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春节临近,入市购买药材的人员日渐增多,本期市场上滋补类和香料类药材商品交易显得较为活跃,小批量零星交易走快。丹参、板蓝根、白术等大宗品种交易量明显上升,价格有上扬之势,一些冷背品种如重楼、香薷草、皂角等因货源短缺,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现将部分地产果实子仁类药材行情走势点评如下:枳壳江西是主要产区,历年年产量均占全国的五成以上,主产于本省的中南部,其中樟树、新干、新余、吉水、高安、峡江、安福、万载、永新、吉安等市县拥有大型的GAP生产基地。地产枳壳以其皮青肉厚的品质深受药厂、药商的青睐,因此,前些年商品走动比较顺畅。进入2003~2004年,随着产地种植面积增加,枳壳产量逐年上升,加上受湖南、湖北等地枳壳价低的影响,江西枳壳价格开始逐步下滑,统货成交价陆续降至6~6.5元(千克价,下同),低谷时只有5元,产地药农因收入不佳于是放松了对枳壳树的管理,有的地方甚至砍伐树木改种其它作物,由此导致枳壳面积逐步减少,产量也逐年下降。近两年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加上产地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枳壳采摘量明显减少,而近年来随着相关制药企业对枳壳新产品的开发利用其商品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2006年因货源减少价格开始回升。2007年枳壳商品...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在美国百老汇举行了一场音乐晚会,奇怪的是,舞台上空空荡荡,不见一件乐器。首先登台表演的是一名看起来没有多少艺术气质的彪形大汉,只见他做了个威猛的亮相后,就开始脱掉外衣,裸露出他那身浑厚而又刚健的肌肉,并开始将身体剧烈地抖动起来,  相似文献   

3.
黄养民(1904-1985),湖北武昌人.出生在中医世家,黄师悉得先父真传,后又拜妇科名医张金山为师.随师9年,继承了张师妇科药物炮制和内服以及局部用药的经验,给黄师后来医治妇科疾病打下了坚实基础.抗日战争时期,参加抗日救护队.后逃难到重庆北碚,考入中医救急医院任医生,继续进行难民的救护活动.  相似文献   

4.
进入2008年,市场大货交易仍不多见,以中小批量货源走动为主。防己、天花粉、石菖蒲、怀牛膝、壳砂、莱菔子、菟丝子、肉豆蔻、公丁香、五倍子等价格上升,麦冬、云木香、泽泻、栀子等价格下滑。白茅根又名寒草根、甜草根等,有性寒,具有凉血,止血,生津止渴,清热利尿等功效,是药材中的小三类品种,全国各地均有生长。以前植被资源保护较好,河边滩涂、田间地头多生长白茅根,每到冬闲季节农民多去采挖,或做柴烧、或当作药材卖掉换零用钱。目前正是白茅根集中上市季节,但市场缺少大货,优质货市价已升到7~8元(千克价,下同),这个不起眼的小品种,后市引起了商家的注意。造成其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环境污染、河道治理,使白茅根生长环境受到破坏,其野生资源不断减少;二是劳动力价值提高,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打工,采集白茅根的人越来越少;三是白茅根以野生为主,目前还没有人工种植,野生资源减少,而没有人工种植的补充,所以市场货源越来越少;四是物价上涨也是带动其价格上升的因素。金银花在医药、保健食品、化妆品等方面需用量较大,主产山东、河南、河北、湖南等地。2003年的“非典”把金银花带到了历史的高价,后又下滑。2007年由于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山东、...  相似文献   

5.
晋文蔓 《新中医》2008,40(2):116-117
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上焦篇>,系吴鞠通专为湿温初起而设,由苦杏仁、白豆蔻、薏苡仁、滑石、通草、竹叶、半夏、厚朴组成,旨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导师马融教授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著名儿科专家,其认为只要充分把握三仁汤的方证特点,对于病程迁延、面色萎黄、胸满纳呆、舌苔黄厚腻者,临床可广为使用,不必拘于湿温初起.现将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7.
对青黛临床应用中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雪峰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4):1027-1028
青黛是临床常用的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功效和抗癌作用的中药,然由于青黛在其加工制备过程中常夹有一定量的石灰,在临床的内服或外用时,对机体产生刺激的副作用,且降低青黛本身的临床效果,干扰和影响复方中其他药材中成分的溶出.况青黛本身质轻易浮,不溶于水,入煎剂或凉开水调敷外用时,常使疗效降低,浪费药材.  相似文献   

