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煤》2021,30(8)
确定孤岛工作面冲击危险区域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对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和提高煤炭企业的防灾能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棋盘井煤矿I020908孤岛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回采期间的冲击危险区域,提出了以"采动应力和钻屑法监测"为基础、"煤层大直径钻孔卸压"为措施的综合预警防治技术。现场实践表明:该预警防治技术有效地控制了回采期间冲击地压动力灾害现象,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采用KJ551微震监测系统对阳城煤矿1304孤岛工作面冲击危险与微震活动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到了1304孤岛工作面的顶板破裂高度和工作面推进至"见方"区域的微震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冲击地压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陈杨 《中国煤炭》2014,(4):56-59
以阳城煤矿1304孤岛工作面为例,基于电磁辐射预测冲击地压原理,结合孤岛工作面支承压力分布规律,分析了电磁辐射监测方法及测点布置方式,通过采用以电磁辐射监测技术为核心的多种监测与治理手段,建立了电磁辐射预警→钻屑法危险识别→煤体深孔爆破卸压→电磁辐射卸压效果检验的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监测与治理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该文结合23上04.2孤岛工作面具体冲击地压防治工作,详细介绍了孤岛工作面实际有效的监测和防治经验,成功解决了崔庄煤矿孤岛工作面回采中遇到的冲击地压难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孤岛工作面见方期间冲击地压发生机理,防止冲击地压的发生,以山东能源集团梁宝寺矿3210工作面为例,通过FLAC3D数值模拟与现场布置应力监测对孤岛工作面见方期间应力分布进行研究,得出能量的积聚与传递过程、工作面见方期间煤体应力峰值及回采对超前影响距离,通过研究安全回采了3210孤岛工作面原煤25万t。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提出了监测方案以及防治技术措施。通过对巷道布置在孤岛工作面不同位置时的冲击地压危险性进行分析,确定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布置位置。采用设计合理的推采速度,在不规则区域或高应力区实时降低推进速度,利于能量的有序释放,可降低冲击危险性。提出了间歇式开采,确定了间歇式开采的解危手段,为冲击地压的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煤矿安全》2015,(10):153-156
对于两侧采空的孤岛区域,煤体内集中应力相对较高,而当煤层具有强冲击倾向性时,在该区域进行采掘活动则易发生冲击地压事故。结合唐口矿302工作面位于孤岛区域的现状,对冲击地压影响因素和冲击危险区域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了302工作面回采期间监测与防治的具体方案。在回采过程中,结合划定的危险区域对煤体采用了预卸压手段,同时利用冲击地压监测系统,对发现的危险区域及时预警并进行了解危处理。通过防治方案的实施,使得302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动力显现事件明显下降,保障了孤岛区域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8.
郄峰 《煤炭科技》2021,42(2):96-99
孤岛工作面往往存在冲击地压的可能,而冲击地压的破坏性极大,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棋盘井煤矿I020908工作面属于孤岛工作面,经冲击危险性评价,判定该工作面具有弱冲击危险性。为保证安全回采,在棋盘井煤矿I020908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评价基础上,针对I020908孤岛工作面制定相应的冲击地压防治设计,为工作面回采期间防冲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3106孤岛工作面采用综合指数法来评价冲击地压危险性。在对3106孤岛工作面动静载扰动因素进行分析基础上建立冲击地压发生的断裂力学模型,对回采巷道支护体系防冲能力进行分析,为3106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提出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对该矿孤岛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义能煤矿CG1303工作面开采为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研究了工作面沿DF30断层回采期间工作面支承应力分布规律和冲击危险性,确定了对工作面回采的监测预警以及防治方案。研究表明:CG1303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靠近DF30断层的皮带顺槽为强冲击危险区,当顺槽与断层相距4m时应力集中峰值最大,应加强巷道围岩监测支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采用应力在线监测与钻孔卸压技术进行冲击危险预警与防治,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以山东某矿孤岛煤柱工作面的地质条件为研究背景,通过对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的发生条件进行分析,深入研究了孤岛煤柱在断层切割影响下的应力分布形态。断层的存在加大了工作面回采时的应力集中程度,增加了冲击地压的发生几率。根据理论分析结果,分别采用爆破卸压和大直径钻孔卸压等技术对工作面的不同冲击危险区域进行了综合防治,降低了煤体的应力集中,得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保证了工作面的顺利回采。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1304孤岛工作面瓦斯来源和瓦斯涌出规律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面回采期间现场实际情况,从合理配风、注氮置换、煤柱封堵、回风隅角瓦斯治理、工作面内瓦斯处理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瓦斯防治技术,实现了1304孤岛工作面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3.
