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癌基因C—erbB-2、nm2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5例胃癌组织的C—erbB-2和nm23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1)85例胃癌标本中C—erbB-2及nm23表达率分别为74.1%(63/85),52.9%(45/85);(2)c—erbB-2阳性表达与胃癌部位,肿瘤大小及肿瘤浸润深度密切相关,与胃癌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3)无淋巴结转移及Ⅰ+Ⅱ期胃癌的nm23的表达率(85.7%及72.7%),显著高于伴有淋巴结转移及Ⅲ+Ⅳ期病例(42.2%及46.0%)(P〈0.01及P〈0.05);(4)C—erbB-2阳性和nm23低表达者对肿瘤的侵袭和肿瘤发展过程可能有协同作用(P〈0.01及P〈0.05)。结论C—erbB-2对胃癌的生长和浸润有促进作用,nm23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中呈低表达;C—erbB-2和nm23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  相似文献   

2.
nm23基因是近年来分离鉴定的一种转移抑制基因,其表达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浸润有关,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转移抑制基因。现就其与妇科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妇女健康,探索突破恶性肿瘤的发生机制是临床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AnnexinA2是一种钙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广泛存在于胞膜、胞质及胞核中,生物学功能广泛。且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在恶性肿瘤中也有其参与,并促使肿瘤侵袭和转移。NF-kB 是一种真核细胞转录因子,在免疫反应和炎症的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在肿瘤形成过程中也支持这个角色。AnnexinA2可以通过 MAPK 信号通路刺激NF-kB 配体的受体活化表达,NF-kB 参与血管生成及肿瘤侵袭转移等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肿瘤发展。本文对Annexin A2、NF-kB、二者相关性及其与妇科恶性肿瘤关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nm23基因是近年来分离鉴定的一种转移抑制基因,其表达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浸润有关,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转移抑制基因.现就其与妇科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erbB-2、p53、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43例乳腺癌病例中C—erbB-2、p53、ER、PR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43例乳腺癌中C—erbB-2、p53、ER、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7%、39.5%、41.9%、51.2%,p53、ER、PR的阳性表达率在患者年龄、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类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表达率在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年龄、肿瘤体积及组织学类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PR与C—erbB-2表达一致率为51.2%,表达不一致率为48.8%,p53与C—erbB-2表达一致率为53.5%,表达不一致率为46.5%,p53、ER、PR表达与C—erbB-2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C—erbB-2的阳性表达是乳腺癌患者预后差的指标,联合检测p53、ER、PR更有助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原癌基因标记蛋白(c—erbB-2)与超声血流能量图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免疫组化法检测36例乳腺癌肿块内ER、PR及C—erbB-2表达水平,超声血流能量图术前检测乳腺癌肿块内血流信号。其中腋窝淋巴结转移(转移组)15例,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无转移组)21例。结果转移组ER、PR阳性率较无转移组明显降低,P〈0.05,转移组C—erbB-2阳性率较无转移组明显增高,P〈0.05。转移组血流信号较无转移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ER、PR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C—erbB-2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血流能量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乳腺癌患者的ER、PR及C—erbB-2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7.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常发生于幽门,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预后较差,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国内外研究发现,肿瘤的生长、浸润或转移有赖于血管的形成,与多基因、多种因子调控改变有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种能够特异性促进血管生成的调节因子,能够提高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促进新生血管发育和血管延伸,并能增加血管的通透性,进而促进肿瘤的增殖、侵袭及转移。  相似文献   