8.
血府逐瘀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方由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柴胡、枳壳、牛膝、川芎、赤芍、甘草、桔梗组成,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功效。笔者运用此方治疗各种皮肤病,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HPLC法分析甘草芫花合煎液与合并液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蓓蓓  王春霞  李国锋  任非  李青 《中药材》2008,31(1):152-154
目的对甘草芫花合煎液和合并液进行HPLC测定,分析两种提取液色谱图差异,探讨甘草芫花配伍产生毒性的可能机理.方法制备甘草芫花提取液、甘草芫花合煎液及1∶ 1合并液,分别进行HPLC测定.结果甘草芫花合煎液与合并液色谱图存在一定差异,合并液色谱图与芫花色谱图在12 min均有一个吸收峰,而合煎液的色谱图没有发现类似峰,但在10.5 min出现一个新的吸收峰,此吸收峰在甘草与芫花的色谱图中均未发现.结论甘草芫花合并煎煮与分别煎煮后成分具有差异,这种差异同甘草与芫花的配伍合理性之间存在的关系,以及因煎煮工艺不同而造成毒性程度的不同等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下对致热大鼠体温及下丘脑cAMP含量的影响,探讨银翘散的最佳煎煮时间及其部分解热机理。方法:取合格大鼠96只,随机分为12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阿司匹林对照组、银翘散煮沸后3min高、中、低浓度组,银翘散煮沸后6min高、中、低浓度组,银翘散煮沸后12min高、中、低浓度组,每组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各鼠于背部皮下注射20%的酵母混悬液10mL/kg,随后每小时测体温1次,连续7h。3.5h后给药,7h后立即断头取出下丘脑组织,测定cAMP的含量。结果:给药后30min银翘散各组未显示出降温作用(P>0.05);1.5h,煮沸后3min高浓度组、中浓度组,银翘散煮沸后6min高浓度组、中浓度组,均显示出降温作用(P<0.01);2.5h和3.5h,银翘散各组均显示出降温作用(P<0.05),且以煮沸后3min高浓度组、6min高浓度组为优。除银翘散煮沸后3min低浓度组,6min低浓度组,12min高中低浓度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cAMP的含量未明显降低(P>0.05),其余各组均降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以银翘散煮沸后3min高浓度组和6min高浓度组效果为优。结论:银翘散具有明显的解热效应,其效果以煮沸后3、6min为优;且可降低发热大鼠下丘脑组织中cAMP的含量,其效果以煮沸后3、6min为优。  相似文献   

11.
S Kang  J Zhang  Y Lu  D Lu 《中国中药杂志》1992,17(2):100-1, 127
Three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water-soluble part of alcohol extracts of rhizomes of Rhodiola kirilowii. Two of them were identified as salidroside and tyrosol, respectively by chemical and spectral analysis. beta-sitosterol was obtained from the petroleum extracts of the plant.  相似文献   

12.
狭叶红景天的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小鼠灌胃给药和腹腔注射给药两种途径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小鼠灌胃给药的最大耐受量为38g/kg,最小致死量为50g/kg,小鼠腹腔注射给药的LD50为8.6g/kg。Wistar大鼠6周口服给药长毒试验结果显示,该药除使大鼠体重增长有较明显的减缓外,其余指标未见明显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狭叶红景天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利用聚酰胺-活性炭柱,对狭叶红景天根茎的醇提取物进行了分离。从其水溶部分分得3个单体,通过光谱分析,确认其中的晶2,晶3分别为红景天甙和酪醇。脂溶性部分得到一晶体为β-谷甾醇。  相似文献   

