拟建高速公路沿线噪声敏感区的声环境质量进行预测,并预测和分析声屏障设置后的噪声敏感点声环境质量状况,为高速公路噪声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用Cadna/A噪声模拟软件建立道路交通的预测模型,分析高速公路噪声源的特点,研究拟建高速公路建成后可能会给沿线的声敏感点带来不利的影响,并对高速公路沿线敏感点声屏障设置前后的声场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声屏障高度为3m时,敏感点昼夜噪声值均可达到国家标准,其最大降噪量为10.2dB(A),最小降噪量也有7.1dB(A),此研究结果可以为拟建高速公路沿线的敏感点噪声控制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京港澳高速黎托下沉段附近小区的噪声现状进行分析,采用Cadna/A软件建立该路段的噪声预测模型,并预测在该路段设置声屏障后沿线噪声敏感区的声环境质量,对声屏障设置前后的噪声进行监测,分析声屏障的降噪效果,为高速公路沿线交通噪声污染提出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依托青海省扎麻隆至倒淌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了施工期沿线背景噪声分布缓冲带,确定噪声影响敏感点,选择声屏障、隔声窗、绿化带3种降噪措施进行现场噪声观测,并对比分析了实际降噪效果。结果显示,声屏障、隔声窗、绿化带的平均插入降低值分别在8~14dB、24~30dB、4~6dB;综合考虑后提出了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期临街路段降噪措施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申嘉湖杭高速公路(湖州段)上多处声屏障的声学设计、声屏障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一种新型声屏障的设计思路。结果表明,新型声屏障可以对高速公路沿线的噪声敏感点达到了预期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6.
《公路》2020,(7)
运营期噪声监测是准确掌握高速公路两侧声环境敏感点噪声达标与否的基本手段,如何从众多的敏感点中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监测点,是整个监测工作的重要环节。针对我国高速公路运营期噪声监测点位选取随意、不够科学合理等不足,在综合考虑交通噪声敏感点的特点和属性的基础上,选取了敏感点的性质、规模、距离、高差、朝向和遮挡程度等6个因子,建立了声敏感点多因子综合评分办法和交通噪声监测点的遴选方法,并以榆商高速神府段为例,应用该种方法进行了监测点的遴选,该研究可为高速公路运营期声环境监测和声环境影响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高速公路运营期间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分析交通运输噪音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用声屏障可有效降低噪声对敏感点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声屏障控制交通噪声的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屏障是用来遮挡声源和接受点之间直达声的措施,声屏障使声场分成声影区和声亮区。声屏障能有效地控制交通噪声,尤其对于中高频噪声。分析声屏障的工作原理,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声屏障的降噪特点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公路两侧连续且单调重复的声屏障会对沿线景观和驾乘人员感官造成较大影响。通过专项景观美学塑造可以优化声屏障的景观效果,减少声屏障带来的视觉影响。以丽江至攀枝花高速公路、南部至成都高速公路等为依托开展公路声屏障景观塑造技术应用研究,从声屏障形式、材料、文化和生态等要素入手对公路声屏障景观塑造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系统性设计方法,并在依托工程建设中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首都机场高速公路两侧声环境敏感点处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与评价,结果显示部分小区环境噪声严重超标,对沿线民众(尤其老人和小孩)影响较大。文章比选了多种噪声屏障措施,最终确定选择底部泡沫铝吸声板、上部透明改性高抗冲击压克力板作为声屏障材料,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铁路桥上全封闭声屏障的降噪性,选取铁路桥上不同车速的混凝土全封闭声屏障、金属全封闭声屏障和单侧直立式声屏障测试断面,开展声屏障内外声场的噪声测试,建立全封闭声屏障统计能量分析模型,结合实测结果验证数值模型的适用性,最后对比分析声屏障不同结构形式、隔声板材料和传声损失、车速对声屏障降噪量的影响,探讨声屏障数值模型中的传声损失、模态密度参数对外声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测试车速下,声屏障内部噪声显示出轮轨噪声频谱特性,空间分布符合线声源的衰减特性;采用所建立的全封闭声屏障统计能量分析模型来预测声屏障外部噪声的A声级与实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与直立式声屏障相比,全封闭声屏障的插入损失高9 dB(A)以上,并随列车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全封闭声屏障对高频噪声成分的降噪效果更优;提高声屏障隔声板的传声损失导致外声场噪声的衰减量,略大于同幅度降低传声损失导致的噪声增加量;声屏障统计能量分析模型中隔声板的模态密度对声屏障降噪性能的影响比内声腔的模态密度敏感。  相似文献   

12.
华夏 《公路》2021,(2):291-296
噪声地图是一种通过声压级分布来体现特定区域或点位噪声强度的声学仿真技术,一般用于医院、学校等特殊声功能区的噪声监测与控制。基于江苏盐靖高速K166段的噪声状况,本研究首次将噪声地图应用于高速公路交通噪声防治方案的设计,通过一般敏感点监测、噪声衰减断面监测及24h连续监测等3种监测方法对该路段进行了系统的环境噪声质量监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噪声地图仿真模型并提出了降噪方案。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对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不断重视,低噪声沥青路面应用成为环保城市建设的趋势。该文介绍了北京市京通快速路北辅路中国传媒大学段铺筑的低噪声沥青路面示范工程的研究,包括路面结构及排水设计、原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和效果评价。检测结果表明该低噪声沥青路面示范工程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且渗水性和抗滑性等其它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为建设南京市首个具有示范效应的水源地,南京市浦口区长江桥林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源涵养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坚持“最小干预”的设计理念,充分尊重滩地原有地貌,改造并连通水系;采用沉淀→滤除悬浮物→湿地系统等协同作用净化水质;通过分析水文数据,选择耐水湿、低维护、易养护的植物进行水源涵养;结合巡查便道设计为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提供必要的配套服务设施。工程实施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示范效益显著,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龙门县省道S355线龙门段改建工程为例,从线路走向规划、合理利用保护资源、绿化及水土保持等方面,提出了山地旅游区公路建设项目中环保设计的内容,以解决好建设与环保的矛盾,达到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和谐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针对重罗山隧道左线出口段与V形冲沟斜交下穿和最小埋深2.47 m的工程特点,采用盖挖法施工。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隧道受力、变形的变化规律,总结了浅埋偏压段盖挖法施工要点。结果表明:在隧道浅埋偏压段用盖挖法施工,可避免大面积明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又规避了隧道冒顶坍塌的危险,同时对缩短工期、保证质量等都有积极的作用,是浅埋偏压隧道最佳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7.
公路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针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从选取生态因子入手,采取定量分析的手段,研究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用8个生态因子进行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能够反映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程度,并且具有计算简单和直观的效果。综合看来,这些定量方法对评价生态和景观受影响的程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更新及双碳背景下,老城区水环境的改善与提升是目前各城市亟待解决的难题。以漳州市中心城区内河水系水环境治理为例,从河流生态系统的角度结合模型分析论述水体污染的根本原因和实质,提出改善水环境与提升水生态功能的方案建议,为项目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城市整体水环境的提升提供参考。通过技术方案的应用与实施,使得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黑臭水体得到治理,改善水环境,修复流域生态属性,助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带来良好的生态环境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段金明  周敬宣  李恒  丁亚超 《公路》2006,(1):114-117
利用废旧轮胎与水泥混凝土加压穿孔板两种主体材料研发出一种新型的复合吸声屏障,并从实验和理论上证实了该种声屏障在中、低频段吸声良好,平均吸声系数可达0.62,适合于公路交通噪声降噪需要。最后,对该种声屏障的安装结构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