8.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是判断宫颈癌预后的一个独立因素,故研究其浸润转移机制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肿瘤浸润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连续过程,包括细胞粘连、蛋白水解、迁移及血管生成问的相互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类锌离子依赖性蛋白酶,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ECM)促进肿瘤转移。现对MMPs的特性、激活机制及其在宫颈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ER、PR、C—erbB-2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ER、PR、C—erbB-2在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们在不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以及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甲状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的阳性表达率(58.5%、71.7%、41.5%)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36.O%、38.0%、20.0%)和甲状腺正常组织(4.0%、8.0%、4.0%)(P〈0.05)。甲状腺癌患者中年龄〈40岁组ER、PR阳性率(76.5%、91.2%)远高于≥40岁年龄组(26.3%、36.8%),女性ER、PR阳性率(69.8%、83.7%)高于男性(10%、20%);乳头状癌阳性率远高于其它分型(P〈0.05)。ER、PR在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而C—erbB-2的表达无淋巴结转移者远低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C—erbB-2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性别、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甲状腺癌、甲状腺瘤、甲状腺正常组织中均可检测到ER.PR、C—erbB-2的阳性表达,以甲状腺癌最高,提示女性激素可能是诱发甲状腺癌发生的重要因素;ER、PR、C—erbB-2在乳头状癌阳性率远高于其它分型,提示乳头状癌可能是女性激素依赖性肿瘤;在甲状腺癌中,ER、PR与C—erbB-2的表达呈负相关。联合检测ER、PR、C—erbB-2为进一步了解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判断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预后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Maspin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编码产物属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卵清蛋白亚族。Maspin具有抑制肿瘤细胞运动、侵袭、转移和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等作用,在抑制肿瘤生长、转移中发挥重要功能。此文就maspin与妇科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生物学特征是能浸润和转移到其他组织并增殖,形成新的侵袭转移瘤。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的降解是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键环节。基质金属蛋白酶是目前已知能降解细胞外基质的唯一酶类。另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还参与了原发肿瘤的形成及新生血管的生成、肿瘤细胞生长和凋亡等生理过程。本文将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生物学性质及其与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进行综述,旨在为探索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艳  陈晓  廖如奕 《职业与健康》2014,(2):190-192,195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9月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切除并存档的食管癌组织标本40例,癌旁组织标本20例。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食管癌组织及癌旁食管上皮组织中MIF的表达情况。结果组织中MIF阳性表达在食管癌组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F的表达和肿瘤部位、肿瘤直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等均无明显相关(P〉0.05),与食管癌患者的肿瘤浸润范围、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MIF在食管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的浸润范围、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相关,MIF可以作为一种诊断食管黏膜癌变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是判断宫颈癌预后的一个独立因素,故研究其浸润转移机制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肿瘤浸润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连续过程,包括细胞粘连、蛋白水解、迁移及血管生成间的相互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类锌离子依赖性蛋白酶,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ECM)促进肿瘤转移。现对MMPs的特性、激活机制及其在宫颈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浸润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也是引起肿瘤病例死亡的主要原因。KAIl/CD82属四次跨膜超家族的成员,其结构为细胞膜糖蛋白。目前研究多种肿瘤中均证实了转移的肿瘤往往伴随KAIl/CD82基因的表达下降或缺失,最新研究发现TM4SF家族部分成员可与整合素形成复合体,从而调节整合素的黏附功能,并影响整合素介导的细胞转移。  相似文献   

15.
环氧化酶-2促进妇科肿瘤浸润转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科肿瘤是女性高发肿瘤之一,其浸润和转移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环氧化酶-2的表达在肿瘤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和环氧化酶-2选择性抑制剂可有效抑制肿瘤浸润和转移.妇科肿瘤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及其调控的进一步研究,将从新的角度揭示妇科肿瘤浸润转移的机理,为妇科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该文主要综述环氧化酶-2在促进妇科肿瘤浸润转移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是判断宫颈癌预后的一个独立因素,故研究其浸润转移机制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肿瘤浸润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连续过程,包括细胞粘连、蛋白水解、迁移及血管生成间的相互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类锌离子依赖性蛋白酶,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ECM)促进肿瘤转移.现对MMPs的特性、激活机制及其在宫颈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nm23基因是一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7q21,广泛存在于细菌、酵母、植物、果蝇、鼠和人类等多种生物物种中,是具有高度同源性的保守基因家族。nm23是具有多功能的基因,其蛋白产物都具有二磷酸核苷激酶(NDPK)活性,对细胞的增殖、分化、个体发育具有调控功能,并且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的浸润密切相关,具有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关于nm23基因参与多种肿瘤形成和进展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将近年来nm23基因转移抑制功能的分子机制及其与妇科肿瘤临床病理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β-半乳糖结合蛋白是动物凝集素的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组织中,可诱导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发生凋亡,在肿瘤的致瘤性转化、肿瘤细胞的存活、新生血管形成和肿瘤转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大量研究集中在半乳糖结合蛋白-1和半乳糖结合蛋白-3这两种分子上。研究证明,半乳糖结合蛋白-3在多数恶性肿瘤中倾向表达,但关于半乳糖结合蛋白-3在妇科肿瘤中的表达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结论不一致。本文就其在妇科肿瘤中表达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葛文敏  王新杰 《职业与健康》2001,17(12):144-145
肿瘤血管生成在肿瘤的生长、浸润及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没有新生血管供给营养,肿瘤生长不会超过1~2mm直径或厚度,也不会发生转移。肿瘤的浸润转移是恶性肿瘤难以根治,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 肿瘤的局部浸润及转移 随着肿瘤的演进,具有浸润能力的瘤细胞亚克隆的出现,肿瘤具有较强的浸润能力。首先肿瘤细胞彼此之间粘附力减弱而与基质的附着力增加,资料显示高浸润肿瘤细胞表面的一种粘  相似文献   

20.
nm23基因是一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7q21,广泛存在于细菌、酵母、植物、果蝇、鼠和人类等多种生物物种中,是具有高度同源性的保守基因家族.nm23是具有多功能的基因,其蛋白产物都具有二磷酸核苷激酶(NDPK)活性,对细胞的增殖、分化、个体发育具有调控功能,并且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的浸润密切相关,具有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关于nm23基因参与多种肿瘤形成和进展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将近年来nm23基因转移抑制功能的分子机制及其与妇科肿瘤临床病理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