 基于采动高集中应力对冲击地压的显著影响作用,采用有限差分数值方法对开采区域分采区、工作面以及巷道,进行了冲击危险区域划分,认为千秋煤矿21141及21161始终在高集中应力带中开采,21141下巷冲击危险程度最大;利用弹性基础梁“见方”理论划分得出,21141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将经历七个危险时期,其中五次为工作面与邻近已采工作面见方时期;一次为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时期;一次为工作面过F3-9断层时期。第六危险期为特别危险期。在危险区域、危险时期划分基础上,进行了冲击地压监测与防治实践,实践表明,对冲击地压煤层预先进行冲击危险区域、危险时期划分,有效指导了回采期间冲击地压监测与防治工作,使得回采期间冲击地压监测与防治工作效率化、节约化的同时,杜绝了灾害性冲击地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大采深孤岛工作面切眼掘进巷道是冲击地压防治领域的难点之一,基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方法,考虑切眼贯通前超前应力、孤岛煤柱集中压力、构造应力等耦合影响,分析了切眼掘进冲击地压致灾因素,给出了切眼掘进巷道的冲击危险性;采取了切眼掘进巷道大断面设计方案,建立了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根据现场冲击事件统计结果,分析了掘进期间冲击事件发生特征及其原因,总结了孤岛工作面切眼掘进巷道冲击地压防治的成果。研究表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有效的,可为类似条件冲击地压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学 《中州煤炭》2021,(10):68-74
根据耿村煤矿12230特殊空间结构体”孤岛“工作面的实际情况,通过理论分析及相同条件下冲击地压事故案例综合分析,判定该工作面冲击危险程度较高,易造成工作面及两巷的冲击,提出控制工作面回采速度、加强工作面上下端头及两巷超前加支护措施和大直径深孔卸压、煤层注水、断底爆破、监测等综合防治冲击地压技术方案。结合防治冲击地压监测数据,通过应力、微震等监测结果分析表明,采取措施后,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日均微震频次与日均释放能量均有所下降,不规则煤柱影响区域应力得到明显降低,工作面实现了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6.
安居煤矿3煤埋深较大,其顶板比较复杂并具有强冲击倾向性,工作面与回采巷道存在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性。针对以上情况,结合2315工作面地质和工程条件进行冲击地压影响因素分析。首先采用多因素耦合分析方法评价2315工作面的冲击危险性,划定可能发生冲击危险的区域;然后利用离散元数值软件3DEC对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煤岩体的运动和冒落过程加以分析,得出上覆岩层运动规律对冲击地压的影响。最后针对2315工作面冲击危险的实际情况,提出工作面回采期间冲击地压的监测预警措施及解危方案,建立冲击地压防治体系。所得结论对安居煤矿冲击地压的防控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山东能源肥城矿业集团梁宝寺煤矿3201下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技术。3201下孤岛工作面开采深度大于700m,煤层具有强冲击倾向,为孤岛、厚煤层、不规则、构造复杂工作面,基于防冲安全需处理"刀把区"煤柱的合理留设,工作面严重受冲击地压威胁,冲击地压防治难度较大。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通过精心研究特定开采条件,进行了防冲设计、监测、卸压、解危、检验等针对性技术研究与实践,进行全过程监测、卸压、解危开采,对"刀把区"煤柱采取了安全论证与合理留设,为其它相似条件下受冲击地压严重威胁孤岛工作面安全开采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防止四水平北11层1-3区二段工作面回采期间出现冲击地压现象,通过分析工作面的地质情况,结合现有的监测和治理技术,决定采用点监测、局部监测和区域监测的形式进行综合监测,采用煤层注水,钻孔卸压和卸压爆破的方式对危险区域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该监测技术和防冲击地压技术体系实施后,工作面的回采期间无冲击地压现象出现。  相似文献   

19.
孤岛工作面回采时往往矿山压力集中,冲击地压灾害严重。根据孟巴矿1210工作面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确定了相应的防冲思路,依次实施了险源风险评估,方案设计,系统防治,监测监控,效果评价等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地避免了冲击地压灾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7130工作面冲击地压监测预警及控制的综合分析,以及采用大直径钻孔多轮卸压和顶板深孔预裂爆破实践,系统掌握了三河尖煤矿7130工作面冲击地压类型及特征,建立了冲击地压监测及防治技术体系,提高了矿井识别和控制冲击危险的能力,为该工作面回采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