14.
毛穗藜芦中茋类化合物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毛穗藜芦根茎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柱层析和薄层层析法进行分离,用UV,IR,MS,H-NMR等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得到2个类化合物,为白藜芦醇和2,3′,4,5′-四羟基。结论: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毛穗藜芦中茋类化合物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毛穗藜芦根茎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柱层析和薄层层析法进行分离,用UV,IR,MS,1HNMR等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得到2个类化合物,为白藜芦醇和2,3′,4,5′四羟基。结论: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当归、白芍、藤梨根、瓜蒌、茯苓等)对实验性胃癌前病变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把100只大鼠随机分成为A(空白)组、B(模型)组、C(中药大剂量)组、D(中药小剂量)组、E(阳性对照)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配合饥饱失常诱导造模。造模后A组正常喂养;B组予蒸馏水灌胃;C组按30 g/kg予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剂量混悬液灌胃;D组按20 g/kg予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小剂量混悬液灌胃;E组将胃复春混悬液灌胃。测定胃组织PCNA及RegI的表达量。结果 (1)PCNA的表达量: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小剂量组与胃复春比较,能明显降低PCNA的表达水平(P<0.05)。(2)RegI的表达量: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剂量组与胃复春组比较,能明显降低RegI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可能通过降低PCNA及RegI的表达的影响,逆转胃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获取具有1,2-顺式半乳糖苷键的带有易于选择性脱除的保护基的二糖半乳糖基(α1→2葡萄糖片段。方法D-半乳糖和D-葡萄糖为原料,采用多种保护方法与偶联策略,合成保护的二糖甲基-2-O-苯甲酰基-3-O-烯丙基-4,6-O-苯亚甲基-α-D-半乳吡喃糖基-(1→2-3,4,6-三-O-苯甲酰基-α-D-葡萄吡喃糖苷(11。结果 来源于D-葡萄糖的甲基-4,6-O-苯亚甲基-α-D-葡萄吡喃糖苷依次通过选择性乙酰化、苯甲酰化、脱苯亚甲基、苯甲酰化、选择性脱乙酰基,得到甲基-3,4,6-三-O-苯甲酰基-α-D-葡萄吡喃糖苷。由D-半乳糖所合成的供体异丙基-2-O-苯甲酰基-3-O-烯丙基-4,6-O-苯亚甲基-β-D-1-硫代半乳吡喃糖苷与受体甲基-3,4,6-三-O-苯甲酰基-α-D-葡萄吡喃糖苷偶联,获得了甲基-2-O-苯甲酰基-3-O-烯丙基-4,6-O-苯亚甲基-α-D-半乳吡喃糖基-(1→2-3,4,6-三-O-苯甲酰基-α-D-葡萄吡喃糖苷和甲基-2-O-苯甲酰基-3-O-烯丙基-4,6-O-苯亚甲基-β-D-半乳吡喃糖基-(1→2-3,4,6-三-O-苯甲酰基-α-D-葡萄吡喃糖苷,α-半乳糖苷键联接与β-半乳糖苷键联接的立体选择性达到了3∶1,所有产物经NMR、MS等确证。结论 首次完成了保护的二糖半乳糖基(α1→2葡萄糖片段甲基-2-O-苯甲酰基-3-O-烯丙基-4,6-O-苯亚甲基-α-D-半乳吡喃糖基-(1→2-3,4,6-三-O-苯甲酰基-α-D-葡萄吡喃糖苷的立体选择性合成。  相似文献   

18.
川楝内生真菌的遗传及PKS、NRPS基因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丹  张波  张小平  腾芸  李小林  辜运富 《中草药》2014,45(10):1461-1467
目的 探明川楝Melia toosendan内生真菌遗传、聚酮合成酶基因(PKS)、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基因(NRPS)多样性,为寻找合成生物活性物质的潜在菌株奠定基础。方法 对分离自药用植物川楝的39株内生真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并通过PCR技术扩增其ITS序列、PKS基因和NRPS基因,测序后进行BLAST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39株菌株的表型鉴定和系统发育显示,川楝内生真菌分属于青霉属、曲霉属、木霉属等25个属,其中曲霉属(17.9%)、青霉属(15.4%)为川楝内生真菌的优势真菌类群;共得到12个PKS基因和6个NRPS基因,其中NRPS基因都为青霉属。结论 川楝内生真菌具有非常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较强合成生物活性物质的潜在能力,对青霉属和曲霉属内生真菌可以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白花蛇舌草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的黄酮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和HPLC对黄酮成分进行分离,应用波谱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出6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quercetin-3-O-[2-O-(6-O-E-sinapoyl)-β-D-gluc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ide(1);kaempferol-3-O-[2-O-(6-O-E-feruloyl)-β-D-glucopyranosyl]-β-D-galactopyranoside(2);quereetin-3-O-[2-O-(6-O-E-feruloyl)-β-D-glucopvranosyl]-β-D-glucopyranoside(3);quereetin-3-O-seambubioside(4);quercetin(5);kaempferol(6)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张萍  刘迪秋  葛锋  赵恒伟 《中草药》2014,45(18):2684-2690
目的克隆三七总皂苷甲羟戊酸合成途径中的1个关键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A reductase,HMGR)基因,为进一步研究HMGR蛋白的功能及开展三七皂苷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NCBI上已公布的同属人参的HMGR基因全长序列(登录号GU565097.1)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以三七愈伤组织总RNA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扩增基因片段;并对其编码的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基因表达分析。结果序列分析表明,获得的三七HMGR(命名为PnHMGR)基因的cDNA序列大小为1 893 bp,该序列与人参、刺五加和杜仲中HMGR基因的一致性分别达到98%、93%、80%,且含有大小为1 725 bp的开放阅读框,经Genbank查询为一新的cDNA。生物信息学预测PnHMGR基因编码蛋白包含2个跨膜区,不含信号肽,具有HMGR催化作用的活性中心结构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到PnHMGR基因在三七细胞生长30 d表达量最高。结论首次从药用植物三七中克隆得到HMGR基因的编码区序列,为进一步鉴定PnHMGR的功能和开展三七皂苷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